带辅助制动及液压油加热功能的装载机风扇驱动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300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风扇,具体是一种带辅助制动及液压油加热功能的装载机风扇驱动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装载机风扇驱动系统多为定量系统,即齿轮泵、齿轮马达以及电控单元实现的智能温控独立散热系统。定量系统耗能较大,已经不能满足客户对节能效果的要求。由于风扇驱动系统需要占用液压系统很大一部分功率,于是装载机除了需要在别的方面积极的进行节能效果提升风扇驱动系统也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辅助制动及液压油加热功能的装载机风扇驱动液压系统,节能效果更好,整个风扇驱动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降低,整车的稳定性更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辅助制动及液压油加热功能的装载机风扇驱动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电控变量柱塞泵、ECU控制盒、电磁换向阀、温度传感器、齿轮马达、散热器和制动系统;所述电控变量柱塞泵进油口与液压油箱相连,出油口与电磁换向阀的P口相连;所述电磁换向阀的A油口与齿轮马达的进油口相连,所述齿轮马达的出油口与散热器进油口相连,齿轮转马达的泄露油口L与液压油箱相连;所述散热器的出油口与液压油箱相连;所述ECU控制盒通过线束分别与温度传感器、电磁换向阀、电控变量柱塞泵和制动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电控变量泵直接装在发动机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ECU控制盒输出电信号控制电控变量柱塞泵排量来控制风扇转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ECU控制盒输出电信号控制电磁换向阀阀芯位置,控制液压油快速加热和辅助制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通过电控变量泵来为风扇驱动系统提供油源,达到真正的智能温控,实现节能的目的,另外通过一个电磁换向阀来实现辅助制动和液压油加热功能,使液压系统及整机的可靠性提高,相比于定量风扇驱动液压系统,此系统节能效果更好,整个风扇驱动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降低,并且整车的稳定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图;

图中:1、液压油箱,2、电控变量柱塞泵,3、ECU控制盒,4、电磁换向阀,5、温度传感器,6、齿轮马达,7、散热器,8、制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辅助制动及液压油加热功能的装载机风扇驱动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电控变量柱塞泵2、ECU控制盒3、电磁换向阀4、温度传感器5、齿轮马达6、散热器7和制动系统8;电控变量柱塞泵2进油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出油口与电磁换向阀4的P口相连;电磁换向阀4的A油口与齿轮马达6的进油口相连,齿轮马达6的出油口与散热器7进油口相连,齿轮转马达6的泄露油口L与液压油箱1相连;所述散热器7的出油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ECU控制盒3通过线束分别与温度传感器5、电磁换向阀4、电控变量柱塞泵2和制动系统8相连。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电控变量泵2的安装方式,将电控变量泵2直接装在发动机上。

其中ECU控制盒3输出电信号控制电控变量柱塞泵2排量来控制风扇转速,来实现只能温控功能。ECU控制盒3输出电信号控制电磁换向阀4阀芯位置,来实现液压油快速加热功能和辅助制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装载机发动以后,ECU控制盒3会采集温度传感器5的信号,并将其输出给电控变量柱塞泵2,当液压油的温度较低时,ECU控制盒3会输出一个电流使电控变量柱塞泵2处于小排量,齿轮马达6以及风扇以较低的转速进行运转;随着装载机工作时间的增加,液压油温度上升,此时ECU控制盒3出信号给电控变量柱塞泵2,使其排量增大,输出给齿轮马达6的流量增加,风扇转速增加,实现了介质温度升高,风扇转速增加的智能温控功能;反之,电控变量柱塞泵2的排量减小,风扇转速下降。

当液压油的温度低于15℃时,ECU控制盒3会输出信号至电磁换向阀4,使其换向至左位,让液压油通过节流阀流至齿轮马达6,同时ECU控制盒3输出信号至电控变量柱塞泵2,使其排量增大,此时整个系统因为节流阀的存在而使其压力升高,使液压油温迅速上升。当油温上升至50℃时,ECU控制盒3会停止电磁换向阀4电流信号输出,使其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回至右位,结束液压油加热功能。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系统8会将信号传递至ECU控制盒3,ECU控制盒会信号传递至电磁换向阀4,使其阀芯换向至左位。同时ECU控制盒3输出信号至电控变量柱塞泵2,使其排量增大。此时泵输出是在高压大流量液压油,此时电控变量柱塞泵2需要的扭矩增加,通过其来对发动机进行制动。以达到辅助制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上述三个功能,其优先级为辅助制动功能最优,液压油快速加热功能次之,智能温控功能是基本功能。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