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压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872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流体压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压缸。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流体压缸具备用于在活塞杆的行程端附近产生缓冲压力而使活塞杆减速的缓冲机构(jp6-40326y2)。

在jp6-40326y2所公开的流体压缸中,活塞杆具有通常径部和与通常径部相比形成为小径的小径部。活塞与通常径部和小径部之间的台阶部相对地连结于活塞杆。筒状的缓冲轴承在台阶部与活塞杆之间移动自如地设于活塞杆的小径部的外周。缓冲轴承的内径大于小径部的外径,在缓冲轴承与小径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内周间隙)。

此外,在jp6-40326y2所公开的流体压缸中,缸盖具有形成为可供缓冲轴承进入的缸孔。在流体压缸伸长工作时,缓冲轴承在伸长极限位置的近前向缸盖的缸孔进入。此时,缓冲轴承被杆侧室内的压力按压于活塞杆的台阶,工作流体从杆侧室向口的流通仅被缓冲轴承与缸孔之间的间隙(外周间隙)所限定。对从杆侧室经由外周间隙向口移动的工作流体的流动施加阻力,活塞减速。



技术实现要素:

由于jp6-40326y2所公开的缓冲轴承在其与活塞杆之间具有间隙,因此该缓冲轴承会相对于活塞杆倾斜,并且相对于活塞杆在径向上移动。有时在缓冲轴承进入到缸盖的缸孔之后也会发生缓冲轴承的倾斜或移动,有时在台阶部与缓冲轴承之间形成有意料之外的间隙(通路)。

若在活塞杆的行程端附近形成意料之外的通路,则杆侧室内的工作流体不仅经由外周间隙向口移动,也经由意料之外的通路向口移动,不会对工作流体的流动施加期望的阻力。也就是说,杆侧室和口通过意料之外的通路相连通,缓冲性能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缓冲性能下降的流体压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流体压缸包括:缸筒;活塞,其滑动自如地收纳于缸筒,并在缸筒内划定杆侧室;活塞杆,其连结于活塞;口,其与杆侧室相连通,该口用于向杆侧室供给来自外部的工作流体,并且将杆侧室内的工作流体排出到外部;缓冲轴承,其移动自如地设于活塞杆的外周,在活塞杆到达行程端时,该缓冲轴承对从杆侧室经由口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动进行节流;限制部,其隔着缓冲轴承而与活塞相对地设于活塞杆,该限制部用于限制缓冲轴承沿轴向的移动;以及轴环,其在缓冲轴承与限制部之间在径向上移动自如地设于活塞杆的外周,缓冲轴承和轴环的彼此相对的端面相对于活塞杆的中心轴线对称地倾斜,限制部和轴环的彼此相对的端面形成为横穿中心轴线的平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压缸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缓冲轴承周边的放大剖视图,表示活塞杆处于通常行程区域的状态。

图3是头侧口周边的放大剖视图,表示活塞杆处于通常行程区域的状态。

图4是头侧口周边的放大剖视图,表示活塞杆处于行程端附近的状态。

图5是缓冲轴承、轴环及隔离件的剖视图,表示缓冲轴承、轴环及隔离件的中心轴线一致的状态。

图6是缓冲轴承、轴环及隔离件的剖视图,表示缓冲轴承相对于隔离件倾斜的状态。

图7是缓冲轴承、轴环及隔离件的剖视图,表示缓冲轴承相对于隔离件在径向上偏离的状态。

图8是缓冲轴承、轴环及隔离件的剖视图,表示缓冲轴承和轴环的另一个例子。

图9是头侧口周边的放大剖视图,表示液压缸刚刚开始了收缩工作之后的状态。

图10是缓冲轴承、轴环及隔离件的剖视图,表示缓冲轴承以相反的朝向组装于隔离件的状态。

图11是缓冲轴承、轴环及隔离件的剖视图,表示轴环以相反的朝向组装于隔离件的状态。

图12是缓冲轴承、轴环及隔离件的剖视图,表示第1隔离件台阶部和第2隔离件台阶部的另一个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对使用工作油作为工作流体的液压缸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使用工作水等其他的流体作为工作流体。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压缸100的构造。液压缸100可用作搭载于建筑机械和工业机械这样的机械的驱动器。例如,液压缸100可用作搭载于液压挖掘机的斗杆杠。

如图1所示,液压缸100包括筒状的缸筒10、滑动自如地收纳在缸筒10内的活塞20以及进退自如地向缸筒10插入的活塞杆30。活塞杆30的一端连结于活塞20,该活塞杆30的另一端向缸筒10的外侧伸出。

缸筒10的一个开口端11被缸盖40封闭。缸盖40形成为环状,其将活塞杆30支承为滑动自如。缸筒10的另一个开口端12被缸底50封闭。

液压缸100使用设于活塞杆30的另一端的连结部30a和设于缸底50的连结部50a搭载于建筑机械和工业机械这样的机械。

活塞20将缸筒10的内部划分为杆侧室13和杆相反侧室14。具体地讲,杆侧室13由缸筒10、活塞20及缸盖40划定,杆相反侧室14由缸筒10、活塞20及缸底50划定。

在缸筒10设有与杆侧室13相连通的头侧口15和与杆相反侧室14相连通的底侧口16。以下,也有时将头侧口和底侧口简称作“口”。

口15、16通过切换阀(未图示)选择性地连接于液压泵(未图示)或罐体(未图示)。在利用切换阀使口15、16中的一者与液压泵相连通的情况下,另一者与罐体相连通。

若来自液压泵的工作油经由口15被供给到杆侧室13,则活塞20和活塞杆30向缩小杆相反侧室14的方向进行移动,液压缸100进行收缩工作。此时,杆相反侧室14内的工作油经由口16被排出。

若来自液压泵的工作油经由口16被供给到杆相反侧室14,则活塞20和活塞杆30向缩小杆侧室13的方向进行移动,液压缸100进行伸长工作。此时,杆侧室13内的工作油经由口15被排出。

此外,液压缸100还包括设于活塞杆30的外周的环状的缓冲轴承60和设于缸筒10的内周的圆筒部41。圆筒部41能够接受缓冲轴承60地与缸盖40一体形成。

在液压缸100伸长工作时,在活塞杆30到达行程端时缓冲轴承60进入到圆筒部41,从而使从杆侧室13经由口15排出的工作油的流动被节流。其结果,行程端附近的液压缸100的伸长速度减速。

以下,参照图2~图12更详细地说明缓冲轴承60的周边的构造和利用缓冲轴承60对工作油的流动进行的节流。

首先,说明活塞杆30的构造。如图2所示,活塞杆30具有从活塞20延伸到缸筒10的外侧的杆主体31和供杆主体31贯穿的环状的隔离件36。

杆主体31包括具有与隔离件36的内径大致相等的外径的小径部32和具有比小径部32的外径大的外径的大径部33。大径部33与小径部32连续地设置,在大径部33与小径部32之间形成有杆台阶部34。小径部32供隔离件36贯穿,并且通过螺纹接合安装于活塞20。

隔离件36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环状的隔离件主体37和从隔离件主体37的杆台阶部34侧的端部呈环状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38。通过将活塞20螺纹接合于小径部32,从而使隔离件主体37被活塞20和杆台阶部34夹持。也就是说,利用隔离件主体37确保活塞20与杆台阶部34之间的间隔。

接着,说明缓冲轴承60的构造。

缓冲轴承60设于隔离件主体37的外周。缓冲轴承60的内径大于隔离件主体37的外径。因而,缓冲轴承60能够相对于隔离件主体37在径向上进行移动。

缓冲轴承60的外径大于凸缘部38的外径。也就是说,凸缘部38隔着缓冲轴承60而与活塞20相对,从而限制缓冲轴承60沿轴向的移动。以下,也有时将凸缘部38称作“限制部”。

在缓冲轴承60的与活塞20相对的端面60a形成有从缓冲轴承60的内周面延伸到外周面的槽(狭缝)61。在缓冲轴承60的外周面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槽(狭缝)62。

在缓冲轴承60与凸缘部38之间设有环状的轴环70。轴环70的内径大于隔离件主体37的外径,轴环70能够在径向上进行移动。

在轴环70的与凸缘部38相对的端面70a形成有从轴环70的内周面延伸到外周面的槽(狭缝)71。

由于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的内径大于隔离件主体37的外径,因此在缓冲轴承60及轴环70的内周面与隔离件主体37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环状的内周通路81。

此外,将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合在一起而得到的轴向上的尺寸小于活塞20与凸缘部38之间的尺寸。因而,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能够在活塞20与凸缘部38之间在轴向上进行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活塞杆30具有隔离件36,隔离件36具有凸缘部38,因此不需要由与杆主体31相同的材料形成被活塞20按压的隔离件36和被轴环70按压的凸缘部38。因而,能够由廉价且低强度的材料形成杆主体31,并且由高价且高强度的材料形成包含凸缘部38的隔离件36,能够抑制活塞杆30的成本增加并提高活塞杆30的强度。

接着,说明圆筒部41的构造。图3是头侧口15的周边的放大剖视图,表示活塞杆30处于通常行程区域的状态(缓冲轴承60未进入到圆筒部41的状态)。图4是头侧口15的周边的放大剖视图,表示活塞杆30到达行程端附近的状态(缓冲轴承60进入到圆筒部41的状态)。

如图3所示,圆筒部41的外径与缸筒10的内径大致相等,圆筒部41嵌合于缸筒10。在圆筒部41和缸筒10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42、43。利用密封构件42、43防止了工作油从圆筒部41的外周面与缸筒10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漏出。

圆筒部41的内径大于杆主体31的大径部33的外径。因而,在活塞杆30处于通常行程区域的状态下,由圆筒部41的内周面和大径部33的外周面形成环状通路82,杆侧室13和口15经由环状通路82相连通。也就是说,在活塞杆30处于通常行程区域、液压缸100进行伸长工作的情况下,杆侧室13内的工作油经由环状通路82从口15排出。

如图4所示,缓冲轴承60的外径与圆筒部41的内径大致相等。因而,在缓冲轴承60进入到圆筒部41的状态下,杆侧室13和口15仅经由内周通路81和由缓冲轴承60的槽62和圆筒部41的内周面形成的外周通路83相连通。

在伸长工作时,杆侧室13内的工作油仅经由内周通路81和外周通路83移动到口15。由于内周通路81和外周通路83的流路截面小于环状通路82(参照图3)的流路截面,因此对从杆侧室13经由口15排出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其结果,杆侧室13内的压力上升,活塞杆30减速。

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由于在进入到圆筒部41的状态下也能够在轴向上进行移动,因此与液压缸100的工作相应地、具体地讲是与杆侧室13内的压力相应地在活塞20与凸缘部38之间进行移动。

具体地讲,在液压缸100伸长工作时,利用杆侧室13与口15之间的压力差使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向靠近凸缘部38的方向进行移动。其结果,缓冲轴承60接触到轴环70,轴环70接触到凸缘部38。

在轴环70接触到凸缘部38的状态下,使内周通路81和口15连通的连通通路84由轴环70的槽71和凸缘部38形成。连通通路84的流路截面小于内周通路81的流路截面。因此,在连通通路84中主要对从杆侧室13经由内周通路81和连通通路84向口15移动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缓冲轴承60进入到圆筒部41的状态下,杆侧室13和口15经由外周通路83相连通,并且经由内周通路81和连通通路84相连通,但并不限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在缓冲轴承60的外周面未设置槽62,让杆侧室13和口15仅经由内周通路81和连通通路84相连通。此外,也可以在轴环70未设置槽71,让杆侧室13和口15仅经由外周通路83相连通。

此外,缓冲轴承60的槽62也可以不在缓冲轴承60的两端之间的整个范围内延伸,该槽62只要具有在缓冲轴承60进入到圆筒部41的状态下使杆侧室13和口15连通的长度即可。

外周通路83并不限于由槽62和圆筒部41的内周面形成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是缓冲轴承60的外周面形成为没有槽62的面状,外周通路83呈环状形成在缓冲轴承60的外周面与圆筒部41的内周面之间。

图5是缓冲轴承60、轴环70以及隔离件36的剖视图,表示缓冲轴承60、轴环70以及隔离件36的中心轴线一致的状态。图5表示活塞20的一部分。如图5所示,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的彼此相对的端面60b、70b相对于隔离件36的中心轴线对称地倾斜。

具体地讲,缓冲轴承60的端面60b倾斜,使得其径向内侧的边缘60c位于比径向外侧的边缘60d靠凸缘部38侧的位置。轴环70的端面70b与缓冲轴承60的端面60b同样倾斜,使得其径向内侧的边缘70c位于比径向外侧的边缘70d靠凸缘部38侧的位置。

另外,“相对于隔离件36的中心轴线对称地倾斜”并不限于相对于隔离件36的中心轴线处于正相反的位置的端面60b、70b的部分以相同的角度倾斜的方式,包含以不同的角度倾斜的方式。

此外,轴环70和凸缘部38的彼此相对的端面70a、38a分别形成为横穿轴环70和凸缘部38的中心轴线的平面状。具体地讲,端面70b、38a形成为与中心轴线大致垂直。

图6是缓冲轴承60、轴环70以及隔离件36的剖视图,表示缓冲轴承60相对于隔离件36倾斜的状态。缓冲轴承60的这样的倾斜例如是因圆筒部41相对于活塞杆30倾斜而产生的。圆筒部41的倾斜依赖于活塞20、活塞杆30以及缸盖40等的加工精度、安装精度。

假定在端面60b、70b形成为与隔离件36的中心轴线大致垂直的情况下,若缓冲轴承60相对于隔离件36倾斜,则在端面60b与端面70b之间形成有局部的间隙。有可能使杆侧室13(参照图4等)内的工作油从该间隙漏出,导致缓冲性能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面60b、70b相对于隔离件36的中心轴线对称地倾斜。因此,如图6所示,即使缓冲轴承60相对于隔离件36倾斜,由于端面60b沿着端面70b滑动接触,因此也不易在端面60b与端面70b之间形成间隙。因而,不易在端面60b与端面70b之间形成意料之外的通路,能够防止缓冲性能下降。

图7是缓冲轴承60、轴环70以及隔离件36的剖视图,表示缓冲轴承60相对于隔离件36在径向上偏离的状态。缓冲轴承60的这样的偏离与缓冲轴承60的倾斜同样例如是因圆筒部41相对于活塞杆30在径向上偏离而产生的。

由于轴环70能够在径向上移动地设置,因此如图7所示,轴环70随着缓冲轴承60的偏离也进行移动。因而,即使端面60b、70b相对于隔离件36的中心轴线对称地倾斜,也不易在端面60b与端面70b之间形成间隙。

此外,由于轴环70和凸缘部38的彼此相对的端面70a、38a形成为与隔离件36的中心轴线大致垂直,因此,即使轴环70相对于凸缘部38在径向上进行移动,也不易在端面70a与端面38a之间形成间隙。因而,不易在端面60b与端面70b之间以及端面70a与端面38a之间形成意料之外的通路,能够防止缓冲性能下降。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缓冲轴承60发生倾斜和偏离,也不易形成意料之外的通路,能够防止杆侧室13和口15利用意料之外的通路相连通。因而,能够防止缓冲性能下降。

如图8所示,端面60b、70b也可以是平面。端面60b、70b优选为曲面,更优选为虚拟球面的一部分。通过成为虚拟球面的一部分地形成端面60b、70b,从而即使缓冲轴承60倾斜,也更不易在端面60b与端面70b之间形成间隙,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缓冲性能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面70a、38a形成为与隔离件36的中心轴线大致垂直,但端面70a、38a只要横穿隔离件36的中心轴线即可,也可以相对于隔离件36的中心轴线倾斜。

图9是口15的周边的放大剖视图,表示液压缸100刚刚开始了收缩工作之后的状态。另外,在液压缸100即将开始收缩工作之前,如图4所示,缓冲轴承60接触到轴环70,轴环70接触到凸缘部38。

若来自未图示的泵的工作油被供给到口15,则工作油流入到轴环70的槽71。槽71内的工作油的压力作用于槽71的底面(受压面)71a,按压轴环70和缓冲轴承60。也就是说,槽71的底面71a在轴环70接触到凸缘部38的状态下向自凸缘部38分开的方向承受从口15供给的工作油的压力。

通过槽71的底面71a承受工作油的压力,轴环70和缓冲轴承60进行移动,因此能够防止轴环70贴上凸缘部38。利用轴环70和缓冲轴承60的移动,如图9所示,在轴环70与凸缘部38之间形成间隙。来自口15的工作油经由该间隙流入到内周通路81。

在缓冲轴承60接触到活塞20的状态下,内周通路81和杆侧室13经由缓冲轴承60的槽61相连通。因而,能够将内周通路81内的工作油供给到杆侧室13。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液压缸100刚刚开始了收缩工作之后,杆侧室13和口15经由内周通路81相连通。因此,即便是缓冲轴承60未自圆筒部41脱离的状态,也易于向杆侧室13供给工作油。因而,能够提高液压缸100的响应性。

再次参照图5。在隔离件主体37的外周面形成有隔着缓冲轴承60的一部分而与活塞20相对的第1隔离件台阶部(第1杆台阶部)37a。通过以第1隔离件台阶部37a为界地使隔离件主体37的外径不同而形成第1隔离件台阶部37a。

在缓冲轴承60的内周面形成有与第1隔离件台阶部37a相对的轴承台阶部60e。通过以轴承台阶部60e为界地使缓冲轴承60的内径不同而形成轴承台阶部60e。

此外,在隔离件主体37的外周面形成有隔着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的一部分而与活塞20相对的第2隔离件台阶部(第2杆台阶部)37b。通过以第2隔离件台阶部37b为界地使隔离件主体37的外径不同而形成第2隔离件台阶部37b。

在轴环70的内周面形成有与第2隔离件台阶部37b相对的轴环台阶部70e。通过以轴环台阶部70e为界地使轴环70的内径不同而形成轴环台阶部70e。

从第1隔离件台阶部37a到活塞20的尺寸l1大于从轴承台阶部60e到端面60a的尺寸l2。因而,在缓冲轴承60以正确的朝向组装于隔离件36的状态下,缓冲轴承60不自隔离件36突出。

尺寸l1小于缓冲轴承60的轴向上的尺寸l3。因而,如图10所示,在缓冲轴承60以相反的朝向组装于隔离件36的情况下,缓冲轴承60自隔离件36突出。因而,能够容易地辨别缓冲轴承60是否以恰当的朝向组装于隔离件36。

从第2隔离件台阶部37b到活塞20的尺寸l4大于将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合在一起的状态下的从轴环台阶部70e到端面60a的尺寸l5。因而,在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以正确的朝向组装于隔离件36的状态下,缓冲轴承60不自隔离件36突出。

尺寸l4小于将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合在一起而得到的轴向上的尺寸l6。因而,如图11所示,在轴环70以相反的朝向组装于隔离件36的情况下,缓冲轴承60自隔离件36突出。因而,能够容易地辨别缓冲轴承60是否以恰当的朝向组装于隔离件36。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容易地辨别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是否以恰当的朝向组装于隔离件36,液压缸100的组装变容易。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第1隔离件台阶部37a为界地使隔离件主体37的外径不同而形成第1隔离件台阶部37a,但并不限于该方式。图12是表示第1隔离件台阶部37a和第2隔离件台阶部37b的另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如图12所示,也可以通过在隔离件36设置自隔离件主体37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肋37c而形成第1隔离件台阶部37a。同样,第2隔离件台阶部37b也可以由自隔离件主体37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肋37d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轴承台阶部60e为界地使缓冲轴承60的内径不同而形成轴承台阶部60e,但并不限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通过在缓冲轴承60设置自缓冲轴承60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肋而形成轴承台阶部60e。同样,轴环台阶部70e也可以由自轴环70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肋形成。

接着,参照图1~图7以及图9~图11说明液压缸100的工作。

首先,说明液压缸100的伸长工作。

若从口16供给工作油,则活塞20和活塞杆30向缩小杆侧室13的方向进行移动,并且杆侧室13内的工作油经由环状通路82和口15排出。

若活塞20和活塞杆30进一步移动,则缓冲轴承60进入到圆筒部41。此时,从杆侧室13向口15移动的工作油的流动被缓冲轴承60节流。其结果,对该流动施加阻力,杆侧室13内的压力上升,活塞杆30减速。

由于缓冲轴承60的端面60b和轴环70的端面70b相对于隔离件36的中心轴线对称地倾斜形成,因此即使缓冲轴承60倾斜,也不易在端面60b与端面70b之间形成意料之外的间隙。

此外,由于轴环70能够在径向上进行移动,因此即使缓冲轴承60偏离,也不易在缓冲轴承60的端面60b与轴环70的端面70b之间形成意料之外的间隙。

并且,由于轴环70和凸缘部38的端面70a、38a形成为横穿隔离件36的中心的平面状,因此即使轴环70在径向上进行移动,因此也不易在轴环70的端面70a与凸缘部38的端面38a之间形成意料之外的间隙。

因而,能够防止缓冲性能下降。

接着,说明液压缸100的收缩工作。

若从口15供给工作油,则向轴环70的槽71供给工作油,轴环70被按压。轴环70和缓冲轴承60进行移动,在轴环70与凸缘部38之间形成间隙。来自口15的工作油经由该间隙和内周通路81被供给到杆侧室13。

通过向杆侧室13供给工作油,活塞20和活塞杆30向缩小杆相反侧室14的方向进行移动,液压缸100收缩。杆相反侧室14内的工作油经由口16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缓冲轴承60进入到圆筒部41内的状态下,也仍向杆侧室13供给工作油,因此能够提高液压缸100的响应性。

以下,归纳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作用及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缸筒10;活塞20,其滑动自如地收纳于缸筒10,并在缸筒10内划定杆侧室13;活塞杆30,其连结于活塞20;口15,其与杆侧室13相连通,该口15用于向杆侧室13供给来自外部的工作油,并且向外部排出杆侧室13内的工作油;缓冲轴承60,其移动自如地设于活塞杆30的外周,在活塞杆30到达行程端时,该缓冲轴承60对从杆侧室13经由口15排出的工作油的流动进行节流;凸缘部38,其隔着缓冲轴承60而与活塞20相对地设于活塞杆30,该凸缘部38用于限制缓冲轴承60沿轴向的移动;以及轴环70,其在缓冲轴承60与凸缘部38之间在径向上移动自如地设于活塞杆30的外周,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的彼此相对的端面60b、70b相对于活塞杆30的中心轴线对称地倾斜,凸缘部38和轴环70的彼此相对的端面38a、70a形成为横穿中心轴线的平面状。

在该结构中,由于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的彼此相对的端面60b、70b关于活塞杆30的中心轴线对称地倾斜,因此即使缓冲轴承60相对于活塞杆30倾斜,也不易在端面60b与端面70b之间形成间隙。此外,由于轴环70能够在径向上进行移动,因此轴环70随着缓冲轴承60的偏离也进行移动,不易在端面60b与70b之间形成间隙。并且,由于轴环70和凸缘部38的彼此相对的端面70a、38a形成为横穿中心轴线的平面状,因此即使轴环70在径向上进行移动,也不易在端面70a与端面38a之间形成间隙。因而,能够防止缓冲性能下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轴承60和隔离件36分别具有彼此相对的轴承台阶部60e和第1隔离件台阶部37a,从第1隔离件台阶部37a到活塞20的尺寸l1小于缓冲轴承60的轴向上的尺寸l3。

在该结构中,由于从第1隔离件台阶部37a到活塞20的尺寸l1小于缓冲轴承60的轴向上的尺寸l3,因此在缓冲轴承60以相反的朝向组装于隔离件36的情况下,缓冲轴承60自隔离件36突出。因而,能够容易地辨别缓冲轴承60是否以恰当的方向组装于隔离件3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轴环70和隔离件36各自具有彼此相对的轴环台阶部70e和第2隔离件台阶部37b,从第2隔离件台阶部37b到活塞20的尺寸l4小于将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合在一起而得到的轴向上的尺寸l6。

在该结构中,由于从第2隔离件台阶部37b到活塞20的尺寸l4小于将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合在一起而得到的轴向上的尺寸l6,因此在轴环70以相反的朝向组装于隔离件36的情况下,缓冲轴承60自隔离件36突出。因而,能够容易地辨别轴环70是否以恰当的方向组装于隔离件3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缓冲轴承60与活塞杆30之间以及轴环70与活塞杆30之间形成有内周通路81,杆侧室13和口15经由内周通路81相连通。

在该结构中,由于杆侧室13和口15经由内周通路81相连通,因此在缓冲轴承60对工作油的流动进行节流时,杆侧室13内的工作油经由内周通路81朝向口15进行移动。因而,能够防止内周通路81的压力上升,并且能够使内周通路81具有阻力施加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环70与凸缘部38之间形成有使内周通路81和口15连通的连通通路84。

在该结构中,由于内周通路81和口15利用连通通路84相连通,因此在缓冲轴承60对工作油的流动进行节流时,杆侧室13内的工作油经由内周通路81和连通通路84朝向口15进行移动。因而,能够使连通通路84具有阻力施加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轴环70相对于活塞杆30在轴向上相对移动自如,该轴环70具有在接触到凸缘部38的状态下向自凸缘部38分开的方向承受从口15供给的工作油的压力的受压面。

在该结构中,由于轴环70具有向自凸缘部38分开的方向承受工作油的压力的受压面,因此轴环70在液压缸100收缩工作时利用来自口15的工作油的压力自凸缘部38分开,在该轴环70与凸缘部38之间形成间隙。因而,能够将来自口15的工作油经由缓冲轴承60与活塞杆30之间的间隙供给到杆侧室13,能够提高液压缸100的响应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有设于缸筒10且形成为能够接受缓冲轴承60的圆筒部41,在缓冲轴承60进入到圆筒部41的状态下,在缓冲轴承60的外周面与圆筒部4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使杆侧室13和口15连通的外周通路83。

在该结构中,由于在缓冲轴承60进入到圆筒部41的状态下杆侧室13和口15利用外周通路83相连通,因此在缓冲轴承60对工作油的流动进行节流时,杆侧室13内的工作油经由外周通路83朝向口15进行移动。因而,能够使外周通路83具有阻力施加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塞杆30包括:杆主体31,其具有与活塞20相对的杆台阶部34;以及隔离件36,其设于杆主体31的外周,用于确保活塞20与杆台阶部34之间的间隔,缓冲轴承60和轴环70设于隔离件36的外周,隔离件36具有凸缘部38。

在该结构中,由于活塞杆30具有用于确保活塞20与杆台阶部34之间的间隔的隔离件36,隔离件36具有凸缘部38,因此不需要由与杆主体31相同的材料形成被活塞20按压的隔离件36和被轴环70按压的凸缘部38。因而,能够由廉价且低强度的材料形成杆主体31,并且由高价且高强度的材料形成包含凸缘部38的隔离件36,能够抑制活塞杆30的成本增加并提高活塞杆30的强度。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只是表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并不是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的意思。

例如,既可以是隔离件36不具有作为限制部的凸缘部38,也可以是限制部设于杆主体31。根据活塞杆30的外径充分大的情况等下的液压缸100的规格,活塞杆30也可以不具有隔离件36。活塞杆30的隔离件36和杆主体31也可以一体地形成。利用隔离件36和杆主体31的一体成形,能够削减液压缸100的零件数量。

在活塞杆30的隔离件36和杆主体31一体形成的情况下,隔离件36的第1隔离件台阶部37a和第2隔离件台阶部37b作为第1杆台阶部和第2杆台阶部形成于活塞杆30。

也可以在缓冲轴承60与圆筒部41之间没有形成外周通路83。杆侧室13和口15也可以通过形成于隔离件36的通孔或者形成于缓冲轴承60的通孔相连通。

受压面并不限于槽71的底面71a。也可以通过将轴环70的端面70a形成为粗糙的面状(增大端面70a的粗糙度)而在轴环70的端面70a与凸缘部38的端面38a之间形成间隙,使流入到该间隙的工作油的压力作用于端面70a。也就是说,也可以将形成为粗糙的面状的端面70a作为受压面。通过将端面70a设为粗糙的面状,也能够防止轴环70与凸缘部38的粘附。

连通通路84并不限于由轴环70的槽71和凸缘部38形成的方式。也可以替代形成于轴环70的槽71,而在凸缘部38形成有槽,由该槽和轴环70的端面70a形成连通通路84。也就是说,连通通路84只要形成在轴环70与凸缘部(限制部)38之间即可。

内周通路81和口15也可以替代经由轴环70与凸缘部38之间的连通通路84相连通,而经由形成于轴环70的通孔或形成于凸缘部38的通孔相连通。也可以是内周通路81和口15经由形成于缓冲轴承60的端面60b的槽相连通。也就是说,也可以不设置轴环70与凸缘部38之间的连通通路84,而让内周通路81和口15经由其他的通路相连通。在轴环70与凸缘部38之间没有形成连通通路84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轴环端面70a形成为平面状。

内周通路81并不限于环状的方式。例如也可以使用形成于隔离件36的槽、形成于缓冲轴承60的槽或者形成于轴环70的槽作为内周通路81。杆侧室13和口15也可以替代经由内周通路81相连通,而经由形成于隔离件36的通孔、形成于缓冲轴承60的通孔或者形成于轴环70的通孔相连通。

即使在内周通路81未形成为环状的情况和没有形成内周通路81的情况下,根据活塞20、活塞杆30及缸盖40等的加工精度、安装精度,缓冲轴承60有时也会发生倾斜、偏离。在液压缸100中,即使缓冲轴承60发生倾斜、偏离,也不易形成意料之外的通路。因而,能够防止杆侧室13和口15利用意料之外的通路相连通,能够防止缓冲性能下降。

本申请基于2015年10月1日向日本国特许厅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195786主张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编入到本说明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