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尘车喷雾装置和抑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590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抑尘车喷雾装置和抑尘车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抑尘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抑尘车喷雾装置和抑尘车。



背景技术:

抑尘车是一种用于降低空气中pm2.5含量的工程车辆,其通常包括喷筒、风机和水泵,利用风吹雾化水在有效范围内喷雾抑尘,减轻雾霾。

为了驱动喷筒、风机和水泵工作,抑尘车通常还包括喷雾驱动装置,利用电力或液力驱动喷筒、风机和水泵工作,其中,当采用液力来驱动喷筒、风机和水泵工作时,现有的喷雾驱动装置通常采用单泵闭式液压系统,即,其只包括一个液压泵,由这一个液压泵来为喷筒、风机和水泵提供动力,且通常连接形成闭式液压系统,用于驱动风机等转动的液压油回流至液压泵、而非油箱,这种情况下,喷筒、风机和水泵可能会出现无法同时工作或各动作之间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使用不方便,且液压系统散热效果较差,工作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抑尘车采用单泵闭式液压系统驱动喷筒、风机和水泵工作,散热效果较差,工作可靠性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尘车喷雾装置,其包括喷筒、风机和水泵,水泵将水泵送至喷筒,喷筒对水泵泵送的水进行雾化,风机吹送被喷筒雾化后的水,而且,其还包括油箱和喷雾驱动装置,喷雾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油泵、第二油泵、用于驱动风机转动的风机马达和用于驱动水泵的水泵马达,第一油泵的进口和第二油泵的进口均与油箱流体连通,第一油泵的出口与风机马达的进口流体连通,第二油泵的出口与水泵马达的进口流体连通,并且,风机马达的出口与油箱流体连通。

可选地,喷雾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喷筒转动和/或俯仰的喷筒驱动机构,第二油泵的出口还与喷筒驱动机构流体连通。

可选地,喷筒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喷筒转动的回转马达和用于控制喷筒俯仰的俯仰油缸,第二油泵的出口与回转马达的进口和俯仰油缸的进油腔均流体连通。

可选地,回转马达的出口和/或俯仰油缸的回油腔与油箱流体连通。

可选地,喷雾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液压阀结构,第二油泵的出口通过第一液压阀结构与回转马达的进口和俯仰油缸的进油腔流体连通,并且,回转马达的出口和/或俯仰油缸的回油腔通过第一液压阀结构与油箱流体连通。

可选地,喷雾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液压阀结构,第二油泵的出口通过第二液压阀结构与水泵马达的进口流体连通,且水泵马达的出口通过第二液压阀结构与油箱流体连通;和/或,喷雾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三液压阀结构,第一油泵的出口通过第三液压阀结构与风机马达的进口流体连通。

可选地,抑尘车喷雾装置还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一散热器设置于风机马达的出口与油箱的连通通路上;和/或,水泵马达的出口与油箱流体连通,且抑尘车喷雾装置还包括第二散热器,第二散热器设置于水泵马达的出口与油箱的连通通路上。

可选地,第一油泵为变量泵;和/或,第二油泵为双联齿轮泵。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抑尘车,其包括本发明的抑尘车喷雾装置。

可选地,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均与抑尘车的底盘发动机驱动连接;或者,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均与抑尘车的副发动机驱动连接。

本发明的抑尘车喷雾装置,其喷雾驱动装置利用两个油泵来分别驱动风机和水泵,且风机和水泵所在油路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形成开式液压回路,因此,可以有效改善散热效果,提高工作可靠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抑尘车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示出图1所示抑尘车喷雾装置的液压原理图。

图中:

11、喷筒;12、风机;13、水泵;

2、油箱;

31、变量泵;32、双联齿轮泵;

41、风机马达;42、水泵马达;43、回转马达;44、回转机构;45、俯仰油缸;

51、第一液压阀结构;52、第二液压阀结构;53、第三液压阀结构;

61、第一散热器;62、第二散热器;

7、副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抑尘车喷雾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所提供的抑尘车喷雾装置,包括喷筒11、风机12和水泵13,水泵13将水泵送至喷筒11,喷筒11对水泵13泵送的水进行雾化,风机12吹送被喷筒11雾化后的水,而且,该抑尘车喷雾装置还包括油箱2和喷雾驱动装置,喷雾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油泵、第二油泵、用于驱动风机12转动的风机马达41和用于驱动水泵13的水泵马达42,第一油泵的进口和第二油泵的进口均与油箱2流体连通,第一油泵的出口与风机马达41的进口流体连通,第二油泵的出口与水泵马达42的进口流体连通,并且,风机马达41的出口与油箱2流体连通。

本发明的抑尘车喷雾装置,其喷雾驱动装置利用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分别为用于驱动风机12转动的风机马达41和用于驱动水泵13转动的水泵马达42提供液压油,并且风机马达41的出口与油箱2连通,使得风机马达41所在油路形成开式液压回路,既可以使风机12和水泵13的动作互不干扰,又可以改善油路散热条件,因此,相对于现有采用单泵闭式液压系统进行驱动的抑尘车喷雾装置,工作可靠性更高。

为了进一步改善散热效果,还可以将水泵马达42的出口与油箱连通,使得水泵马达42所在油路也形成开式也液压回路;另外,还可以在本发明抑尘车喷雾装置中设置散热器,利用散热器来对液压油路进一步散热。其中,抑尘车喷雾装置可以还包括第一散热器61,第一散热器61设置于风机马达41的出口与油箱2的连通通路上,这样第一散热器61可以对由风机马达41流回油箱2的液压油进行进一步散热,从而进一步改善风机马达41所在油路的散热效果,进而进一步延长第一油泵和风机马达41等位于该开式液压回路上的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并进一步提高第一油泵和风机马达41等液压元件的工作可靠性。而且,当水泵马达42的出口与油箱2也流体连通时,即当水泵马达42所在油路也形成开式液压回路时,抑尘车喷雾装置也可以还包括第二散热器62,第二散热器62设置于水泵马达42的出口与油箱2的连通通路上,这样第二散热器62可以对由水泵马达42流回油箱2的液压油进行进一步散热,从而进一步改善水泵马达42所在油路的散热效果,进而进一步延长第二油泵和水泵马达42等位于该开式液压回路上的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并进一步提高第二油泵和水泵马达42等液压元件的工作可靠性。

在本发明中,第一油泵可以采用变量泵31,这样便于实现对风机12转速及送风量的调节,使得抑尘车能够方便地在不同区域地段采用不同的作业模式,增强抑尘车喷雾装置对不同抑尘需求的适应性。

另外,为了控制喷筒11进行姿态变换,使抑尘车喷雾装置能够边转动边喷射和/或边升降边喷射,喷雾驱动装置通常还包括喷筒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喷筒11转动和/或俯仰。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还可以将第二油泵的出口与喷筒驱动机构流体连通。这样第二油泵可以为水泵马达42和喷筒驱动机构均提供液压油,利用第二油泵实现对水泵13和喷筒11动作的控制,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其中,喷筒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用于驱动喷筒11转动的回转马达43和用于控制喷筒11俯仰的俯仰油缸45,并且,第二油泵的出口与回转马达43的进口和俯仰油缸45的进油腔均流体连通,使得第二油泵不仅可以为水泵13提供动力,还同时可以为喷筒11的转动和俯仰提供动力。而且,优选地,回转马达43的出口和/或俯仰油缸45的回油腔可以设置为与油箱2流体连通,这样回转马达43和/或俯仰油缸45所在的油路也形成开式液压回路,可以进一步改善喷雾驱动装置的散热效果。

下面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抑尘车喷雾装置包括喷筒11、风机12、水泵13、油箱2和喷雾驱动装置,喷雾驱动装置包括风机马达41、水泵马达42、喷筒驱动机构、变量泵31和双联齿轮泵32,喷筒驱动机构包括回转马达43、回转机构44和俯仰油缸45。

其中,水泵13用于将水泵送至喷筒11;喷筒11用于对水泵13泵送的水进行雾化;风机12则用于吹送被喷筒11雾化后的水。这样在水泵13、喷筒11和风机12的共同作用下,抑尘车喷雾装置可以利用风吹雾化水在有效范围内喷雾抑尘,减轻雾霾。

风机马达41、水泵马达42和喷筒驱动机构分别与风机12、水泵13和喷筒11驱动连接,用于控制风机12、水泵13和喷筒11动作。如图1所示,风机马达41与风机12同轴连接,使得风机马达41能够带动风机12转动,实现送风;风机马达41与风机12均设置在喷筒11内,这样便于二者随着喷筒11一起转动和俯仰,更有效地对雾化水进行吹送。水泵马达42与水泵13同轴连接,使得水泵马达42能够带动水泵13转动,实现泵水;喷筒驱动机构的回转机构44与喷筒11连接,俯仰油缸45的一端连接于回转机构44上且另一端连接于喷筒11上,回转马达43与回转机构44驱动连接,使得回转马达43能够通过回转机构44带动喷筒11转动,且俯仰油缸45能够随着喷筒11一起转动并能够通过自身的伸缩来控制喷筒11进行俯仰。

变量泵31和双联齿轮泵32以油箱2中的液压油为传递介质输出液压动力,用于驱动风机马达41、水泵马达42、回转马达43和俯仰油缸45动作。其中,变量泵31用作第一油泵,其进口与油箱2流体连通,其出口与风机马达41的进口流体连通,使得变量泵31能够将油箱2内的液压油泵送至风机马达41,为风机马达41供油,驱动风机马达41带动风机12转动,实现送风;双联齿轮泵32用作第二油泵,其进口与油箱2流体连通,其出口与水泵马达42的进口、回转马达43的进口和俯仰油缸45的进油腔均流体连通,使得双联齿轮泵32能够将油箱2内的液压油泵送至水泵马达42、回转马达43和俯仰油缸45,为水泵马达42、回转马达43和俯仰油缸45供油,驱动水泵马达42带动水泵13转动,实现泵水,并驱动回转马达43转动以及俯仰油缸45伸缩,实现喷筒11的回转和俯仰。

该实施例采用变量泵31作为第一油泵,便于实现对风机12转速及送风量的调节,有利于使抑尘车喷雾装置实现更多工况,增强抑尘车喷雾装置对不同抑尘需求的适应性。该实施例采用双联齿轮泵32作为第二油泵,便于同时实现对水泵马达42、回转马达43和俯仰油缸45的驱动控制,且结构简单紧凑,有利于实现喷雾驱动装置更灵活合理的布置。

如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变量泵31和双联齿轮泵32同轴连接,二者均与抑尘车的副发动机7驱动连接,由副发动机7提供动力,在副发动机7的驱动作用下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结构简单,驱动方便。

由于该实施例的风机12与水泵13和喷筒11不再采用同一油泵驱动,因此,可以减少风机12与水泵13和喷筒11动作的相互干扰,实现相对独立的工作过程,有效提高抑尘车喷雾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而且,由图1和图2可知,在该实施例中,风机马达41的出口、水泵马达42的出口、回转马达43的出口以及俯仰油缸45的回油腔均与油箱2流体连通。基于此,风机马达12的回油、水泵马达42的回油、回转马达43的回油以及俯仰油缸45的回油均可以流回油箱2,风机马达12所在油路、水泵马达42所在油路、回转马达43所在油路以及俯仰油缸45油路均形成开式液压回路,使得喷雾驱动装置的液压系统整个形成开式液压系统,相对于采用闭式液压系统的现有喷雾驱动装置,能够充分发挥油箱2的散热及沉淀杂质等方面的作用,有效改善喷雾驱动装置的液压系统的散热效果,提升液压系统中液压元件的性能,延长液压系统中液压元件的寿命,提高抑尘车喷雾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可见,该实施例的喷雾驱动装置,其不再采用现有单泵闭式液压系统,而是采用双泵开式液压系统,可以有效增强风机12、水泵13和喷筒11的相对独立性,并有效改善散热效果,使得抑尘车喷雾装置具有更高的工作可靠性。

另外,由图1和图2可知,该实施例的抑尘车喷雾装置还包括第一液压阀结构51、第二液压阀结构52、第三液压阀结构53、第一散热器61和第二散热器62。

其中,第一液压阀结构51用于实现对回转马达43和俯仰油缸45进出油油路的控制。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双联齿轮泵32(第二油泵)的出口通过第一液压阀结构51与回转马达43的进口和俯仰油缸45的进油腔流体连通,并且,回转马达43的出口和俯仰油缸45的回油腔通过第一液压阀结构51与油箱2流体连通。

第二液压阀结构52用于实现对水泵马达42的进出油油路的控制。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双联齿轮泵32(第二油泵)通过第二液压阀结构52与水泵马达42的进口流体连通,且水泵马达42的出口通过第二液压阀结构52与油箱2流体连通。

第三液压阀结构53用于实现对风机马达41的进油油路的控制。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三液压阀结构53设置在变量泵31出口与风机马达41进口之间的连通通路,使得变量泵31的出口可以通过该第三液压阀结构53与风机马达41的进口连通。第三液压阀结构53可以包括比例阀(例如电磁比例阀),与变量泵31配合,实现对变量泵31排量的更精准控制,更有效地控制风机12的转速及送风量。这种情况下,变量泵31优选为负载敏感变量泵。由图1可知,该实施例的第三液压阀结构53集成安装于变量泵31上,这样结构更加紧凑,可以进一步减少喷雾驱动装置所占用的空间。

第一散热器61和第二散热器62用于进一步改善双泵开式液压系统的散热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61设置于风机马达41的出口与油箱2的连通通路上;第二散热器62设置于水泵马达42的出口及第一液压阀结构51与油箱2的连通通路上。基于此,该实施例利用两个散热器可以实现对风机马达41回油、水泵马达42回油、回转马达43回油以及俯仰油缸45回油的进一步散热,结构简单紧凑,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抑尘车喷雾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基于该实施例,抑尘车喷雾装置工作时,副发动机7驱动变量泵31和双联齿轮泵32,以油箱2中的液压油为传递介质输出液压动力,变量泵31送出的压力油通过第三控制阀结构53驱动风机马达41,从而驱动风机12工作,形成风动力;风机马达41的回油通过第一散热器61回到油箱2;双联齿轮泵32送出的压力油,一路通过第二控制阀结构52驱动水泵马达42,从而驱动水泵13工作,经过喷筒11形成雾化水珠并由风机12所提供的风动力送入空中,另一路通过第一控制阀结构51驱动回转马达43和俯仰油缸45,回转马达43带动回转机构44转动,俯仰油缸45调节喷筒11的俯仰角度,水泵马达42、回转马达43以及俯仰油缸45的回油通过第二散热器62回到油箱2。

该实施例的抑尘车喷雾装置,工作可靠性较高,结构简单紧凑,且成本较低。

虽然上述实施例中变量泵31(第一油泵)和双联齿轮泵32(第二油泵)均与抑尘车的副发动机7驱动连接,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也可以均与抑尘车的底盘发动机驱动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