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溢油的通气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2959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可回收溢油的通气塞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气塞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溢油的通气塞。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目前现有的汽车驾驶室手动泵的通气塞,其通常是采用双单向阀的结构,即一侧单向阀保持大气与油箱相通(吸气),使得液压油能够泵入系统工作;另一单向阀用于排气(呼气),使得系统中的空气排出至大气。然而在排气的过程中,油液难免会随着热空气通过通气塞排出至外部大气中,造成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并会影响产品的清洁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回收溢油的通气塞,能够大幅度减少随空气排出至外部环境的溢油,并能够对油液进行回收,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装配、保护环境和清洁度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回收溢油的通气塞,包括一通气塞本体,所述通气塞本体包括一阀体和一罩体,所述阀体形成一排气通道和一入气通道,所述罩体与所述阀体形成一第一间隙地罩设固定于所述阀体邻近所述排气通道的出口和所述入气通道的入口的一通气端外,且所述罩体远离所述通气端的一端形成通气口,还包括一阻油盖,所述阻油盖固定于所述阀体与所述罩体之间,且所述阻油盖与所述通气塞本体配合形成一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连通所述排气通道出口和所述入气通道。

优选地,所述阀体在所述排气通道的出口和所述入气通道的入口的外围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远离所述通气端的一侧形成与所述入气通道连通的一溢油回流孔;所述阻油盖罩设固定于所述排气通道出口和所述入气通道入口外,且所述阻油盖的侧壁部分插设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侧壁端部与所述凹槽底面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隙,所述阻油盖的内表面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一第三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所述第三间隙和所述溢油回流孔配合形成所述回油通道。

优选地,所述阀体在所述排气通道出口和所述入气通道入口之间凹陷形成一安装槽,所述阻油盖的一端盖内表面的中部形成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罩体通过所述阻油盖固定于所述通气端外。

优选地,所述侧壁端部的外表面形成一凸边,所述凸边的外壁与所述凹槽一侧面紧密贴合,所述凸边沿所述阻油盖轴向间隔开设有复数个通气槽。

优选地,所述凹槽呈环形。

优选地,所述阻油盖的侧壁呈管状。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部分伸入所述排气通道和所述入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阻油盖与所述通气塞本体配合形成回油通道,实现对通过通气塞排出至外部大气中的空气中的油液的阻挡和回收,从而大幅度减少随空气排出至外部环境的溢油,防止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并能够保持产品的清洁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使得产品更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按钮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回收溢油的通气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体的正视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体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阻油盖的正视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体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2~6,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特点。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回收溢油的通气塞,包括一通气塞本体1和一阻油盖2,通气塞本体1包括一阀体11和一罩体12,阀体11形成一排气通道111和一入气通道112,排气通道111和入气通道112内分别设置有一球体13和一复位弹簧14。罩体12与阀体11形成一第一间隙15地罩设固定于阀体11邻近排气通道111的出口和入气通道112的入口的一通气端外,且罩体12远离通气端的一端形成通气口121,罩体12通过阻油盖2固定于通气端外。阻油盖2固定于阀体11与罩体12之间,且阻油盖2与通气塞本体1配合形成一回油通道3,回油通道3连通排气通道111出口和入气通道112。阀体11外部还套设有一密封圈4。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阀体11在排气通道111的出口和入气通道112的入口的外围形成一凹槽113,本实施例中,凹槽113呈环形。凹槽113远离通气端的一侧形成与入气通道112连通的一溢油回流孔114;阻油盖2罩设固定于排气通道111出口和入气通道112入口外,且阻油盖2的侧壁21部分插设于凹槽113内且侧壁21端部与凹槽113底面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隙115,阻油盖2的内表面与阀体11之间形成一第三间隙116,第二间隙115、第三间隙116和溢油回流孔114配合形成回油通道3。阀体11在排气通道111出口和入气通道112入口之间凹陷形成一安装槽117。

请参阅图2、图5和图6,阻油盖2的一端盖内表面的中部形成一连接部22,连接部22固定于安装槽117内并部分伸入排气通道111和入气通道112。侧壁21端部的外表面形成一凸边23,凸边23的外壁与凹槽113一侧面紧密贴合,凸边23沿阻油盖2轴向间隔开设有复数个通气槽231。阻油盖2的侧壁21呈管状。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