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叶片、伸缩叶片组件以及吊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5949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伸缩叶片、伸缩叶片组件以及吊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扇领域,具体涉及伸缩叶片、伸缩叶片组件以及使用该伸缩叶片组件的吊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吊扇叶片通常是扁平并且倾斜(相对水平面倾斜)的,其旋转时产生的风力较小;并且注塑生产时比较难脱模,容易产生分层不良;并且传统的吊扇叶片不能折叠,对其进行包装时,其会占据比较大的空间不便于运输。

另外,吊扇在使用时,通常会在水平方向晃动(通常是由于各叶片之间的加工误差造成)而产生加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伸缩叶片、伸缩叶片组件以及使用该伸缩叶片组件的吊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叶片,可以产生较大的风力,并且注塑成形时比较容易脱模、提高成品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一种伸缩叶片,其包括伸缩叶片;伸缩叶片内设置有贯穿的容纳腔;伸缩叶片的上端面、下端面分别为上弧面、下弧面;上弧面以及下弧面均为两段圆弧拼接而成的曲线;上弧面的两段圆弧的半径分别为上弧面左段半径A、上弧面右段半径B;下弧面的两段圆弧的半径分别为下弧面左段半径C、下弧面右段半径D;则满足上弧面左段半径A小于下弧面左段半径C、且上弧面右段半径B小于下弧面右段半径D。

进一步地,上弧面左段半径A小于上弧面右段半径B、且下弧面左段半径C小于下弧面右段半径D。

优选地,上弧面左段半径A比上弧面右段半径B为0.373、且下弧面左段半径C比下弧面右段半径D为0.683。

优选地,伸缩叶片前缘与伸缩叶片后缘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仰角E,仰角E为12-18°。

进一步地,伸缩叶片前缘以及伸缩叶片后缘均倒圆角。可以防止尖锐的边角割伤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叶片组件,可以减小吊扇旋转时晃动而产生的噪音;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伸缩叶片组件所占据的空间、方便运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一种伸缩叶片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伸缩叶片;各伸缩叶片上均设置有贯穿的固定孔;且各伸缩叶片依次匹配;各伸缩叶片通过穿过固定孔的紧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最末端的伸缩叶片固定连接的尾翼;尾翼垂直于水平面、且向外倾斜。可以减小吊扇旋转时晃动而产生的噪音。

优选地,各伸缩叶片的长度相同。包装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伸缩叶片组件所占据的空间、方便运输。

优选地,伸缩叶片的数量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伸缩叶片组件的吊扇,其包括用于将吊扇固定在所需位置的支架、以及用于使吊扇旋转的电机;还包括上述的伸缩叶片组件,伸缩叶片组件与吊扇固定连接、且绕吊扇的旋转轴心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产生较大的风力,并且注塑成形时比较容易脱模、提高成品率;2、可以减小吊扇旋转时晃动而产生的噪音;3、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伸缩叶片组件所占据的空间、方便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伸缩叶片1的侧视示意图以及剖面示意图。

图2是伸缩叶片1的放大的剖面示意图。图2中,粗实线箭头表示伸缩叶片1旋转时的移动方向;粗虚线是为了便于说明仰角E;细虚线是为了便于说明上弧面11以及下弧面12的形状。

图3是伸缩叶片1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吊扇3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吊扇3的立体示意图。

伸缩叶片1;上弧面11;下弧面12;容纳腔13;固定孔14;尾翼2;插入块21;吊扇3;固定块31;上弧面左段半径A;上弧面右段半径B;下弧面左段半径C;下弧面右段半径D;仰角E。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为一种伸缩叶片,其包括伸缩叶片1;伸缩叶片1内设置有贯穿的容纳腔13。

伸缩叶片1的上端面(图2中所示的下端面)、下端面(图2中所示的下端面)分别为上弧面11、下弧面12。

上弧面11(上弧面11的外边线)以及下弧面12(下弧面12的外边线)均为两段圆弧拼接而成的曲线。

上弧面11的两段圆弧的半径分别为上弧面左段半径A、上弧面右段半径B;下弧面12的两段圆弧的半径分别为下弧面左段半径C、下弧面右段半径D;则满足上弧面左段半径A小于下弧面左段半径C、且上弧面右段半径B小于下弧面右段半径D。相应地,上弧面11的弧长大于下弧面12的弧长(即上弧面11与下弧面12之间具有弧长差);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当伸缩叶片1转动时,上弧面11与下弧面12之间可以产生较大的压强差,从而可以产生较大的风力。

上弧面11(上弧面11的外边线)以及下弧面12(下弧面12的外边线)均为两段圆弧拼接而成的曲线;可以使伸缩叶片1的注塑成形时比较容易脱模、提高成品率(传统的扁平的叶片注塑成形时,叶片扁平的位置相对难脱模,并且容易产生分层不良)。

优选地,上弧面左段半径A小于上弧面右段半径B、且下弧面左段半径C小于下弧面右段半径D。优选地,上弧面左段半径A比上弧面右段半径B为0.373、且下弧面左段半径C比下弧面右段半径D为0.683。

请参阅图2,伸缩叶片1前缘与伸缩叶片1后缘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仰角E,仰角E为12-18°,优选为15.9°。进一步地,伸缩叶片1前缘以及伸缩叶片1后缘均倒圆角,以防止尖锐的边角割伤人。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图5,本实施例为一种伸缩叶片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伸缩叶片1;各伸缩叶片1上均设置有贯穿的固定孔14;且各伸缩叶片1依次匹配(即依次地,一个伸缩叶片1可以贴合地插入另一个伸缩叶片1的容纳腔13,依次类推);各伸缩叶片1通过穿过固定孔14的紧固件(比如螺栓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伸缩叶片组件还包括与最末端的(即伸缩叶片组件安装到吊扇3使用时,最远离吊扇3旋转轴心的一端)伸缩叶片1固定连接的尾翼2;尾翼2垂直于水平面、且向外倾斜。比如,尾翼2设置有与最末端的(即伸缩叶片组件安装到吊扇3使用时,最远离吊扇3旋转轴心的一端)伸缩叶片1的容纳腔13匹配的插入块21;插入块21插入最末端的伸缩叶片1的容纳腔13、并同通过紧固件(比如螺栓等)固定。伸缩叶片组件安装到吊扇3使用时,尾翼2随吊扇3旋转时,尾翼2受到使尾翼2远离吊扇3旋转轴心的力,从而可以减小吊扇3旋转时的晃动幅度(需要配合尾翼2绕吊扇3旋转轴心均匀分布),进而可以减小吊扇3旋转时晃动而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各伸缩叶片1的长度相同。包装时,将紧固件拆卸下,并将各伸缩叶片1依次收入伸缩叶片1的容纳腔13,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伸缩叶片组件所占据的空间、方便运输。

优选地,伸缩叶片1的数量为三个。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一种吊扇,包括吊扇3。这里吊扇3通常包括用于将吊扇3固定在所需位置的支架、以及用于使吊扇3旋转的电机。

吊扇3还包括至少两个伸缩叶片组件,伸缩叶片组件与吊扇3固定连接、且绕吊扇3的旋转轴心均匀分布。比如,吊扇3上固定设置有绕吊扇3旋转轴心均匀分布的固定块31,固定块31插入最前端(即伸缩叶片组件安装到吊扇3使用时,最靠近吊扇3旋转轴心的一端)的伸缩叶片1的容纳腔13、并同通过紧固件(比如螺栓等)固定。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