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隔热型耐高温电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715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冷隔热型耐高温电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阀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隔热型耐高温电泵。



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泵的种类很多,而最为常见的即为电动泵,由于其工作效率高、操作便捷,因而获得广泛的使用,电泵主要由前端的泵体和后端的电机组成,通过电机进行动力输送,然后赋予泵体工作,而现阶段由于电泵使用的场景不同,会涉及到一些较高温液体的输送,这种高温液体在泵体内流动虽然不会给泵体造成高温损伤,但是由于泵体均为金属制造,泵体的高温会将热量逐渐向后传递,直至传递至电机,而由于电机其实际的耐高温性能低,长期高温,则会故障直至损坏,造成工作的停歇,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隔热效果显著的水冷隔热型耐高温电泵。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冷隔热型耐高温电泵,主体为泵体,设置在泵体后端的电机,电机及泵体均固定在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后端连接有一前泵盖,所述的电机前端连接有一后泵盖,所述的前泵盖及后泵盖相接,且相接处卡接有一密封水环,所述的密封水环内部设置为空心状,且密封水环顶部安装有进水口及出水口。

所述的密封水环的两边缘处均设置有一卡口,所述的卡口卡在前泵盖后后泵盖的边缘处,不仅可以实现紧密固定,同时增大接触面积,隔热更加显著;

所述的密封水环的顶部设置有一凹槽孔,所述的进水口及出水口设置在凹槽孔内,凹陷设置,避免碰撞造成损伤,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出水口及进水口外界循环冷却水,然后泵体及电机正常工作,当泵体高温由前泵盖向后传递时,在密封水环的冷却水作用下,进行了有效的阻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密封水环,实现了高温的阻隔,有效的保证了电机不受高温影响,保证了其实际的工作效果,简单方便,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图2所示,一种水冷隔热型耐高温电泵,主体为泵体1,设置在泵体1后端的电机2,电机2及泵体1均固定在底板3上,泵体1后端连接有一前泵盖4,电机2前端连接有一后泵盖5,前泵盖4及后泵盖5相接,且相接处卡接有一密封水环6,密封水环6内部设置为空心状,且密封水环6顶部安装有进水口7及出水口8,这样设置后,先将出水口8及进水口6外界循环冷却水,然后泵体1及电机2正常工作,当泵体1高温由前泵盖4向后传递时,在密封水环6的冷却水作用下,进行了有效的阻隔,密封水环6的两边缘处均设置有一卡口9,卡口9卡在前泵盖后4和后泵盖5的边缘处,不仅可以实现紧密固定,同时增大接触面积,隔热更加显著,密封水环6的顶部设置有一凹槽孔10,进水口8及出水口9设置在凹槽孔10内,凹陷设置,避免碰撞造成损伤,更加安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