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8642发布日期:2018-08-24 17:2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泵,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泵。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迅猛发展,随着汽车性能向着更安全,更可靠,更稳定,全自动智能化和环保节能方向发展。电动泵被大量运用于车用热管理系统中,并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要求。

电动泵包括泵轴、转子组件、定子组件以及电路板,转子组件通过轴承围绕泵轴转动,这样当轴承和泵轴配合结构不合适时,会导致轴承的磨损,进而降低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泵,有利于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减少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泵,包括泵轴、泵盖、隔离套、转子组件以及定子组件,所述隔离套隔离所述转子组件和所述定子组件,所述泵轴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支撑于与所述泵盖连接的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端部支撑于与所述隔离套连接的第二支撑座,所述转子组件能够围绕所述泵轴转动,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叶轮部、转子部以及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相对靠近所述叶轮部设置,所述第二轴承相对靠近所述转子部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的第一端部成形有平面部和台阶部,所述平面部自所述泵轴的末端向所述泵轴本体延伸,部分所述第一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轴承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内周面以及外周面,所述第一轴承通过所述内周面套设于所述泵轴的外周,所述第一端面比所述第二端面靠近所述泵盖设置,所述第一轴承还包括避让部,所述避让部能够使得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台阶部的台阶面不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轴承设置有避让部,避让部可以使得第一轴承避开泵轴的台阶部,减少台阶部对第一轴承的内周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避免了泵轴和转子组件的干涉,同时还可以减少噪音。

所述避让部包括底部,所述底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所述底部的下端与所述内周面连接,沿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向,自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端面到所述第一轴承的中部,所述底部至所述外周面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底部至所述第二端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端面至所述第二端面的距离。

所述避让部包括侧壁和底部,所述侧壁比所述底部靠近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所述侧壁与所述内周面平行设置,所述底部与所述侧壁和所述内周面相交设置,所述底部相对于所述侧壁更靠近所述内周面设置,所述侧壁至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周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内周面至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周面的距离,所述底部至所述第二端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端面至所述第二端面的距离。

所述转子组件和所述第一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套设于所述第一端部外周,通过所述台阶部限制所述第一垫片向所述转子部所在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垫片包括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形状与所述泵轴的第一端部的截面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垫片与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周通过所述连通孔间隙配合。

所述电动泵包括所述转子组件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是指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一轴承均与所述第一垫片接触,所述底部位于所述台阶部的台阶面以下或者所述底部与所述台阶部的台阶面平齐设置。

所述电动泵包括所述转子组件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是指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一轴承均与所述第一垫片接触,所述底部位于所述台阶部的台阶面以下或者所述底部与所述台阶部的台阶面平齐设置;所述电动泵还包括所述转子组件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指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一轴承均与第一垫片分离,所述第一垫片支撑于所述台阶部的台阶面,所述底部位于所述台阶部的台阶面以下,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端面位于所述台阶部的台阶面以下。

所述第一轴承在靠近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处均设置有所述避让部,所述第二轴承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轴承的结构相同。

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套,所述轴套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轴套设置有轴孔,所述泵轴穿过所述轴孔设置,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轴孔内,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端面高出所述轴套的端面设置,所述底部与所述轴套的端面平齐设置。

所述叶轮部包括衬套,所述衬套为金属件,所述衬套内周面与所述轴套的外周面紧配合,所述叶轮与所述衬套的外周面注塑固定。

所述电动泵包括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设置于所述转子组件的第二轴承和所述隔离套的用于固定所述泵轴的第二支撑部之间,所述转子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之间沿所述泵轴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泵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动泵处于工作状态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动泵处于静止状态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电动泵的泵轴的一个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电动泵的转子组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第一轴承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电动泵100为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工作介质提供流动动力,工作介质为包括50%乙二醇水溶液或者清水。

结合参见图1和图2,电动泵100包括泵盖10、壳体20、端盖30、泵轴40、接插组件50、转子组件60、定子组件70以及电路板80,泵盖10 与壳体20以及端盖30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并形成泵内腔,电动泵100还包括隔离套90,隔离套90将泵内腔分隔为湿腔101和干腔102,湿腔101 内可以有工作介质流过,干腔102内无工作介质,其中转子组件60设置于湿腔101,定子组件70和电路板80设置于干腔102;电路板80通过设置的程序或者电路控制通过定子组件70的电流,转子组件60包括永磁体,永磁体在通过定子组件70产生的激励磁场的作用下作运动,进而带动转子组件60围绕泵轴40转动;电路板80通过接插组件50连通外部的电源和/ 或控制信号。

参见图4,泵轴40包括第一端部401和第二端部402,第一端部401 支撑于与泵盖10一体成形的第一支撑座111,第二端部402支撑于与隔离套90一体成形的第二支撑座112,转子组件60套设于泵轴40外周并支撑于第一端部401和第二端部402之间,第一支撑座111和转子组件60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61,第二支撑座112和转子组件60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 62,第一垫片61和第二垫片62均为金属件,有利减少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与转子组件的磨损,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第一端部401成形有平面部405和台阶部406,平面部405自泵轴40 的第一端部401的第一末端407向泵轴40本体延伸,部分第一端部401 至少部分平面部405伸入第一支撑座111设置,第一支撑座111形成有内孔,内孔与第一端部401的截面形配,这样设置的平面部405有利于限制泵轴40相对于第一支撑座111的转动;台阶部406成形于平面部405的末端,台阶部406包括台阶面,台阶面距离第一支撑座111一定的距离,这样可以在台阶部406和第一支撑座111之间设置第一垫片61,第一垫片61 的下表面通过台阶部406限位,第一垫片61的上表面距离第一支撑座111 的下表面一定距离,这样转子组件60启动时,由于压力差的作用,转子组件60能够推动第一垫片61可以向泵盖10方向运动一定距离,有利于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产品寿命,降低噪音。同时第一垫片61包括连通孔611,第一垫片61通过连通孔611套设于第一端部401,连通孔611的形状与第一端部401的截面的外形相似设置,这样第一垫片61相对于第一端部401 不会转动,减少第一垫片61对第一支撑座111的磨损,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撑座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5,转子组件60包括转子部1、叶轮部2和轴套组件3,轴套组件3包括轴套31、第一轴承32、第二轴承33,轴套31为金属材料,转子部1和叶轮部2均与轴套31的外周固定连接,第一轴承32和第二轴承 33均与轴套31的内周固定连接。

叶轮部2包括上盖板21、下盖板22以及衬套23,衬套23为金属材料,以衬套23为嵌件经过注塑形成包括下盖板22的下盖板组件,上盖板21 和包括衬套23和下盖板22的下盖板组件经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叶轮部1 的衬套23套设于轴套31的外周并固定连接,这样金属件和金属件连接,使得连接更加可靠。

参见图2、图3以及图5,轴套组件3包括轴套31、第一轴承32以及第二轴承33,叶轮部1和转子部2通过轴套31连接为一个整体转子组件 60通过第一轴承32和第二轴承33套设于泵轴40外周并能够围绕泵轴40 转动。轴套31两端的内周面具有内台阶部,第一轴承32和第二轴承33 限位于内台阶部。

参见图5和图6,第一轴承32包括内周面321、外周面322、第一端面323和第二端面324,第一轴承32的内周面321套设于泵轴40的外周,第一轴承32的外周面322与轴套31接触设置,第一轴承32还包括避让部 325,当转子组件60沿泵轴40做轴向运动时,避让部325用于避让泵轴 40的台阶部406,防止台阶部406对第一轴承32的内周面321的刮擦,减少磨损,提高第一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有利于减少泵轴与转子组件之间的噪音。

避让部325包括侧壁326和底部327,侧壁326与第一轴承32的第一端面323连接,底部327连接侧壁326和内周面321,侧壁326至第一轴承32的外周面322的距离小于内周面321至第一轴承32的外周面322的距离,这样第一轴承32在避让部325的侧壁326处的厚度小于第一轴承 32在内周面321处的厚度,使得第一轴承32在避让部325的孔径增加。

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32包括两个避让部325,分别设置于第一轴承 32的内周面321的两端,这样,第一轴承32为对称结构,加工方便,节省材料,同时组装转子组件60时,不用区分第一轴承32的方向,组装工艺简单。

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33的结构与第一轴承32的结构相同,第一轴承32和第二轴承33可以使用同一模具,可以节省成本。

当然,底部327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斜面,斜面有利于第一轴承的成形工艺简化。

当然,避让部325也可以只包括底部327,底部327的上端与第一端面323连接,底部327的下端与内周面321连接,沿第一轴承32的轴向,自第一轴承32的第一端面323到第一轴承32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中部,底部327至外周面322的距离逐渐增加,底部327至第二端面324的距离小于第一端面323至第二端面324的距离。

参见图7,当转子组件60工作时,由于压力差的作用,转子组件60 沿泵轴40向泵盖10方向运动,运动的距离受到第一支撑座111和第一垫片61的限制,其中第一轴承31的避让部325的底部327位于台阶部406 的台阶面以下,当然避让部325的底部327也可以与台阶部406的台阶面对齐设置,这样设置的避让部325避免了台阶部406对第一轴承32的内周面321的刮擦,有利于提高第一轴承32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泵轴与第一轴承的干涉噪音。

参见图8,当转子组件60静止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转子组件60与第二垫片62接触,泵轴的第二端部402与隔离套90注塑固定,隔离套90 成形有第二支撑座112,第二端部402被隔离套90形成的第二支撑座112 包覆注塑固定,第二垫片62与第二限位座112接触,进而第二限位座112 限制转子组件60的静止位置;转子组件60静止时,第一轴承32的第一端面323位于台阶部406的台阶面以下。

泵轴40的第二端部40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支撑于隔离套90,包括可拆卸支撑,只要能够限制泵轴相对于隔离套的转动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