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百叶窗通风面积的排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2092发布日期:2018-06-19 22:3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百叶窗通风面积的排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百叶窗通风面积的排风扇。



背景技术:

排气扇,又被称作负压风机、负压风扇等。是利用空气对流可以让室内一直处于负压状态,形成一股吸力,源源不断地吸入室外的空气,并排出室内闷热的空气,从而达到通风透气、降温的效果。是由电动机带动风叶旋转驱动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类空气调节电器。又称通风扇,排气扇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公共场所。正是由于排气扇可以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所以通常被用来抽取厨房内的油烟,以保证厨房内的空气质量,防止人员吸入过多油烟对身体造成伤害,现有的排风扇多由百叶窗、风扇组成,当风扇工作时百叶窗打开排出油烟,排烟效果较好,造价较低,深受大众青睐,但是由于排风扇要穿透墙壁,在阴雨天工作时,由于百叶窗打开面积较大,雨水很有可能穿过排风扇进入室内,使得室内潮湿,但若不打开排风扇,室内的油烟无法排除,对室内人员的人身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可调节百叶窗打开面积的排风扇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百叶窗通风面积的排风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百叶窗通风面积的排风扇,包括主框架、百叶窗板、风扇和防护网,风扇设置于主框架的内部,百叶窗板与防护网固定设置于主框架的两侧,所述百叶窗板的内部并排设有若干组相互平行的窗叶,每片所述的窗叶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组次级漏风口,所述百叶窗板一侧的内部设有固定框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次级漏风口设置成上下相互对称的两部分即第一漏风板和第二漏风板,所述第一漏风板的末端与窗叶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漏风板的结构与第一漏风板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架包括按压板和过渡板,所述按压板的一侧设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与按压板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的表面上固定设有若干组固定卡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卡头的截面形状呈U型结构,U型的所述固定卡头两立板之间的距离(即图中的a)略大于窗叶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网由若干组同心的圆形第一防护杆和若干直线型的第二防护杆组成,所述第二防护杆均匀的固定在第一防护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各层第一防护杆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吸附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附纱呈扇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次级漏风口呈圆形或方形或者其他结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百叶窗的窗叶上设置次级漏风口,控制百叶窗的通风面积,结构简单,通过固定框架来封锁百叶窗窗叶的整体打开,调节过程简便易懂,控制方便,同时在排风扇的防护网上设有吸附纱,可吸附油烟里的油垢,防止油垢堆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对百叶窗窗叶的整体或局部打开,控制过程方便快捷,同时也可对油垢进行一定程度的清理,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百叶窗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次级漏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卡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左、右、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请参阅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百叶窗通风面积的排风扇,包括主框架1、百叶窗板2、风扇3和防护网4,风扇3设置于主框架1的内部,百叶窗板2与防护网4固定设置于主框架1的两侧,所述百叶窗板2的内部并排设有若干组相互平行的窗叶21,每片所述的窗叶21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组次级漏风口22,所述百叶窗板2一侧的内部设有固定框架5;通过次级漏风口22可调节百叶窗的通风面积,通过固定框架5封锁窗叶21防止其整体打开,仅由次级漏风口22通风,减小百叶窗的通风面积,快速便捷,结构简单。

请参阅图5,次级漏风口22设置成上下相互对称的两部分即第一漏风板221和第二漏风板222,第一漏风板221的末端与窗叶21通过扭簧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漏风板222的结构与第一漏风板221相同;当风通过窗叶21时,此时窗叶21被封锁,风力集中,将次级漏风口22吹开,上下结构的设置,便于将次级漏风口22全部打开,当关闭排风扇,无风时,次级漏风口22在扭簧7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实现了对次级漏风口22的实时调控,次级漏风口22呈圆形或方形或者其他结构形状。

请参阅图4,固定框架5包括按压板51和过渡板52,按压板51的一侧设有过渡板52,过渡板52与按压板51之间通过连接柱53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52的表面上固定设有若干组固定卡头54;通过按压固定框架5上的按压板51,可将过渡板52上的固定卡头54卡在窗叶21上,以达到封锁窗叶21,防止其全部打开的目的,同时固定卡头54的截面形状呈U型结构,U型的所述固定卡头54两立板之间的距离(即图中的a)略大于窗叶21的厚度,一般在0.5-1cm之间即可,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的将窗叶21卡在固定卡头54上,封锁过程简便,容易操作,使得百叶窗的开合封锁可快速切换,结构简单。

请参阅图2,防护网4由若干组同心的圆形第一防护杆41和若干直线型的第二防护杆42组成,所述第二防护杆42均匀的固定在第一防护杆41上;而在各层第一防护杆41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吸附纱6;设置吸附纱6可以吸附油烟中的油垢,改善排风扇的卫生状况,通过及时更换吸附纱6可大大降低油垢,干净卫生,同时防护网4的这种结构,更加方便吸附纱6均匀分布,同时吸附纱6呈扇形结构,可更有效的利用吸附纱6。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百叶窗的窗叶上设置次级漏风口,控制百叶窗的通风面积,结构简单,通过固定框架来封锁百叶窗窗叶的整体打开,调节过程简便易懂,控制方便,同时在排风扇的防护网上设有吸附纱,可吸附油烟里的油垢,防止油垢堆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对百叶窗窗叶的整体或局部打开,控制过程方便快捷,同时也可对油垢进行一定程度的清理,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