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管组件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956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吸气管组件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气管组件和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压缩机中,吸气管组件的储液器B管内端设在锥形管内,吸气管组件之间通过钎焊的方式进行连接。锥形管与储液器B管大多采用铜管,火焰钎焊作业过程中,因铜管的导热性好,铜磷焊料的流动性也较好,钎焊的熔深较好保证。但是,铜管的成本高,而当锥形管与储液器B管均采用钢管时,两者之间容易因储液器B管安装倾斜或单边移位导致与锥形管内壁靠死,造成钎焊间隙过小或者无间隙;因钢管的导热性较铜差,且对应焊料的流动性也较差,此时,钎焊的熔深较难保证,容易导致焊接不良,造成产品焊接不牢固,增加产品的不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吸气管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气管组件,用于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吸气管组件包括:导管,与压缩机相连接;锥形管,设置在导管内,且锥形管的第一端沿导管延伸到压缩机内部;储液器B管,设置在锥形管内,与锥形管的第二端相连接;其中,锥形管的第二端包括导向部和扩口部,导向部的内表面与储液器B管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扩口部的内表面与储液器B管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气管组件,在锥形管的第二端设置有导向部和扩口部,且导向部的内表面与储液器B管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即导向部的内径大于储液器B管的外径,使得导向部与储液器B管间隙配合,便于储液器B管插入到导向部内;同时,设置扩口部的内表面与储液器B管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且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设计人员可通过合理地设计储液器B管的外径,使得当储液器B管插入到锥形管内部时,导向部可对储液器B管进行限位,限制储液器B管在导向部内产生过度倾斜,从而避免储液器B管在锥形管的开口处完全贴合锥形管的内壁而导致钎焊间隙过小,影响钎焊质量;通过设置扩口部可确保储液器B管与锥形管之间具有钎焊时所需的间隙,保证储液器B管与锥形管之间固定可靠;并且,通过扩口部与导向部的相互配合,一方面使得储液器B管即使在导向部中产生倾斜,仍可保证扩口部与储液器B管之间的钎焊间隙,确保焊接牢固,另一方面,由于导向部与储液器B管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小于扩口部与储液器B管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可使得焊料流动到第一间隙时阻力增加,从而避免焊料通过第一间隙流入锥形管内部,确保产品质量。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吸气管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间隙小于等于0.3mm;和/或第二间隙大于等于0.3mm。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间隙的设置便于储液器B管插入导向部时进行定位,设置第一间隙小于等于0.3mm,可避免储液器B管在导向部内过度倾斜或产生过大的位移,确保储液器B管在导向管内倾斜或贴合于导向管的一侧时,储液器B管与扩口部之间仍具有足够的钎焊间隙,进一步保证钎焊品质,同时,较小的第一间隙可增大焊料流入第一间隙时的阻力,从而防止焊料通过第一间隙流入锥形管内部而影响产品质量;第二间隙用来保证锥形管与储液器B管在钎焊焊接时焊料可充分流动,设置第二间隙大于等于0.3mm,能够保证焊料的充分填充,避免由于焊料填充不充分而影响钎焊的稳固性;并且,设置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可避免由于储液器B管在导向部内倾斜而导致储液器B管与扩口部相贴合,进一步确保储液器B管与锥形管之间焊接时所需的间隙,从而保证储液器B管与锥形管之间焊接可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扩口部与导向部相连接;扩口部沿其轴线的截面形状为开口尺寸朝向背离导向管方向逐渐增大的倾斜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扩口部与导向部相连接,扩口部沿其轴线的截面形状为开口尺寸朝向背离导向管方向逐渐增大的倾斜结构,使得储液器B管与扩口部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由开口处向内逐渐减小,使得第二间隙的开口足够大以便于填充焊料,且第二间隙具有足够的宽度,使得焊料均匀分布于第二间隙中,并具有足够的熔深,避免焊接缺料、焊接歪斜等不良现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扩口部的侧壁与扩口部的轴线的角度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5°。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扩口部的侧壁与扩口部的轴线的角度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5°,既可保证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确保储液器B管与锥形管之间焊接时所需的间隙,进一步保证储液器B管与锥形管之间钎焊的可靠性;又可避免由于扩口部的侧壁过度倾斜而导致第二间隙过大,造成焊料过多填充产生浪费,甚至焊料从第二间隙中流出而影响钎焊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扩口部与导向部相连接;扩口部与导向部呈阶梯状,且扩口部的内径大于导向部的内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扩口部与导向部相连接;扩口部与导向部呈阶梯状,优选地,扩口部与导向部为两个内径不同的中空管,扩口部的内径大于导向部的内径,储液器B管插入导向部中,与扩口部之间形成较大的第二间隙,可通过合理地设计扩口部的内径,使得第二间隙的开口足够大以便于填充焊料,且第二间隙具有足够的深度,使得焊料均匀分布于第二间隙中,从而避免焊接缺料、焊接歪斜等不良现象,确保储液器B管与锥形管之间的钎焊品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锥形管为钢锥形管;和/或储液器B管为钢储液器B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锥形管和储液器B管优选可采用钢管冲压成型,或者采用钢板拉伸成型,钢的强度好、硬度高、性能稳定,且相比于常用的铜锥形管和铜储液器B管成本低,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吸气管组件还包括:气缸组件,设置在压缩机的内部;气缸组件与锥形管的第一端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缸组件设置在压缩机的内部,优选地,首先将导管通过钎焊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压缩机内部,之后再将气缸组件通过螺钉连接或其他连接方式安装在压缩机内部,使得气缸组件与锥形管的第一端相连通,实现通过吸气管组件向气缸组件提供冷媒,从而确保压缩机的正常工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管的内表面与锥形管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以通过钎焊固定导管与锥形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管套设在锥形管的外部,通过将导管与锥形管之间钎焊固定,实现导管与锥形管的固定,进一步加强了吸气管组件的连接稳固,提升了产品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提出的吸气管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的吸气管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压缩机和储液器之间通过吸气管组件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压缩机和储液器之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管组件相连接,改进了压缩机与储液器的连接方式,提升了压缩机与储液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及产品的生产效率,进而使得包括该压缩机的制冷设备能够实现更好的工作状态,同时提升了制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制冷设备整机的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制冷设备”可包含任何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能够制冷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是冰箱、空调器或中央空调。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吸气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吸气管组件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锥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锥形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导管,20锥形管,202导向部,204扩口部,30储液器B管,40气缸组件,50压缩机,60储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面、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吸气管组件及制冷设备。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吸气管组件,用于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50,吸气管组件包括:导管10,与压缩机50相连接;锥形管20,设置在导管10内,且锥形管20的第一端沿导管10延伸到压缩机50内部;储液器B管30,设置在锥形管20内,与锥形管20的第二端相连接;其中,锥形管20的第二端包括导向部202和扩口部204,导向部202的内表面与储液器B管3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扩口部204的内表面与储液器B管3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气管组件,在锥形管20的第二端设置有导向部202和扩口部204,且导向部202的内表面与储液器B管3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即导向部202的内径大于储液器B管30的外径,使得导向部202与储液器B管30间隙配合,便于储液器B管30插入到导向部202内;同时,设置扩口部204的内表面与储液器B管3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且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设计人员可通过合理地设计储液器B管30的外径,使得当储液器B管30插入到锥形管20内部时,导向部202可对储液器B管30进行限位,限制储液器B管30在导向部202内产生过度倾斜,从而避免储液器B管30在锥形管20的开口处完全贴合锥形管20的内壁而导致钎焊间隙过小,影响钎焊质量;通过设置扩口部204可确保储液器B管30与锥形管20之间具有钎焊时所需的间隙,保证储液器B管30与锥形管20之间固定可靠;并且,通过扩口部204与导向部202的相互配合,一方面使得储液器B管30即使在导向部202中产生倾斜,仍可保证扩口部204与储液器B管30之间的钎焊间隙,确保焊接牢固,另一方面,由于导向部202与储液器B管30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小于扩口部204与储液器B管30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可使得焊料流动到第一间隙时阻力增加,从而避免焊料通过第一间隙流入锥形管20内部,确保产品质量。

优选地,储液器B管30、锥形管20、导管10构成的吸气管组件通过高频感应钎焊或者火焰钎焊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间隙小于等于0.3mm;和/或第二间隙大于等于0.3mm。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间隙的设置便于储液器B管30插入导向部202时进行定位,设置第一间隙小于等于0.3mm,可避免储液器B管30在导向部202内过度倾斜或产生过大的位移,确保储液器B管30在导向管内倾斜或贴合于导向管的一侧时,储液器B管30与扩口部204之间仍具有足够的钎焊间隙,进一步保证钎焊品质,同时,较小的第一间隙可增大焊料流入第一间隙时的阻力,从而防止焊料通过第一间隙流入锥形管20内部而影响产品质量;第二间隙用来保证锥形管20与储液器B管30在钎焊焊接时焊料可充分流动,设置第二间隙大于等于0.3mm,能够保证焊料的充分填充,避免由于焊料填充不充分而影响钎焊的稳固性;并且,设置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可避免由于储液器B管30在导向部202内倾斜而导致储液器B管30与扩口部204相贴合,进一步确保储液器B管30与锥形管20之间焊接时所需的间隙,从而保证储液器B管30与锥形管20之间焊接可靠。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产品的实际需求,可以对第一间隙的取值范围在小于等于0.3mm的范围外做适当微调,同样,也可对第二间隙的取值范围在大于等于0.3mm的范围外做适当微调,此处就不再针该方面具体情况作一一列举了,但在不脱离本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扩口部204与导向部202相连接;扩口部204沿其轴线的截面形状为开口尺寸朝向背离导向管方向逐渐增大的倾斜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扩口部204与导向部202相连接,扩口部204沿其轴线的截面形状为开口尺寸朝向背离导向管方向逐渐增大的倾斜结构,使得储液器B管30与扩口部204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由开口处向内逐渐减小,使得第二间隙的开口足够大以便于填充焊料,且第二间隙具有足够的宽度,使得焊料均匀分布于第二间隙中,并具有足够的熔深,避免焊接缺料、焊接歪斜等不良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扩口部204的侧壁与扩口部204的轴线的角度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5°。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扩口部204的侧壁与扩口部204的轴线的角度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5°,既可保证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确保储液器B管30与锥形管20之间焊接时所需的间隙,进一步保证储液器B管30与锥形管20之间钎焊的可靠性;又可避免由于扩口部204的侧壁过度倾斜而导致第二间隙过大,造成焊料过多填充产生浪费,甚至焊料从第二间隙中流出而影响钎焊质量。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产品的实际需求,可以对扩口部的侧壁与扩口部的轴线的角度的取值范围在1°至5°的范围外做适当微调,此处就不再针该方面具体情况作一一列举了,但在不脱离本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扩口部204与导向部202相连接;扩口部204与导向部202呈阶梯状,且扩口部204的内径大于导向部202的内径。

在该实施例中,扩口部204与导向部202相连接;扩口部204与导向部202呈阶梯状,优选地,扩口部204与导向部202为两个内径不同的中空管,扩口部204的内径大于导向部202的内径,储液器B管30插入导向部202中,与扩口部204之间形成较大的第二间隙,可通过合理地设计扩口部204的内径,使得第二间隙的开口足够大以便于填充焊料,且第二间隙具有足够的深度,使得焊料均匀分布于第二间隙中,从而避免焊接缺料、焊接歪斜等不良现象,确保储液器B管30与锥形管20之间的钎焊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锥形管20为钢锥形管20;和/或储液器B管30为钢储液器B管30。

在该实施例中,锥形管20和储液器B管30优选可采用钢管冲压成型,或者采用钢板拉伸成型,钢的强度好、硬度高、性能稳定,且相比于常用的铜锥形管20和铜储液器B管30成本低,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产品的实际需求,可以选择其他材料制成锥形管和储液器B管,此处就不再针该方面具体情况作一一列举了,但在不脱离本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吸气管组件还包括:气缸组件40,设置在压缩机50的内部;气缸组件40与锥形管20的第一端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气缸组件40设置在压缩机50的内部,优选地,首先将导管10通过钎焊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压缩机50内部,之后再将气缸组件40通过螺钉连接或其他连接方式安装在压缩机50内部,使得气缸组件40与锥形管20的第一端相连通,实现通过吸气管组件向气缸组件40提供冷媒,从而确保压缩机50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管10的内表面与锥形管20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以通过钎焊固定导管10与锥形管20。

在该实施例中,导管10套设在锥形管20的外部,通过将导管10与锥形管20之间钎焊固定,实现导管10与锥形管20的固定,进一步加强了吸气管组件的连接稳固,提升了产品的稳固性。

优选地,锥形管20与导管10之间通过高频感应钎焊或者火焰钎焊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提出的吸气管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的吸气管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压缩机50和储液器60之间通过吸气管组件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压缩机50和储液器60之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管组件相连接,改进了压缩机50与储液器60的连接方式,提升了压缩机50与储液器6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及产品的生产效率,进而使得包括该压缩机50的制冷设备能够实现更好的工作状态,同时提升了制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制冷设备整机的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