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及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741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风管及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风管及风机。



背景技术:

离心通风机系统是一种以空气为主要介质的流体输送系统,其主要由离心通风机和风管等组成。离心通风机为整个输送系统提供动力,进风管的作用是将远离风机进口的流体引入风机内部,通过风机内部的叶轮做功,最后通过排风管将流体引向目标点。

现有的各种离心风机的进风管在导流流体时,气流容易在管道中形成漩涡和二次流造成管内流动紊乱,导致能量损失的增加。同时,由于管内流动紊乱,造成气体质量流量分配不均匀,从而降低离心风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管,其通过管道中增加的网格栅,能够使管道内部的涡迅速耗散,达到使管内流动稳定均匀的目的,从而可以使管体内部的气体质量流量分配的更加均匀和流动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其能够利用风管内部设置的网格栅将管道内部由于弯道产生的涡和风机内部产生的涡破坏掉,让管道内部的流动趋于稳定的状态,减少管内流动损失,使管体内部的质量流量分布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风管,其包括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和网格栅,第一进风管连接于第二进风管,网格栅设置于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之间,网格栅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交叉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网格栅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为焊接或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第二进风管远离第一进风管的一端的内径小于第二进风管靠近第一进风管的一端的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交叉设置形成能够用于通过流体的格栅通道,格栅通道的长度和宽度均是网格栅宽度的0.1-0.2倍。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网格栅的厚度是网格栅的宽度的0.2-0.3倍。

一种风机,其包括离心风机和上述的风管,风管连接离心风机的进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离心风机还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分别连接离心风机两侧的进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远离离心风机的一端连接第二进风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风机还包括另一个连接风机的出风口的风管。

现有技术中,如果要让气流在达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前流动稳定均匀则需要将进风管道设置的足够长,但是在现实生产活动中并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来布置较长的管道,且即使能够布置较长的管道也会增加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及风机的有益效果是:该风管通过管道中增加的网格栅,能够使管道内部的涡迅速耗散,达到使管内流动稳定均匀的目的,从而可以使管体内部的气体质量流量分配的更加均匀和流动的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的风管不需要通过长度来实现内部气流的稳定,进而减少了风管、风机的占地面积和制造成本等。该风机能够利用风管内部设置的网格栅将管道内部由于弯道产生的涡和风机内部产生的涡破坏掉,让管道内部的流动趋于稳定的状态,减少管内流动损失,使管体内部的质量流量分布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网格栅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网格栅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标:10-风机;100a-风管;100b-风管;200-离心风机;110-第一进风管;120-第二进风管;130-网格栅;131-第一隔板;132-第二隔板;133-格栅通道;121-第一管部;122-第二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机10,其包括离心风机200和风管100a,风管100a可以连接于离心风机200的进风口,该风管100a可以将远离离心风机200进风口的流体(气体)引入离心风机200的内部,再通过离心风机200内部叶轮做功,将流体送到目的位置。

详细地,上述风管100a可以包括第一进风管110、第二进风管120和网格栅130,第一进风管110连接第二进风管120,网格栅130可以设置于第一进风管110和第二进风管120之间。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上述网格栅130可以包括第一隔板131和第二隔板132,第一隔板131和第二隔板132可以交叉设置;通过第一隔板131和第二隔板132的交叉设置可以在风管100a的内部形成格栅通道133,即形成风管100a内流体流动的较为狭窄的通道,进而可以利用格栅将风管100a中的流体形成的大涡打破,然后使破碎后形成的小涡分别进入被第一隔板131和第二隔板132组合形成的格栅通道133,并且在空间较为狭小的格栅通道133中可以将涡所具有的能量迅速消耗殆尽,以此达到使风管100a内部的流体流动迅速稳定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隔板131和第二隔板132的数量可以是相同的,均可以是6个、8个、10个等,多个第一隔板131和多个第二隔板132在交叉设置后,可以形成多个用于流体(气体)通过的格栅通道133,并利用这些格栅通道133将第一进风管110通入第二进风管120的流体(气体)迅速稳定。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隔板131和第二隔板132在交叉设置使,可以使形成的各个格栅通道133的空间大小基本保持一致,若风管100a的截面为圆形,接触风管100a内壁的格栅通道133可以相应的小于其它未接触风管100a内壁的空间大小;将格栅通道133的大小设置为基本相同的一方面可以使流体快速稳定,另一方面还可以使风管100a内部的流体质量流量分布均匀,避免风管100a内部紊乱,以便降低流体(气体)在风管100a中的流动损失,提高离心风机200的效率。

作为优选,请参照如3,上述网格栅130可以按照以下尺寸设置:网格栅130的宽度为D,格栅通道133的长为a,宽为b,其中a=b=(0.1-0.2)×D,在本实用新型中按照上述方式设置网格栅130的尺寸,可以显著的降低风管100a内部的流动阻塞比,同时又能够提高流动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网格栅130的格栅通道133空间形状可以是正方形、矩形和菱形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网格栅130的厚度h可以等于0.2-0.3倍的网格栅130的宽度,就可以进一步地降低风管100a内部的流动阻塞比,同时又能提高流动稳定性和均匀性。

该网格栅130可以是一体成型制备的,且该网格栅130和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均可以是通过一体成型制备的,即风管100a可以是一体成型制成的。一体成型制备的风管100a机械性能较好,能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31和第二隔板132可以是焊接的,并在焊接后焊接入风管100a的内部。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31和第二隔板132在焊接后形成的网格栅130,还可以是可拆卸地设置于风管100a的内部;将网格栅130可拆卸地设置于风管100a的内部,以便于将网格栅130拆卸下来清洗、维修等,以延长网格栅130的使用寿命。

还有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31和第二隔板132可以是可拆卸连接的,详细地,可以先将第一隔板131设置于风管100a的内部,再将第二隔板132与第一隔板131连接。进一步地,可以在第一隔板131设置缺口,第二隔板132可以嵌设于该缺口,实现第一隔板131和第二隔板132的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的第二进气管远离网格栅130一端的内径小于第二进气管靠近网格栅130一端的内径,即第二进气管可以逐渐将其中流动的流体聚拢,进而降低流体损失,提高离心风机200的效率。

请参照图4,前述离心风机200还包括第一管部121和第二管部122,第一管部121和第二管部122可以分别连接离心风机200两侧的进风口;第一管部121和第二管部122远离离心风机200进风口的一端均连接上述第二进风管120,开启离心风机200,流体(气体)可以在离心风机200的作用下,从第一进风管110进入风管100a的内部,在流体通过风管100a中的网格栅130后被稳定、均匀,再进入第二进风管120,并均匀的从第一管部121和第二管部122被送到离心风机200,避免管内流体的紊乱,在网格栅130和第一管部121和第二管部122的作用下可以将使风机10内部的流体更加的稳定、均匀分布,进而提高风机10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风管100a中设置的网格栅130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3个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当网格栅130的数量大于1个时,相邻的网格栅130上设置的格栅通道133可以是错位排列的,进而时流体被更均匀的分散。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有另一个风管100b,该风管100b的结构和风管100a的结构相似,风管100b可以连接离心风机200的出风口;当离心风机200开启后,流体(气体)可以从风管100a的第一进气管流向网格栅130,在通过网格栅130稳定、均匀分布后通入第二进气管,再通过第一管部121和第二管部122可以将气体稳定、均匀地送入离心风机200中,在离心风机200的叶轮做功的作用下,将气体送入风管100b,最后通过风管100b将气体稳定、低损耗的引向目标点。

风机10的工作原理是:开启离心风机200给整个设置了风机10的系统提供动力,流体(气体)从风管100a的第一进气管进入风管100a的内部,在流体(气体)通过风管100a的网格栅130时,使流体的大涡被打碎,打碎后的小涡分别通过网格栅130的各个格栅通道133,并且格栅通道133中将涡所具有的能量快速消耗殆尽,达到使流体迅速稳定,而不会发生紊乱,将大涡打破后还可以使风管100a内部流体质量流量均匀分布,进而使第一管部121和第二管部122的质量流量相同,即可以给离心风机200提供良好的进风环境从而提高风机10的效率;当流体(气体)进入离心风机200后在叶轮做功的作用下,将流体送入风管100b,风管100b可以将流体引向目标点,风管100b中的网格栅130可以使流体的流动更加稳定,从而降低流体(气体)在风管100b内部的流动损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及风机的有益效果是:该风管通过管道中增加的网格栅,能够使管道内部的涡迅速耗散,达到使管内流动稳定均匀的目的,从而可以是管体内部的气体质量流量分配的更加均匀和流动的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的风管不需要通过长度来实现内部气流的稳定,进而减少了风管、风机的占地面积和制造成本等。该风机能够利用风管内部设置的网格栅将管道内部由于弯道产生的涡和风机内部产生的涡破坏掉,让管道内部的流动趋于稳定的状态,减少管内流动损失,使管体内部的质量流量分布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的风机改善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进风管延长到足够长才能够使进入离心风机的流体稳定,并且均匀进入离心风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对进风管的大小不限制,即使进风管不够长也能够利用网格栅实现流体的稳定和均匀分布,节省了生产的空间,降低了生产的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