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拆装后护板的渣浆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7408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拆装后护板的渣浆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渣浆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拆装后护板的渣浆泵结构。



背景技术:

渣浆泵从工作原理上讲属于离心泵,借助离心力的作用使固、液混合介质能量增加的一种机械,将电能转换成介质动能和势能的设备,适用于矿山、电厂、疏浚、冶金、化工、建材及石油等行业领域。

中、大型双泵壳渣浆泵多用于矿山、冶金等行业。其工作现场环境恶劣,大部分工作现场缺少自动化吊装设备;而现有的中、大型双泵壳渣浆泵后护板,其重量偏重(≥280kg)、且不易吊装;故现场拆装该系列泵难度大、工期长,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解决渣浆泵后护板难拆装问题的易拆装后护板的渣浆泵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拆装后护板的渣浆泵结构,包括轴承体部件和设于所述轴承体部件右侧的泵体,所述泵体包括后夹壳和设于所述后夹壳上的后护板,所述后护板上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耳上设有吊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后夹壳与所述后护板之间的副叶轮室,所述副叶轮室内设有副叶轮。

进一步的,所述后夹壳上设有拆卸工装,所述拆卸工装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后护板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后夹壳上且与所述吊耳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吊装内配设有与所述吊装孔配套使用的吊装螺杆,所述吊装螺杆穿过所述缺口将所述后夹壳和所述后护板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孔的侧视图为两个相交且连通的圆组成的“8”字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后护板上设置有吊装孔,同时在后夹壳上与后护板上的吊装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缺口,通过与吊装孔配套使用的吊装螺杆,将该吊装螺杆放进后夹壳上的缺口和后护板的辅助吊装异型孔内,然后在吊装螺杆上设置螺母将后夹壳与后护板两者固定。

(2)本实用新型再通过吊装螺杆上再另外设置一个螺母,通过钢丝绳该可轻松的吊装该后护板。

(3)本实用新型在后护板的顶部并且位于后夹壳上的位置还设置有拆装工装,方便吊装螺杆的安装与拆卸。

(4)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零件安装尺寸的情况下,在后护板上增加吊装孔和在后夹壳上开设有缺口,仅仅通过后护板和后夹壳的结构改变及一个专用的拆装工装,即可解决了大、中型渣浆泵后护板不易吊装,装拆不便的情况,并且方便了现场工人的检修,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后护板的主视图;

图3是后护板的侧视图。

图中:1、轴承体部件;2、泵体;21、副叶轮;22、副叶轮室;23、后夹壳; 24、拆装工装;25、后护板;26、吊装螺杆;27、吊耳; 271、吊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易拆装后护板的渣浆泵结构,包括轴承体部件1和设于所述轴承体部件1右侧的泵体2,所述泵体2包括后夹壳23和设于所述后夹壳23上的后护板25,所述后护板25上设置有吊耳27,所述吊耳27上设有吊装孔271。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2还包括设于所述后夹壳23与所述后护板25之间的副叶轮室22,所述副叶轮室22内设有副叶轮21。

进一步的,所述后夹壳23上设有拆卸工装24,所述拆卸工装24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后护板25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后夹壳23上且与所述吊耳27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吊装孔271 内配设有与所述吊装孔271配套使用的吊装螺杆26,所述吊装螺杆26穿过所述缺口将所述后夹壳23和所述后护板25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孔271的侧视图为两个相交且连通的圆组成的“8”字状。

实施例2

一种易拆装后护板的渣浆泵结构,包括轴承体部件1和设于所述轴承体部件1右侧的泵体2;

所述泵体2包括后夹壳23、设于所述后夹壳23上的后护板25和设于所述后夹壳23与所述后护板25之间的副叶轮室22;

所述后夹壳23上且与所述吊耳27对应的位置设有缺口;

所述后护板25上设置有吊耳27,所述吊耳27上设有吊装孔271;

所述吊装孔271内配设有与所述吊装孔271配套使用的吊装螺杆26,所述吊装螺杆26 穿过所述缺口将所述后夹壳23和所述后护板25固定;

所述吊装螺杆26与所述吊装孔271配套使用;

所述后护板25顶部且位于所述后夹壳23上还设有拆装工装24;

所述副叶轮室22内设有副叶轮21。

实施例3

一种易拆装后护板的渣浆泵结构,包括轴承体部件1和设于轴承体部件1右侧的泵体2;

泵体2包括后夹壳23、设于后夹壳23上的后护板25和设于后夹壳23与后护板25之间的副叶轮室22;

后护板25的顶端设置有2个吊耳27,每个吊耳27内均设置有1个吊装孔271;

后夹壳23上且与后护板25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2个缺口;

吊装螺杆26与后夹壳23上的缺口和吊装孔271配套使用;

在后夹壳23上的每个缺口和与该缺口相对应的1个吊装孔271内设置1个吊装螺杆26,用以将后夹壳23与后护板25固定。

后护板25上设置有吊装孔271,同时在后夹壳23上与后护板25上的吊装孔27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缺口,通过与吊装孔271配套使用的吊装螺杆26,将该吊装螺杆26放进后夹壳23上的缺口和后护板25的辅助吊装异型孔252内,然后在吊装螺杆26上设置螺母将后夹壳23与后护板25两者固定。再通过吊装螺杆26上再另外设置一个螺母,通过钢丝绳该可轻松的吊装该后护板25。本实用新型在后护板25的顶部并且位于后夹壳23上的位置还设置有拆装工装24,方便吊装螺杆26的安装与拆卸。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零件安装尺寸的情况下,在后护板25上增加吊装孔271和在后夹壳23上开设有缺口,仅仅通过后护板25和后夹壳23的结构改变及一个专用的拆装工装24,即可解决了大、中型渣浆泵后护板不易吊装,装拆不便的情况,并且方便了现场工人的检修,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