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2353阅读:1308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气缓冲效应好,消音效果好的压缩机消音器。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

压缩机分为活塞压缩机、螺杆压缩机、离心压缩机和直线压缩机等。压缩机按其原理可分为容积型压缩机与速度型压缩机。容积型又分为:往复式压缩机和回转式压缩机;速度型压缩机又分为:轴流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和混流式压缩机。

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消音器的导气管存在缓冲效应差,消音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消音器导气管缓冲效应差,消音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导气缓冲效应好,消音效果好的压缩机消音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缩机消音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底座,设于底座下部的吸气罩,设于底座内的导气管,设于底座内的竖向隔板和设于底座上的上盖;竖向隔板将底座内分隔成两个腔体,导气管一端与吸气罩连接并依次穿过两个腔体,导气管另一端与设于上盖上的气缸连接件连接,位于两个腔体内的导气管上均设有出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器底座中被分成了两个腔体,气体从吸气罩进入导气管中,一部分气体从导气管右部的出气孔流出进入底座右部的腔体分流,一部分气体从导气管左部的出气孔流出进入底座左部的腔体分流,剩下的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气缸的吸气阀组;

气体在两个腔体中进行缓冲,既实现了导气功能,又有很好的缓冲作用,消音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下部设有漏油孔。漏油孔用于将气体中携带的油滴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上设有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分别位于气缸连接件两侧。两个定位块的设置用于将上盖与气缸盖进行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导气管包括前半导气管和与前半导气管卡接的后半导气管。

前半导气管和与前半导气管卡接组成导气管,从而使导气管的组装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竖向隔板包括前半隔板和与前半隔板卡接的后半隔板。前半隔板和与前半隔板卡接组成竖向隔板,从而使竖向隔板的组装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底座的上边缘上设有铁丝环。铁丝环的设置,便于将上盖和气缸盖进行诱导焊接。

作为优选,吸气罩包括与底座连接的喇叭形壳体和与喇叭形壳体连接的罩体,罩体的侧视图呈三角形。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导气缓冲效应好,消音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吸气罩2、导气管3、竖向隔板4、上盖5、铁丝环12、漏油孔13、喇叭形壳体21、罩体22、出气孔31、前半导气管32、后半导气管33、前半隔板41、后半隔板42、气缸连接件51、定位块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压缩机消音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底座1,设于底座下部的吸气罩2,设于底座内的导气管3,设于底座内的竖向隔板4和设于底座上的上盖5;竖向隔板将底座内分隔成两个腔体,导气管一端与吸气罩连接并依次穿过两个腔体,导气管另一端与设于上盖上的气缸连接件51连接,位于两个腔体内的导气管上均设有出气孔31。

如图1所示,底座下部设有漏油孔13。上盖上设有两个定位块52,两个定位块分别位于气缸连接件两侧。如图2所示,导气管包括前半导气管32和与前半导气管卡接的后半导气管33。竖向隔板包括前半隔板41和与前半隔板卡接的后半隔板42。底座的上边缘上设有用于将上盖和底座诱导焊接的铁丝环12。如图1所示,吸气罩包括与底座连接的喇叭形壳体21和与喇叭形壳体连接的罩体22,罩体的侧视图呈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2所示,气体从吸气罩进入导气管中,一部分气体从导气管右部的出气孔流出进入底座右部的腔体分流,一部分气体从导气管左部的出气孔流出进入底座左部的腔体分流,剩下的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气缸的吸气阀组;

气体在两个腔体中进行缓冲,既实现了导气功能,又有很好的缓冲作用,消音效果好。

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