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压机余热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611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空压机余热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生产生活中,节能减排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只有将生产生活中必要的富余能量优质充分的再次利用,才能有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现有烘干工件的方式主要是在烘房中进行,而烘房中大部分采用电加热棒或者蒸气加热的方式,这些方式在烘干工件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137719.6)公开了一种利用空压机余热加烘干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和与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循环连通的热交换器,及在热交换器一侧设有的风扇。上述专利文件利用空压机余热加热水,再将热水转成热风去烘干或者烘烤工件的效果。

虽然上述专利文件收集空压机余热的方式是将空压机的余热变为热水,再使用热交换器散发出热气,但是,由于空压机与热交换器接触面积小,其收集到的热量较小,而且上述专利文件,只能单一的吸热,在空压机运行的过程中,空压机会发出很大的噪声,由于热交换器与空压机的距离较近,空压机产生的噪音会通过空气波动传到热交换机上,使得热交换机会产生振动,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既能减小空压机的噪音又利用空压机的余热进行烘干的基于空压机余热的烘干装置。

本方案中的基于空压机余热的烘干装置,包括水槽、烘干箱和空压机主机头,所述空压机主机头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空压机主机头运行的空压机电机,所述空压机主机头两侧分别设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内设有紧贴于所述空压机主机头的吸水棉,还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吸水棉内,所述钢管的周侧套有柔性吸水棉,所述钢管的另一端设有吸水器件,所述吸水器件与所述柔性吸水棉连接,所述吸水器件伸入至所述水槽内,所述水槽与所述蒸汽管可拆卸连接,所述蒸汽管上设有支管,所述支管上设有阀门,所述支管连接所述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设有若干个吸热夹层板。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

未启动空压机电机时,吸水器件吸收水槽内的水,水槽内的水沿着吸水器件传输至柔性吸水棉上,在临近吸水器件的端部吸收充分的水分后,并沿着钢管流至紧贴在空压机主机头的吸水棉上。

启动空压机电机时,待空压机运行一段时间后,空压机主机头发热,这时,吸水棉上的水分将空压机主机头上的热量进行吸收,且同时,空压机主机头产生的噪音传递到空气的过程中,由于空压机主机头外的吸水棉含有充分的水分,使得水分吸收了部分传递到空气中的噪音,降低了空压机主机头产生的噪音。

在上述吸水棉将空压机主机头上的热量吸收后,使得吸水棉内的水分在高温下,逐渐转化为具有一定热量的水蒸气,该水蒸气被储存在蒸汽管内,当吸水棉上的水分蒸干时,柔性吸水棉又将自身的水分的传递到吸水棉上,重新补充吸水棉内的水分,进而与柔性吸水棉连接的吸水器件又吸收水槽内的水,最后,使得水槽内的吸收干净,重新更换水槽。

当水槽内的水被吸收干净后,打开设置在支管上的阀门,由于支管与蒸汽管连通,蒸汽管内的水蒸气使得蒸汽管整体压强高于支管内的压强,根据物理原理,压强高的气体会向压强低的气体方向流动,蒸汽管内的水蒸气流入至支管内,支管将水蒸气引到烘干箱,将需要烘干的物品放置到吸热夹层板内,在水蒸气流入到烘干箱内时,水蒸气会附在吸热夹层板上,吸热夹层板将热气吸收后,水蒸气变为水存储在烘干箱的底部,该水可加入到水槽内,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采用吸水棉紧贴在空压机主机头的两侧,由于吸水棉是全面覆盖在空压机主机头的侧面,其接触面积增大,吸水棉更能充分吸收空压机主机头上的余热,充分将余热吸收干净。

2、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空压机主机头产生的噪音传递到空气的过程中,由于空压机主机头外的吸水棉含有充分的水分,使得水分吸收了部分传递到空气中的噪音,降低了空压机主机头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所述吸水器件包括条形吸水棉,所述条形吸水棉设置在所述钢管的端部,且所述条形吸水棉连接所述柔性吸水棉,所述条形吸水棉的两侧设有若干个倒钩棉,两侧的所述倒钩棉的倒钩的方向相反。条形吸水棉与倒钩棉同时吸收水槽内的水分,而倒钩棉在吸收充分的水分时,增加了自身的重力,倒钩棉就会向下倾斜,同时带动条形吸水棉向下倾斜,这时,就可以充分吸收水槽底部的水。

进一步,所述水槽上设有两个槽口,所述槽口的横截面为凹型,所述钢管端部伸入所述水槽内,所述柔性吸水棉底部位于所述槽口的底部。本方案这样设置,是为了避免柔性吸水棉直接吸收水分,增加柔性洗水棉自身重力,而将钢管端部设置为伸入到水槽内,是为了防止在高温下,钢管自身吸热,存储热量,使得水蒸气量减少。

进一步,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支管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管上,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管上,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分别连接所述烘干箱。设置有两个支管,是为了充分将空压机主机头两侧的热量通过支管引导烘干箱内,增加烘干箱内的温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朝向所述烘干箱内部的喷嘴。设置喷嘴主要是为了将水蒸气充分散发到烘干箱内。

进一步,所述吸热夹层板有三块。设置有三块吸热夹层板主要是增加烘干的物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空压机余热的烘干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空压机电机1、空压机主机头2、吸水棉3、蒸汽管4、钢管5、柔性吸水棉6、水槽7、条形吸水棉8、倒钩棉9、槽口10、第一阀门11、第一支管12、喷嘴13、第二阀门14、第二支管15、烘干箱16、吸热夹层板17。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基于空压机余热的烘干装置,包括水槽7、烘干箱16和空压机主机头2,空压机主机头2上设有用于驱动空压机主机头2运行的空压机电机1,空压机主机头2两侧分别设有蒸汽管4,蒸汽管4相对称,蒸汽管4内设有紧贴于空压机主机头2的吸水棉3,吸水棉3上嵌入有钢管5,钢管5的周侧套有柔性吸水棉6,钢管5的端部设有吸水器件,吸水器件与柔性吸水棉6连接,吸水器件伸入至水槽7内,吸水器件包括条形吸水棉8,条形吸水棉8设置在钢管5的端部,且条形吸水棉8连接柔性吸水棉6,条形吸水棉8的两侧设有若干个倒钩棉9,两侧的倒钩棉9的倒钩的方向相反。条形吸水棉8与倒钩棉9同时吸收水槽7内的水分,而倒钩棉9在充分吸收水分时,增加了自身的重力,倒钩棉9就会向下倾斜,同时带动条形吸水棉8向下倾斜,这时,就可以充分吸收水槽7底部的水。水槽7与蒸汽管4可拆卸连接,蒸汽管4上设有支管,支管上设有阀门,支管连接烘干箱16,烘干箱16内设有三个吸热夹层板17。阀门包括第一阀门11和第二阀门14,支管包括第一支管12和第二支管15,第一阀门11设置在第一支管12上,第二阀门14设置在第二支管15上,第一支管12和第二支管15分别连接烘干箱16。设置有两个支管,是为了充分将空压机主机头2两侧的热量通过支管引入烘干箱16内,增加烘干箱16内的温度。第一支管12上设有朝向烘干箱16内部的喷嘴13。设置喷嘴13主要是为了将水蒸气充分散发到烘干箱16内。

未启动空压机电机1时,吸水器件吸收水槽7内的水,水槽7内的水沿着吸水器件传输至柔性吸水棉6上,在临近吸水器件的端部吸收充分的水分后,并沿着钢管5流至紧贴在空压机主机头2的吸水棉3上。

启动空压机电机1时,待空压机运行一段时间后,空压机主机头2发热,这时,吸水棉3上的水分将空压机主机头2上的热量进行吸收,且同时,空压机主机头2产生的噪音传递到空气的过程中,由于空压机主机头2外的吸水棉3含有充分的水分,使得水分吸收了部分传递到空气中的噪音,降低了空压机主机头2产生的噪音。

在上述吸水棉3将空压机主机头2上的热量吸收后,使得吸水棉3内的水分在高温下,逐渐转化为具有一定热量的水蒸气,该水蒸气被储存在蒸汽管4内,当吸水棉3上的水分蒸干时,柔性吸水棉6又将自身的水分的传递到吸水棉3上,重新补充吸水棉3内的水分,进而与柔性吸水棉6连接的吸水器件又吸收水槽7内的水,最后,水槽7内的水被完全吸收,重新更换水槽7。

当水槽7内的水被完全吸收后,打开设置在支管上的阀门,由于支管与蒸汽管4连通,蒸汽管4内的水蒸气使得蒸汽管4整体压强高于支管内的压强,根据物理原理,压强高的气体会向压强低的气体方向流动,蒸汽管4内的水蒸气流入至支管内,支管将水蒸气引到烘干箱16,将需要烘干的物品放置到吸热夹层板17内,在水蒸气流入到烘干箱16内时,水蒸气会附在吸热夹层板17上,吸热夹层板17将热气吸收后,这时,将关闭阀门,将吸热夹层板17取出,而水蒸气变为水存储在烘干箱16的底部,该水可加入到水槽7内,循环使用。

本方案采用吸水棉3紧贴在空压机主机头2的两侧,由于吸水棉3是全面覆盖在空压机主机头2的侧面,其接触面积增大,吸水棉3更能充分吸收空压机主机头2上的余热,充分将余热吸收干净。在空压机主机头2产生的噪音传递到空气的过程中,由于空压机主机头2外的吸水棉3含有充分的水分,使得水分吸收了部分传递到空气中的噪音,降低了空压机主机头2产生的噪音。

水槽7上设有两个槽口10,槽口10的横截面为凹型,钢管5端部伸入水槽7内,柔性吸水棉6底部位于槽口10的底部。本方案这样设置,是为了避免柔性吸水棉6直接吸收水分,增加柔性洗水棉自身重力,而将钢管5端部设置为伸入到水槽7内,是为了防止在高温下,钢管5自身吸热,存储热量,使得水蒸气量减少。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