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片式真空泵的一体式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2454发布日期:2018-06-28 03:3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片式真空泵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减少了组装工序,保证了装配精度,制造成本低的旋片式真空泵的一体式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旋片式真空泵是利用转子及在转子槽内滑动的旋片的旋转运动获得真空的一种变容机械真空泵。旋片式真空泵包括偏心地装在定子腔内的转子及转子槽内的两个旋片,转子与定子腔内壁表面相切,转子带动旋片旋转时,旋片借离心力紧贴定子腔内壁,把进、排气口分割开来,并使进气腔容器周期性扩大而吸气,排气腔容积周期性地缩小而压缩气体,借压缩气体压力推开排气阀进行排气后获得真空。现有的旋片式真空泵中的定子与支架通常采用分体式结构,泵体组装时需先将定子与支架进行精确定位组装,装配精度要求高,往往需要专用工具和具备一定经验的熟练工进行操作,费时费力,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减少了组装工序,保证了装配精度,制造成本低的旋片式真空泵的一体式支架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泵体组装时需先将定子与支架进行精确定位,装配精度要求高,往往需要专用工具和具备一定经验的熟练工进行操作,费时费力,制造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旋片式真空泵的一体式支架结构,包括泵体支架及固定在泵体支架一侧端面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相对的泵体支架另一侧端面向外一体式延伸形成定子容纳腔,在定子容纳腔的开口端上密闭罩设有泵盖,电机的转轴穿过泵体支架并与定子容纳腔内的泵转子相连接。定子容纳腔成型在泵体支架上,即泵体支架与构成定子容纳腔的定子采用一体式结构,既省略了二者的组装工序,又避免了二者间的装配误差,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同时保证了泵体的装配精度,省时省料,降低了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定子容纳腔外对应的泵体支架侧端面上设有环形前减重槽,电机的机壳内对应的泵体支架侧端面上设有环形后减重槽。通过在泵体支架的两侧端面上分别设置环形减重槽,减少泵体支架型材用料,减轻泵体重量。

作为优选,在所述泵体支架的中部设有转轴通孔,与电机对应的转轴通孔内嵌装有轴承,与定子容纳腔对应的转轴通孔内嵌装有轴密封圈,转轴和泵转子上的泵转子轴分别延伸至转轴通孔内并通过联轴器同轴相连。电机与泵转子连接方式简单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泵体支架为铁或铝铸件。采用铁或铝铸件一体成型,成型质量好,制造成本低。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旋片式真空泵的一体式支架结构具有下述优点:定子容纳腔一体成型在泵体支架的一侧,即泵体支架与构成定子容纳腔的定子采用一体式结构,既省略了二者的组装工序,又避免了二者间的装配误差,从而保证了泵体的装配精度,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省时省料;通过在泵体支架的两侧端面上分别设置环形减重槽,减少泵体支架型材用料,减轻泵体重量,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片式真空泵的一体式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旋片式真空泵的一体式支架结构,包括铸铁或铝铸材质的泵体支架1,在泵体支架1的下端面同轴固定着电机2,与电机2相对的泵体支架1上端面向外一体式延伸形成定子容纳腔3,在定子容纳腔3的开口端上密闭罩装着泵盖11,在定子容纳腔3内偏心的转动连接着泵转子4,在泵体支架1的中部开有转轴通孔7,与电机2对应的转轴通孔7内嵌装着一对轴承8,与泵转子4对应的转轴通孔7内嵌装着轴密封圈9,电机2的转轴21和泵转子4上的泵转子轴41分别延伸至转轴通孔7内并通过联轴器10同轴相连。定子容纳腔3外对应的泵体支架1上端面开有环形前减重槽5,电机2的机壳22内对应的泵体支架1下端面开有环形后减重槽6。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