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装置及其驱动气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9427发布日期:2018-08-14 17:4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固定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异步动作的夹持装置及其驱动气缸。



背景技术:

在夹持工件时,出于定位等需要,有时会需要两个夹爪分先后异步夹持工件。现有的异步动作的夹具通常采用两个驱动件分先后启动来驱动相应一个夹爪夹持工件。这种驱动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异步夹持装置及其驱动气缸。

一种夹持装置,包括气缸、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该气缸包括缸体、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该缸体设有相连通的第一气腔与第二气腔,该第一活塞活动设于该第一气腔内并由该缸体一侧伸出,该第二活塞活动设于该第二气腔内并由该缸体背离该第一活塞的一侧伸出,该第一气腔或该第二气腔用于连接外部送气装置以同时驱动该第一活塞与该第二活塞移动,该第一夹板设于该第一活塞上,该第二夹板设于该第二活塞上,该夹持装置还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设于该缸体内并弹性抵持该第一活塞,受该弹性件弹性抵持,该第一活塞能够快于该第二活塞伸出且慢于该第二活塞收缩。

进一步地,该第一气腔包括第一容纳部与第一避让部,该第一容纳部的孔径大于该第一避让部的孔径,该第一容纳部与该第一避让部分别开设于该缸体的相对两侧并相连通,该第一活塞由该第一容纳部装入并由该第一避让部部分伸出,该气缸还包括封闭塞以封闭该第一容纳部于该缸体的开口,该弹性件两端分别弹性抵持于该封闭塞与该第一活塞。

进一步地,该第二气腔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容纳部与第二避让部,该第二容纳部与该第一避让部开设于该缸体的同一侧,该第二避让部与该第一容纳部开设于该缸体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该缸体内设有两个气道以连通该第一容纳部与该第二容纳部,其中一个该气道将该第一容纳部靠近该第一避让部的一端与该第二容纳部靠近该第二避让部的一端对应连通,另一个该气道将该第一容纳部远离该第一避让部的一端与该第二容纳部远离该第二避让部的一端对应连通。

进一步地,该第一活塞包括相连接的杆体与活塞体,该杆体活动地穿设于该第一避让部且将该第一避让部封闭,该活塞体活动设于该第一容纳部内,该活塞体上套设有密封圈以将该第一容纳部封闭,该弹性件两端分别弹性抵持该活塞体与该封闭塞。

进一步地,该活塞体朝向该封闭塞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孔,该封闭塞朝向该活塞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孔,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伸入该第一定位孔与该第二定位孔中。

进一步地,该杆体包括相连接的安装部与止挡部,该安装部的直径小于该止挡部的直径,该止挡部位于靠近该活塞体的一端,该第一夹板设有与该安装部相匹配的安装孔,该第一夹板通过该安装孔套设于该安装部并受该止挡部止挡,该安装部的末端螺接一螺母以将该第一夹板锁固。

进一步地,该气缸还包括两个导杆,两个该导杆活动穿设于该缸体中并分别连接该第一夹板与该第二夹板。

一种气缸,包括缸体、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该缸体设有相连通的第一气腔与第二气腔,该第一活塞活动设于该第一气腔内并由该缸体一侧伸出,该第二活塞活动设于该第二气腔内并由该缸体背离该第一活塞的一侧伸出,该第一气腔或该第二气腔用于连接外部送气装置以同时驱动该第一活塞与该第二活塞移动该气缸还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设于该缸体内并弹性抵持该第一活塞,受该弹性件弹性抵持,该第一活塞能够快于该第二活塞伸出且慢于该第二活塞收缩。

进一步地,该第一气腔包括第一容纳部与第一避让部,该第一容纳部的孔径大于该第一避让部的孔径,该第一容纳部与该第一避让部分别开设于该缸体的相对两侧并相连通,该第一活塞由该第一容纳部装入并由该第一避让部部分伸出,该气缸还包括封闭塞以封闭该第一容纳部于该缸体的开口,该弹性件两端分别弹性抵持于该封闭塞与该第一活塞。

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的缸体内设有相连通的第一气腔与第二气腔以使设于其中的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受到的气体推力相等。其中,第一活塞受弹性件弹性抵持从而使第一活塞快于第二活塞伸出,并使第一活塞慢于第二活塞收缩。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通过上述气缸实现异步动作以满足定位等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夹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夹持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夹持装置沿IV-IV线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夹持装置100以夹持工件。夹持装置100包括气缸10、弹性件20、第一夹板30及第二夹板40。气缸10包括缸体11、第一活塞12及第二活塞13。第一活塞12与第二活塞13分别设于缸体11的相对两侧且相互错开。第一夹板30连接于第一活塞12伸出的末端,第二夹板40连接于第二活塞13伸出的末端。随第一活塞12及第二活塞13收缩,第一夹板30与第二夹板40朝向缸体11移动以夹持工件。弹性件20设于缸体11内并弹性抵持第一活塞12使第一活塞12快于第二活塞13伸出,并使第一活塞12慢于第二活塞13收缩以达到异步动作。

缸体11大致为长方体。缸体11内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气腔112与第二气腔114。第一气腔112用于容纳第一活塞12。第一气腔112包括第一容纳部1121与第一避让部1123。第一容纳部1121的孔径大于第一避让部1123的孔径。第一容纳部1121开设于缸体11靠近第二夹板40的一侧。第一避让部1123设于缸体11背离第一容纳部1121的另一侧并与第一容纳部1121相连通。第一活塞12由第一容纳部1121装入并由第一避让部1123部分伸出。

第一活塞12包括相连接的杆体121与活塞体123。杆体121的直径与第一避让部1123的直径相同。杆体121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一避让部1123并将第一避让部1123封闭。活塞体123的直径与第一容纳部1121的直径相同。活塞体123活动设于第一容纳部1121内。活塞体123上套设有密封圈125以将第一容纳部1121隔断。

气缸10还包括封闭塞14。在第一活塞12由第一容纳部1121装入后,封闭塞14封闭第一容纳部1121于缸体11的开口。缸体11一侧设有第一气孔116与第二气孔117。第一气孔116连通第一容纳部1121靠近第一避让部1123的一端。第二气孔117连通第一容纳部1121远离第一避让部1123的一端。第一气孔116与第二气孔117分别用于连接一外部送气装置以驱动第一活塞12沿第一容纳部1121轴向方向来回移动。第一气孔116通气后,第一活塞12向缸体11内收缩;第二气孔117通气后,第一活塞12向缸体11外伸出。

第二气腔114用于容纳第二活塞13。第二气腔114的结构与第一气腔112相同。第二活塞13的结构与第一活塞12相同。第二气腔114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容纳部1141与第二避让部1143。第二容纳部1141开设于缸体11靠近第一夹板30的一侧,并与第一避让部1123位于同一侧。第二避让部1143与第一容纳部1121位于缸体11的同一侧。在第二活塞13由第二容纳部1141装入后,另一封闭塞14封闭第二容纳部1141于缸体11的开口。缸体11内设有两个气道118以连通第一容纳部1121与第二容纳部1141。其中一个气道118将第一容纳部1121靠近第一避让部1123的一端与第二容纳部1141靠近第二避让部1143的一端对应连通。另一个气道118将第一容纳部1121远离第一避让部1123的一端与第二容纳部1141远离第二避让部1143的一端对应连通。第一气孔116通气后,第一活塞12向封闭第一容纳部1121的封闭塞14运动,第二活塞13向封闭第二容纳部1141的封闭塞14运动;第二气孔117通气后,第一活塞12远离封闭第一容纳部1121的封闭塞14,第二活塞13远离封闭第二容纳部1141的封闭塞14。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气孔116与第二气孔117还可以与第二容纳部1141相连通。

弹性件20两端分别弹性抵持活塞体123与封闭塞14。第一气孔116通气后,第一活塞12与第二活塞13均向缸体11内收缩。由于第一容纳部1121与第二容纳部1141相连通,使第一活塞12与第二活塞13收到的气体推力相同。受弹性件20弹性抵触,第一活塞12的收缩速度慢于第二活塞13的收缩速度。第二气孔117通气后,第一活塞12与第二活塞13均向缸体11外伸出。受弹性件20弹性推动,第一活塞12的伸出速度快于第二活塞13的伸出速度。

本实施例中,活塞体123朝向封闭塞14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孔1231。封闭塞14朝向活塞体123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孔141。弹性件20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定位孔1231与第二定位孔141中。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1231与第二定位孔141还可以取消,只要弹性件20能够被限位于活塞体123与封闭塞14之间。

第一夹板30大致为矩形板材。第一夹板30安装于杆体121伸出缸体11的一端。第一夹板30受杆体121驱动以夹持或释放工件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杆体121包括相连接的安装部1212与止挡部1214。安装部1212的直径小于止挡部1214的直径。止挡部1214位于靠近活塞体123的一端。第一夹板30设有与安装部1212相匹配的安装孔31。第一夹板30通过安装孔31套设于安装部1212并受止挡部1214止挡。安装部1212的末端螺接一螺母1216以将第一夹板30锁固。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板30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安装于杆体121上,例如过盈配合,卡扣安装等。

第二夹板40结构与第一夹板30相同,并装设于第二活塞13上。第二夹板40受第二活塞13驱动以夹持或释放工件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气缸10还包括两个导杆15。两个导杆15活动穿设于缸体11中并分别连接第一夹板30与第二夹板40。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杆15还可以取消,并不影响第一夹板30与第二夹板40夹持工件。

组装时,将第一活塞12与第二活塞13分别装入第一气腔112与第二气腔114。将弹性件20装入第一定位孔1231。再用封闭塞14封闭第一容纳部1121与第二容纳部1141。将导杆15装入缸体11。在将第一夹板30套设于第一活塞12与导杆15并用螺母1216锁紧。第二夹板40同样套设于第二活塞13与导杆15并锁紧固定,完成组装。

使用时,第一气孔116通气,使第一活塞12与第二活塞13均向缸体11内收缩,受弹性件20弹性抵触,第一活塞12的收缩速度慢于第二活塞13的收缩速度。因此,第二夹板40先接触工件并推动工件移动定位,之后第一夹板30抵触工件配合第二夹板40夹紧工件。需要释放工件时,第二气孔117通气,第一活塞12与第二活塞13均向缸体11外伸出。受弹性件20弹性推动,第一活塞12的伸出速度快于第二活塞13的伸出速度。因此,第一夹板30先离开工件,此时第二夹板40仍抵触工件以保持工件的位置。之后,第二夹板40离开工件以释放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100的缸体11内设有相连通的第一气腔112与第二气腔114以使设于其中的第一活塞12与第二活塞13受到的气体推力相等。其中,第一活塞12受弹性件20弹性抵持从而会使第一活塞12快于第二活塞13伸出,并使第一活塞12慢于第二活塞13收缩。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