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过滤功能的风机及应用有该风机的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5051发布日期:2018-07-07 23:1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该风机主要应用于吸油烟机中,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吸油烟机,属于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吸油烟机为保护电机和使油烟分离,普遍在集烟罩进风口设置一进风网罩,作为改进的,还有用一个平面的网罩设置在蜗壳进风口处并随叶轮能一起转动,见专利号为ZL201420732722.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旋动离心油烟分离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4285570U);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620110299.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平板抽油烟机》(授权公告号为CN205536025U);

然而这种结构的平面网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

首先,噪音大,产生噪音的原因是平面的网罩和油烟接触面不够大,平面的网罩所经过的烟气是垂直网罩的表面,进入到油烟机内后与叶轮旋转产生的旋转气流造成冲突引起较大噪音,另外,当油烟经过网罩时与网罩摩擦产生刺耳的啸叫声;其次,存在油烟分离不彻底等现象,平面的网罩进风方式不符合空气流体学,油烟得不到很好的引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油烟分离效果佳的具有过滤功能的风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烟分离效果佳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风机,包括蜗壳及设于蜗壳内的电机和叶轮,前述的蜗壳具有进风口,前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连接,前述叶轮正对蜗壳的进风口布置,其特征在于该风机还包括有过滤网筒,该过滤网筒(2)包括前端的外凸网及后端的内凹网,并且,前述的内凹网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能与叶轮一起转动,前述外凸网部分伸出蜗壳的进风口。

作为优选,所述外凸网的前端窄后端宽而呈圆台状。

作为优选,所述外凸网的轴向长度为50~200mm。

作为优选,所述内凹网的前端宽后端窄而成圆台状。

作为优选,所述内凹网的轴向长度为30~150mm。

所述叶轮的中部设有与输出轴连接的轮盘,所述内凹网的后端设有垫圈环,该垫圈环通过旋紧螺母连接设置于前述的轮盘前端面。安装方便快捷,稳定性佳,易拆卸维护。又由于叶轮与过滤网筒是分体装配的,因此可以在动平衡仪上分开调整,便于后期单独维护,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外凸网和内凹网的连接方式优选如下设置:所述外凸网的后端与内凹网的前端通过环形圈焊接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外凸网的前端形成有轴向进风端口。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筒上的过滤网孔单孔面积为40mm2~400mm2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筒上的过滤网孔为菱形、圆形、正六边形、椭圆形或方形。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筒的穿孔率为0.35~0.8。

一种吸油烟机,包括罩壳、风机及集烟罩,前述的风机设于罩壳内,前述的集烟罩设于罩壳下端口并具有进风口。

所述风机的外侧设有前罩板,所述过滤网筒的前端与前罩板之间具有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立体结构的过滤网筒可以增大其表面积在油烟经过油烟分离网时,过滤网筒旋转的线速度较高,油滴被过滤网筒的外周面碰撞拦截的机率大增,提高了油烟分离的效果,留在过滤网筒表面的液滴会流动和聚集,当液滴受到的离心力大于表面摩擦力后会甩离过滤网筒,因此油滴不易堵塞网孔。油烟先从过滤网筒表面的过滤网孔进入过滤网筒内,在进入到叶轮内,过滤网筒内的空间可以起到烟气引流的作用,符合空气流体学,当油烟经过过滤网筒时与过滤网筒之间产生噪音里面减少了刺耳的啸叫声。

过滤网筒又包括外凸网和内凹网,整体体积较小,旋转稳定性佳,运行时,油烟进入叶轮前,先经过外凸网由外向内一次动态过滤,然后油烟再由内部向叶轮方向流动,经过内凹网的二次动态过滤,因此,虽然单层过滤网面,但却能实现油烟经过两次动态网的过滤,过滤效果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罩壳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去除前罩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立体剖视图。

图5为图3中风机(去除蜗壳)放大图。

图6为图5的立体剖视图。

图7为图5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吸油烟机包括罩壳3、风机1及集烟罩4,风机1设于罩壳3内,集烟罩4设于罩壳3下端口并具有进风口,风机1的外侧设有前罩板5,过滤网筒2的前端与前罩板5之间具有间隙。

结合图5~图7所示,风机包括过滤网筒2、蜗壳13及设于蜗壳13内的电机11和叶轮12,蜗壳13具有进风口,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与叶轮12连接,叶轮12正对蜗壳13的进风口布置,过滤网筒2包括前端的外凸网21及后端的内凹网22,并且,内凹网22与电机11的输出轴111连接并能与叶轮12一起转动,外凸网21部分伸出蜗壳13的进风口。外凸网21的前端形成有轴向进风端口,外凸网21的后端与内凹网22的前端通过环形圈24焊接为一体。

外凸网21的前端窄后端宽而呈圆台状。外凸网21的轴向长度为50~200mm。内凹网22的前端宽后端窄而成圆台状。内凹网22的轴向长度为30~150mm。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网筒2上的过滤网孔单孔面积为40mm2~400mm2。过滤网筒2上的过滤网孔为菱形、圆形、正六边形、椭圆形或方形。过滤网筒2的穿孔率为0.35~0.8。

过滤网筒具体装配结构如下:叶轮12的中部设有与输出轴111连接的轮盘15,内凹网22的后端设有垫圈环23,该垫圈环23通过旋紧螺母14连接设置于轮盘15前端面。叶轮不与过滤网筒接触,对流场影响小,安装方便快捷,稳定性佳,易拆卸维护。又由于叶轮与过滤网筒是分体装配的,因此可以在动平衡仪上分开调整,便于后期单独维护,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运行时,油烟进入叶轮前,先经过外凸网由外向内一次动态过滤,然后油烟再由内部向叶轮方向流动,经过内凹网的二次动态过滤,因此,虽然单层过滤网面,但却能实现油烟经过两次动态网的过滤,过滤效果进一步提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