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单元、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动机驱动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08297发布日期:2018-08-21 13:0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风扇单元、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动机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公知有一种相对于电动机驱动装置装卸自如的盒式的风扇单元。风扇单元安装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框体。风扇单元被用于冷却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各部位。风扇单元例如冷却设于框体的外周面的散热装置。由此,风扇单元能够冷却电力用半导体元件。

通常,风扇单元使用多个结构部件构成。风扇单元例如通过在基台上安装风扇、并在组装了分隔板之后再将连接器安装于分隔板而构成。相对于此,提案一种通过将基台和分隔板一体形成从而减少了部件个数的风扇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3117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由专利文献1提案的风扇单元中,虽然将基台和分隔板一体形成,但对于连接器,还需要单独进行组合。因此,需要以单独构件制造基台和分隔板、以及连接器,而产生了组装作业。于是,优选以更少的部件个数使作业容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以较少的部件个数使组装作业容易从而能够削减成本的风扇单元、电动机驱动装置以及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本发明涉及风扇单元(例如,后述的风扇单元1),该风扇单元包括:风扇(例如,后述的风扇10),其具有电动机(例如,后述的电动机11)和外壳(例如,后述的外壳12);基部(例如,后述的基部20),其通过固定所述外壳,从而固定所述风扇;以及连接器部(例如,后述的连接器部30),其能够与用于向所述电动机供给电力的外部端子连接,该连接器部具有导电性的触点(例如,后述的触点320)和与所述基部一体形成的壳体(例如,后述的壳体310)。

(2)可以是,根据上述(1)所述的风扇单元,所述外壳与所述基部一体形成。

(3)可以是,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风扇单元,该风扇单元还包括:贯通孔(例如,后述的贯通孔40),其贯穿所述基部;以及连接导体(例如,后述的连接导体50),其穿过所述贯通孔,电连接所述触点和所述电动机,并且,该风扇单元具有在所述连接导体穿过所述贯通孔的状态下所述贯通孔被密封的密封结构。

(4)可以是,根据上述(3)所述的风扇单元,所述密封结构构成为具有密封构件(例如,后述的密封构件60),该密封构件在所述连接导体穿过了所述贯通孔的状态下密封所述贯通孔。

(5)可以是,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风扇单元,该风扇单元还包括连接导体,该连接导体电连接所述触点和所述电动机,并嵌入成型于所述基部。

(6)可以是,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单元,所述电动机具有转子(例如,后述的转子15)和定子(例如,后述的定子14),所述定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利用树脂(例如,后述的树脂r)覆盖。

(7)而且,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该风扇单元包括:风扇,其具有电动机和外壳;基部,其通过固定所述外壳,从而固定所述风扇;连接器部,其能够与用于向所述电动机供给电力的外部端子连接,该连接器部具有导电性的触点和与所述基部一体形成的壳体;以及连接导体,其具有导电性,连接所述触点和所述电动机,其中,该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成型工序,将所述触点和所述连接导体嵌入成型于所述基部和所述壳体;连接工序,将所述电动机的定子和所述连接导体电连接;以及覆盖工序,利用树脂覆盖所述定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8)可以是,根据上述(7)所述的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在所述成型工序之后执行所述连接工序,在所述连接工序之后执行所述覆盖工序。

(9)可以是,根据上述(7)所述的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在所述连接工序之后执行所述覆盖工序,在所述覆盖工序之后执行所述成型工序。

(10)可以是,根据上述(7)所述的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在所述覆盖工序和所述成型工序之后执行所述连接工序。

(11)可以是,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单元,所述电动机具有转子,该转子以轴线为中心旋转,由插入配置有定子的有底圆筒部(例如,后述的有底圆筒部151)构成,所述风扇具有多个叶片(例如,后述的叶片18),该多个叶片自所述有底圆筒部的外周面向径向突出设置,并在所述有底圆筒部的周向上排列设置,所述外壳具有:框架部(例如,后述的框架部122),其包围多个所述叶片的外周;圆板部(例如,后述的圆板部123),其设于所述定子的侧方;以及撑条(例如,后述的撑条124),其自所述圆板部的外周缘部向径向伸出,并与所述框架部连接,该撑条配置于比所述叶片靠气体的送风方向(例如,后述的送风方向f)的上游侧的位置。

(12)可以是,根据上述(11)所述的风扇单元,所述圆板部和所述撑条的至少一者具有朝向径向外侧向气体的送风方向的相反侧倾斜的倾斜部(例如,后述的倾斜部125)。

(13)可以是,根据上述(11)或(12)所述的风扇单元,所述撑条的靠上游侧的面相对于所述轴线的方向倾斜。

(14)而且,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例如,后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80),该电动机驱动装置包括:所述风扇单元,其为上述(1)~(6)以及(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风扇单元;以及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例如,后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90),其装卸自如地安装所述风扇单元。

(15)可以是,根据上述(14)所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该电动机驱动装置包括:第1框体(例如,后述的第1框体91),其配置于强电盘(例如,后述的强电盘96)的一面侧(例如,后述的空间l);第2框体(例如,后述的第2框体92),其配置于所述强电盘的另一面侧(例如,后述的空间k),该第2框体与所述第1框体排列设置,并在外部配置有散热装置(例如,后述的散热装置95);以及分隔构件(例如,后述的分隔构件93),其分隔所述强电盘的一面侧和所述强电盘的另一面侧,该分隔构件具有开口(例如,后述的开口94),固定有所述风扇的所述基部在自所述第1框体侧插入于所述开口的状态下与所述散热装置相邻配置,所述壳体配置于所述强电盘的一面侧。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通过以较少的部件个数使组装作业容易从而能够削减成本的风扇单元、电动机驱动装置以及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侧视图,是图1的a向视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立体图,是自基部拆除了密封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b-b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在第6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中、嵌入成型前的定子14、触点以及连接导体的立体图。

图9是在第6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中、将定子14、触点以及连接导体嵌入成型于基部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c-c线剖视图。

图11是在第6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中、固定定子14的立体图。

图12是在第6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中、使用树脂覆盖定子14的表面的风扇单元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所涉及的风扇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d-d线剖视图。

图15是图13的e-e线剖视图。

图16是表示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自第10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拆除了风扇单元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风扇单元;10、风扇;11、电动机;12、外壳;14、定子;15、转子;18、叶片;20、基部;30、连接器部;40、贯通孔;50、连接导体;60密封构件;80、电动机驱动装置;90、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91、第1框体;92、第2框体;93、分隔构件;94、开口;95、散热装置;96、强电盘;122、框架部;123、圆板部;124、撑条;125、倾斜部;151、有底圆筒部;310、壳体;320、触点;f、送风方向;r、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8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风扇单元、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侧视图,是图1的a向视图。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立体图,是自基部拆除了密封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图6的b-b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在第6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中、嵌入成型前的定子、触点以及连接导体的立体图。图9是在第6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中、将定子、触点以及连接导体嵌入成型于基部的立体图。图10是图9的c-c线剖视图。图11是在第4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中、固定定子的立体图。图12是在第4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中、使用树脂覆盖定子的表面的风扇单元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所涉及的风扇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的d-d线剖视图。图15是图13的e-e线剖视图。图16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17是自第8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拆除了风扇单元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另外,本说明书所添加的附图均为示意图,考虑到理解难易度,根据实物对各部位的形状、缩尺、纵横的尺寸比等进行了变更或放大。而且,在附图中,适当省略了表示构件的剖面的阴影。

在本说明书等中,将风扇单元1的一横向设为x(x1-x2)方向,将与该x方向正交的横向设为y(y1-y2)方向。而且,将风扇单元1的厚度方向(与x-y平面正交的方向)设为z(z1-z2)方向。

风扇单元1为通过向作为冷却对象的各种设备吹送周围的气体从而强制性地进行冷却的装置。风扇单元1例如安装于电子设备、散热装置等使用。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以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80的一部分的风扇单元1(参照图16~图18)为例进行说明。而且,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以冷却电动机驱动装置80的散热装置95的风扇单元1(参照图16~图18)为例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通过与外部端子(未图示)连接从而自外部被供给电力并进行动作。风扇单元1包括风扇10、基部20、连接器部30、贯通孔40、连接导体50、密封构件60以及保持构件70。

如图1所示,风扇10为大致长方体形状。风扇10能够沿着z方向使气体流通(能够送风)。风扇10包括电动机11、多个叶片18以及外壳12。

电动机11包括转动轴13(参照图14)、定子14(参照图14)、转子15、轴承17(参照图14)以及印刷电路板16(参照图14)。

转动轴13为棒状体。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轴13和转子15以使轴向沿着z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定子14包括保持轴承17的轴承保持件141(参照图14)和定子主体142(参照图14)。定子14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树脂r覆盖。

轴承保持件141形成为圆筒状。定子主体142沿着轴承保持件141的外周面配置。

转子15包括有底圆筒部151(参照图14)。

有底圆筒部151在底部固定于转动轴13。在有底圆筒部151的内部插入配置有定子14。具体而言,有底圆筒部151以底部固定于转动轴13、内表面隔着轴承17与定子14相对的状态配置。

轴承17以夹在转动轴13的外表面与定子14的轴承保持件141的内表面之间的方式配置,并相对于定子14转动自如地保持转动轴13。

多个叶片18自有底圆筒部151的外周面向径向突出地设置。多个叶片18在有底圆筒部151的周向上排列设置。

在印刷电路板16安装有定子14。印刷电路板16设为用于向定子14供给驱动电力。印刷电路板16以使板面方向沿着x-y平面延伸的方式配置。

外壳12以包围电动机11的转动轴13的周向的方式配置。在z2方向观察,外壳12形成为在中央具有开口的大致长方形。z2方向是自外壳12朝向基部20的第1部分21(后述)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2在四个角的附近形成有在z方向上贯穿的安装用孔121。另外,在利用螺纹固定以外的方式固定的形态的情况下,不需要安装用孔121。

基部20为通过固定外壳12从而固定风扇10的部位。如图1所示,基部20包括第1部分21和第2部分22。

第1部分21由绝缘材料形成。第1部分21例如由树脂形成。而且,第1部分21形成为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部分21形成为沿着x-y平面延伸的板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部分21在z方向上观察形成为长方形。而且,在第1部分21与风扇10的固定位置对准地形成有在z方向上贯穿的送风孔(未图示)。由风扇10送出的风经由该送风孔被吹送到位于基部20的第1部分21的与风扇10相反的一侧的散热装置95。

第2部分22连结于第1部分21。第2部分22与第1部分21一体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部分22由与第1部分21相同材料的树脂形成。并且,第2部分22自第1部分21的一端部向z1方向延伸。具体而言,第2部分22形成为自第1部分21的一端部向z1方向延伸的板状。第2部分22在y方向上观察形成为长方形。通过将第2部分22安装于电动机驱动装置,从而分隔风扇10侧(y2侧)的环境和连接器部30侧(y1侧)的环境。在本实施方式中,在x方向上观察,第1部分21和第2部分22所成的角度为90度(直角)。另外,该所成的角度并不限定于90度。

连接器部30能够与用于向电动机11供给电力的外部端子连接。连接器部30包括壳体310和触点320。

壳体310与基部20一体形成。具体而言,壳体310与第2部分22一体形成。如图1~图3所示,壳体310设于第2部分22的与风扇10相对的面(y2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y1侧的面)。壳体310形成为具有向z1方向开口的开口311的长方体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310由与第2部分22相同材料的树脂形成。

触点320为棒状体。触点32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320为在x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棒状体。该触点320嵌入成型于壳体310。并且,触点320以一端自壳体310的内表面露出的方式配置。触点320的一端朝向z1方向。

贯通孔40贯穿基部20。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40在厚度方向(y方向)上贯穿第2部分22。贯通孔40在y方向上观察形成为长方形。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40与触点320的另一端的位置对齐地贯穿。由此,贯通孔40使触点320的另一端在第2部分22的与风扇10相对的面(y2侧的面)的一侧暴露。

连接导体50电连接触点320和电动机11。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导体50为导电性的线缆51,使用导电性的芯线(未图示)和覆盖芯线的树脂形成。连接导体50穿过贯通孔40地配置。连接导体50的一端与触点320的另一端连接。而且,连接导体50的另一端与电动机11连接。

密封构件60例如由树脂形成。如图4所示,密封构件60与贯通孔40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地在厚度方向(y方向)上观察形成为长方形。而且,密封构件60具有能够供连接导体50在厚度方向(y方向)上穿过的贯穿孔(未图示)。密封构件60以穿过有连接导体50的状态配置于贯通孔40内。由于在连接导体50穿过了所述贯穿孔的状态下,所述贯穿孔成为被填埋的状态,因此,经由贯穿孔的通气实际上被切断。

保持构件70例如由树脂形成。保持构件70例如形成为板状。而且,保持构件70例如以能够覆盖贯通孔40的大小形成。保持构件70以与配置于贯通孔40内的密封构件60重叠的状态固定于第2部分22。由此,将密封构件60保持于贯通孔40。保持构件70具有能够供连接导体50在厚度方向(y方向)上穿过的贯穿孔(未图示)。

以上的风扇单元1如下所示地进行动作。

首先,连接器部30连接于外部端子。具体而言,壳体310保持自开口311插入的外部端子。触点320与外部端子的触点电连接。

自外部端子供给的电力经由连接器部30的触点320、连接导体50被供给到电动机11。电动机11利用被供给的电力旋转。在电动机11进行旋转时,风扇10经由基部20的第1部分21的送风孔(未图示)朝向z1或z2方向送风。

在此,由于保持构件70以与密封构件60重叠的状态固定于第2部分22,因此,密封构件60以密封了贯通孔40的状态被保持。由此,密封构件60切断设有风扇10的一侧的(y2侧)的气氛与设有连接器部30的一侧(y1侧)的气氛之间的气体的流通。

接着,说明风扇单元1的制造方法。

首先,利用注射成型形成基部20和壳体310。即,一体形成第1部分21、第2部分22以及贯通孔40。

接着,将风扇10固定于第1部分21的z1侧的面。例如使用插入于安装用孔121的螺栓(未图示)将风扇10螺纹固定于第1部分21。接着,将连接了连接导体50的触点320穿过密封构件60。并且,连接导体50穿过贯通孔40、与触点320和电动机11之间电连接。

将密封构件60自第2部分22的y2侧的面插入于贯通孔40。并且,将保持构件70以与密封构件60重叠的状态固定于第2部分22。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1,例如起到以下的效果。

(1)风扇单元1包括:风扇10,其具有电动机11和外壳12;基部20,其通过固定外壳12从而固定风扇10;以及连接器部30,其能够与用于向电动机11供给电力的外部端子连接,该连接器部30具有导电性的触点320和与基部20一体形成的壳体310。

这样一来,由于一体形成了基部20和连接器部30的壳体310,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因而,在构成风扇单元1时,能够使作业容易,能够削减成本。而且,由于能够抑制在基部20与壳体310之间形成间隙,因此,能够使基部20与壳体310之间气密地构成。由此,能够抑制周围的气氛在基部20与壳体310之间无意地流通。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1。在第2实施方式以后的说明中,对相同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对其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中,在风扇10的外壳12与基部20一体形成的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外壳12由与基部20的第1部分21相同的材料形成。外壳12例如使用注射成型与基部20同时形成。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1,例如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2)外壳12与基部20一体形成。由此,能够进一步削减构成风扇单元1的部件个数。因而,在构成风扇单元1时,能够使作业更加容易,能够削减成本。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中,在不包括密封构件60和保持构件70的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如图5所示,风扇单元1具有在连接导体50穿过贯通孔40的状态下贯通孔40被密封的密封结构。

密封结构由第2部分22和连接导体50(导电性的线缆51)构成。第2部分22以与线缆51的一端部的树脂的整个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

接着,说明风扇单元1的制造方法。

将触点320的另一端和线缆51的一端以连接的状态配置于模具。并且,通过注射成型基部20和壳体310,从而将触点320和线缆51的一端部嵌入成型于第2部分22和壳体31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1,例如起到以下的效果。

(3)风扇单元1包括在连接导体50穿过贯通孔40的状态下贯通孔40被密封的密封结构。因而,相比于包含密封构件60和保持构件70而构成密封结构的情况,能够进一步减少部件个数。因而,在构成风扇单元1时,能够使作业更加容易,能够削减成本。

(第4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和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中,在连接导体50的整体嵌入成型于基部20的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不同。

连接导体50由与触点320相同的材料形成,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导体50为与触点320一体形成的金属片52。从另一角度来看,金属片52为将触点320的另一端延伸的棒状体。金属片52沿着y方向配置,并嵌入成型于基部20。并且,金属片52延伸并配置至电动机11的位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1,例如起到以下的效果。

(4)风扇单元1包括连接导体50,该连接导体50电连接触点320和电动机11,该连接导体50嵌入成型于基部20。由此,由于连接导体50不暴露在外部,因此,能够提高连接导体50的可靠性。而且,通过将连接导体50设为与触点320一体形成的金属片52,能够进一步减少部件个数。因而,在构成风扇单元1时,能够使作业更加容易,能够削减成本。

(第5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中,在电动机11的定子14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利用树脂r覆盖的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不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1,例如起到以下的效果。

(5)电动机11包括转子15和定子14。并且,定子14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利用树脂r覆盖。由此,能够抑制污物附着于定子14,能够提高电动机11的可靠性。

(第6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8~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的制造方法为制造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的制造方法。因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为与第5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的制造方法包括配置工序、成型工序、连接工序、覆盖工序以及转子安装工序。

在配置工序中,如图8所示,将触点320、连接导体50(金属片52)以及轴承保持件141配置于模具(未图示)内。接着,在成型工序中,将触点320、连接导体50以及轴承保持件141嵌入成型于壳体310和基部20。由此,如图9所示,一体形成壳体310、基部20以及外壳12,将触点320和连接导体50配置于壳体310和基部20的内部。而且,将轴承保持件141的z2侧的端部嵌入成型于基部20的第1部分21。

接着,在连接工序中,将电动机11的定子14和连接导体50电连接。具体而言,如图10和图11所示,将预先制作并一体化而成的印刷电路板16和定子主体142安装于轴承保持件141。并且,将印刷电路板16和连接导体50例如通过钎焊电连接。

接着,在覆盖工序中,利用树脂r覆盖定子14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通过在定子14的表面注入树脂r,从而利用树脂r覆盖印刷电路板16和定子14的表面。此时,树脂r只注入到基部20的表面的一部分。由此,能够提高定子14的刚性。

接着,在转子安装工序中,在定子14安装转子15和叶片18,该转子15具有安装了轴承17的转动轴13。由此,制造例如图6所示的风扇单元1。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1的制造方法,例如起到以下的效果。

(6)风扇单元1的制造方法包括:成型工序,将触点320和连接导体50嵌入成型于基部20和壳体310;连接工序,将电动机11的定子14和连接导体50电连接;以及覆盖工序,利用树脂覆盖定子14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成为在成型工序之后执行连接工序,在连接工序之后执行覆盖工序。由此,能够以触点320和连接导体50被定位的状态一体地成型基部20和壳体310,因此,能够提高触点320和连接导体50的位置精度。

(第7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8~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是变更了第6实施方式的各工序的顺序的方法。在此关系的基础上,分别经过了各工序之后的结构与图8~图12所示的结构不同,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的制造方法中,在连接工序之后执行覆盖工序的方面、以及在覆盖工序之后执行成型工序的方面与第6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说明,首先,在连接工序中,将电动机11的定子14和连接导体50电连接。具体而言,将预先制作并一体化而成的印刷电路板16和定子主体142安装于轴承保持件141。并且,例如通过钎焊将印刷电路板16和连接导体50电连接。即,由图8所示的结构构成图11所示的结构中、除基部20、壳体310以及外壳12以外的部分。

接着,在覆盖工序中,利用树脂覆盖定子14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向定子14的表面注入树脂r,从而利用树脂r覆盖印刷电路板16和定子14的表面。即,构成从图12所示的结构中去除了基部20、壳体310以及外壳12的部分。

接着,在配置工序中,将触点320和连接导体50(金属片52)以及被树脂r覆盖的定子14配置于模具(未图示)内。接着,在成型工序中,将触点320、连接导体50以及定子14嵌入成型于壳体310和基部20。由此,如图12所示,一体形成壳体310、基部20以及外壳12,将触点320和连接导体50配置于壳体310和基部20的内部。而且,将定子14的z2侧的端部嵌入成型于基部20的第1部分21。

接着,在转子安装工序中,在定子14安装转子15和叶片18,该转子15具有安装了轴承17的转动轴13。由此,制造例如图6所示的风扇单元1。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1的制造方法,例如起到以下的效果。

(7)在连接工序之后执行覆盖工序。而且,在覆盖工序之后执行成型工序。由此,其他的制造方法,也能够制造风扇单元1。

(第8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8~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为变更了第6实施方式的各工序的顺序的制造方法。在此关系的基础上,分别经过了各工序后的结构与图8~图12所示的结构不同,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的制造方法中,在覆盖工序和成型工序之后执行连接工序的方面与第6实施方式和第7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说明,首先,在覆盖工序中,利用树脂覆盖定子14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体而言,通过在定子14的表面注入树脂r,从而利用树脂r覆盖印刷电路板16和定子14的表面。即,仅构成图12中、定子14的部分。此时,印刷电路板16除与连接导体50电连接的部分以外被树脂r覆盖。

接着,在配置工序中,将触点320和连接导体50(金属片52)配置于模具(未图示)内。即,配置图8所示的结构中、除轴承保持件141以外的结构。接着,在成型工序中,将触点320和连接导体50嵌入成型于壳体310和基部20。由此,形成从图9所示的结构中去除轴承保持件141的结构。即,一体形成壳体310、基部20以及外壳12,在壳体310以及基部20的内部配置触点320和连接导体50。

接着,在连接工序中,将电动机11的定子14和连接导体50电连接。具体而言,将预先制作而成的定子14安装于基部20。并且,例如利用钎焊将印刷电路板16和连接导体50电连接。即,形成图12所示的结构。

接着,在转子安装工序中,在定子14安装转子15和叶片18,该转子15具有安装了轴承17的转动轴13。由此,制造例如图6所示的风扇单元1。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1的制造方法,例如起到以下的效果。

(8)在覆盖工序之后执行成型工序。在成型工序之后执行连接工序。由此,其他的制造方法,也能够制造风扇单元1。

(第9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3~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的特征在于风扇10的形状。

如图13~图15所示,外壳12包括框架部122、圆板部123以及撑条124。

框架部122以包围多个叶片18的外周的方式配置。

圆板部123设于定子14的侧方(z2侧)。具体而言,圆板部123以在z方向上与印刷电路板16重叠的方式配置。

撑条124自圆板部123的外周缘部沿着径向延伸、并与框架部122连接,该撑条124配置于比叶片18靠气体的送风方向f上的上游侧的位置。撑条124的靠上游侧的面相对于轴线的方向倾斜。

在此,板部123和撑条124的至少一者具有朝向径向外侧向气体的送风方向f的相反侧倾斜的倾斜部125。

转子15、定子14以及印刷电路板16例如能够采用将日本特开2014-136997号公报的以往技术、实施例所记载的公知的技术适当组合而成的结构。而且,对于外壳12,也能够采用将日本特开2014-136997号公报的以往技术、实施例所记载的公知的技术适当组合而成的结构。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1,例如起到以下的效果。

(9)由以轴线为中心旋转、并插入配置有定子14的有底圆筒部151构成电动机11的转子15,将风扇10构成为包含多个叶片18,该多个叶片18自有底圆筒部151的外周面向径向突出设置,并在有底圆筒部151的周向上排列设置。而且,将外壳12构成为包含包围多个叶片18的外周的框架部122、设于定子14的侧方的圆板部123以及自圆板部123的外周缘部沿着径向延伸并与框架部122连接的撑条124,该撑条124配置于比叶片18靠气体的送风方向f的上游侧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污物等堆积以及进入于撑条124的靠叶片18侧的位置、转子15与定子14之间,因此,能够抑制污物对风扇10的旋转的阻碍。因而,能够提高风扇10的可靠性。

(10)圆板部123和撑条124的至少一者包括朝向径向外侧向气体的送风方向f的相反侧倾斜的倾斜部125。由此,能够使附着在撑条124的下游侧的油等液体向径向外侧流动,因此,能够抑制油等液体在转子15与定子14之间固化,能够进一步提高风扇10的可靠性。

(11)撑条124的靠上游侧的面相对于轴线的方向倾斜。由此,与相对于轴线的方向正交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在撑条124之间经过并流入叶片18的气体的流动顺畅。因而,能够提高风扇10的风量特性、降低噪音。

(第10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6~图18说明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8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80包括第1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以及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单元1。而且,电动机驱动装置80包括装卸自如地安装有风扇单元1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90。

如图16~图18所示,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90包括第1框体91、第2框体92以及分隔构件93。

第1框体91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第1框体91例如在内部配置印刷电路板(未图示)。在第1框体91的一端面连接有形成有开口94的分隔构件93。第1框体91配置于强电盘96的一面侧。具体而言,使设有分隔构件93的端面朝向强电盘96侧地配置第1框体91。第1框体91隔着分隔构件93固定于强电盘96的开口p。分隔构件93将强电盘96的一面侧(空间l)和另一面侧(空间k)分隔。而且,分隔构件93的开口94以能够连络强电盘96的一面侧和另一面侧的状态配置。即,分隔构件93的开口94以不被强电盘96封闭的方式配置。另外,图18中表示为强电盘96和分隔构件93抵接并固定,但并不限定于此。强电盘96和分隔构件93还可以隔着单独的安装板固定。

第2框体92配置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第2框体92的散热装置95配置于外部。第2框体92与第1框体91的分隔构件93相邻配置。即,第2框体92配置于强电盘96的另一面侧。第2框体92例如在内部配置有发热的功率元件(未图示)。

以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90、强电盘96以及安装板的结构能够采用将日本特许第4734299号公报的以往技术、实施例所记载的公知的技术适当组合而成的结构。

以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80如下所示地进行动作。

将强电盘96(以及安装板)划分为相对清洁的空间l和被油等污染的相对污浊的空间k。将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90预先固定于强电盘96。此时,将第1框体91配置于相对清洁的空间l。将第2框体92配置于相对污浊的空间k。

将风扇单元1的第1部分21和风扇10经由分隔构件93的开口94自第1框体91侧向第2框体92侧插入。并且,插入第1部分21和风扇10,直到第2部分22与分隔构件93的靠第1框体91侧的面接触。由此,风扇10与散热装置95相邻。并且,触点320配置于第1框体91侧。而且,第2部分22封闭分隔构件93的开口94。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80,例如起到以下的效果。

(12)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80中,通过自(作业容易的)强电盘96的一面侧向分隔构件93的开口94插入风扇单元1,从而能够容易地将风扇10配置于可冷却散热装置95的位置。而且,在更换风扇单元1时,能够通过拔出自强电盘96的一面侧插入于开口94的风扇单元1更换风扇单元1。由此,能够使风扇单元1相对于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90容易拆卸。而且,由于第2部分22封闭分隔构件93的开口94,因此,能够抑制第1框体91侧的气体(空间l的气体)和第2框体92侧的气体(空间k的气体)经由开口94进行流通。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风扇单元、风扇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动机驱动装置的优选的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能够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第2部分22自第1部分21垂直延伸,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2部分22还可以与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90的安装形状(分隔构件93的形状)相配合地以适当的角度自第1部分21延伸。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在z方向上以相反的朝向安装风扇10,从而变更送风方向f。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90的靠第2框体92的一侧安装有一个风扇单元1,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是在靠第1框体91的一侧也能够安装风扇单元1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