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往复压缩机的排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9283发布日期:2018-08-24 19:3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冷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往复压缩机上将制冷剂排出壳体的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压缩机活塞的运动使得气缸内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吸气阀片的打开和关闭。当活塞向气缸头部运动时,气缸内的压力会增加;当气缸内的压力大于壳体内的压力时,吸气阀关闭;当气缸内的压力继续增加并大于排气腔里的压力时,排气阀打开,制冷剂进入气缸盖内的高压腔,然后进入曲轴箱上的排气腔,再进入内排管,最后进入压缩机的排气管排出压缩机壳体之外。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气缸盖内的高压腔,进入曲轴箱上的排气腔这一段气体的运行路径与压缩机排气脉动有很大的关系。另外节流孔的布置位置也对压缩机的排气脉动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现有曲轴箱的排气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曲轴箱铸造成本比较高,同时现有曲轴箱的排气流道里因无法布置节流孔,因而排气脉动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排气脉动,实施成本较低的用于往复压缩机的排气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用于往复压缩机的排气系统包括曲轴箱、气缸、气缸盖和内排管,所述气缸盖内设有高压腔,所述曲轴箱上设有第一排气腔、第二排气腔、第三排气腔和第一缓冲腔,所述气缸盖上的所述高压腔与所述第一排气腔之间、所述第一排气腔与所述第二排气腔之间、所述第三排气腔与所述第一缓冲腔之间分别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排气腔和所述第三排气腔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内排管与所述第三排气腔相连。

上述一种用于往复压缩机的排气系统,所述第一排气腔与所述第二排气腔之间的所述通孔为节流孔。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结构,它充分发挥了曲轴箱上四个排气腔体的作用,将压缩机的排气脉动降到最小。同时,实施时无需增加太多的零件,通过排布腔体的连接顺序和节流孔的设置,即可降低排气脉动,应用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排气系统实施方案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排气系统实施方案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排气系统实施方案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排气系统实施方案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排气系统实施方案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方案所用曲轴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方案排气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各方案条件下内排管出口的压力脉动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获得较佳的排气系统,本发明设计了五种排气系统方案,列出可能的排气路径以及节流孔的位置布置,开展仿真模拟以及实验测试,以确定较佳的排气系统方案,使得排气脉动最小。

如图1,排气系统方案一包括气缸1k、气缸盖3、第一排气腔1a、第二排气腔1b、连接管4、第三排气腔1c、第一缓冲腔1d和内排管5。气缸1k中经过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首先进入气缸盖3内的高压腔3a,然后通过连通第一排气腔1a的通孔1e,进入第一排气腔1a;接着通过连通第二排气腔1b的通孔1g,进入第二排气腔1b;然后通过连接管4,进入第三排气腔1c,一部分制冷剂进入内排管5,一部分制冷剂进入连通第一缓冲腔1d的通孔1h,最后再回到第三排气腔1c,再进入内排管5。

如图2所示,排气系统方案二包括气缸1k、气缸盖3、高压腔3a、连通第一排气腔1a的通孔1e、第一排气腔1a、连通第二排气腔1b的通孔1g、第二排气腔1b、连接管4、第三排气腔1c、连通第一缓冲腔1d的通孔1h、第一缓冲腔1d和内排管5,气缸1k中经过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首先进入气缸盖3内的高压腔3a,然后通过连通第一排气腔1a的通孔1e,进入第一排气腔1a;接着通过连通第二排气腔1b的通孔1g,进入第二排气腔1b(通孔1g为节流孔,通过缩小孔径,起到节流作用,减小排气脉动);然后通过连接管4,进入第三排气腔1c,一部分制冷剂进入内排管5,一部分制冷剂进入连通第一缓冲腔1d的通孔1h,最后再回到第三排气腔1c,再进入内排管5。

如图3所示,本发明排气系统方案三中,气缸1k中经过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首先进入气缸盖3内的高压腔3a,然后通过连通第一排气腔1a的通孔1e,进入第一排气腔1a;接着通过连通第二排气腔1b的通孔1g,进入第二排气腔1b;然后通过连接管4,进入排气腔1d,再进入排气腔1c,最后再进入内排管5。

如图4所示,本发明排气系统方案四中,气缸1k中经过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首先进入气缸盖3内的高压腔3a,接着通过连通第一排气腔1a的通孔1e,进入第一排气腔1a;然后通过连通第二排气腔1b的通孔1g,在通孔1g设置节流,进入第二排气腔1b;然后通过连接管4,进入排气腔1d,再进入排气腔1c,最后进入内排管5。

如图5所示,本发明排气系统方案五中,气缸1k中经过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首先进入气缸盖3内的高压腔3a,一部分制冷剂直接进入排气腔1d(该腔与前述缓冲腔为同一结构,只是因气体流经的顺序不同,所起作用也不同),进入排气腔1c,最后进入内排管5;另一部分制冷剂先进入缓冲腔1a(同样地,该腔体与前述排气腔为同一结构,只是因气体流经的顺序不同,所起作用也不同),经过通孔1g,在通孔1g处设置节流,再进入缓冲腔1b,然后再回到缓冲腔1a,回到高压腔3a,进入排气腔1d,再进入排气腔1c,最后进入内排管5。

如图8所示,经过仿真计算和实验,排气脉动最小的是图2所示的方案二。实施时,如图6和图7所示,曲轴箱1上同时设置了第一排气腔1a、第二排气腔1b、第三排气腔1c和第一缓冲腔1d,曲轴箱1上还置有连通第一排气腔1a和高压腔3a的通孔1e、连通第三排气腔1c和第一缓冲腔1d的通孔1h,曲轴箱1上同时设置有连通第一排气腔1a和第二排气腔1b的通孔1g,该通孔通过缩小孔径,起到节流作用,减小排气脉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往复压缩机的排气系统,包括曲轴箱、气缸、气缸盖和内排管,气缸盖内设有高压腔,曲轴箱上设有第一排气腔、第二排气腔、第三排气腔和第一缓冲腔,气缸盖上的高压腔与第一排气腔之间、第一排气腔与第二排气腔之间、第三排气腔与第一缓冲腔之间分别设有通孔,第二排气腔和第三排气腔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内排管与第三排气腔相连。本发明充分发挥了曲轴箱上四个排气腔体的作用,将压缩机的排气脉动降到最小。同时,实施时无需增加太多的零件,通过排布腔体的连接顺序和节流孔的设置,即可降低排气脉动,应用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储呈国;郑佳欢;吴斌;陆龙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29
技术公布日:2018.08.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