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抽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5020发布日期:2018-11-14 03:58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抽气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带叶轮的风机不可抽吸易燃易爆气体、不便抽吸含颗粒物的气固混合物、不能用在高温场合、不宜双向送风换气,特别是含有颗粒物的易燃易爆气体。

公开号为cn101592169a的专利,提出了一种气动抽风机,能解决电动叶轮的风机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构思和结构上的设计,在具体的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1)不适用于含有颗粒物的易燃易爆气体抽吸,因为射流槽喷射的压缩气体接近音速,形成的高速气旋转速极快,抽吸气流中的颗粒物在气旋离心力的作用,很快到达旋流腔壁面,这样,高速旋转的大颗粒物与壁面摩擦容易产生火花,易引爆可燃气体;2)不宜双向抽吸,如果双向抽吸,需要安装两个吸气方向相反的气动抽风机,而且还需要两个阀门,增加了操作难度,气动阀门在含尘环境关闭不严,降低了气动风机应用的可靠性;3)如果采用两个气动抽风机对接,因结构上存在截面突变(进气腔出口与旋流腔进口处),不仅会造成颗粒物对突变截面处的撞击,而且造成流场不畅,大大降低抽风机的性能,能耗成倍增加。

中国公开号为cn101592169的专利,提出了一种气动抽气机,其抽气机理与中国cn101592169a的专利文献相同,只是为了增加抽气量,增加环形隔板,形成两级射流。根据能来守恒定律,气动抽气机的抽气量增加,抽吸力(形成的负压)相应下降,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不适用。

因此,对于含颗粒物的易燃易爆气体抽吸和换气,需要新型结构的压气引射双向抽气系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抽气装置,尤其适用于含颗粒物的易燃易爆气体的抽吸和换气。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双向抽气装置,包括压缩空气管路、内外设置的内管套和外管套;

所述内管套的外壁与外管套的内壁之间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环形密闭空间,分别为第一环形压气室和第二环形压气室,所述内管套内设有沿轴向贯穿的引射气流通道,所述引射气流通道与空气连通,所述内管套的管壁上设有第一喷孔组和第二喷孔组,所述第一喷孔组包括多个第一喷孔,多个所述第一喷孔连通第一环形压气室和引射气流通道,所述第二喷孔组包括多个第二喷孔,多个所述第二喷孔连通第二环形压气室和引射气流通道;

所述压缩空气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一环形压气室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第二环形压气室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孔组和第二喷孔组内的喷孔个数均不少于3个。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喷孔以内管套的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所述第二喷孔以内管套的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孔与内管套的轴线形成第一喷射夹角,所述第二喷孔与内管套的轴线形成第二喷射夹角,所述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的喷射方向均朝向内喷管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均为直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内均设有喷管,所述喷管为渐缩型或者扩散型或者缩放型。

优选地,所述外管套包括第一外管套和第二外管套,所述第一外管套的一端与内管套的一端相旋接,第二外管套的一端与内管套的另一端相旋接,所述第一外管套的内壁与内管套外壁形成第一环形压气室,所述第二外管套的内壁与内管套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压气室,所述第一外管套另一端设有连通引射气流通道与空气的第一空腔,第二外管套的另一端设有连通引射气流通道与空气的第二空腔。

优选地,所述引射气流通道两端的直径逐渐增大,呈扩散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有两个环形压气室,只需控制压缩空气流向其中一个环形压气室,就能得到所选择的抽吸方向;

2)本发明采用大体积的环形压气室,在环形压气室和引射气流通道之间设置倾斜式的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大幅度地减少了气流的摩擦阻力。

3)本发明的喷孔内设置喷管,喷管可为收缩式或者扩散式或者缩放式,通过改变喷管的形式,实现各种抽吸功能。

4)本发明引射气流通道通畅,同等耗气条件下,抽吸力更大,引射比更高,使得抽吸性能更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双向抽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双向抽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外套管、101-第一进气口、2-内套管、201-第一喷孔、202-第二喷孔、3-外套管、301-第二进气口、4-垫片、5-压缩空气、6-压缩空气管道、7-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9-第一环形压气室、10-第二环形压气室、11-第一空腔、12-第二空腔、13-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向抽气装置,包括压缩空气管路6、内外设置的内管套2和外管套。

外管套包括第一外管套1和第二外管套3,第一外管套1和第二外管套3均为阶梯轴状,第一外管套1的一端与内管套2的一端相旋接,第二外管套3的一端与内管套2的另一端相旋接,第一外管套1的内壁与内管套2外壁之间形成的环形密闭空间为第一环形压气室9,第二外管套3的内壁与内管套2的外壁之间的环形密闭空间形成第二环形压气室10。内管套2的两个端面与第一外管套1和第二外管套3的台阶面之间均设有圆环形的垫片4,使第一环形压气室9和第二环形压气室10更加密闭。

内管套2内设有沿轴向贯穿的引射气流通道,引射气流通道中间段为直管段,直径50mm,引射气流通道两端的直径逐渐增大,呈扩散状。第一外管套1的另一端的另一端均设有连通引射气流通道与空气的第一空腔11,第二外管套3的另一端设有连通引射气流通道与空气的第二空腔12,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12的直径与对应的引射气流通道端部的直径相同。

内管套2的管壁上设有第一喷孔组和第二喷孔组,第一喷孔组包括多个第一喷孔101,第一喷孔201连通第一环形压气室9和引射气流通道,多个第一喷孔201以内管套2的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分布,第二喷孔组包括多个第二喷孔301,第二喷孔301连通第二环形压气室10和引射气流通道,多个第二喷孔301以内管套2的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分布。

第一喷孔201与内管套2的轴线形成第一喷射夹角,第一喷射夹角朝向内管套2的一端,第二喷孔202与内管套2的轴线形成第二喷射夹角,第二喷射夹角朝向内管套2的另一端,使得第一喷孔201和第二喷孔202的喷射方向均朝向内喷管2的中间位置。

如图2所示,第一喷孔201和第二喷孔202均为直孔,第一喷孔201和第二喷孔202内均设有喷管13,喷管13为渐缩型或者扩散型或者缩放型,根据抽气效果选择合适类型的喷管13,,实现各种抽吸功能。

第一环形压气室9对应的外管套1处设有第一进气口101,第二环形压气室10对应的外管套1处设有第二进气口301,压缩空气管路6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与第一环形压气室9连通,第二管路与第二环形压气室10连通,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7,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8。

本发明为一种双向抽气机装置的工作过程:

打开阀门7,关闭阀门8,压缩空气5经压缩空气管路6的第一管路,通过阀门7、进气口101进入环形压气室9,然后通过内套管2上的第一喷孔201向引射气流通道的中间方向喷射,由于高速喷射气流的引射效应,第一空腔11处的气流被喷射气流抽吸,向第二空腔12处流动,抽吸时间根据工艺具体情况确定。

同理,关闭阀门7,打开阀门8,压缩空气5经管道系统6,通过阀门8、进气口301进入环形第二空腔12处的气流被喷射气流抽吸,向第一空腔11处流动。通过使第一喷孔组内喷孔的个数和第二喷孔组内喷孔的个数不同,可以满足不同的抽吸需求。

本实施例中,第一喷孔201的个数为5个,直径为3mm,第二喷孔301的个数为7个,直径为3mm,压缩空气5的压力0.2mpa,第一喷孔组的抽气量为510m3/h,第二喷孔组的抽气量为630m3/h。

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含颗粒物的易燃易爆气体的抽吸和换气,而现有技术的气动抽风机无法直接应对易燃易爆气体的抽吸和换气。

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