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变频螺杆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8271发布日期:2018-09-07 22:2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变频螺杆空压机。



背景技术:

空压机又名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现有的空压机主要包括油循环系统、气路循环系统、配电系统、控制系统等,其中特别是在工作时,压缩后的空气总是将油和气形成混合气体,需要分离器对油气进行分离,现有的分离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起火,甚至时爆炸的事故,因此,现有的空压机总是需要及时地对分离器进行清理和维护。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永磁变频螺杆空压机,本空压机设置可以大幅降低维护的周期,而且可以避免起火及爆炸事故的发生,让生产工作更加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永磁变频螺杆空压机,包括底座和与底座连接的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内设置有压缩主机、永磁变频动力装置、油气分离装置、空气过滤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永磁变频动力装置驱动压缩主机,所述压缩主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空气过滤装置连接,所述压缩主机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油气分离装置连接,所述离气分离装置的底部连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与压缩主机连通,所述机体外壳设置有与空气过滤装置对应的低噪声进气口,所述控制装置嵌设于机体外壳,所述压缩主机、永磁变频动力装置、油气分离装置及空气过滤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主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压缩螺杆和第二压缩螺杆,所述第一压缩螺杆和第二压缩螺杆均设置有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包括连接桶,所述连接桶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进气管相连接的出气接头,所述连接桶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气接头,所述连接桶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空气的气滤清器,所述连接桶的另一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气滤清器弹性抵接并与连接桶的外壁扣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接头设置有延伸波纹管,所述气滤清器为纳米滤材。

进一步的,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油气桶和设置于油气桶上端的桶盖,所述油气桶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进气接头,所述第二进气接头与油气桶的内壁相切,所述油气桶的内侧上部设置分离板,所述分离板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油气桶的底部为储油区,所述储油区设置有用于吸附杂质的回收磁性组件,所述分离板的上方设置有螺旋式油滤清器,所述储油区设置有出油接头,所述回油管与出油接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气接头的输出口连接有螺旋线,所述螺旋线沿油气桶的内壁延伸至底部。

优选的,所述分离板具有磁性,且所述分离板的磁性强度小于所述回收磁性组件的磁性强度。

优选的,所述分离板上方设置有可自由旋转的托盘,所述油滤清器设置托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低噪声进气口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具有间隔风道,所述第一侧板开设有百叶入口,所述百叶入口的下侧设置有第一玻纤海绵,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有与百叶入口对应的第二玻纤海绵,所述第二玻纤海绵的下方设置有出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置有至少两个叉车孔,所述叉车孔的旁边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叉车孔的滑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永磁变频螺杆空压机,本空压机在工作时,产生的油气混合物进入油气分离装置后,在油气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行分离,同时将油气含有金属杂质汇集到油气分离装置的底部,从而避免杂质堆积于油滤清器中,由于油气分离装置的底部存有大量的油液,因此,杂质在油液的浸泡之下,不会产生起火或爆炸的隐患,相对于现有维护周期来说,本设备的空压机对油气分离装置的维护周期可大幅减少,从而确保正常的生产有序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缩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部放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低噪声进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底座--1,叉车孔--11,滑板--12,机体外壳--2,压缩主机--3,第一进气管--31,第一出气管--32,回油管--33,第一压缩螺杆--34,第二压缩螺杆--35,传动齿轮--36,永磁变频动力装置--4,油气分离装置--5,油气桶--51,桶盖--52,第二进气接头--53,分离板--54,滤孔--541,储油区--55,回收磁性组件--56,油滤清器--57,出油接头--58,螺旋线--591,托盘--592,空气过滤装置--6,连接桶--61,出气接头--62,第一进气接头--63,气滤清器--64,端盖--65,延伸波纹管--66,第一侧板--71,第二侧板--72,百叶入口--73,第一玻纤海绵--74,第二玻纤海绵--75,出气口--7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8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永磁变频螺杆空压机,包括底座1和与底座1连接的机体外壳2,所述机体外壳2内设置有压缩主机3、永磁变频动力装置4、油气分离装置5、空气过滤装置6和控制装置,所述永磁变频动力装置4驱动压缩主机3,所述压缩主机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进气管31,所述第一进气管31与空气过滤装置6连接,所述压缩主机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出气管32,所述第一出气管32与油气分离装置5连接,所述离气分离装置的底部连接有回油管33,所述回油管33与压缩主机3连通,所述机体外壳2设置有与空气过滤装置6对应的低噪声进气口,所述控制装置嵌设于机体外壳2,所述压缩主机3、永磁变频动力装置4、油气分离装置5及空气过滤装置6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本空压机的工作原理是:永磁变频动力装置4为永磁变频电机根据所需空气量调整转数,从而控制压缩主机3进行空气压缩,经空缩主机压缩后,产生的油气混合物进入油气分离装置5后,在油气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行分离,同时将油气含有金属杂质汇集到油气分离装置5的底部,从而避免杂质堆积于油滤清器57中,由于油气分离装置5的底部存有大量的油液,因此,杂质在油液的浸泡之下,不会产生起火或爆炸的隐患,相对于现有维护周期来说,本设备的空压机对油气分离装置5的维护周期可大幅减少,从而确保正常的生产有序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主机3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压缩螺杆34和第二压缩螺杆35,所述第一压缩螺杆34和第二压缩螺杆35均设置有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36。双螺杆主机通过持续优化,由第一压缩螺杆34和第二压缩螺杆35合理分配压缩比,两级压缩降低了单机压缩比,减少内泄露,提高容积效率,降低轴承负载,提高压缩主机3的使用寿命。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空气过滤装置6包括连接桶61,所述连接桶61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进气管31相连接的出气接头62,所述连接桶6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气接头63,所述连接桶61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空气的气滤清器64,所述连接桶61的另一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65,所述端盖65与气滤清器64弹性抵接并与连接桶61的外壁扣接。气滤清器64包括底板和顶板,在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为波浪状,滤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层滤纸、第二过滤纸和第三支撑网,将第一层滤纸、第二过滤纸和第三支撑网层叠,再形成波浪状并卷成卷状固定于底板和顶板之间。这种气滤清器64可以较好的适应于空气的过滤,过滤效率大大高于传统的有骨滤清器。

当然,为了使进气更好的与机体外壳2匹配,所述进气接头设置有延伸波纹管66,使延伸波纹管66靠近低噪声进气口,这种延伸波纹管66为可拉伸软性材质,利用波纹特性,可以降低噪声,而且可以拉伸改变长度,所述气滤清器64还可优选为纳米滤材。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油气分离装置5包括油气桶51和设置于油气桶51上端的桶盖52,所述油气桶5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进气接头53,所述第二进气接头53与油气桶51的内壁相切,所述油气桶51的内侧上部设置分离板54,所述分离板54设置有多个滤孔541,所述油气桶51的底部为储油区55,所述储油区55设置有用于吸附杂质的回收磁性组件56,所述分离板54的上方设置有螺旋式油滤清器57,所述储油区55设置有出油接头58,所述回油管33与出油接头58连接。本油气分离装置5,在油气混合物从第二进气接头53进入油气桶51后,油气混合物沿着切向与油气桶51的内壁进行接触,大部分油液被内壁所吸附,被吸附的油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聚和到储油区55,而还含有部分油液的压缩气体会与分离板54接触,分离板54具有滤孔541,滤孔541一方面让压缩气体通过,另一方面,可最大限度地阻却部分油液(可能含有杂质)穿过分离板54,回收磁性组件56利用磁性吸附,将油气混合物中的杂质进行吸附,避免杂质处于自由状态。

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的效率,所述第二进气接头53的输出口连接有螺旋线591,所述螺旋线591沿油气桶51的内壁延伸至底部。这样,油气混合物从第二进气接头53的输出口出来即可沿着螺旋线591进行分离,螺旋线591具有油液的分离导向作用,使油液沿着螺旋线591汇聚至油气桶51的底部,当然,这种螺旋线591最好选择钢制、铁制或铜制线材制成。

尽管通过分离板54之后,压缩气体依然会含有部分油脂颗粒,而油脂颗粒则含有金属磨损颗粒,因此,为了更好的减少油滤清器57表面附着金属杂质,所述分离板54具有磁性,且所述分离板54的磁性强度小于所述回收磁性组件56的磁性强度。分离板54具有磁性会将附于油滤清器57表面的金属杂质吸离,而由于回收磁性组件56的磁性强度大于分离板54的磁性强度,所以,分离板54上吸附的金属杂质会随着油脂亲合一起被进一步汇聚于油气桶51的底部,最终得已实现油滤清器57的表面清洁,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分离板54上方设置有可自由旋转的托盘592,所述油滤清器57设置托盘592上。油滤清器57通过设置于可自由旋转的托盘592上,在工作时,在压缩气体的流动下,油滤清器57与托盘592旋转,油滤清器57表面吸附的金属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随同油液分散于油气桶51的内侧壁,再向下流动汇聚于分离板54,最终汇合在油气桶51的底部。

为了进一步降低本空压机的工作噪声,所述低噪声进气口包括第一侧板71和第二侧板72,所述第一侧板71和第二侧板72之间具有间隔风道,所述第一侧板71开设有百叶入口73,所述百叶入口73的下侧设置有第一玻纤海绵74,所述第二侧板72设置有与百叶入口73对应的第二玻纤海绵75,所述第二玻纤海绵75的下方设置有出气口76。在百叶入口73的作用下,气体从百叶入口73吸入,第一玻纤海绵74不但可以阻挡气流,而且可以防止雨水被吸附吸附,进而进入百叶入口73,同时,百叶入口73向下倾斜的方向,因此,还可以防止雨水流入。气体从百叶入口73进入后,在第二玻纤海绵75的阻挡下,向下流动,再从出气口76进入,整个过程形成Z形风道,从而可利用第一玻纤海绵74和第二玻纤海绵75进行吸音,降低风噪。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1设置有至少两个叉车孔11,所述叉车孔11的旁边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叉车孔11的滑板12。两个叉车孔11,可以方便地利用叉车对本设备进行运输和装运,而装运完成后,再利用滑板12关闭叉车孔11,避免工作时产生进风产生噪声。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