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式旋涡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9939发布日期:2018-11-13 20:29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级螺杆泵,具体涉及一种自吸式旋涡泵。



背景技术:

自吸旋涡泵存在流量小、高扬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制作成本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中,但现有自吸式旋涡泵单机结构上缺乏在运行中自我过载保护的能力,正常自吸式旋涡泵都被设计在额定的扬程下使用,但是因为自吸式旋涡泵自身性能特性的问题,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处于在过载的工况下使用,特别是用户对产品使用不了解的情况下。众所周知,当自吸式旋涡泵在过载的情况下使用时,其压水室的压力会大于吸水室的压力,压水室压力过大则会导致泵体、叶轮和电机产生损坏,严重的会导致自吸式旋涡泵的故障率增大,使用寿命减少,甚至报废。

目前,市场上的自吸式旋涡泵通常采用在泵上配置简单的机械开关的方式来保证产品出厂时,限定产品的最大使用负载点,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更好的满足使用效果经常会再对机械压力开关进行调整,导致产品再次处于过载运行,久而久之,泵的故障又会频繁发生,其使用寿命也将极大的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吸式旋涡泵,旨在解决目前自吸式旋涡泵过载运行导致的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吸式旋涡泵,包括吸水室、叶轮室、压水室和泄压阀,所述吸水室通过叶轮室与压水室连通,所述吸水室与压水室之间设有泵壁,所述泄压阀包括中空设置的阀套,所述阀套活动可拆卸的连接于泵壁上,阀套用于连通吸水室和压水室,位于压水室的阀套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泄压孔,所述阀套内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直径小于阀套内径,位于吸水室的连杆一端设有压片,所述压片直径大于阀套内径,位于压水室的连杆一端套设有弹性件,连杆端部设有固定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阀套端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当自吸式旋涡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过载现象时,压水室的压力会增大,此时,压水室的水压会通过泄压孔推动压片与阀套相分离,此时弹性件处于收缩的状态,当压片与阀套相分离时,压水室的压力通过泄压孔,经过阀套与连杆之间的间隙泄入到吸水室内,使得压水室的压力与吸水室的压力恢复到平衡状态,从而达到保护自吸式旋涡泵的效果;本结构通过在自吸式旋涡泵的吸水室和压水室之间的泵壁上设置单向泄压阀的方式有效的避免了自吸式旋涡泵处于过载运行状况下,压水室压力过大,导致自吸式旋涡泵出现故障和降低使用寿命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位于压水室的阀套一端以连杆中心线为圆心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件与阀套接触的这一端设于该凹槽内,所述凹槽内径与固定件直径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活动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所述泵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阀套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位于吸水室的阀套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泵壁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压片包括刚性片和橡胶片,刚性片和橡胶片层叠设置,所述橡胶片设于刚性片和阀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位于压水室的连杆一端设有螺纹,所述固定件与连杆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固定件为螺母,所述螺母的内螺纹与连杆一端设有的螺纹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自吸式旋涡泵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设于叶轮室内的叶轮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自吸式旋涡泵还包括出水口和灌水孔,所述出水口至少一个,所述出水口和灌水孔与压水室相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所述自吸式旋涡泵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自吸式旋涡泵剖视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泄压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阀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吸水室; 2、叶轮室; 3、压水室; 4、泄压阀;

5、泵壁; 51、内螺纹; 6、阀套; 61、凸台;

62、外螺纹; 63、泄压孔; 64、凹槽; 7、连杆;

71、弹性件; 72、固定件; 73、弹簧; 74、螺母;

8、压片; 81、刚性片; 82、橡胶片; 9、电机;

10、出水口; 11、灌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5,如图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吸式旋涡泵,包括吸水室1、叶轮室2、压水室3和泄压阀4,所述吸水室通过叶轮室与压水室连通,所述吸水室与压水室之间设有泵壁5,所述泄压阀包括中空设置的阀套6,所述阀套活动可拆卸的连接于泵壁上,阀套用于连通吸水室和压水室,位于压水室的阀套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泄压孔63,所述阀套内设有连杆7,所述连杆直径小于阀套内径,位于吸水室的连杆一端设有压片8,所述压片直径大于阀套内径,位于压水室的连杆一端套设有弹性件71,连杆端部设有固定件72,所述弹性件一端与阀套端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阀套上设置泄压孔,内部设置连杆,连杆端部设置压片的方式,使得泄压阀成为一个单向的泄压阀,当压水室的压力大于吸水室的压力时,压水室的压力会通过泄压孔,推动压片与阀套之间分离,当压水室的压力大于弹性件的弹力时,此时压片逐渐与阀套之间分离,压水室的压力则被泄到吸水室内,直至压水室的压力与吸水室的压力相平衡时,弹性件回弹,压片重新回到原位置与阀套相贴合,本结构通过在自吸式旋涡泵的吸水室和压水室之间的泵壁上设置单向泄压阀的方式有效的避免了自吸式旋涡泵处于过载运行状况下,压水室压力过大,导致自吸式旋涡泵出现故障和降低使用寿命的情况。

在上述结构中,阀套活动可拆卸的连接于泵壁上,其中活动可拆卸连接是指:可以徒手或通过简单的工具可以简易拆装的连接结构,并且该连接结构可以多次、反复拆装,如:螺纹连接、法兰连接、销接等;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可拆卸连接优选为螺纹连接,通过在泵壁上设置内螺纹51,在阀套外壁上设置外螺纹62,阀套通过外螺纹与泵壁上的内螺纹相连接。此外,位于吸水室的阀套一端的外壁上还设有凸台61,凸台与泵壁相贴合,凸台的设置可以使得阀套与泵壁之间可以更好的接触,增加阀套与泵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此外,凸台外壁呈正六边形,六边形的设计使得阀套更加便于安装到泵壁上。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自吸式旋涡泵的出水口10为一个,出水口与压水室相连通;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出水口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当设有多个时,可以实现多管道排水,从而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灌水孔11。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压水室的阀套一端以连杆中心线为圆心设有凹槽64,所述弹性件与阀套接触的这一端设于该凹槽内,所述凹槽内径与固定件直径相适配,在本结构中,通过设置凹槽的方式,使得弹性件在压缩时,弹性件可以压缩到凹槽内,从而增加弹性件在压缩和伸展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凹槽内径与固定件直径相适配是指,凹槽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固定件的直径,这样当弹性件完全压缩到凹槽内时,固定件也可以置于凹槽内,在本实施例中,凹槽的内径优选为略大于固定件的直径。

在上述实施例中,弹性件优选为弹簧73;位于压水室的连杆一端设有螺纹,固定件与连杆螺纹连接,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优选为螺母74,螺母的内螺纹与连杆上设置的螺纹相适配,这样螺母可以活动可拆卸的连接于连杆上;螺母的设置使得泄压阀便于拆卸安装,当其中某个部件因为使用较久出现损坏时,则便于更换零部件。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片包括刚性片81和橡胶片82,刚性片和橡胶片层叠设置,所述橡胶片设于刚性片和阀套之间;橡胶片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压片与阀套之间的贴合效果以及提高密封性,避免吸水室压力泄露,导致抽水所需的水压不足;在本实施例中,刚性片优选为金属片,如:铁片、铜片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吸式旋涡泵还包括电机9,所述电机与设于叶轮室2内的叶轮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机为自吸式旋涡泵的动力源。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