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6047发布日期:2019-01-22 20:5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全封闭冰箱制冷压缩机,都希望将整机振动设计的越低越好,目前在现有结构上进一步减少振动非常困难,同时在变频压缩机,由于其转速会发生变化,在有些频段容易出现共振的现象。由于冰箱压缩机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提升性能或保持性能不变(即减少振动,或振动维持原有水平不变),减少原材料消耗及提升生产效率,都是大家追求的方向。

传统结构,如图1所示,冰箱压缩机内,机芯1,由于自身的工作特性会产生,上、下的振动、扭矩振动及各种不规则的摆动。机心1的各种振动,会通过定子螺栓垫片2、定子螺栓3和上衬套4,传递给圆柱弹簧5,经圆柱弹簧5减振后(主要是上、下方向的减振功能),再通过下衬套6和钢钉7传递振动给整机,产生噪声,同时可能产生共振和由于共振产生的噪声。传统的结构,振动传递路径的连接零件多,零件多,产生的加工累积误差大,会产生连接“错位”的现象,加大振动和噪声,这对振动和噪声是不利的,同时连接零件多(一个振动传递路径由6个零件构成,每个机芯有4个这种相同的传递路径即4x6=24个零件),造成材料成本高、产生库存成本上升、装配工序多、人力成本高、制造效率低。传统减振是圆柱形弹簧,主要是减机芯1的上、下振动,其它方向几乎没有作用,且刚度固定,对于变频压缩机,其传速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对避免共振非常不利,有些频率易产生共振现象。同时这种传统的圆柱弹簧5,没有防脱簧功能,机芯在复杂的路况运输过程中可能会有脱簧现象(弹簧会从连接结构中脱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缩机减震机构,简化结构,提升减震效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压缩机减震机构,该减震机构设置的压缩机机芯的底端,包括定子螺栓、柔性减震弹簧和钢钉,定子螺栓设置在机芯的底端,柔性减震弹簧套在机芯的底端,钢钉穿过柔性减震弹簧与定子螺栓相连接;

柔性减震弹簧的主体顶端设有防脱簧限位结构,防脱簧限位结构与压缩机的外壳侧壁相接触;

柔性减震弹簧的主体底端在其内部竖直向上设有下连接细拼紧圈,钢钉穿过下连接细拼紧圈。

优选的,所述柔性减震弹簧的主体自上而下依次为上连接变径拼紧圈、锥形弹簧、圆柱形弹簧和涡卷弹簧,防脱簧限位结构设置在上连接变径拼紧圈的顶部,涡卷弹簧连接圆柱形弹簧和下连接细拼紧圈。

优选的,所述防脱簧限位结构包括直角连接件和限位杆,直角连接件连接上连接变径拼紧圈和限位杆,限位为弧形结构,与压缩机的外壳侧壁相贴合。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压缩机减震机构,有效实现了上、下方向减振、扭转方向减振、摆动方向减振的多向减振,相对普通结构压缩机振幅下降约20%,同时还实现了避免共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柔性减震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芯、2--定子螺栓垫片、3--定子螺栓、4--上衬套、5--圆柱弹簧、6--下衬套、7--钢钉、8--柔性减震弹簧;

8A--防脱簧限位、8B--上连接变径拼紧圈、8C--锥形弹簧、8D--圆柱形弹簧、8F--涡卷弹簧、8G--下连接细拼紧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压缩机减震机构,该减震机构设置的压缩机机芯1的底端,包括定子螺栓3、柔性减震弹簧8和钢钉7,定子螺栓3设置在机芯1的底端,柔性减震弹簧8套在机芯1的底端,钢钉7穿过柔性减震弹簧8与定子螺栓3相连接;柔性减震弹簧8的主体顶端设有防脱簧限位8A结构,防脱簧限位8A结构与压缩机的外壳侧壁相接触;柔性减震弹簧8的主体底端在其内部竖直向上设有下连接细拼紧圈8G,钢钉7穿过下连接细拼紧圈8G。

柔性减震弹簧8的主体自上而下依次为上连接变径拼紧圈8B、上连接变径拼紧圈8C、圆柱形弹簧8D和圆柱形弹簧8F,防脱簧限位8A结构设置在上连接变径拼紧圈8B的顶部,圆柱形弹簧8F连接圆柱形弹簧8D和下连接细拼紧圈8G。

防脱簧限位8A结构包括直角连接件和限位杆,直角连接件连接上连接变径拼紧圈8B和限位杆,限位为弧形结构,与压缩机的外壳侧壁相贴合。

防脱簧:避免共振、多向减振、提升精度及省材提效多功能的柔性减震弹簧8顶部,相对传统结构,有防脱簧限位8A,能有效避免,机芯在复杂的路况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脱簧现象(弹簧会从连接结构中脱开)。

避免共振和多向减振:避免共振、多向减振、提升精度及省材提效多功能的柔性减震弹簧8,相对传统结构,有锥形弹簧8C、圆柱形弹簧8D和涡卷弹簧8F,多种结构的弹簧。由于锥形弹簧8C特性,是变刚度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共振现象,对变频压缩机效果更加明显。圆柱形弹簧8D有良好的抗弯的能力,有效避免底部弯曲失效。锥形弹簧8C和圆柱形弹簧8D,实现机芯1的上、下方向的减振。涡卷弹簧8F能有效的实现机芯1的扭转振动,同时对机芯1的摆动振动也有帮助。

通过锥形弹簧8C、圆柱形弹簧8D和涡卷弹簧8F有效实现了上、下方向减振、扭转方向减振、摆动方向减振的多向减振,相对普通结构压缩机振幅下降约20%,同时还实现了避免共振。

提升精度:由于该结构仅由定子螺栓3、避免共振、多向减振、提升精度及省材提效多功能的柔性减震弹簧8和钢钉7构成。连接零件数量减少一半,一个振动传递路径由原来的6个零件砬少到3个零件,减少了不同零件的引起的加工累积误差,提升了精度,避免了由累积误差引起的连接“错位”的现象而产生的振动问题。

省材提效:同时每个机芯有4个这种相同的传递路径即4x3=12个零件,相对传统结构,单台压缩机减少12个零件,单台压缩机压缩机显著的减少了材料成本、库存成本,单台材料成本节省1元以上,按这种结构每年800万的产能,每年可节省800万人民币。同时还减少了6道工序,提升了生产效率。

人力成本减少:单班单条线减少6道工序,减少4个人,人员上减少32个人(目前公司4条装配线,二班制,4x2x4=32人),按每人2.5万的年薪计算,每年可减少80万元的人力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