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拆式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6103发布日期:2018-12-05 18:5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拆式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拆式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液下泵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泵,用在比较特殊的场合,现有液下泵价格高,使用寿命短,且维修拆卸不方便,很多客户都选用自吸泵,虽然有些工况自吸泵可替代液下泵,但是还有很多特殊工况(介质温度高容易汽蚀、介质粘度大、现场安装位置限制等)是自吸泵不能替换的,液下泵根据伸入容器长度的不同需要而制成。液下泵工作部分沉没在液体内,因此轴封无液体飞溅现象;泵运转产生的轴向及径向力分别由滚动轴承及滑动轴承支撑,由于电机在液面上,泵轮在液面下,长轴连接,有的多达几根。由于轴过长,导致摆动幅度放大,液下泵常用滑动轴承,磨损较大,因而寿命较短,导致维护频率较高。

现有的液下泵大多采用滑动轴承套在泵轴上,外面用滑动轴承座和滑动轴承压盖固定,更换滑动轴承时需把液下泵整体拆卸并分开滑动轴承座和滑动轴承压盖,工作量大,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维修极为不便,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分式结构,无需把液下泵整体拆开,就能快速方便的更换套筒轴承块,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极大地的方便了维修的分拆式轴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拆式轴承装置,包括两个套筒轴承块和两个轴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轴承固定器相互对称设置并固定,所述轴承固定器的两端外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连接片,所述轴承固定器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半圆沉孔,两个所述第一半圆沉孔的底面上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半圆沉孔,所述第二半圆沉孔与第一半圆沉孔同心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半圆沉孔的内壁中部均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定位槽;两个所述第二半圆沉孔之间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形状为半个正八边形;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一过油槽;所述第一过油槽的轨迹为半个正八边形;所述第一过油槽的两端均向外形成有一个半圆储油槽,所述第一过油槽的中部向外形成有储油槽;两个所述套筒轴承块分别在两个轴承固定器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套筒轴承块的截面形状为半个正八边形;所述套筒轴承块的一端开设有半圆贯穿孔。

优选地,所述半圆贯穿孔的内壁中部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二过油槽,所述第二过油槽的轨迹为圆形,所述第二过油槽的底面上开设有四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过油孔。

优选地,所述半圆贯穿孔的内壁上还开设有两个倾斜且相互平行分布的汇油孔,两个所述汇油孔均与第二过油槽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套筒轴承块的外侧中部上下两端均向外形成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定位块。

优选地,所述套筒轴承块嵌入在第一通孔中,所述套筒轴承块的外形和尺寸与第一通孔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互配合。

优选地,位于套筒轴承块上端的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插入在其中一个第二半圆沉孔中的两个定位槽中,位于套筒轴承块下端的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插入在另一个第二半圆沉孔中的两个定位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油槽的轨迹和内径与第二过油槽的轨迹和内径相互配合;所述半圆储油槽和储油槽与过油孔的位置和尺寸均相互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分式结构,无需把液下泵整体拆开,就能快速方便的更换套筒轴承块,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极大地的方便了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轴承块的前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套筒轴承块的俯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固定器的前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轴承固定器的俯视结构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的滑动轴承的安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分拆式轴承装置,包括两个套筒轴承块6和两个轴承固定器5;轴承固定器5的两端外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连接片52,轴承固定器5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半圆沉孔51,两个第一半圆沉孔51的底面上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半圆沉孔53,第二半圆沉孔53与第一半圆沉孔51同心设置,两个第二半圆沉孔53的内壁中部均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定位槽56;两个第二半圆沉孔53之间形成有第一通孔54,第一通孔54的截面形状为半个正八边形;第一通孔54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一过油槽55;第一过油槽55的轨迹为半个正八边形;第一过油槽55的两端均向外形成有一个半圆储油槽57,第一过油槽55的中部向外形成有储油槽58;两个轴承固定器5相互对称设置并固定,上支撑管1的一端插入固定在两个位于轴承固定器5上端的第一半圆沉孔51之间,下支撑管2的一端插入固定在两个位于轴承固定器5下端的第一半圆沉孔51之间;两个套筒轴承块6分别在两个轴承固定器5的内部;套筒轴承块6的截面形状为半个正八边形;套筒轴承块6的一端开设有半圆贯穿孔61,半圆贯穿孔61的内壁中部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二过油槽63,第二过油槽63的轨迹为圆形,第二过油槽63的底面上开设有四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过油孔65;半圆贯穿孔61的内壁上还开设有两个倾斜且相互平行分布的汇油孔64,两个汇油孔64均与第二过油槽63相互连通;套筒轴承块6的外侧中部上下两端均向外形成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定位块62;套筒轴承块6嵌入在第一通孔54中,套筒轴承块6的外形和尺寸与第一通孔54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互配合;位于套筒轴承块6上端的两个定位块62分别插入在其中一个第二半圆沉孔53中的两个定位槽56中,位于套筒轴承块6下端的两个定位块62分别插入在另一个第二半圆沉孔53中的两个定位槽56中;第一过油槽55的轨迹和内径与第二过油槽63的轨迹和内径相互配合;半圆储油槽57和储油槽58与过油孔65的位置和尺寸均相互适配;泵轴3的外侧套设有轴保护套4,泵轴3和轴保护套4穿插连接在两个套筒轴承块6的半圆贯穿孔61之间并能在两个半圆贯穿孔61之间转动;使用时,泵体会带动泵轴3和轴保护套4一起在两个套筒轴承块6之间转动,若需要更换套筒轴承块6时,只需先将两个轴承固定器5拆分开来,然后将两个套筒轴承块6分别从两个轴承固定器5取出来并在更换后重新放回;最后重新将两个轴承固定器5相互固定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如图6所示,现有的液下泵大多采用滑动轴承9套在泵轴上,外面用滑动轴承座7和滑动轴承压盖8固定,更换滑动轴承9时需把液下泵整体拆卸并分开滑动轴承座7和滑动轴承压盖8,工作量大,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维修极为不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分式结构,无需把液下泵整体拆开,就能快速方便的更换套筒轴承块6,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极大地的方便了维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