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6686发布日期:2019-03-08 17:3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液下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下泵。



背景技术:

有些领域需要泵送特殊成分的介质,如大型钢铁企业生产高档冷轧汽车用板材或高端硅钢板的需要泵送酸洗液,其成分为20%浓盐酸或氢氟酸等混合酸,温度为80℃-100℃,一般通过液下泵来泵送上述液体,现有液下泵的泵轴上套设的轴套是直接压装在轴承的内圈上的,液下泵泵送的介质温度高,再加上轴承工作产生的热量,造成了轴承与泵轴的温度升高迅速,泵轴轴向将伸长,泵轴下端部的台阶轴轴肩将挤压轴套,轴套容易损伤,缩短轴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延长轴套使用寿命的液下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下泵,包括泵轴,泵轴上有沿其轴向间隔布置的第一、二轴承,所述泵轴的下端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大轴径段、中轴径段和小轴径段,小轴径段插置于叶轮轴孔内并与叶轮相连,中轴径段上套设的轴套置于第一轴承内,轴套延伸至大轴径段的轴身外周,大、中轴径段台阶处的轴向台面与轴套的台阶孔形成的轴向台面在轴向方向上间隙配合。

本申请的技术效果为:将泵轴以及套设在泵轴轴身上的轴套压装在第一轴承内,泵轴的大、中轴径段台阶处的轴向台面与轴套的台阶孔形成的轴向台面在轴向方向上间隙配合,避免伸长的泵轴在轴向挤压轴套的情况出现,延长轴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M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N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衬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液下泵,包括泵轴10,泵轴10上有沿其轴向间隔布置的第一、二轴承30、40,所述泵轴10的下端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大轴径段11、中轴径段12和小轴径段13,小轴径段13插置于叶轮1轴孔内并与叶轮1相连,中轴径段12上套设的轴套20置于第一轴承30内,轴套20延伸至大轴径段11的轴身外周,大、中轴径段11、12台阶处的轴向台面与轴套20的台阶孔形成的轴向台面在轴向方向上间隙配合。

本申请中将泵轴10以及套设在泵轴10轴身上的轴套20压装在第一轴承30内,泵轴10的大、中轴径段11、12台阶处的轴向台面与轴套20的台阶孔形成的轴向台面在轴向方向上间隙配合,避免伸长的泵轴10在轴向挤压轴套20的情况出现,延长轴套20的使用寿命。

轴套20的台阶孔由大、小内孔径段21、22构成,大、小内孔径段21、22分别套设在泵轴10的大轴径段11和中轴径段12上,泵轴10的大轴径段11轴身与轴套20的大内径段21内壁面间隙配合,防止泵轴10在径向上挤撑轴套20,进一步保证轴套20的使用寿命。

所述轴套20的小内孔径段22的套体为大、小外径段221、222构成的台阶状,小外径段222压装在第一轴承30内,大、小外径段221、222构成的轴向台面与第一轴承30的内端面构成密封配合,轴套20的大内径段21的内壁面与泵轴10的大轴径段11构成密封配合,避免腐蚀性介质经轴套20的内外壁面渗漏至泵轴10的大轴径段11上,防止泵轴10的大轴径段11损伤。

进一步地,大、小外径段221、222构成的轴向台面上开设有容纳密封圈的环形第一凹槽223,所述轴套20的大内孔径段21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密封圈的环形第二凹槽211,直接在轴套20上设置密封结构,结构简单,方便布设。

在第一轴承30的内圈31外端部与叶轮1轴孔内孔壁之间设置有环罩状的氟橡胶圈50。氟橡胶圈50一方面起到将第一轴承30与叶轮1轴孔之间密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叶轮1与第一轴承30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第一轴承30与叶轮1在径向上膨胀量的差值以及在轴向上膨胀量的差值能够通过氟橡胶圈50的变形进行补偿,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

泵轴10与叶轮1具体连接方案,螺栓91自叶轮1中部的螺孔旋入泵轴10端部的螺纹孔内,封盖92旋入叶轮1中部的螺孔并封堵该螺孔。

为了防止泵轴10轴身被腐蚀而损伤,所述泵轴10的大轴径段11轴身上有耐腐蚀包塑层111,轴套20的大内径段21内壁面与泵轴10的包塑层111外周面间隙配合。

所述泵轴10位于支承管60内,支承管60一端管口处的法兰61与泵盖71相连,泵盖71中部的安装孔内设置的第一轴承30为滑动轴承,支承管50另一端管口处的端盖62与第二轴承40的轴承座41相连,泵轴10一端端部与第一轴承30配合、另一端自端盖62中部穿出与第二轴承40内的传动轴42相连。

所述端盖62中部通孔处的泵轴10轴身上套设有环套80,环套80与泵轴10轴身密封配合,环套80外套壁与端盖62中部通孔孔壁之间构成迷宫式密封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