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排风设备的通风隔声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0330发布日期:2019-01-15 22:11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顶层排风设备的通风隔声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针对楼顶风机设计的既通风又降噪的通风隔声罩。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厂房的数量增多以及对工作环境的改善,目前,在越来越多的工业厂房的屋顶设置排风设备,以便将厂房内的废气排出。

但该类排风设备工作起来会产生大量的噪声(该噪声来自于电机和主要由叶片轮组成的风机),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声污染,因此需要对屋顶排风设备进行降噪处理。

现有技术中的工业隔声罩是在排风设备四周设置密闭的隔音装置,其存在的不足是:

1)影响屋顶排风设备的散热效果;

2)由于隔音装置为固定连接结构,当需要对排风设备进行定时维修保养时,则会因拆卸不便导致维护人员工作效率较低。

3)通常,上述隔间装置自身重量较大,会给承重能力薄弱的屋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楼顶排风设备设计的既可降低噪声又可及时将排风设备产生的热量驱散的顶层风机的通风隔声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顶层排风设备的通风隔声罩,其特征在于:在由电机和风机构成的排风设备的周边间隔设置至少三个固定在顶层楼板之上的转角柱,在至少两对相邻的两个转角柱之间设置可快速拆装结构的百叶围蔽,该百叶围蔽由若干个长条形的叶片由上至下间隔布排,每个叶片通过跨接于两个转角柱之间的转轴悬挂在空中,每个叶片可绕该转轴旋转并固定在设定的位置。

在百叶围蔽顶部还设有防雨盖板。

在所述的转角柱与顶层楼板之间设有橡胶垫。

由所有百叶围蔽合围构成的外形的水平断面形状为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

所述叶片的断面形状为橄榄形、双橄榄形、平行四边形或双平行四边形。

所述百叶围蔽为一个,所述排风设备中的风机以下部分置于该百叶围蔽之内。

所述百叶围蔽为二个,分别为上百叶腔和下百叶腔,所述排风设备中的电机置于上百叶腔中,所述排风设备中的风机以下部分置于下百叶腔中。

所述百叶围蔽为一个,所述排风设备中风机的出风口以下部分置于该百叶围蔽之内。

所述百叶围蔽为二个,分别为上百叶腔和下百叶腔,所述排风设备中的电机和风机置于上百叶腔中,所述排风设备中风机的出风口以下部分置于下百叶腔中。

所述百叶围蔽面积的大小为占居相邻两个转角柱之间大部分空间的全通风结构或者为占居相邻两个转角柱之间近半空间的半通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隔声罩既能保证风机的通风、散热、降噪以及维修便利,还能保证其重量在工业建筑屋顶的承重能力之内。相对于传统的屋顶风机降噪方式,其轻质百叶式组合消声结构更适合屋顶风机的工作特点,更易于操作安装,还可以增强屋顶风机的耐候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隔声罩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隔声罩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隔声罩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隔声罩的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不同转角柱断面形状的通风隔声罩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叶片断面形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通风隔声罩中全通风结构或半通风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屋通风隔声罩几种外形的水平断面形状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通风隔声罩1、排风设备2、电机21、风机22、叶片轮23、出风口24、百叶围蔽3、叶片31、转角柱4、防雨盖板5、橡胶垫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顶层风机22的通风隔声罩1应用于为工业厂房、大型写字楼和酒楼餐厅用以通风排气且安装在楼顶的排风设备2上,该通风隔声罩1由轻质材料制作并采用包括公母配装、卡扣连接在内的快速拆装结构。其既可有效降低该类排风设备2产生的噪声,又可根据需要调节通风量使排风设备2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入外围空间,还可在维护保养人员对该排风设备2进行维护保养时,方便其快速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顶层风机22的通风隔声罩1由转角柱4、百叶围蔽3、转轴、防雨盖板5和橡胶垫6组成。

1、转角柱4

如图5所示,转角柱4由0.8-5mm厚的镀锌钢板、钛板、铝合金板等板材折弯制作而成,其外形为三角形、正方形、梯形、扇形等。

转角柱4至少为三根,优选为四根、五根、六根和八根,其环绕排风设备2周边间隔设置,其下端固定在顶层楼板之上,其上端向上延伸。

转角柱4的作用是用以安装固定设置相邻两根转角柱4之间的百叶围蔽3(也称消声百叶窗)。

由所有转角柱4围合构成的空间外形的水平断面形状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如图8所示)。

2、百叶围蔽3

其采用快速拆装结构安装在转角柱4上,每扇百叶围蔽3由若干个长条形的叶片31从上至下间隔布排,每个叶片31通过跨接于两个转角柱4之间的转轴悬挂在空中,每个叶片31可绕该转轴旋转并固定在设定的位置,通过调节叶片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达到调节通风量的大小或降噪吸声的目的。当夜间需要安静时,可以将叶片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调大,即将相邻两片叶片31之间的间隙调小,以提高降噪效果;当白日需要加大排风效果,则将叶片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调小,即将相邻两片之间的间隙调大,以提高通风效果。

每片叶片31具有闭合且具若干吸声孔的消声护面,消声护面内装有吸声体,消声护面采用铝合金等轻质材料制作,具体尺寸根据降噪要求设计。

每扇百叶围蔽3的宽度为50-1000mm,高度为1400-3000mm。

百叶围蔽3可为全通风结构(即每扇百叶围蔽3所占面积与相邻两个转角柱4之间的面积之比在(0.8-1):1)或半通风结构(即每扇百叶围蔽3所占面积与相邻两个转角柱4之间的面积之比在0.5:1左右)。即排风设备2的通风散热及降噪可以为两侧半边通风、两侧全通风、三侧全通风或四周全通风结构(如图7所示)。

如图6所示,每片叶片31的断面形状为橄榄形、双橄榄形、平行四边形或双平行四边形。

3、防雨盖板5

其由镀锌钢板、岩棉板、隔声板等隔声板材制作。

防雨盖板5的厚度可以为0.8-2mm的镀锌钢板,也可以为50-200mm厚的岩棉板、隔声板等板材,具体尺寸根据隔声罩的大小来定。

将其安装在百叶围蔽3的顶端并固接在所述转角柱4上。

其作用:一方面是防止雨水进入百叶围蔽3围合的空间内,以避免雨水对排风设备2的侵害;另一方面对排风设备2进一步的隔音降噪。

4、橡胶垫6

如图1-4所示,将其安装在转角柱4与顶层楼板之间。

作用:一方面起防振隔振作用,防止排风设备2的震动而影响百叶围蔽3的使用效果,同时降低百叶围蔽3因此产生的二次噪声;另一方面是因为屋顶有不同的斜度,可以通过调整橡胶垫6的厚度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排风设备2由电机21和风机22构成,风机22主要由叶片轮23和风机罩组成,工作时,电机21带动叶片轮23将室内的废气通过风机罩上的出风口24排出,由于电机21和风机22都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本实用新型根据电机21和风机22噪声的大小,采用不同通风降噪方案,分别为如下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所述百叶围蔽3为一个,所述排风设备2中的风机22以下部分(包括出风口24)置于该百叶围蔽3之内。

该实施例适用于风机22的噪声远大于电机21的噪声。当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后,处于百叶围蔽3中的风机22产生的大部分噪声被隔离。由百叶围蔽3之外测得的风机22噪声略比电机21的噪声大,降噪前后的差值在10dB(A)以上。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是在原有的百叶围蔽3上又增加了一个百叶围蔽3,二个百叶围蔽3分别为上百叶腔和下百叶腔,将排风设备2中的电机21置于上百叶腔中,将排风设备2中的风机22以下部分置于下百叶腔中。

当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后,电机21与风机22均处于不同的百叶围蔽3之中。由百叶围蔽3之外测得的风机22噪声略比电机21的噪声大,其差值在10dB(A)以内。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百叶围蔽3为一个,其是将排风设备2中风机22的出风口24以下部分置于该百叶围蔽3之内。

该实施例适用于风机22的叶片轮23的噪声远大于电机21的噪声。当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后,处于百叶围蔽3中的叶片轮23产生的大部分噪声被隔离。由百叶围蔽3之外测得的整个风机22的噪声略比电机21的噪声大,降噪前后的差值在10dB(A)以上。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是在原有的百叶围蔽3上又增加了一个百叶围蔽3,两个百叶围蔽3分别为上百叶腔和下百叶腔,将所述排风设备2中的电机21和风机22置于上百叶腔中,将所述排风设备2中风机22的出风口24以下部分置于下百叶腔中。

当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后,电机21与风机22均处于百叶围蔽3之中。由百叶围蔽3之外测得的风机22噪声略比电机21的噪声大,其差值在10dB(A)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