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试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5031发布日期:2019-02-15 21:03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试压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压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试压泵。



背景技术:

管道系统(包括自来水给水系统、供暖系统等)是现代建筑必不可少的,在安装管道系统后,试压检测是关键的必须的验收环节,关系到管道系统的安装质量、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试压检测的工作原理是把试压检测设备与管道系统其中一个出水口连通,把管道系统的其余出水口关闭,通过试压检测设备给管道系统加压,使管道系统内形成符合试压检测要求的压力。该压力在管道系统中保持一段时间,通过压力表的数值变化幅度(即压降值),就能判断管道系统的安装质量是否合格。

目前管道系统的试压检测设备基本采用手动试压泵。手动试压泵需要人工加压,加压的效率低下,操作费力,速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试压泵,实现自动加压,节省人力,操作简单,加压的效率高、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试压泵,包括:主通道、第一通道以及开关阀,所述主通道用于与管道系统连接,所述主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开关阀连接,所述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主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通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以及与所述主通道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通过动力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基体,所述主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开关阀设于所述基体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基体固定连接,以将所述开关阀紧固在所述基体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阀为按键阀芯、快开阀芯、调节阀、旋塞阀、球阀中的任一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阀设于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主通道之间,所述开关阀与所述基体之间设有供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主通道连通的环形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泵为隔膜泵或柱塞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泵为隔膜泵,其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隔膜、隔膜盖、浮动盘以及电机,所述隔膜与所述隔膜盖固定连接,且在两者之间形成第一流体腔室,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隔膜盖上,所述第一单向阀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一流体腔室连通,使所述第二通道内的液体单向流入所述第一流体腔室内,所述第二单向阀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体腔室以及所述第三通道连通,使所述第一流体腔室内的液体单向流入所述第三通道内,所述浮动盘与所述隔膜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浮动盘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电机的运转带动所述浮动盘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所述隔膜往复运动,扩张或收缩所述第一流体腔室内的空间,以改变所述第一流体腔室内的压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浮动盘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浮动盘的端面与所述轴承的端面接触,且所述浮动盘的端面倾斜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还设有第二流体腔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第三通道之间还设有第三流体腔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试压泵包括:主通道、第一通道以及开关阀,所述主通道用于与管道系统连接,所述主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开关阀连接,所述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主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通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以及与所述主通道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通过动力泵连接;通过所述动力泵实现对管道系统的自动加压,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加压效率、速度;通过所述开关阀控制所述主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通断,使试压检测的取水、加压和泄压步骤操作简单。

通过设置基体,将所述主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开关阀设于所述基体内,使各个部件之间的布置方式更加紧凑,使电动试压泵具有更小的体积,方便试压人员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动试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间纵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基体处的中间纵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请结合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试压泵包括主通道1、第一通道2、第二通道3、第三通道4、开关阀5、动力泵6。

主通道1一端用于与室内的管道系统连通,主通道1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2通过开关阀5连接,通过开关阀5控制主通道1与第一通道2之间的通断。当室内的管道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试压检测的取水步骤时,把电动试压泵的主通道1与室内的管道系统其中一个出水口连通,把管道系统的其余出水口关闭,把室内的管道系统与室外的管道系统之间的总阀打开,把开关阀5打开,开关阀5控制主通道1与第一通道2连通,第一通道2连接储水容器,由于室外的管道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压力,室外的管道系统中的水通过室内的管道系统、主通道1、第一通道2流入储水容器中。

第一通道2连接储水容器,第二通道3与第一通道2连通,第三通道4与主通道1连通,且第二通道3与第三通道4之间通过动力泵6连接。当试压检测的取水步骤完成,进行加压步骤时,把室内的管道系统与室外的管道系统之间的总阀关闭,把开关阀5关闭,开关阀5控制主通道1与第一通道2不连通,动力泵6开始工作,对第二通道3产生吸力,对第三通道4产生压力,此时水流动方向为从储水容器到第一通道2到第二通道3到动力泵6到第三通道4再到主通道1,最后通过主通道1流入室内的管道系统中,使室内的管道系统内形成符合试压检测要求的压力,以检测室内的管道系统是否漏水,进而检测室内的管道系统的安装质量是否合格。

当进行试压检测的泄压步骤时,把开关阀5打开,开关阀5控制主通道1与第一通道2连通,由于室内的管道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压力,室内的管道系统中的水通过主通道1、第一通道2流入储水容器中,以将室内的管道系统中的压力泄掉。

当然,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能会使用其他液体进行试压,液体还包括盐水、酒精、防冻剂等。

本实施例中,动力泵6为隔膜泵或柱塞泵。

本实施例中,动力泵6优选为隔膜泵,动力泵6包括第一单向阀60、第二单向阀61、隔膜62、隔膜盖63、浮动盘64以及电机65。

隔膜盖63固定设置于隔膜62上,并在两者之间形成第一流体腔室66,第一单向阀60、第二单向阀61均设置于隔膜盖63上,第一单向阀60两端分别与第二通道3、第一流体腔室66连通,并使第二通道3内的液体单向地流入到第一流体腔室66中,第二单向阀61两端分别与第一流体腔室66、第三通道4连通,并使第一流体腔室66内的液体单向的流入到第三通道4中,浮动盘64与隔膜62固定连接,且浮动盘64与电机65固定连接,通过电机65的运转带动浮动盘64往复运动,进而带动隔膜62往复运动,以使第一流体腔室66内的空间往复扩张或收缩,进而为液体流入或流出第一流体腔室66提供动力。

电机65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轴承67,浮动盘64套设于电机65的输出轴上,且浮动盘64的端面与轴承67的端面接触,为了使浮动盘64在电机65的带动下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将浮动盘64与轴承67接触的一面设置为倾斜面,这样,在电机65转动过程中,浮动盘64与轴承67的外圈之间相互转动,使浮动盘64往复摆动,进而带动隔膜62往复运动。

优选的,在第一单向阀60与第二通道3之间还设有第二流体腔室68。

优选的,在第二单向阀61与第三通道4之间还设有第三流体腔室69。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试压泵还包括基体100,基体100作为壳体将主通道1、第一通道2、第二通道3、第三通道4包覆于其中,在基体100上还设置有压盖101,压盖101与基体100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并将开关阀5紧固在基体100上。

具体地,压盖101上设置有供开关阀5一端通过的开孔,开关阀5上设置有与压盖101抵持的凸肩50,开关阀5一端穿过开孔,且开关阀5上的凸肩50与压盖101紧抵,从而实现压盖101对开关阀5的紧固。

本实施例中,开关阀5优选为按键阀芯、快开阀芯、调节阀、旋塞阀、球阀中的任一种。

本实施例中,如图3,为了使电动试压泵的结构更加紧凑,开关阀5设置在第三通道4与主通道1的连接位置处,且在开关阀5与基体100之间设有供液体通过的环形通道51,环形通道51设置在开关阀5的圆周方向上,第三通道4中液体通过该环形通道流入主通道1中。

需要注意,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试压泵除了对管道系统进行试压检测,还可以对阀门、压力容器等进行试压检测。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的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