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柱混凝土输送泵泵管止回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8990发布日期:2019-02-10 23:34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柱混凝土输送泵泵管止回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地的泵管混凝土防止回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柱混凝土输送泵泵管止回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飞跃发展,钢管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多,钢管柱柱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有高抛法和顶升法,顶升施工工艺是利用混凝土输送泵的泵送压力将自密实混凝土从钢管柱底部灌入,直至注满整根钢管柱的一种混凝土免振捣施工方法。为避免连接混凝土输送泵的泵送管在拆除时混凝土回流,需在钢管柱底部设置止回阀,以防止混凝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回流。

如公告号为CN20198228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输送泵泵管止回阀装置,包括钢管柱底部的混凝土接入管、止回阀板、泵管连接管;所述止回阀板固定连接在混凝土接入管和泵管连接管之间;所述混凝土接入管和泵管连接管通过特制法兰连接。

在浇筑完毕后,需拆除特制法兰上的上下两个螺栓,移动止回阀板,将止回阀板上无开孔的一端通过特制法兰上的外螺栓孔固定,止回阀板固定后拆除泵管。

该装置在将泵管拆除之前,需要先将止回阀板拆除然后移动位置后再次固定,操作过程比较麻烦,且在移动止回阀板的过程中,混凝土很容易从止回阀板和法兰之间的空隙处回流,造成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柱混凝土输送泵泵管止回阀装置,其优点是在浇筑混凝土时该止回阀装置既可以保证混凝土顺利通过,浇筑完成后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回流,操作过程简单,且在混凝土注满钢管柱还未凝固的状态下,即可将连接混凝土输送泵的泵送管拆除,在泵送管的拆除过程中,止回阀板不必做任何的移动,避免混凝土回流,并且拆装的过程比较简单,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固定连接在钢管柱底部外壁上的混凝土接入管以及与混凝土接入管通过第一法兰盘连接的止回阀板,所述止回阀板远离所述混凝土接入管的一侧通过第二法兰盘连接有泵送管,所述第二法兰盘与所述泵送管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法兰盘,所述止回阀板上还设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插板,当插板打开时,所述混凝土接入管以及泵送管之间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法兰盘、止回阀板、第二法兰盘以及第三法兰盘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浇注混凝土时,将插板打开,使混凝土接入管与泵送管之间相连通,保证混凝土能够顺利的浇筑至钢管柱柱芯内,当浇筑完成后,将止回阀板上的插板关闭,使混凝土接入管与泵送管之间不再连通,此时,混凝土不会回流,且不论混凝土是否凝固,都可将泵送管拆卸下来,用于下一钢管柱的灌注,操作方便快捷,在拆卸泵送管的过程中,止回阀板不需做任何的移动,即可保证混凝土不会回流不会造成浪费,并且拆装的过程比较简单,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回阀板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朝向远离地面的方向开设,所述止回阀板的内壁上且位于中间位置设置有两凸块,所述凸块沿着止回阀板的轴线相对称设置,所述凸块朝着靠近缺口的方向延伸,两凸块之间且位于缺口内竖直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能够沿着竖直轴向滑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板沿着竖直轴向上滑动,此时,混凝土接入管与泵送管之间相连通,保证混凝土能够顺利的浇筑至钢管柱柱芯内,在浇筑完成后,将插板插入至缺口内,使混凝土接入管与泵送管之间不再连通,且关闭插板能够防止混凝土回流,操作方便简单,在保证混凝土不会回流的情况下还能够将泵送管拆除用于下一钢管柱,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板垂直于止回阀板轴线方向的长度与混凝土接入管的直径相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插板垂直于止回阀板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混凝土接入管的直径,泵送管内的混凝土无法完全从止回阀板上流入到混凝土接入管内,降低了混凝土的输送效率,从而降低了施工效率,插板垂直于止回阀板轴线方向的长度与混凝土接入管的直径相等能够使泵送管内的混凝土最大限度的流入混凝土接入管,加快混凝土浇筑的速度,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平行于止回阀板轴线方向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混凝土接入管的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把插板打开时,若凸块平行于止回阀板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混凝土接入管的直径,混凝土会从缺口处溢出,造成混凝土的浪费,凸块平行于止回阀板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混凝土接入管的直径,能够使泵送管内的混凝土最大程度的流入混凝土接入管内且混凝土不会溢出,减少混凝土的浪费,加快混凝土浇筑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法兰盘上开设有第一输送口,所述第一输送口的直径与所述混凝土接入管的直径相等,且所述第一输送口与所述混凝土接入管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往钢管柱柱芯内浇筑混凝土时,将第一法兰盘固定连接到混凝土接入管的端口处,第一输送口与混凝土接入管的端口相重合,使第一法兰盘与混凝土接入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法兰盘上开设有第二输送口,所述第二输送口的直径与所述第一输送口的直径相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之间设置有止回阀板,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以及止回阀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第二输送口的直径与第一输送口的直径相等,在浇筑混凝土时,打开插板,混凝土能够顺利且最大量的流入钢管柱,提高浇筑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法兰盘上开设有第三输送口,所述第三输送口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输送口的直径相等,且所述第二输送口与所述第三输送口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泵送管与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相连接,第三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到第二法兰盘,第二输送口与第三输送口完全重合,使泵送管与混凝土接入管相连通,保证混凝土能够顺利的流至钢管柱柱芯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浇筑混凝土时该止回阀装置既可以保证混凝土顺利通过,浇筑完成后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回流,操作过程简单,且在混凝土注满钢管柱还未凝固的状态下,即可将连接混凝土输送泵的泵送管拆除,在泵送管的拆除过程中,止回阀板不必做任何的移动,避免混凝土回流,并且拆装的过程比较简单,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体现止回阀板和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混凝土接入管;2、第一法兰盘;21、第一输送口;3、止回阀板;31、缺口;32、插板;33、凸块;4、第二法兰盘;41、第二输送口;5、泵送管;6、第三法兰盘;61、第三输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钢管柱混凝土输送泵泵管止回阀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连接在钢管柱底部外壁上的混凝土接入管1以及与混凝土接入管1通过第一法兰盘2连接的止回阀板3,止回阀板3上开设有竖直向上的缺口31,混凝土接入管1水平设置,第一法兰盘2与止回阀板3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在止回阀板3远离混凝土接入管1的一侧通过第二法兰盘4连接有泵送管5,第二法兰盘4与止回阀板3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在第二法兰盘4与泵送管5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法兰盘6,第三法兰盘6的其中一侧与第二法兰盘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泵送管5的端口相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法兰盘2上开设有第一输送口21,第一输送口21的直径与混凝土接入管1的直径相等,且第一输送口21与混凝土接入管1相连通。在第二法兰盘4上开设有第二输送口41,第二输送口41的直径与第一输送口21的直径相等,且第一输送口21、第二输送口41以及止回阀板3之间相连通。第三法兰盘6上开设有第三输送口61,第三输送口61的直径与第二输送口41的直径相等,与第二输送口41相连通。因此混凝土接入管1与泵送管5之间相连通。混凝土能够从泵送管5内顺利的流至混凝土接入管1内。

在需要对钢管柱进行浇筑时,在泵送管5远离第三法兰盘6的一端连接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通过泵送管5、第三法兰盘6、第二法兰盘4、止回阀板3以及第一法兰盘2流至混凝土接入管1内,在混凝土输送泵的高压作用下,混凝土自下而上流至钢管柱内,直至将钢管柱灌满。

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混凝土凝固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混凝土没有凝固期间,若将泵送管5拆除去灌注其他的钢管柱,混凝土在自身作用下会产生回流,因此,在止回阀板3上设置有能够自由开合的插板32。止回阀板3上开设有缺口31,缺口31朝向远离地面的方向开设,止回阀板3的内壁上且位于中间位置设置有两凸块33,凸块33沿着止回阀板3的轴线相对称设置,且凸块33朝着靠近缺口31的方向延伸,插板32插接在两凸块33之间且位于缺口31内,插板32竖直设置,且能够沿着竖直轴向上下滑动。

将插板32沿着竖直轴向上滑动,此时,混凝土接入管1与泵送管5之间相连通,保证混凝土能够顺利的浇筑至钢管柱柱芯内,在浇筑完成后,将插板32插入至缺口31内,使混凝土接入管1与泵送管5之间不再连通,此时,混凝土不会回流,且不论混凝土是否凝固,都可将泵送管5拆卸下来,用于下一钢管柱的灌注,操作方便快捷,在拆卸泵送管5的过程中,止回阀板3不需做任何的移动,即可保证混凝土不会回流不会造成浪费,并且拆装的过程比较简单,提高施工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止回阀板3上的缺口31处溢出,两凸块33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插板32垂直于止回阀板3轴线方向的长度需与混凝土接入管1的直径相等。

若插板32垂直于止回阀板3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混凝土接入管1的直径,泵送管5内的混凝土无法完全从止回阀板3上流入到混凝土接入管1内,降低了混凝土的输送效率,从而降低了施工效率,插板32垂直于止回阀板3轴线方向的长度与混凝土接入管1的直径相等能够使泵送管5内的混凝土最大限度的流入混凝土接入管1,加快混凝土浇筑的速度,提高施工效率。

进一步地,凸块33平行于止回阀板3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混凝土接入管1的直径。

当把插板32打开时,若凸块33平行于止回阀板3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混凝土接入管1的直径,混凝土会从缺口31处溢出,造成混凝土的浪费,凸块33平行于止回阀板3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混凝土接入管1的直径,能够使泵送管5内的混凝土最大程度的流入混凝土接入管1内且混凝土不会溢出,减少混凝土的浪费,加快混凝土浇筑的速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