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压缩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3350发布日期:2019-06-05 22:2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压压缩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具体是指一种中压压缩机系统。



背景技术:

中压压缩机,又叫中压空气压缩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驱动机带动曲轴作旋转运动。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作往复运动,活塞的往复运动使气缸的容积发生周期性变化,气缸顶部的进排气阀周期性的开闭,吸气阀吸入的空气通过活塞压缩达到排气压力时经排气阀、排气管、单向阀进入储气罐供用户使用。中压空气压缩机被广泛应用于矿山、石油化工、水电、钻井、军工等领域。中压空气压缩机一般采用双活塞机,或者常压段用螺杆机中压段用活塞机的组合,现有技术中的中压空气压缩机存在制造难度大,维修费用高,工作噪音大,能耗大,寿命短的不足,另外还有就是在压缩过程中会出现常压段的空气来不及供给中压段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难度低,维修费用低,工作噪音小,更加节能环保,使用寿命更长、更稳定、更可靠、更安全的中压压缩机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压压缩机系统,它包括由中压电机、中压主机、中压空滤、中压进气阀、中压过滤器、中压温控阀、中压油气分离器、中压最小压力阀和中压油过滤器依次组成的中压压缩单元,由常压电机、常压空滤、常压主机、常压进气阀、常压油过滤器、常压温控阀、常压油气分离器和常压最小压力阀依次组成的常压压缩单元,油冷却器,过渡桶,气冷却器,冷干机进气口,冷干机出气口,供气口和冷干机;所述的常压压缩单元和中压压缩单元的油路均接入油冷却器内;所述的常压压缩单元和中压压缩单元的气路均接入气冷却器内;所述的气冷却器与过渡桶相连,过渡桶通过冷干机进气口连接有冷干机,所述的冷干机通过冷干机出气口接回至过渡桶内;所述的供气口安装于气冷却器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压缩机启动时经常压空滤14、常压进气阀16吸入空气至常压主机15,压缩后的油气经常压油气分离器19分离,油经过常压温控阀18、油冷却器10的常压段冷却后经过常压油过滤器17过滤后返回主机;压缩空气经过常压最小压力阀20、气冷却器12的常压段经过渡桶11引出至冷干机去除水分降低温度。

冷干机干燥后的空气再经过渡桶11、中压过滤器5、进入中压主机2开始中压压缩。为防止常压段的压缩空气进入中压段主机,直接影响中压段主机的油路润滑系统,损坏中压段主机;在中压段主机2进口另外设置了中压空滤3、中压进气阀4进行补气、当中压段主机喷油口压力高于中压段主机进口压力3倍时,常压段主机15才能加载运行,常压段的压缩空气进入中压段主机2开始中压压缩。压缩后的油气经中压油气分离器7分离,油经中压温控阀6、油冷却器10中压段冷却后经中压油过滤器9过滤后返回主机,完成循环;达到使用要求的压缩空气经中压最小压力阀9、气冷却器12高压段冷却后(或经后处理设备)供用户使用。加入冷干机后,压缩效率更高,对设备本身的要求下降,设备工作噪音变小,也更加节能环保。

结合上述工作原理,本专利申请的创新点在于:1、常压段压缩结束时,外接冷干机。降低温度、减少水分。2、中压段进气口增加补气入口。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造难度低,维修费用低,工作噪音小,更加节能环保,使用寿命更长,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常压段的空气来不及供给中压段的情况的中压压缩机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压压缩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中压电机1、中压主机2、中压空滤3、中压进气阀4、中压过滤器5、中压温控阀6、中压油气分离器7、中压最小压力阀8、中压油过滤器9、油冷却器10、过渡桶11、气冷却器12、常压电机13、常压空滤14、常压主机15、常压进气阀16、常压油过滤器17、常压温控阀18、常压油气分离器19、常压最小压力阀20、冷干机进气口21、冷干机出气口22、供气口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一种中压压缩机系统,它包括由中压电机1、中压主机2、中压空滤3、中压进气阀4、中压过滤器5、中压温控阀6、中压油气分离器7、中压最小压力阀8和中压油过滤器9依次组成的中压压缩单元,由常压电机13、常压空滤14、常压主机15、常压进气阀16、常压油过滤器17、常压温控阀18、常压油气分离器19和常压最小压力阀20依次组成的常压压缩单元,油冷却器10,过渡桶11,气冷却器12,冷干机进气口21,冷干机出气口22,供气口23和冷干机;所述的常压压缩单元和中压压缩单元的油路均接入油冷却器10内;所述的常压压缩单元和中压压缩单元的气路均接入气冷却器12内;所述的气冷却器12与过渡桶11相连,过渡桶11通过冷干机进气口21连接有冷干机,所述的冷干机通过冷干机出气口22接回至过渡桶11内;所述的供气口23安装于气冷却器12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压缩机启动时经常压空滤14、常压进气阀16吸入空气至常压主机15,压缩后的油气经常压油气分离器19分离,油经过常压温控阀18、油冷却器10的常压段冷却后经过常压油过滤器17过滤后返回主机;压缩空气经过常压最小压力阀20、气冷却器12的常压段经过渡桶11引出至冷干机去除水分降低温度。

冷干机干燥后的空气再经过渡桶11、中压过滤器5、进入中压主机2开始中压压缩。为防止常压段的压缩空气进入中压段主机,直接影响中压段主机的油路润滑系统,损坏中压段主机;在中压段主机2进口另外设置了中压空滤3、中压进气阀4进行补气、当中压段主机喷油口压力高于中压段主机进口压力3倍时,常压段主机15才能加载运行,常压段的压缩空气进入中压段主机2开始中压压缩。压缩后的油气经中压油气分离器7分离,油经中压温控阀6、油冷却器10中压段冷却后经中压油过滤器9过滤后返回主机,完成循环;达到使用要求的压缩空气经中压最小压力阀9、气冷却器12高压段冷却后或经后处理设备后供用户使用。加入冷干机后,压缩效率更高,对设备本身的要求下降,设备工作噪音变小,也更加节能环保。

结合上述工作原理,本专利申请的创新点在于:1、常压段压缩结束时,外接冷干机。降低温度、减少水分。2、中压段进气口增加补气入口。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造难度低,维修费用低,工作噪音小,更加节能环保,使用寿命更长,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常压段的空气来不及供给中压段的情况的中压压缩机系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附图中没有画出冷干机,但实施时,是有冷干机的。另外由常压电机13、常压空滤14、常压主机15、常压进气阀16、常压油过滤器17、常压温控阀18、常压油气分离器19和常压最小压力阀20依次组成的常压压缩单元是本领域内成熟的现有技术,各部件之间的详细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属于公知技术。由中压电机1、中压主机2、中压过滤器5、中压温控阀6、中压油气分离器7、中压最小压力阀8和中压油过滤器9依次组成的中压压缩单元也是常规技术,不同的是,本专利申请增加了中压空滤3和中压进气阀4,中压进气阀4安装于中压主机的进气口处,中压空滤3安装于中压进气阀4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