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泵及其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4996发布日期:2019-06-13 12:27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深井泵及其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水排水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深井泵及其水泵。



背景技术:

深井泵是沉入钻井孔中提水的机械。它是浸入地下水井中进行抽吸和输送水的一种泵,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排灌、工矿企业、农村饮用水以及地下水位比较深的抽提水等。近年来地下水位越来越深,一般水泵难以发挥作用,深井泵需求越来越多。深井泵的最大特点是将电动机和水泵通过联轴器制成竖式一体,使得直径小,联体直杆式。

传统深井泵使用时,水流通过离心式水泵的叶轮组件获得高压。为提高扬程,水流需要多级增压。然而,传统深井泵运行过程中,水泵内会存在部分水处于死循环状态,部分水流通不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部分水流通不顺畅的问题,提供一种深井泵及其水泵,它能够使得水泵内的水安装预设的水路顺畅流动。

一种水泵,包括:胶垫、转轴、外壳和依次设置的多个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导壳、盖板和叶轮,所述盖板的中部具有进水口,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导壳的一端,所述导壳的另一端设有出水板,所述出水板与所述导壳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引流口,所述叶轮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出水板之间,所述转轴贯穿依次设置的多个所述叶轮组件,所述叶轮套接于所述转轴,所述胶垫套接于所述转轴且抵触于所述出水板远离所述叶轮的一侧。

上述水泵中,水的预设流动水路是从盖板中部的进水口流入,经叶轮离心增压后流动至导壳的内壁处,并从位于导壳内壁的引流口穿过出水板。由于转轴贯穿叶轮组件,为了转轴的安装,出水板的中部会设置有供转轴穿过的安装孔,胶垫套接于转轴且抵触于出水板远离叶轮的一侧,能够防止经叶轮离心增压后的水从出水板的中部安装孔而不是从出水板外周的引流口经过,进而避免水流滞留于出水板的中部形成死循环。如此,胶垫能够密封出水板与转轴之间的连接处,引导水流按照预设的路线流动,避免水流因不能被正确地导流而在叶轮组件内部形成死循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轮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转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引流口沿所述导壳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组件为多个,所述胶垫与所述叶轮组件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板靠近所述胶垫的一侧设有若干引流弧片,所述引流口位于两个所述引流弧片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引流弧板之间的间隔沿所述导壳的径向由外至内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轮设有多个叶片,所述引流弧片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叶片的弯曲方向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为多边形轴,所述叶轮通过轴套套接于所述多边形轴,所述轴套设有与所述多边形轴相匹配的轴孔。

一种深井泵,包括上述的水泵。

上述深井泵中,水的预设流动水路是从盖板中部的进水口流入,经叶轮离心增压后流动至导壳的内壁处,并从位于导壳内壁的引流口穿过出水板。由于转轴贯穿叶轮组件,为了转轴的安装,出水板的中部会设置有供转轴穿过的安装孔,胶垫套接于转轴且抵触于出水板远离叶轮的一侧,能够防止经叶轮离心增压后的水从出水板的中部安装孔而不是从出水板外周的引流口经过,进而避免水流滞留于出水板的中部形成死循环。如此,胶垫能够密封出水板与转轴之间的连接处,引导水流按照预设的路线流动,避免水流因不能被正确地导流而在叶轮组件内部形成死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深井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深井泵的水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所述水泵的叶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述叶轮组件的爆炸图;

图6为图2中所述水泵的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100、水泵,110、胶垫,120、转轴,130、外壳,140、叶轮组件,141、导壳,1411、出水板,1412、引流口,1413、引流弧片,142、盖板,1421、进水口,1422、止位口,143、叶轮,1431、叶片,1432、轴孔,200、联轴器, 210、连接板,220、紧固件,30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深井泵的结构示意图。该深井泵包括通过联轴器200连成一体的水泵100和电机300。图2为水泵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在图3中,可以查看水泵100的叶轮组件140 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该叶轮组件140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2和图3,该水泵100包括胶垫110、转轴120、外壳130和依次设置的多个叶轮组件140,叶轮组件140位于外壳130内,叶轮组件140包括导壳141、盖板142和叶轮143,盖板142的中部具有进水口1421,盖板142安装于导壳141的一端,导壳141 的另一端设有出水板1411,出水板1411与导壳141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引流口 1412,叶轮143位于盖板142与出水板1411之间,转轴120贯穿依次设置的多个叶轮组件140,叶轮143套接于转轴120,胶垫110套接于转轴120且抵触于出水板1411远离叶轮143的一侧。

上述水泵100的单个叶轮组件140中,水的预设流动水路是从盖板142中部的进水口1421流入,经叶轮143离心增压后流动至导壳141的内壁处,并从位于导壳141内壁的引流口1412穿过出水板1411,以便进入下一个叶轮组件140中进行增压。由于转轴120贯穿叶轮组件140,为了转轴120的安装,出水板1411的中部会设置有供转轴120穿过的安装孔,胶垫110套接于转轴120且抵触于出水板1411远离叶轮143的一侧,能够防止经叶轮143离心增压后的水从出水板1411的中部安装孔而不是从出水板1411外周的引流口1412经过,进而避免水流滞留于出水板1411的中部形成死循环。如此,胶垫110能够密封出水板1411与转轴120之间的连接处,引导水流按照预设的路线流动,避免水流因不能被正确地导流而在叶轮组件140内部形成死循环。

如果胶垫110不密封出水板1411与转轴120之间的连接处,则部分水经过叶轮143离心增压后未经过引流口1412而是流动到出水板1411的安装孔处,则该部分水会被叶轮143继续吸附离心甩动,导致该部分水在叶轮组件140中循环流动,无法进入下一个叶轮组件140中,形成了死循环。

相应地,结合图1,包括上述水泵100的深井泵,胶垫110套接于转轴120 且抵触于出水板1411远离叶轮143的一侧,能够防止经叶轮143离心增压后的水从出水板1411的中部安装孔而不是从出水板1411外周的引流口1412经过,进而避免水流滞留于出水板1411的中部形成死循环。如此,胶垫110能够密封出水板1411与转轴120之间的连接处,引导水流按照预设的路线流动,避免水流因不能被正确地导流而在叶轮组件140内部形成死循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叶轮143可滑动地套接于转轴120。如此,叶轮143可沿着转轴120的轴线上下浮动,因此能够随着上下压力变化而上下移动,从而启动力矩小,提高水泵100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引流口1412沿导壳141的周向均匀分布,从而经叶轮143离心增压的水流能够从均匀分布的引流口1412流入,使得整个叶轮组件140受力均匀,整个深井泵能够运转顺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叶轮组件140为多个,胶垫110与叶轮组件140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水板1411靠近胶垫110的一侧设有若干引流弧片 1413,引流口1412位于两个引流弧片1413之间。如此,水被叶轮143离心加速增压,经引流口1412后被引流弧片1413引导,能够顺利地流动至出水板1411 的中部,便于进入下一个叶轮组件140的盖板142的进水口1421,便于进入下一个叶轮组件140中被继续增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引流弧板之间的间隔沿导壳141的径向由外至内逐渐减小,从而经过引流口1412的水流能够重新汇聚至导壳141的中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叶轮143设有多个叶片1431,引流弧片1413的弯曲方向与叶片1431的弯曲方向一致。如此,经过叶片1431甩出的水流能够顺利地被引流弧片1413承接。假设引流弧片1413的弯曲方向与叶片1431的弯曲方向相反,比如叶片1431如图5所示顺时针弯曲,而引流弧片1413与图5中所示相反采用逆时针弯曲,则水流经叶片1431加速后会撞击到引流弧片1413上,引流弧片1413不但不能导流,反而阻挡了水流的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5,转轴120为多边形轴,叶轮143通过轴套套接于多边形轴,轴套设有与多边形轴相匹配的轴孔1432。如此,转轴 120能够带动叶轮143顺利地同步转动而不会打滑,二者不会发生相对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5,盖板142的一侧设有止位口1422,导壳141的端部安装于止位口1422内,如此,止位口1422的设计至少能够便于导壳141的定位安装,且有利于二者的密封连接,使得水流按照预设的路线顺利流动且增压。

相应地,在深井泵中,请参考图3,盖板142两侧均设有用于安装导壳141 端部的止位口1422,则相邻的导壳141能够准确地定位安装到同一个盖板142 上,且保持了多个导壳141之间连接的气密性。

上述深井泵中,请参考图2,水泵100与联轴器200连接的具体形式为,联轴器200螺纹连接于外壳130内,联轴器200中部套接转轴120,并且,联轴器 200中部设有连接板210,连接板210设有沉头孔,紧固件220穿过沉头孔与转轴120连接,实现联轴器200与转轴120固定连接。其中,连接板210卡持于联轴器200的内壁,从而能够防止转轴120上下窜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