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泵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4999发布日期:2019-06-13 12:2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井泵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深井泵,特别涉及一种深井泵组件。



背景技术:

深井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其主要由泵体与电动机组成,其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可用于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喷泉景观,热水深井泵用于温泉洗浴,还可适用于从深井中提取地下水,也可用于河流、水库、水渠等提水工程,深井泵开泵前,吸入管和泵内必须充满液体。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会向上经过多个叶轮室,然后从深井泵的顶端出口排出。

随着泵行业的迅速发展,深井泵的结构在生产实用中得到不断的改进,使得深井泵的性能得到很大提升,但由于深井泵大多处于深井中工作,由于深度较深,泵在刚启动时,会因动力不足造成吸液启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动力稳定、启动迅速的深井泵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深井泵组件,包括泵壳以及设置于泵壳底端的驱动电机,所述的泵壳内开设有叶轮腔,所述的驱动电机上具有延伸至叶轮腔内的电机轴,且电机轴与泵壳之前连接有密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腔内设置有前叶轮与后叶轮,所述的前叶轮与后叶轮均局固连于电机轴的前端,且前叶轮抵靠于泵壳的下端面上,后叶轮处设置有叶轮罩,所述泵壳下端设置有轴向凸起的进液腔,所述的进液腔内设置有进液阀,所述进液腔的前端面上开设有进液口,后端面上开设有引流孔,所述的叶轮罩固连于泵壳上,且在叶轮罩的尾端设置有出液罩。

在上述的一种深井泵组件中,所述的进液阀包括抵靠于进液口内端面上的阀板与阀基座,所述的阀板与阀基座之间连接有阀簧,所述阀板的前端呈锥形,且在其锥台面上开设有向内凹陷的集流槽,所述的阀板的径向宽度小于进液腔的宽度,使得阀板与进液腔两侧端壁之间形成有流道。

在上述的一种深井泵组件中,所述的前叶轮与后叶轮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形成有供流体缓冲的流体室。

在上述的一种深井泵组件中,所述的前叶轮、后叶轮与电机轴之间通过固定销来实现可拆装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深井泵组件中,所述泵壳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周向凸起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固定于驱动电机的外端壳上,泵壳与驱动电机之间形成有一个引流腔,所述引流腔的四周加设有防护罩。

在上述的一种深井泵组件中,所述的密封座内设置有机械密封件,所述的机械密封件包括套设于电机轴外圆周面上的密封环以及为密封环实现密封提供弹力的制动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深井泵组件与传统深井泵相比,在进液口处设置有进液阀,深井泵在启动时,只有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进液阀才会打开,为了帮助使压力值快速达到额定值,叶轮腔中设置有前叶轮与后叶轮,可以快速排出叶轮腔中的空气,使腔体内的压力小于进液腔的压力,使得进液阀快速打开,具有结构合理、动力稳定、启动迅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深井泵组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深井泵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壳;2、驱动电机;3、叶轮腔;4、电机轴;5、密封座;6、前叶轮;7、后叶轮;8、叶轮罩;9、进液腔;10、进液阀;11、进液口;12、引流孔;13、出液罩;14、阀板;15、阀基座;16、阀簧;17、集流槽;18、流道;19、流体室;20、连接条;21、引流腔;22、防护罩;23、机械密封件;24、密封环;25、制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深井泵组件,包括泵壳1以及设置于泵壳1底端的驱动电机2,泵壳1内开设有叶轮腔3,驱动电机2上具有延伸至叶轮腔3内的电机轴4,且电机轴4与泵壳1之前连接有密封座5,叶轮腔3内设置有前叶轮6与后叶轮7,前叶轮6与后叶轮7均局固连于电机轴4的前端,且前叶轮6抵靠于泵壳1的下端面上,后叶轮7处设置有叶轮罩8,泵壳1下端设置有轴向凸起的进液腔9,进液腔9内设置有进液阀10,进液腔9的前端面上开设有进液口11,后端面上开设有引流孔12,叶轮罩8固连于泵壳1上,且在叶轮罩8的尾端设置有出液罩13。

本深井泵组件的技术效果为:深井泵组件由泵壳1与驱动电机2组合形成,在泵壳1内设置有前叶轮6与后叶轮7,在泵壳1的底端设置有进液阀10,深井泵在启动时,只有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进液阀10才会打开,为了帮助使压力值快速达到额定值,叶轮腔3中设置有前叶轮6与后叶轮7,可以快速排出叶轮腔3中的空气,使腔体内的压力小于进液腔9的压力,使得进液阀10快速打开,阀板14的前端有集流槽17,有利于压力的集中作用,当进液阀10打开时,流体顺着两侧的流道18流入到叶轮腔3中,叶轮腔3中的前叶轮6与后叶轮7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的流体室19在液体进入时,可以提高液体的存储势能。

进一步细说,进液阀10包括抵靠于进液口11内端面上的阀板14与阀基座15,阀板14与阀基座15之间连接有阀簧16,阀板14的前端呈锥形,且在其锥台面上开设有向内凹陷的集流槽17,阀板14的径向宽度小于进液腔9的宽度,使得阀板14与进液腔9两侧端壁之间形成有流道18。

进一步细说,前叶轮6与后叶轮7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形成有供流体缓冲的流体室19。

进一步细说,前叶轮6、后叶轮7与电机轴4之间通过固定销来实现可拆装连接。

进一步细说,泵壳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周向凸起的连接条20,连接条20的另一端固定于驱动电机2的外端壳上,泵壳1与驱动电机2之间形成有一个引流腔21,引流腔21的四周加设有防护罩22。

进一步细说,密封座5内设置有机械密封件23,机械密封件23包括套设于电机轴4外圆周面上的密封环24以及为密封环24实现密封提供弹力的制动弹簧25。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泵壳1、驱动电机2、叶轮腔3、电机轴4、密封座5、前叶轮6、后叶轮7、叶轮罩8、进液腔9、进液阀10、进液口11、引流孔12、出液罩13、阀板14、阀基座15、阀簧16、集流槽17、流道18、流体室19、连接条20、引流腔21、防护罩22、机械密封件23、密封环24、制动弹簧2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