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杆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2860发布日期:2019-07-10 09:4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杆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螺杆空压机。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

传统空气压缩机的空压机轴功率的80%左右将转化为热能,并由气路、油路管道与空气对流、辐射损失及通过安装在冷却器表面的导风管将冷却器热风导出室外,排放到环境中而废弃掉,导致增大了锅炉天然气消耗与用水设备的工艺流程,大量浪费生产用电,安全平稳,且不能将油冷热量回收利用,不利于节约资源,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不利于加工生产进行;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螺杆空压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杆空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杆空压机,包括空气冷却器、空压气出口、空压传送管、空压气进口、进口管、第一油管、压缩机、油气混合气管、油气分离器、法兰、进油口、进油管道、油气筒、软水出口、软水出口管道、第一温控阀、导管、第二温控阀、出油管道、反串式换热器、软水入口管道、回收水调节池、热水出口管道和空压机机壳,所述空压机机壳内部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空气冷却器,所述空气冷却器一端顶部套接有空压传送管,且空压传送管一端穿过空压机机壳顶部一侧,所述空气冷却器另一端顶部开设有空压气进口,所述空压气进口一端套接有进口管,所述进口管一端设置有油气分离器,所述油气分离器底部套接有油气筒,所述油气筒顶部一侧套接有油气混合气管,且油气混合气管位于油气分离器一侧,所述油气混合气管顶部设置有压缩机,且压缩机顶部与空压机机壳内壁连接,所述压缩机底部套接有第一油管,且第一油管一端与空气冷却器中中心处连接,所述空气冷却器另一端中心处底部套接有出油管道,所述第一油管底部与出油管道顶部一侧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温控阀,且第二温控阀位于空气冷却器底部一侧,所述第二温控阀顶部与底部均套接有导管,且导管与第一油管底部与出油管道顶部一侧连接,所述出油管道一端设置有反串式换热器,所述反串式换热器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油口,且进油口位于出油管道一侧,所述进油口顶部套接有进油管道,所述进油管道与出油管道一端中心处均套接有法兰,所述进油管道一端与油气筒顶部另一侧连接,且进油管道位于油气分离器另一侧,所述反串式换热器底部一侧设置有软水入口管道,且软水入口管道一端穿过空压机机壳一侧底部,所述反串式换热器底部另一侧开设有软水出口,所述软水出口底部套接有软水出口管道,所述软水出口管道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温控阀,所述软水出口管道一端设置有回收水调节池,且回收水调节池底部与空压机机壳底部内壁一侧连接,所述回收水调节池一端底部设置有热水出口管道,且热水出口管道一端穿过空压机机壳另一侧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冷却器一侧顶部开设有空压气出口,且空压气出口一端与空压传送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冷却器另一侧底部均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且安装孔与第一油管与出油管道一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水调节池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底座,且回收水调节池外侧铺设有防尘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水调节池一端底部开设有热水出水口,且热水出水口与热水出口管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螺杆空压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人工将压缩机启动运行后,在油气分离器内压力与压缩机空气端注油口压力之间的压差作用下,冷油在压缩机的压缩腔内产生油气混合气由油气混合气管出口排出,进入油气筒分离后,随着油温的逐渐升高,第二温控阀的第一油管逐渐关闭,高温油直接进入空气冷却器,通过空气冷却器将热量带走,然后冷却的油经过相应的油路后重新喷入压缩机,进行冷却、密封和润滑,如此反复,同时反串式换热器能将换热后的热水通过热水出口管道收集到热能回收站,第一温控阀与回收水调节池内液位控制器联动控制出水流量;在油管路上增设水冷设施,为生产提供预热的软水,同时将空气冷却器与压缩机导风管导出的部分热量通过空压气出口用于车间疏散走道取暖,降低锅炉天然气消耗的同时,节约生产用电,缩短部分用水设备的工艺流程,安全平稳,节能效果突出,该螺杆空压机连续运转时,通过组件配合能将油冷热量的50%回收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加工生产进行。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收水调节池的零件放大图;

图中:1、空气冷却器;2、空压气出口;3、空压传送管;4、空压气进口;5、进口管;6、第一油管;7、压缩机;8、油气混合气管;9、油气分离器;10、法兰;11、进油口;12、进油管道;13、油气筒;14、软水出口;15、软水出口管道;16、第一温控阀;17、导管;18、第二温控阀;19、出油管道;20、反串式换热器;21、软水入口管道;22、回收水调节池;23、热水出口管道;24、空压机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螺杆空压机,包括空气冷却器1、空压气出口2、空压传送管3、空压气进口4、进口管5、第一油管6、压缩机7、油气混合气管8、油气分离器9、法兰10、进油口11、进油管道12、油气筒13、软水出口14、软水出口管道15、第一温控阀16、导管17、第二温控阀18、出油管道19、反串式换热器20、软水入口管道21、回收水调节池22、热水出口管道23和空压机机壳24,空压机机壳24内部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空气冷却器1,空气冷却器1一端顶部套接有空压传送管3,且空压传送管3一端穿过空压机机壳24顶部一侧,空气冷却器1一侧顶部开设有空压气出口2,且空压气出口2一端与空压传送管3连接,有利于空压传送管3连接,空气冷却器1另一端顶部开设有空压气进口4,空压气进口4一端套接有进口管5,进口管5一端设置有油气分离器9,油气分离器9底部套接有油气筒13,油气筒13顶部一侧套接有油气混合气管8,且油气混合气管8位于油气分离器9一侧,油气混合气管8顶部设置有压缩机7,且压缩机7顶部与空压机机壳24内壁连接,压缩机7底部套接有第一油管6,且第一油管6一端与空气冷却器1中中心处连接,空气冷却器1另一端中心处底部套接有出油管道19,空气冷却器1另一侧底部均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且安装孔与第一油管6与出油管道19一侧连接,有利于第一油管6与出油管道19连接,第一油管6底部与出油管道19顶部一侧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温控阀18,且第二温控阀18位于空气冷却器1底部一侧,第二温控阀18顶部与底部均套接有导管17,且导管17与第一油管6底部与出油管道19顶部一侧连接,出油管道19一端设置有反串式换热器20,反串式换热器20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油口11,且进油口11位于出油管道19一侧,进油口11顶部套接有进油管道12,进油管道12与出油管道19一端中心处均套接有法兰10,进油管道12一端与油气筒13顶部另一侧连接,且进油管道12位于油气分离器9另一侧,反串式换热器20底部一侧设置有软水入口管道21,且软水入口管道21一端穿过空压机机壳24一侧底部,反串式换热器20底部另一侧开设有软水出口14,软水出口14底部套接有软水出口管道15,软水出口管道15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温控阀16,软水出口管道15一端设置有回收水调节池22,且回收水调节池22底部与空压机机壳24底部内壁一侧连接,回收水调节池22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底座,且回收水调节池22外侧铺设有防尘薄膜,有利于回收水调节池22固定与保护,回收水调节池22一端底部设置有热水出口管道23,且热水出口管道23一端穿过空压机机壳24另一侧底部,回收水调节池22一端底部开设有热水出水口,且热水出水口与热水出口管道23连接,有利于热水出口管道23连接;该螺杆空压机使用时,人工将压缩机7启动运行后,在油气分离器9内压力与压缩机7空气端注油口压力之间的压差作用下,冷油通过空气冷却器1过滤后通过第一油管6喷入压缩机7的压缩腔内部,在压缩机7的压缩腔内产生油气混合气由油气混合气管8出口排出,进入油气筒13分离后,油通过常开的第二温控阀18的顶部第一油管6进入压缩机7循环运行,随着油温的逐渐升高,第二温控阀18的第一油管6逐渐关闭,高温油直接进入空气冷却器1,油温达到80度时空气冷却器1启动,高温的油通过空气冷却器1将热量带走,然后冷却的油经过相应的油路后重新喷入压缩机7,进行冷却、密封和润滑,如此反复,同时在进油管道12与出油管道19安装法兰10,用反串式换热器20与软水出口管道15和软水入口管道21连接,将软水通过软水入口管道21接到反串式换热器20相应水路上,反串式换热器20能将换热后的热水通过热水出口管道23收集到热能回收站,在反串式换热器20的软水出口管道15安装第一温控阀16,回收水调节池22内部设置有液位控制器,第一温控阀16与回收水调节池22内液位控制器联动控制出水流量,空气冷却器1与压缩机7导风管导出的部分热量通过空压气出口2用于车间疏散走道取暖,该螺杆空压机连续运转时,通过组件配合能将油冷热量的50%回收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