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叶风扇的安装结构及无叶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0869发布日期:2019-08-03 16:13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无叶风扇的安装结构及无叶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叶风扇的安装结构及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无叶风扇也叫空气增倍机,它能产生自然持续的凉风,因无叶片,不会覆盖尘土或伤到儿童插进的手指,无叶风扇由于它独特的结构设计和优秀的安全性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然而,传统的无叶风扇在送风量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影响无叶风扇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无叶风扇在送风量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影响无叶风扇的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叶风扇的安装结构及无叶风扇;该无叶风扇的安装结构在使用时,所述防回流结构能够阻挡气流的回流,从而,增大气流向下一结构的流入量,避免了气流的浪费,提高了气流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无叶风扇的送风量;该无叶风扇包括上述无叶风扇的安装结构,因此,该无叶风扇具备送风量大的优点。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无叶风扇的安装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朝向所述壳体轴线方向凸设的阻挡部;及叶轮,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叶轮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间隔设置形成回流通道,所述叶轮的外壁设有与所述阻挡部的外轮廓匹配的配合部,所述阻挡部和所述配合部间隔设置形成防回流结构。

上述无叶风扇的安装结构在使用时,气流会沿所述回流通道回流,由于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朝向所述壳体轴线方向凸设的阻挡部,所述叶轮的外壁设有与所述阻挡部的外轮廓匹配的配合部,所述阻挡部和配合部间隔设置形成防回流结构,所述防回流结构能够阻挡气流的回流,从而,增大气流向下一结构的流入量,避免了气流的浪费,提高了气流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无叶风扇的送风量。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呈阶梯型,所述配合部为向内凹设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侧壁与所述阻挡部的外轮廓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流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靠近无叶风扇的进风口,所述阻挡部包括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均呈阶梯型,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外轮廓匹配,所述第二配合部为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阻挡部的外轮廓匹配;

所述防回流结构包括第一防回流结构和第二防回流结构,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一配合部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第一防回流结构,所述第二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第二防回流结构,所述第一防回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防回流结构靠近所述第二开口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阻挡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叶轮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外轮廓匹配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截面和第二连接段的截面均呈弧形面或者是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回流结构还包括第三防回流结构,所述阻挡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阻挡部,所述第三阻挡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之间,所述配合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三阻挡部的外轮廓匹配的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三阻挡部呈阶梯状,所述第三配合部为第三凹槽,所述第三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所述第三阻挡部和所述第三配合部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第三防回流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三连接段,所述叶轮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段间隔设置的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呈勾型,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阻挡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段的另一端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第二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流通道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的口径为L1,位于所述第一开口至所述第二阻挡部之间的所述回流通道的口径为L2,其中,L1≥L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一开口至所述第二阻挡部之间的所述回流通道的口径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的间距为L3,1.5mm≤L3≤3.5mm。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无叶风扇,包括无叶风扇的安装结构。

上述无叶风扇在使用时,气流会沿所述回流通道回流,由于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朝向所述壳体轴线方向凸设的阻挡部,所述叶轮的外壁设有与所述阻挡部的外轮廓匹配的配合部,所述阻挡部和配合部间隔设置形成防回流结构,所述防回流结构能够阻挡气流的回流,从而,增大气流向下一结构的流入量,避免了气流的浪费,提高了气流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无叶风扇的送风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壳体与叶轮装配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2为第一阻挡部和第一配合部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3为第二阻挡部和第二配合部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4为第一开口处于背压300pa状态下的压力云图;

图5为第一开口处于封闭状态下的压力云图;

图6为无叶风扇基座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第一阻挡部,120、第二阻挡部,130、第三阻挡部,140、第一连接段,150、第三连接段,200、叶轮,210、第一配合部,220、第二配合部,230、第三配合部,240、第二连接段,250、第四连接段,300、回流通道,310、第一开口,320、第二开口,410、无叶风扇的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有必要指出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时,两个元件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还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下”、“上”、“前”、“后”、“左”、“右”、“内”、“外”、“顶”、“底”、“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等所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第一”、“第二”等术语,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结构部件。这些术语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无叶风扇的安装结构,包括:壳体100,壳体100的内壁设有朝向壳体100轴线方向凸设的阻挡部;及叶轮200,叶轮200设置于壳体100内,且叶轮200的外壁与壳体100的内壁间隔设置形成回流通道300,叶轮200的外壁设有与阻挡部的外轮廓匹配的配合部,阻挡部和配合部间隔设置形成防回流结构。

上述无叶风扇的安装结构在使用时,气流会沿回流通道300回流,由于壳体100的内壁设有朝向壳体100轴线方向凸设的阻挡部,叶轮200的外壁设有与阻挡部的外轮廓匹配的配合部,阻挡部和配合部间隔设置形成防回流结构,防回流结构能够阻挡气流的回流,从而,增大气流向下一结构的流入量,避免了气流的浪费,提高了气流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无叶风扇的送风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阻挡部呈阶梯型,配合部为向内凹设的凹槽、且凹槽的侧壁与阻挡部的外轮廓匹配。如此,通过呈阶梯型结构的阻挡部阻挡,增加气流回流的难度,在本次实施例中,配合部为倒阶梯型的凹槽,与阻挡部的外轮廓匹配,同时,呈阶梯型的阻挡部的台阶面为平面,同时与阻挡部的台阶面匹配的配合部的台阶面也为平面,如此,便于控制配合部与阻挡部在长度方向等距,避免因为配合部与阻挡部在长度方向上不等距而产生额外的噪音,影响无叶风扇的使用。

如图1和图6所示,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回流通道3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310和第二开口320,第二开口320靠近无叶风扇的进风口410,阻挡部包括第一阻挡部110和第二阻挡部120,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部210和第二配合部230,第一阻挡部110和第二阻挡部120均呈阶梯型,第一配合部210为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侧壁与第一阻挡部110的外轮廓匹配,第二配合部230为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侧壁与第二阻挡部120的外轮廓匹配,防回流结构包括第一防回流结构和第二防回流结构,第一阻挡部110和第一配合部210间隔设置形成第一防回流结构,第二阻挡部120和第二配合部230间隔设置形成第二防回流结构;第一防回流结构设置于第一开口310,第二防回流结构靠近第二开口320设置。如此,由于第一开口310是气流回流的初始位置,在第一开口310处设置第一防回流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气流回流,由于第二开口320靠近无叶风扇的进气口,将第二防回流结构靠近第二开口320设置,除了进一步确保降低气流的回流量,提升无叶风扇的送风量外,还可以降低气流沿第二开口320进入回流通道300的气流量。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壳体100包括第一连接段140,且第一连接段140的一端与第一阻挡部11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阻挡部120的一端连接;叶轮200包括与第一连接段140外轮廓匹配的第二连接段240,且第二连接段240的一端与第一配合部21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配合部230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段140的截面和第二连接段240的截面均呈弧形面或者是平面。如此,根据叶轮200自身的轮廓形状,设计壳体100的形状,当第二连接段240的截面呈弧形时,第一连接段140的截面也呈弧形,当第二连接段240的截面呈平面时,第一连接段140的截面也呈平面,如此可以控制第一连接段140和第二连接段240之间的间距值沿第一连接段140的长度方向相等,如此,可以避免因第一连接段140和第二连接段240之间的间距值沿第一连接段140的长度方向不相等引起的噪音问题,进而,可以降低无叶风扇的噪音。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防回流结构还包括第三防回流结构,阻挡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阻挡部130,第三阻挡部130设置于第一阻挡部110和第二阻挡部120之间,配合部还包括与第三阻挡部130的外轮廓匹配的第三配合部230,第三阻挡部230呈阶梯状,第三配合部230为第三凹槽,第三配合部230设置于第一配合部210和第二配合部230之间,第三阻挡部130和第三配合部230间隔设置形成第三防回流结构。如此,在第一防回流结构和第二防回流结构之间至少设置一个第三防回流结构,进一步提升防回流效果。在本次实施例中,第三阻挡部130呈向壳体100的轴线方向凸设的阶梯型结构,第三配合部230为呈倒阶梯型的凹槽结构,如此,通过第三阻挡部130和第三配合部230的配合实现防止气流回流。在本次实施例中,第三防回流结构靠近第一防回流结构,如此,进一步提升防回流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壳体100包括第三连接段150,叶轮200包括与第三连接段150间隔设置的第四连接段250,第三连接段150呈勾型,第三连接段150的一端与第二阻挡部120的另一端连接,第四连接段250的一端与第二配合部230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段150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段250的另一端间隔设置形成第二开口320。如此,呈勾型的第三连接段150和第四连接段250配合实现进一步防止气流回流,提升防回流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回流通道300位于第三连接段150和第四连接段250的口径为L1,位于第一开口310至第二阻挡部120之间的回流通道300的口径为L2,其中,L1≥L2。如此,当回流通道300位于第三连接段150和第四连接段250的口径大于或等于位于第一开口310至第二阻挡部120之间的回流通道300的口径时,如此,回流通道300靠近第二开口320处的容积较大,增加了气流沿第一开口310至第二开口320的回流难度,进而防止气流回流,提升防回流效果。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位于第一开口310至第二阻挡部120之间的回流通道300的口径相等。如此,可以避免因回流通道300的口径沿第一开口310至第二阻挡部120方向不一致造成噪声的问题。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叶轮200的外壁与壳体100的内壁之间的间距为L3,1.5mm≤L3≤3.5mm。在该范围内,气流在回流通道300内的噪声较小;壳体100的内壁与叶轮200的外壁之间的间距为L3,当L3大于3.5mm时,由于间隙过大易产生漏风问题;当L3小于1.5mm时,由于气流在小间距里过于集中和压缩,壳体100会产生较大振动和较强烈噪声。具体地,L3可以等于1.5mm、1.6mm、1.8mm、2.0mm、2.2mm、2.4mm、2.6mm、2.8mm、3.0mm、3.2mm或3.5mm。

具体地,图4是第一开口处于背压300pa状态下的压力云图,图5是第一开口处于封闭状态下的压力云图,表1为本申请中叶轮与壳体的安装结构与传统结构在同转速下仿真对比结果,取相同的位置记为点A。从表1可以看出,在背压300pa下,同转速时,本申请中叶轮与壳体的安装结构在风量、全压和A点静压均大于传统结构;且在第一出口处于封闭状态下,本申请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表1本申请中叶轮与壳体的安装结构与传统结构的仿真对比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无叶风扇,包括无叶风扇的安装结构。

上述无叶风扇在使用时,气流会沿回流通道300回流,由于壳体100的内壁设有向壳体100轴线方向凸设的阻挡部,叶轮200的外壁设有与阻挡部的外轮廓匹配的配合部,阻挡部和配合部间隔设置形成防回流结构,防回流结构能够阻挡气流的回流,从而,增大气流向下一结构的流入量,避免了气流的浪费,提高了气流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无叶风扇的送风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