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泵及其泵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38140发布日期:2020-10-02 10:3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隔膜泵及其泵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隔膜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膜泵及其泵头结构。



背景技术:

隔膜泵是经由隔膜达到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结构。现有的隔膜泵可以采用往复驱动件来带动隔膜变形,以达到排吸液体的目的;也可以采用章动盘或摆动盘等驱动件驱动,带动隔膜变形,以达到排吸液体地目的。隔膜泵在净水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厂商提供的隔膜泵,在很大程度上被标准化为固定的几种型号。不同型号的隔膜泵对应着预定的出水流量及固定的体积等参数。一般的,隔膜泵的出水流量越大,其体积也越大。

然而,在净水系统内部空间一定的情况下,其仅能安装得下具有预定出水流量的隔膜泵。若想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下相比同等型号具有更高出水流量等工作参数的隔膜泵,则有必要对现有的隔膜泵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膜泵及其泵头结构,能够在保证隔膜泵体积不变、结构耐久性佳的情况下,提高隔膜泵的出水流量和工作效率等参数,从而满足用户对隔膜泵高性能、低成本、低噪音、体积小型化等的需求。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泵头结构,包括:沿着电机输出轴方向依次设置的传动头、隔膜和阀座,所述隔膜具有与所述传动头相配合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阀座相配合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能与流体相接触的涉水部,每个所述涉水部与所述阀座之间分别形成有增压腔,所述涉水部占所述隔膜的面积比为:50%-70%。

进一步的,所述隔膜包括设置在所述隔膜边缘及所述涉水部之间与所述阀座相配合的不低于预设尺寸的密封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隔膜的第二表面在相邻两个所述涉水部之间的所述密封部上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涉水部的边缘为弧形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涉水部的边缘所围成的形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椭圆形、不规则的类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头上设置有与所述涉水部的个数相匹配的摆轮,所述摆轮占所述涉水部的面积比为70%至90%,其中,所述摆轮占所述涉水部的面积比为所述摆轮和所述涉水部在沿着所述电机输出轴方向在同一基准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比。

进一步的,所述摆轮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腔最外侧腔壁至所述泵头周边的最小距离与所述泵头直径的比值为4%~6%。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增压腔的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泵头直径的比值为8%~10%。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腔的个数为3个,3个所述增压腔围绕所述电机输出轴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腔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者不规则的类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隔膜的第一表面抵靠在泵盖上,所述传动头上设置有与所述涉水部的个数相匹配的摆轮,所述泵盖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摆轮的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开孔与所述摆轮为间隙配合,两者的间隙在0.8mm~1.5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摆轮所占的面积为整个所述泵头横截面积的42%至60%。

进一步的,所述开孔为椭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涉水部占所述隔膜的面积比为:所述涉水部和所述隔膜在沿着所述电机输出轴方向在同一基准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比。

一种隔膜泵,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泵头结构,以及为所述传动头提供驱动力的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转速在:1200rpm~1800rpm之间,输出扭矩在0.4n.m~0.8n.m之间,所述隔膜泵的流量在:4lpm~8lpm之间。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通过对泵头结构中的隔膜以及与其相匹配的传动头和阀座的结构作了优化,提高了能够对隔膜泵效率有影响的隔膜中涉水部的面积占比,实现了在保证隔膜泵总体积、长期可靠性、安全性等前提下,最大化提高了泵头结构处的体积利用率(特别是提高了增压腔的面积占比,提高了增压腔中体积的利用率),从而提高隔膜泵的出水流量及工作效率。

实验数据验证表明:在相同电机转速的情况下,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泵头结构的隔膜泵,在相同电机转速下,其流量相对采用现有泵头结构的隔膜泵明显更大;在相同流量下,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泵头结构的隔膜泵能够使得电机转速有效下降,从而可以减少隔膜往复疲劳磨损,进而提高隔膜泵的寿命并降低隔膜泵的噪音。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隔膜的主视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隔膜的俯视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隔膜的后视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阀座的主视图;

图9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阀座的后视图;

图10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传动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传动头的俯视图;

图1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泵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泵盖的俯视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隔膜泵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隔膜泵与现有的隔膜泵在相同转速和相同偏心轮的前提下,出水压力与出水流量的对比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隔膜;11、第一表面;111、配合部;12、第二表面;121、涉水部;122、密封部;123、加强筋;2、阀座;21、进水部;22、出水部;20、增压腔;3、传动头;31、摆轮;4、泵盖;41、开孔;5、电机;6、上盖;7、偏心轮;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满足用户对隔膜泵高性能、低成本、低噪音、体积小型化等的需求,本申请在保证隔膜泵体积不变、结构耐久性佳的前提下,对隔膜泵内部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提高隔膜泵的工作参数,大大提高了出水流量和工作效率。

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泵头结构,该泵头结构主要应用在隔膜泵中。

请参阅图1至图14,隔膜泵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机5输出轴转动后,会带动倾斜的偏心轮7旋转;倾斜的偏心轮7与传动头3之间设置有轴承8,该偏心轮7由于存在预定的偏心角,其旋转时能驱使传动头3上的摆轮31沿着电机5输出轴方向依序上下往复动作;隔膜1上的涉水部121也同步依序被往上顶推或往下拉而产生反复的上下位移。具体的,当传动头3的摆轮31往下动作时,同步将隔膜1的涉水部121和活塞推块(图中未标示出)往下拉,使阀座2的活塞片推开,自来水能通过阀座2上的进水孔进入增压腔20内;当传动头3的摆轮31向上动作时,也同步将隔膜1的涉水部121和活塞推开向上顶,并对增压腔20内的水进行挤压,使得该水压增加至预定的压力范围;升压后的高压水能将阀座2上的出水部22上的止逆胶垫推开,高压水经过该出水部22的出水孔进入高压水室中。

请结合参阅图3至图6,该泵头结构包括:沿着电机5输出轴方向依次设置的传动头3、隔膜1和阀座2。所述隔膜1具有与所述传动头3相配合的第一表面11和与所述阀座2相配合的第二表面12。所述第二表面12上设置有多个能与流体相接触的涉水部121。每个所述涉水部121与所述阀座2之间分别形成有增压腔20。所述涉水部121占所述隔膜1的面积比为:50%-70%。

在本实施方式中,隔膜1具有能与所述隔膜泵的传动头3相配合的第一表面11以及能与所述隔膜泵的阀座2配合的第二表面12。其中,所述第二表面12上设置有多个能与流体相接触的涉水部121。该流体主要根据隔膜泵应用场景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例如,当隔膜泵应用在净水系统中时,该流体可以为水。所述第一表面11设有配合部111,其用于和所述传动头3配合定位。所述配合部111处受到的所述传动头3的驱动力通过所述涉水部121传递给所述阀座2中的相应部件,使得所述阀座2中的相应部件能被所述传动头3同步驱动。

请结合参阅图7至图9,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涉水部121与所述阀座2之间能分别形成有增压腔20。具体的,阀座2上可以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涉水部121个数相等的进水部21,以及能与所述进水部21相连通的出水部22。其中,该进水部21可以与所述涉水部121相配合形成所述增压腔20。

具体的,所述增压腔20的个数可以为3个,3个所述增压腔20围绕所述电机5输出轴均匀分布。该增压腔20的个数优选为3个,一方面增压腔20个数越少,越有利于提高增压腔20占所述泵头的面积比;另一方面,增压腔20个数越少,在每个增压腔20的失效概率相等的前提下,相互独立的增压腔20相叠加的个数越少,总的失效概率越小。而增压腔20为泵头结构的核心结构,增压腔20的失效概率越小,也就越有利于保证该泵头结构的可靠性。该增压腔20占所述泵头的面积比具体为:增压腔20和泵头沿着电机5输出轴方向在同一基准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比。当然,该增压腔20的个数也可以为4个或者更多个,多个增压腔20可以围绕着输出轴均匀分布,具体的,本申请在此不再展开论述。

其中,由于所述隔膜1与传动头3直接接触时,需要发生一定的形变,因此,所述隔膜1的材料可为具有弹性的塑料、橡胶等材料以满足其形变需求。每个涉水部121具有一个相对封闭的外轮廓。当隔膜1上出现尖角时,该弹性材料制作的隔膜1容易在尖角处发生失效。为了保证该隔膜1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避免隔膜1在尖角处损坏,该涉水部121外轮廓的边缘为弧形过渡。

具体的,所述涉水部121的边缘所围成的形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椭圆形、不规则的类圆形。当然,该涉水部121的边缘所围成的形状,即该涉水部121的外轮廓还可以为其他弧形过渡的形状,例如弧形过渡的扇形等等。

在本申请中,所述涉水部121占所述隔膜1的面积比在:50%-70%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涉水部121和隔膜1为空间立体形状,所述涉水部121占所述隔膜1的面积比具体可以为:所述涉水部121和所述隔膜1在沿着所述电机5输出轴方向在同一基准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比。

整体上,该涉水部121所占隔膜1的面积比大于现有的外轮廓为圆形的涉水部121所占隔膜1的面积比。当涉水部121占所述隔膜1的面积比小于50%时,该隔膜泵的流量特性较低;当涉水部121占所述隔膜1的面积比高于70%时,隔膜泵的可靠性(包括寿命、强度、密封等)会下降。

在申请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泵头结构中的隔膜1以及与其相匹配的传动头3和阀座2的结构作了优化,提高了能够对隔膜泵效率有影响的隔膜1中涉水部121的面积占比,实现了在保证隔膜泵总体积、长期可靠性、安全性等前提下,最大化提高了泵头结构处的体积利用率,从而提高隔膜泵的出水流量及工作效率。

上述涉水部121占隔膜1的面积比是在保证整体结构强度和密封性的前提下优选出的。请结合参阅图3至图6,所述隔膜1包括设置在所述隔膜1边缘及所述涉水部121之间与所述阀座2相配合的不低于预设尺寸的密封部122。

具体的,当该隔膜1的涉水部121与阀座2相配合时,该隔膜1上除了用于形成增压腔20的涉水部121之外,其他部分主要用于形成上述密封部122。进一步的,为了保证隔膜1具有一定的强度,所述隔膜1的第二表面12在相邻两个所述涉水部121之间的密封部122上可以设置有加强筋123。

由于偏心轮7的偏心角θ的存在,增压腔20与涉水部121在沿着电机5输出轴方向的投影面积存在如下关系:增压腔20在沿着电机5输出轴方向的投影面积s1=涉水部121沿着电机5输出轴方向的投影面积s2×cosθ。也就是说,该增压腔20在电机5输出轴方向的投影面积与涉水部121在电机5输出轴方向的投影面积相对应。涉水部121在电机5输出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越大,相应的,该增压腔20在该电机5输出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越大。当提高涉水部121占所述隔膜1的面积比之后,也就相当于提高了增压腔20的面积占比。当提高了增压腔20的面积占比后,能够提高单次泵入增压腔20的水的体积,进而能够提高隔膜泵的单位流量和工作效率。

在本说明书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泵头尺寸不变的前提下,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增压腔20的面积占比,所述增压腔20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者不规则的类圆形。其中,该增压腔20的面积占比可以通过将该增压腔20和泵头沿着电机5输出轴方向在同一基准平面上的投影确定。如图1所示,该增压腔20的主体部分可以由阀体的进水部21形成。相应的,该进水部21设在有椭圆形或者不规则的类圆形孔。

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主要以增压腔20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形状的增压腔20可以类比参照椭圆形的增压腔20,本申请在此不再一一展开说明。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压腔20最外侧腔壁至所述泵头周边的最小距离与所述泵头直径的比值为4%~6%。相邻两个所述增压腔20的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泵头直径的比值为8%~10%。

其中,该隔膜1的第一表面11还设置有与上盖6相配合实现对隔膜1限位的泵盖4。具体的,该隔膜1的第一表面11外边缘抵靠在泵盖4上,该隔膜1的第二表面12的密封部122与阀座2相密封配合。为了保证密封性、结构强度和传动头3的间隙安装要求,该增压腔20最外侧腔壁(增压腔20的腔壁最靠近泵头周边的位置)至所述泵头周边(泵头直径所对应的周边)需要满足预定的最小距离。具体的,该最小距离可以与隔膜泵的型号相匹配。一般的,隔膜泵的泵头直径越大,该最小距离相应地也越大。

例如,对于泵头直径为76mm(毫米)的隔膜泵,所述增压腔20最外侧腔壁至所述泵头周边的最小距离在3.37毫米左右。其中,该增压腔20最外侧腔壁至所述泵头周边的最小距离(3.37mm)与泵头直径(76mm)的比值为4.43%。该最小距离主要考虑了泵头在隔膜1处的密封性要求和传动头3与泵盖4之间的装配间隙要求。其中,该传动头3的摆动轮在使用过程中会沿着输出轴方向轴向往复动作,为了保证该传动头3在使用过程中不与泵盖4发生干涉,该传动头3与泵盖4之间至少需要间隔0.95毫米。

为了保证密封性和强度的要求,相邻两个增压腔20的腔壁之间需要满足预定的最小距离。具体的,该最小距离可以与隔膜泵的型号相匹配。一般的,隔膜泵的泵头直径越大,该最小距离相应地也越大。例如,对于泵头直径为76mm(毫米)的隔膜泵,该最小距离在6.5毫米左右,相邻两个增压腔20的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6.5mm)与泵头直径(76mm)的比值为8.55%。

申请人发现:当所述增压腔20最外侧腔壁至所述泵头周边的最小距离与所述泵头直径的比值为4%~6%,相邻两个所述增压腔20的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泵头直径的比值为8%~10%的情况下,能够在保证结构整体强度和密封性的前提下,最大化的扩大增压腔20在电机5输出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即提高了增压腔20的面积占比。当提高了增压腔20的面积占比后,能够提高增压腔20的体积,进而有利于提高增压泵的单位流量和工作效率。

以下,将涉水部121边缘所围成的形状为椭圆形所占隔膜1的面积比(以下计算中简称椭圆形面积占比),与现有的圆形涉水部121所占隔膜1的面积比(以下计算中简称圆形面积占比)作对比。

a:泵盖与隔膜接触处(涉水部)长半轴半径,取14.75mm;

b:泵盖与隔膜接触处(涉水部)短半轴半径,取17mm;

t:增压腔腔数,取3个;

r:泵盖与隔膜接触处(涉水部)半径,取13.25mm;

t:增压腔腔数,取3个;

由上述椭圆形面积占比与现有的圆形面积占比作对比可知:本申请所提供的椭圆形面积占比远大于现有的圆形面积占比,当提高了涉水部121所占隔膜1的面积比后,相当于提高了增压腔20的面积占比。当增压腔20的面积占比提高后,提高了增压腔20的体积,进而有利于提高增压泵的单位流量和工作效率。也就是说,本申请所提供的泵头结构,能够在隔膜泵体积不变的前提下,有利于提高隔膜泵的单位流量,进而提高隔膜泵的工作效率。

当隔膜泵的面积占比在合理的范围内时,能够保证隔膜泵在总体积不变,长期可靠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利用泵头结构中的体积,提高增压腔20的体积,从而提高隔膜泵的工作效率。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增压腔20的面积占比可以在70%至90%之间。当该增压腔20的面积占比过小时,例如现有的隔膜泵的增压腔20的面积占比通常小于60%,此时该增压泵所对应的流量特性较差;而当增压腔20的面积占比大于90%时,可能会影响隔膜泵的密封型和结构的可靠性。

请结合参阅图10至图11,该隔膜1涉水部121的面积与传动头3摆轮31的面积也具有匹配对应关系。在隔膜1和传动头3外轮廓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当隔膜1涉水部121的面积增大,该传动头3摆轮31的面积也相应增大,两者配合时,该传动头3的摆轮31作用在该隔膜1的涉水部121上的有效面积就越大,从而越有利于提高该增压腔20体积的利用率,进而提高隔膜泵的单位流量和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头3上设置有与所述涉水部121的个数相匹配的摆轮31,所述摆轮31的面积占所述涉水部121的面积比为70%至90%。其中,所述摆轮31占所述涉水部121的面积比为所述摆轮31和所述涉水部121在沿着所述电机5输出轴方向在同一基准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比。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以所述摆轮31为横截面呈椭圆形为例,举例说明该隔膜泵相对现有的隔膜泵其单位流量、工作效率提高的程度。

现有隔膜泵单位流量:

各字母含义如上图所示:

其中ψ为偏心轮角度,取3.5°;

r1取20.5mm;r2取11.75mm;r3取15mm;

本申请所提供的隔膜泵的单位流量:

新增字母含义如下:

a:传动头长半轴半径,取15.15mm;b:传动头短半轴半径,取12.25mm;

a:泵盖长半轴半径,取14.75mm;b:泵盖短半轴半径,取17mm;

整体上,本申请所提供的隔膜泵其工作效率相对于现有的隔膜泵能够提高38.9%左右。

请结合参阅图1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隔膜泵与传统的隔膜泵在相同转速和相同偏心轮7的前提下,出水压力与出水流量的对比示意图。在相同电机5转速和相同偏心轮7的前提下,本申请所提供的隔膜泵相比传统的隔膜泵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此外,请结合表1所示,表1为具有本申请所提供的泵头结构的隔膜泵与传统的隔膜泵的测试数据对比表。在测试过程中的变量仅为“不同电机转速”,其它均相同。

表1

从表1中也可以明显看出,对于1000g(加仑)的隔膜泵,在相同电机5转速的情况下,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泵头结构的隔膜泵,在相同电机5转速下,其流量相对采用传统泵头结构的隔膜泵明显更大。在相同流量下,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泵头结构的隔膜泵能够使得电机5转速有效下降,从而可以减少隔膜1往复疲劳磨损,进而提高隔膜泵的寿命并降低隔膜泵的噪音。

请参阅图12和图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隔膜1的第一表面11抵靠在泵盖4上,所述传动头3上设置有与所述涉水部121的个数相匹配的摆轮31,所述泵盖4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摆轮31的开孔41。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泵盖4主要和上盖6、阀座2配合用于对隔膜1进行定位。该泵盖4上设置有开孔41,用于穿设传动头3的摆轮31。该传动头3的摆轮31与该泵盖4的开孔41之间为间隙配合。具体的,两者的配合间隙可以在0.8mm~1.5mm之间。

该开孔41的形状可以与该摆轮31的横截面相匹配。当该摆轮3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时,该开孔41为椭圆孔。摆轮31沿着电机5输出轴方向进行投影,该摆轮31在该电机5输出轴方向投影所占的面积(为传动面积)与所述泵头横截面积的比值在42%至60%之间。在泵头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本申请所提供的摆轮31的传动面积大大高于现有的隔膜泵的传动面积。当摆轮31的传动面积增大后,能够推动更多面积的涉水部121参与往复动作,从而有利于提高增压腔20体积的利用率,进而提高隔膜泵的出水流量和工作效率。

以实际数据为例,当隔膜泵的半径为76mm,该泵头的横截面积为:4534mm2。采用本申请的泵头结构的摆轮31的长半轴半径为15.15mm,短半径为12.25mm,该摆轮31的传动面积之和为:2150mm2。该摆轮31的传动面积与泵头横截面积的比值为:47.42%,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传动面积与泵头横截面积的比值有了较大的提升。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泵头结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隔膜泵,该隔膜泵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泵头结构,以及为所述传动头3提供驱动力的电机5。

本申请所提供的隔膜泵由于设置了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泵头结构,因此能够达到上述泵头结构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具体的,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设置有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泵头结构的隔膜泵,其电机5的转速在:1200rpm(转每分钟)~1800rpm之间,输出扭矩在0.4n.m(牛.米)~0.8n.m之间,所述隔膜泵的流量在:4lpm(升每分钟)~8lpm之间。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字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