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0831发布日期:2019-11-13 01:3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护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气体压缩机,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护罩。



背景技术:

工业气体压缩机在正式送风前,都需要进行单体联动试车,并通过放空管道放风处理。当压缩机的出口压力和流量达到设计工况、或超过额定工况的5%~10%时,放风管道出口的风压最大、噪声也最大。为了防止管道积水或其它杂物掉落放风管道内部,传统的做法是在上方焊接平板护罩,并用拉杆焊接处理,但当压缩机放风压力达到额定压力或超负荷压力时,平板护罩因出口气流不均而导致噪音大、局部受力过大导致脱落等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护罩,解决目前使用的放风护罩结构简单、消声降噪效果不佳的技术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护罩,所述的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护罩包括防护罩、导流体以及连接杆;

所述的防护罩用于防止杂物进入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管道内,所述的防护罩与导流体连接;

所述的导流体用于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管道出口气流的导流,所述的导流体位于所述的防护罩下方;

所述的连接杆将防护罩和导流体与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管道出口连接;

所述的防护罩与导流体均为多面体结构,防护罩与导流体的纵截面均为三角形结构,并且防护罩的一端与导流体的一端连接处为面接触;

从所述的防护罩与导流体接触处至防护罩远离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管道出口的一端,防护罩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少;

从所述的防护罩与导流体接触处至导流体靠近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管道出口的一端,导流体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少。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用于放风圆管,所述的防护罩和导流体均为圆锥结构,防护罩的底面与导流体的底面连接,并且防护罩的底面直径与导流体的底面直径相同。

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罩圆锥体的高低于所述的导流体圆锥体的高,并且所述的防护罩圆锥体或导流体圆锥体的底面直径不小于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管道直径。

更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罩和导流体沿底面圆的一圈加工成一体结构,通过所述的连接杆与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管道出口处连接,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管道出口气流从导流体的四周排出。

所述的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护罩的结构满足:

其中:h2为防护罩的高;h1为导流体的高;r为防护罩或导流体圆锥体的底面半径;r为放风管道半径;α表示防护罩的母线与底面夹角;θ表示导流体的母线与底面夹角;l1为放风最小距离;h表示防护罩或导流体圆锥体的底面距放风管道出口的高度。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用于放风方管,所述的防护罩和导流体均为等腰直三棱柱结构,防护罩和导流体的侧面重合并连接,该侧面为等腰直三棱柱的底面非等腰的边所在侧面。

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罩底面的高低于所述的导流体底面的高,并且所述的防护罩等腰直三棱柱或导流体等腰直三棱柱的重合的侧面面积不小于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管道出口面积。

更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罩和导流体沿重合的侧面一周加工成一体结构,通过所述的连接杆与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管道出口处连接,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管道出口气流从导流体的侧面排出。

所述的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护罩的结构满足:

其中:h2为防护罩底面等腰三角形高;h1为导流体底面等腰三角形高;l为防护罩或导流体底面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一半;α表示防护罩底面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的夹角;θ表示导流体底面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的夹角;l2表示放风的最小距离;l表示放风管道边长的一半;h表示防护罩或导流体接触的面所在平面距放风管道出口的高度。

所述的连接杆的数量为2-20个,并且连接杆的数量为偶数,优选4个或8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护罩,解决了因放风造成的噪音大的问题,巧妙利用对气流的导流原理,得到低噪音气流。同时,可以根据气流出口大小灵活调整放风出口的面积。

本发明的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护罩,,气流可以均匀放入大气,减少传统护罩对气流的阻塞,防止气流过大使护罩发生脱落,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本发明的防护罩,既可防尘、遮挡雨雪、又可防止积水积雪过多而损坏护罩的作用。当压缩机的出口连续最大压力放风中,在很多用户现场出现了传统护罩脱落的危险情况。利用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有效避免此种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圆锥体防护罩或导流体三维结构示意图;b为本发明等腰直三棱柱防护罩或导流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圆锥体防护罩尺寸标注图;

图4为本发明直三棱柱防护罩尺寸标注图;

图5为本发明护罩受气流冲击力的分解图。

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防护罩,2-导流体,3-连接杆,4-放风管道出口。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放风的最小距离为本领域惯常使用术语,具体指的是放风管道出口管道的边与防护罩所在面的垂直距离。具体到本发明,如果是放风圆管,则指的是圆管轴线与圆管弧边相交的点与圆锥侧面的某一切面的垂线距离;若是放风方管,则指的是方管其中一边中点与直三棱柱侧面的垂线距离。

本发明的防护罩与导流体均为多面体结构,且防护罩与导流体的纵截面均为三角形结构,并且防护罩的一端与导流体的一端连接处为面接触,从所述的防护罩与导流体接触处至防护罩远离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管道出口的一端,防护罩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少,即防护罩的纵截面为顶点在上的三角形结构,从所述的防护罩与导流体接触处至导流体靠近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管道出口的一端,导流体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少,即导流体的纵截面为顶点在下的三角形结构,防护罩的前述顶点所对应的边与导流体的前述顶点所对应的边重合。发明人经研究发现,该中间大两端小的特殊结构,在导流体处能够形成平滑的气流导流,在防护罩气流会稍微带有回收,综合使得放风时噪音大幅度降低,同时,重要的是,气流通过导流体会产生一个下压力,从而减少了气流通过导流体所产生的提升力,能够保证放风护罩优异的的稳定性。本发明的放风护罩噪音低及稳定性强是核心技术,其实现巧妙的依靠导流及气流均布思想。目前,该产品已经处于试验阶段,效果显著。

实施例1: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防护罩1、导流体2、连接杆3的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护罩。其中,防护罩1位于顶部,防止雨雪灰尘等进入送风管道内部,并沿边向下均匀排掉;导流体2位于防护罩1的下方,将送风管道由下向上的气流进行导流,其阻力小、摩擦力小,噪音也小。

作为一种实施例,本发明的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护罩,包括圆锥体防护罩、导流圆锥体和连接杆,适用于放风管道出口为圆管。

具体的,所述的圆锥体防护罩是由扇形铁板滚压焊接而成;所述的导流圆锥体也是由扇形铁板滚压焊接而成;

所述的圆锥体防护罩和导流圆锥体的底面直径相同;所述的圆锥体防护罩和导流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大于等于送风管道直径;

所述的圆锥体防护罩和导流圆锥体的底面对接并沿外圆一周焊接为一体,即双锥体;

所述的连接杆是连接放风管道出口与双锥体,焊接完成。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本发明的工业气体压缩机放风护罩,包括直三棱柱防护罩、导流直三棱柱和连接杆,适用于放风出口管道为方管;

具体的,所述的直三棱柱防护罩是由长方形铁板滚压焊接而成;所述的导流直三棱柱也是由长方形铁板滚压焊接而成;

所述的直三棱柱防护罩和导流直三棱柱的底面均为等腰三角形,并且底边和高均相等;

所述的直三棱柱防护罩和导流直三棱柱的侧面面积大于等于放风方管的面积;

所述的直三棱柱防护罩和导流直三棱柱的侧面对接并沿外周焊接为一体,即双直三棱柱;

所述的连接杆是连接放风管道出口与双直三棱柱,焊接完成。

同时,本发明中,防护罩的高度决定了排雨水的速度和粉尘的附着量。导流体的高度决定了导流角度。导流角度和连接杆长度决定了气流出口面积。

以下结合附图2-图5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圆锥体放风护罩

1、圆锥体护罩是由扇形铁板滚压成圆锥体,其扇形的角度决定了圆锥体防护罩的高度,两条半径边由焊接完成;导流圆锥体也是由扇形铁板滚压成圆锥体,其扇形的角度决定了导流圆锥体的高度,两条半径边由焊接完成;

2、圆锥体防护罩和导流圆锥体的底面直径相等,圆锥体防护罩位于顶部,正立位,导流圆锥体位于其下部,倒立位。将底面贴上并焊接底面圆周;

3、选择连接杆,调整长度使其出口面积大于或等于放风出口的管道面积,连接数量适量(最少2根,最多20根),一般建议为偶数根,4根或8根最为合适。

4、尺寸要求:

s=π·r·l1(2)

上式中:

h2表示圆锥体防护罩的高;

r表示双椎体护罩的底面半径;

α表示圆锥体防护罩的母线与底面夹角;

h1表示导流圆锥体的高;

θ表示导流圆锥体的母线与底面夹角;

l1表示放风的最小距离;

r表示放风圆管的半径;

h表示护罩的高;

s表示放风出口处最小面积。

加工时,

上式中:

r1表示圆锥体防护罩扇形铁板的半径;

表示圆锥体防护罩扇形铁板的角度。

上式中:

r2表示导流圆锥体扇形铁板的半径;

表示导流圆锥体扇形铁板的角度。

其中:

为了取得最佳的效果,建议α选择30°、θ选择45°、s=1.2π·r2

二、直三棱柱放风护罩

1、直三棱柱防护罩是由长方形铁板滚压焊接、并与两边的三角形钢板焊接完成;导流直三棱柱也是由长方形铁板滚压焊接,并与两边的三角形钢板焊接完成;

2、直三棱柱防护罩和导流三棱柱的侧面长和宽均相等,直三棱柱防护罩位于顶部,侧立位,导流直三棱柱位于其下部,侧立位。将侧面贴上并焊接圆周;

3、选择连接杆,调整长度使其出口面积大于或等于放风出口的管道面积,连接数量适量(最少2根,最多20根),一般建议为偶数根,4根或8根最为合适。

4、尺寸要求:

s=2l·l2(6)

上式中:

h2表示直三棱柱防护罩底面等腰三角形的高;

l表示双直棱柱护罩底面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一半;

α表示直三棱柱防护罩的底面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的夹角;

h1表示导流直三棱柱底面等腰三角形的高;

θ表示导流直三棱柱的底面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的夹角;

l2表示放风的最小距离;

l表示放风方管边长的一半;

h表示护罩的高;

s表示放风出口处最小面积。

加工时,

上式中:

r1表示直三棱柱防护罩长方形铁板长的一半;

上式中:

r2表示导流直三棱柱长方形铁板长的一半;

其中:

为了取得最佳的效果,建议α选择30°、θ选择45°、s=1.2(2l)2

三、本发明的放风护罩受力分解:

如图5,对流体吹向导流体侧面时,导流体侧面某一点上的受力进行分析:

上式中:

f表示风机出口气流对护罩垂直向上的冲击力;

fr表示流向大气的力;

ft表示护罩受到的径向力;

θ表示导流圆锥体的母线与底面夹角或导流直三棱柱的底面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的夹角。

其中:ft<f,说明此护罩可降低气流对护罩的冲击力,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对圆锥形放风护罩进行低噪声气流检测,检测点布置在防护罩与导流体接触面所在的位置。结果表明,气流出口速度相同时,使用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将气流噪音值降低4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