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15908发布日期:2019-12-03 23:59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挤压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挤压泵。



背景技术:

挤压泵(如各种乳液的挤压泵)运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惯用于乳液等产品领域,以便于将乳液从挤压泵内挤出。而现有的挤压泵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挤压泵装有乳液并且使用之后,不易于携带,因为携带过程中容易挤压按钮使液体喷出。

2、当挤压泵内的乳液较少时,容易导致空喷(即喷出时掺杂大量空气),使用起来不方便。

3、不易控制每次喷出乳液的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挤压泵,其不易泄露乳液因而便于携带,而且当挤压泵内的乳液较少时也不易空喷,并且便于控制每次喷出乳液的量。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挤压泵,包括外壳、导流管和封堵件;

所述外壳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用于容纳乳液,所述外壳开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的两端均分别接通至内腔和外界环境;所述封堵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封堵进液孔,另一端可拆卸地封堵出液孔;

所述外壳还开设有容纳腔,且外壳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出液孔连接,另一端接通至所述内腔;所述导流管包括储蓄段,所述储蓄段位于容纳腔内,所述储蓄段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储蓄段用于受压变形而将储蓄段内的乳液挤压至出液孔或失压而恢复原状;所述导流管内设有至少两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常闭阀,所述储蓄段设于两个所述常闭阀之间;当所述储蓄段受压变形时,所述常闭阀受气压或液压而开启,当所述储蓄段失压而恢复原状时,所述常闭阀恢复原状而封堵导流管。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出液孔连接,另一端从内腔穿入容纳腔,再从容纳腔穿入至内腔以接通所述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常闭阀包括两块相互对称设置的密封块,且两块密封块能够相互挤压以封堵所述导流管或相互远离以开启所述导流管。

进一步地,两块所述密封块均与所述导流管的轴线呈夹角布置,且所述密封块自所述导流管的内壁向乳液从内腔流出至出液孔的方向倾斜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还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储蓄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连接,且所述第一管段与出液孔连接,第二管段接通至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段、储蓄段和第二管段两两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储蓄段与所述外壳的容纳腔的底壁接触,并由所述容纳腔的底壁支承。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泵还包括按钮,所述按钮滑动连接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并与所述储蓄段接触,所述按钮用于挤压所述储蓄段。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开设有行程限位槽,所述按钮设有卡扣,所述卡扣滑动连接所述行程限位槽以使所述按钮能够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储蓄段的方向移动,并由所述行程限位槽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呈圆柱状的扁平结构,所述导流管呈l型结构,所述导流管的第一管段、储蓄段和第二管段组成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出液孔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竖直段的轴线与所述出液孔的轴线共线,所述储蓄段设于所述水平段。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挤压泵,当储蓄段内注满乳液后,往后每一次挤压储蓄段,由于挤压力直接作用在乳液上,即每一次挤压都非常有效地将挤压力作用在乳液上,并将乳液挤出至外界环境,可以防止空喷现象,使用起来非常便利。

2、而且,由于储蓄段的压缩程度由人手直接控制,因而需要喷出乳液的量可以由人手控制。

3、并且,通过封堵件的两端分别封堵进液孔和出液孔,由于进液孔不常打开,因而封堵件能够系带在外壳上,不易遗失,因而保证出液孔能够被封堵,以使本挤压泵不易泄露乳液而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挤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挤压泵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挤压泵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挤压泵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挤压泵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中:1、外壳;11、内腔;12、进液孔;13、出液孔;14、容纳腔;15、行程限位槽;2、导流管;21、储蓄段;211、限位块;22、第一管段;221、第一常闭阀;23、第二管段;231、第二常闭阀;3、封堵件;4、按钮;41、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挤压泵,包括外壳1、导流管2(参见图2)和封堵件3。

外壳1具有内腔11,内腔11用于容纳乳液,外壳1开设有进液孔12和出液孔13,进液孔12和出液孔13的两端均分别接通至内腔11和外界环境。封堵件3的一端可拆卸地封堵进液孔12,另一端可拆卸地封堵出液孔13。

外壳1还开设有容纳腔14,且外壳1连接有导流管2,导流管2的一端与出液孔13连接,另一端接通至内腔11。导流管2包括储蓄段21,储蓄段21位于容纳腔14内,储蓄段2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储蓄段21用于受压变形而将储蓄段21内的乳液挤压至出液孔13或失压而恢复原状。导流管2内设有至少两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常闭阀,储蓄段21设于两个常闭阀之间。当储蓄段21受压变形时,常闭阀受气压或液压而开启,当储蓄段21失压而恢复原状时,常闭阀恢复原状而封堵导流管2。

其中,容纳腔14优选地通过外壳1的外表面向内表面凹陷而成,且容纳腔14与外界环境接通。

本发明的容纳腔14的工作原理如下:

例如:内腔11装有一定量乳液(未装满乳液,内腔11具有一定量的空气)。由于常闭阀封堵导流管2,且储蓄段21位于两个常闭阀之间,因而初始状态时,储蓄段21装满空气。初始状态时,两个常闭阀中,其中一个常闭阀的一侧为乳液,另一侧为空气(以下定义为第一常闭阀221),另一个常闭阀的两侧均为空气(以下定义为第二常闭阀231)。开始挤压储蓄段21时,储蓄段21内的容积变小、气压增大使第二常闭阀231开启,以便于空气沿着导流管2逃逸到外界环境中,由于气体流速快,当储蓄段21内的气压等于外界气压时,第二常闭阀231恢复原状而封堵导流管2(其中,封堵并不要求严格意义上的完全封堵,只要降低气体或液体流量即可)。松懈对储蓄段21的挤压后,储蓄段21失压而恢复原状使储蓄段21内的容积变大,气压降低,此时内腔11的气压大于储蓄段21内的气压,使得第一常闭阀221打开,内腔11的乳液注入储蓄段21内。可以理解,在初始状态下多次挤压储蓄段21后,储蓄段21将注满乳液。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由于储蓄段21注满入夜后,当储蓄段21的乳液喷出至外界环境后,储蓄段21恢复原状时,由于第二常闭阀231已经关闭,假设储蓄段21存在真空,也即,即便内腔11的液体较少,气压较低,其气压也比储蓄段21的真空的气压大,因而能够液体补充到储蓄段21内,以使得储蓄段21不会产生真空。再者,极端情况下,当内腔11的气压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很大气压差时,第一常闭阀221和第二常闭阀231均同时被大气压强制打开而补充空气至内腔11,此时,储蓄段21内为空气(如初始状态,只是内腔11的液体较少而已)。

显然,本发明的挤压泵,当储蓄段21内注满乳液后,往后每一次挤压储蓄段21,由于挤压力直接作用在乳液上,即每一次挤压都非常有效地将挤压力作用在乳液上,并将乳液挤出至外界环境,可以防止空喷现象,使用起来非常便利。而且,由于储蓄段21的压缩程度由人手直接控制,因而需要喷出乳液的量可以由人手控制。并且,通过封堵件3的两端分别封堵进液孔12和出液孔13,由于进液孔12不常打开,因而封堵件3能够系带在外壳1上,不易遗失,因而保证出液孔13能够被封堵,以使本挤压泵不易泄露乳液而便于携带。

其中,进液孔12和出液孔13可以是光孔、螺纹孔、阶梯孔等等类型。封堵件3优选地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如硅胶、软胶或合成材料、sil硅橡胶、nbr丁氰橡胶、epdm三元乙丙橡胶等等,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而且,也可以是硬胶或软胶材料制成,再采用螺纹连接在进液孔12和出液孔13上即可。

可以理解,两个常闭阀中,设置方式一:第一常闭阀221可以位于内腔11内,而第二常闭阀231可以位于内腔11外,此时,出液孔13位于第一常闭阀221和第二常闭阀231之间;或者,设置方式二(即本实施例):第一常闭阀221和第二常闭阀231均位于内腔11内,此时,第一常闭阀221和第二常闭阀231均位于出液孔13的同一侧。也即,根据设置方式二,优选地,导流管2的一端与出液孔13连接,另一端从内腔11穿入容纳腔14,再从容纳腔14穿入至内腔11以接通内腔11。这样设置,可以避免导流管2裸露在外界环境中。进一步地,为了强化储蓄段21与外壳1的连接,储蓄段21的两端均沿径向凸起形成环形结构的限位块211,以便于储蓄段21的两端穿过容纳腔14的相对设置的侧壁时,能够通过两端的限位块211分别抵接容纳腔14的侧壁。其中,储蓄段21与容纳腔14的侧壁的连接处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进行密封,或者通过覆盖密封件的方式进行密封,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或者通过其他常规的手段进行密封连接。

可以理解,当常闭阀(即第一常闭阀221和/或第二常闭阀231)为片状一体结构时,为了保证其正常开启和关闭,导流管2的横截面优选为椭圆形或长方形。而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常闭阀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提高常闭阀封堵导流管2的效果,导流管2的横截面优选为圆形。并且,优选地,常闭阀包括两块相互对称设置的密封块,且两块密封块能够相互挤压以封堵导流管2或相互远离以开启导流管2。

重要地,两块密封块均与导流管2的轴线呈夹角布置,且密封块自导流管2的内壁向乳液从内腔11流出至出液孔13的方向倾斜延伸。可以理解,定义乳液从内腔11流出至出液孔13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即密封块自导流管2的内壁向第一方向倾斜延伸。这样设置,两块密封块较容易沿第一方向开启,而较难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启,从而使得储蓄段21恢复原状时,外界的气体基本无法补充到储蓄段21内,使得内腔11的乳液更加容易地进入储蓄段21内,使用起来更加便利。

优选地,导流管2还包括第一管段22和第二管段23,储蓄段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段22和第二管段23连接,且第一管段22与出液孔13连接,第二管段23接通至内腔11。更优地,第一管段22、储蓄段21和第二管段23两两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导流管2的制造加工和装配;且第一管段22和第二管段23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以使得整根导流管2与常闭阀(即第一常闭阀221和/或第二常闭阀231)的制造材料一致,便于导流管2的各段分别一体成型制造。

优选地,储蓄段21与外壳1的容纳腔14的底壁接触,并由容纳腔14的底壁支承。这样设置,使得每次挤压储蓄段21时,不需要两个手指相互挤压储蓄段21,而只需要往容纳腔14的底壁方向挤压储蓄段21即可方便地将乳液挤出。

优选地,挤压泵还包括按钮4,按钮4滑动连接容纳腔14的侧壁,并与储蓄段21接触,按钮4用于挤压储蓄段21。这样设置,可以使对储蓄段21的挤压力更加均匀,挤压效果更好,更容易控制喷出乳液的量。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按钮4进行导向和限位,以便更好地控制按钮4。容纳腔14的侧壁开设有行程限位槽15,按钮4设有卡扣41(参见图5),卡扣41滑动连接行程限位槽15以使按钮4能够沿靠近或远离储蓄段21的方向移动,并由行程限位槽15进行限位。

优选地,外壳1呈圆柱状的扁平结构,导流管2呈l型结构,导流管2的第一管段22、储蓄段21和第二管段23组成竖直段和水平段。出液孔13设于外壳1的顶部,竖直段的轴线与出液孔13的轴线共线,储蓄段21设于水平段。可以理解,扁平结构的外壳1使得本挤压泵更容易握持,握持效果更舒适,更加便于携带。而为了配合外壳1呈扁平结构的外形,出液孔13设于外壳1的顶部。

其中,本实施例中,弹性材料可以是硅胶、软胶或合成材料、sil硅橡胶、nbr丁氰橡胶、epdm三元乙丙橡胶等等,或者是其他公知的其他材料。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本挤压泵优选地采用3d打印机进行制造,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公知或常规的制造技术进行制造。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