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海浪的能量输送海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4428发布日期:2020-11-10 17:5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海浪的能量输送海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洋开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将海水引向高处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未查询到利用海浪的能量将海水引向高处的专门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用海浪的能量将海水引向高处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海浪的能量输送海水的装置,此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海浪的能量输送海水的装置,包括浮板(1)、密封圈(2)、海面(3)、固定杆件(4)、拉压杆(5)、进水口(6)、带有单向阀门功能的活塞(7)、筒体(8)、出水口(9)、出水口单向阀门(10)、出水管(11)、高位水池(12)、虹吸管(13)、进水口单向阀门(14)、低位水槽(15)、缓冲垫(16)、万向节(17)、支架(18)、活塞(19)、虹吸口(20)。

浮板(1)飘浮在海面(3)上,通过拉压杆(5)与带有单向阀门功能的活塞(7)或者活塞(19)相连接。浮(1)与拉压杆(5)通过万向节(17)连接。拉压杆(5)与筒体(8)的接触面、带有单向阀门功能的活塞(7)与筒体(8)的接触面以及活塞(19)与筒体(8)的接触面安装有密封圈(2)。

浮板(1)随着海浪的起伏而升降,在升降循环的过程中将海水吸入泵出,达到向高处输水的目的。

有益效果

本装置可以利用海浪的能量将海水输送到高位水池,多个装置并联运行可以源源不断地将海水输送到高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利用海浪的能量输送海水的装置的原理图(实施例1)。

图2是一种利用海浪的能量输送海水的装置的斜轴测图和剖面图(实施例1)。

图3是一种利用海浪的能量输送海水的装置的原理图(实施例2)。

图4是一种利用海浪的能量输送海水的装置的斜轴测图和剖面图(实施例2)。

图中:1、浮板,2、密封圈,3、海面,4、固定杆件,5、拉压杆,6、进水口,7、带有单向阀门功能的活塞,8、筒体,9、出水口,10、出水口单向阀门,11、出水管,12、高位水池,13、虹吸管,14、进水口单向阀门,15、低位水槽,16、缓冲垫,17、万向节,18、支架,19、活塞,20、虹吸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1包括:

利用强度足够的材料制成浮板(1),浮板(1)上留有5个直径为90mm的通孔,四个角处的通孔套在支架(18)的四根立管上,中间的通孔内装有万向节(17),万向节(17)与拉压杆(5)连接,拉压杆(5)的主体部分由长度为3m、外径为80mm、壁厚为5mm、外壁光滑的钢管制作,下端约15cm的部分采用外径较小的钢管,以便于接顺带有单向阀门功能的活塞(7)。

筒体(8)由长度为2.5m、内径为115mm,壁厚为5mm、内壁光滑的的钢管加工而成,上部是封头,封头中间是圆孔,用于安装拉压杆(5),靠近顶部的侧壁上留有出水口(9)。筒体(8)与拉压杆(5)和带有单向阀门功能的活塞(7)滑动接触,接触面安装有密封圈(2)。出水口(9)与出水口单向阀门(10)相连接,出水口单向阀门(10)与出水管(11)相连接。

支架(18)由外径为80mm的钢管焊接而成,4根立管穿过浮板(1)上的通孔,对浮板(1)起到水平限位的作用,支架(18)的横管与浮板(1)接触之处安装有缓冲垫(16)。将整个装置做好防腐措施,然后通过固定杆件(4)固定在海底、海岸、礁石、浮岛、船舶等不随海浪起伏而升降的物体上。调整整个装置的高度使浮板(1)能够随着海浪的起伏而升降。

完整的工作循环包括吸水过程和泵水过程,假设浮板位于最高点处为起始状态。

(1)吸水过程:浮板(1)处于初始状态,带有单向阀门功能的活塞(7)位于出水口(9)的下边,此时海浪由波峰转向谷底转变,带有单向阀门功能的活塞(7)在重力作用下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在此期间,带有单向阀门功能的活塞(7)处于开启状态,出水口单向阀门(10)处于关闭状态,海水从进水口(6)流入并充满筒体(8)。此过程至浮板(1)下落到最低点处止(如图1中左半部分所示)。

(2)泵水过程:随着海浪由谷底转向波峰转变,浮板(1)在浮力作用下牵动带有单向阀门功能的活塞(7)向上运动。在此期间,带有单向阀门功能的活塞(7)处于关闭状态,出水口单向阀门(10)处于开启状态,海水经出水管(11)流向高位水池(12)。此过程至浮板上升到最高点处止(如图1中右半部分所示)。

(3)开始新的循环。

经过上述步骤,得到的一种利用海浪的能量输送海水的装置的形态见附图2。

其主要参数如下:

浮板(1)长度:0.8米;

浮板(1)宽度:0.8米;

浮板(1)高度:0.25米;

浮板(1)上通孔的直径:90毫米;

筒体(8)内径:115毫米;

拉压杆(5)外径:80毫米;

浮板(1)和拉压杆(5)的合计重量:20千克;

拉压杆(5)、带有单向阀门功能的活塞(7)与筒体(8)之间的摩擦力:30牛顿;

支架(18)高度:5.5米;

支架(18)长度:0.6米;

支架(18)宽度:0.6米。

通过上述参数可计算得出如下数据:

筒体(8)扣除拉压杆(5)之后的内截面积=0.00536平方米;

浮板(1)上五个通孔的总体积=1/4x3.14x0.09x0.09x0.25x5=0.00795(立方米);

浮板(1)克服摩擦力之后可产生的浮力=(0.8x0.8x0.25-0.00795)x10-30/1000=1.491(千牛);

在筒体(8)内充满水的情况下,根据公式f=mg=ρshg,可知最大输水高度h=1.491/(10x0.00536)=27.81(米),带有单向阀门功能的活塞(7)处的压强为p=ρgh=0.278(mpa)。

假设海浪每分钟起伏5次,浮板(1)起落幅度为2米,则流量为0.0536(立方米每分钟)。

下面结合附图3和附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2包括:

利用强度足够的材料制成浮板(1),浮板(1)上留有5个直径为90mm的通孔,四个角处的通孔套在支架(18)的四根立管上,中间的通孔内装有万向节(17),万向节(17)与拉压杆(5)连接,拉压杆(5)的主体部分由长度为3m、外径为65mm、壁厚为5mm的钢管制作,上端与活塞(19)相连接。

筒体(8)的由长度为2.5m、内径为100mm,壁厚为5mm、内壁光滑的的钢管加工而成,靠近顶部的侧壁上留有进水口(6)。筒体(8)与活塞(19)滑动接触,接触面安装有密封圈(2)。筒体(8)通过出水口(9)与出水口单向阀门(10)相连接,出水口单向阀门(10)与出水管(11)相连接。

支架(18)由外径为80mm的钢管焊接而成,4根立管穿过浮板(1)上的通孔,对浮板(1)起到水平限位的作用,支架(18)的横管与浮板(1)接触之处安装有缓冲垫(16)。将整个装置做好防腐措施,然后通过固定杆件(4)固定在海底、海岸、礁石、浮岛、船舶等不随海浪起伏而升降的物体上。调整整个装置的高度使浮板(1)能够随着海浪的起伏而升降。

完整的工作循环包括吸水过程和泵水过程,假设浮板位于最高点处为起始状态。

(1)吸水过程:浮板(1)处于初始状态,活塞(19)位于进水口(6)的下边,此时海浪由波峰转向谷底转变,活塞(19)处于上止点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止点运动。在此期间,进水口单向阀门(14)处于开启状态,出水口单向阀门(10)处于关闭状态,海水从虹吸口(20)流经虹吸管(13)并充满筒体(8)。此过程至浮板(1)下落到最低点处止(如图3中左半部分所示)。

(2)泵水过程:随着海浪由谷底转向波峰转变,浮板(1)在浮力作用下推动活塞(19)向上运动。在此期间,进水口单向阀门(14)处于关闭状态,出水口单向阀门(10)处于开启状态,海水经出水管(11)流向高位水池(12)。此过程至浮板上升到最高点处止(如图3中右半部分所示)。

(3)开始新的循环。

经过上述步骤,得到的一种利用海浪的能量输送海水的装置的形态见附图4。其主要参数如下:

浮板(1)长度:0.8米;

浮板(1)宽度:0.8米;

浮板(1)高度:0.25米;

浮板(1)上通孔的直径:90毫米;

筒体(8)内径:100毫米;

拉压杆(5)外径:80毫米;

浮板(1)和拉压杆(5)的合计重量:20千克;

活塞(19)与筒体(8)之间的摩擦力:20牛顿;

支架(18)高度:5.5米;

支架(18)长度:0.6米;

支架(18)宽度:0.6米;

出水口单向阀门(10)的通水孔直径:80毫米;

虹吸管(13)高度:5.5米。

通过上述参数可计算得出如下数据:

浮板(1)上五个通孔的总体积=1/4x3.14x0.09x0.09x0.25x5=0.00795(立方米);

浮板(1)克服摩擦力之后可产生的浮力=(0.8x0.8x0.25-0.00795)x10-20/1000=1.501(千牛);

活塞(19)的横截面积=1/4x3.14*0.1x0.1=0.00785(平方米)

在筒体(8)内充满水的情况下,根据公式f=mg=ρshg,可知最大输水高度h=1.501/(10x0.00785)=19.121(米),活塞(19)处的压强为p=ρgh=0.191(mpa)。

若使浮板(1)能够随着海浪的起伏升降,必需满足浮板(1)与拉压杆(5)合计重力克服活塞(19)与筒体(8)之间的摩擦力之后大于虹吸管(13)内水柱的重力这一条件,由此可知虹吸管(13)内径不大于53.5(毫米)。

假设海浪每分钟起伏5次,浮板(1)起落幅度为2米,则流量为0.0785(立方米每分钟)。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