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往复气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0697发布日期:2020-05-22 20:48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自动往复气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动往复气缸。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气动系统被广泛应用到了多种生产加工系统中,气动元件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省力化、远程操作的重要基础件。而气缸又是气动工作系统中的主要执行元件,气缸是引导活塞在其中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它在现代的自动化的工作机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执行实现某些工序的实时远程控制,达到无人操作的目的。从目前的趋势看,在大部分使用场合,气动工作系统以其快速响应、控制精准、安全可靠的性能。但是目前的气缸都是通过电磁阀控制进气、断气进而控制气缸活塞的往复移动;普遍在活塞上设置磁环,在气缸外设置传感器,当磁环经过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将电信号传输给电磁阀,电磁阀换向。虽然此类方式简单有效,但此类方式使得气缸结构复杂,安装维修困难,且成本较高。再者,磁环和传感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消磁以及感应不灵敏的问题,使得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安装维护方便且成本较低的自动往复气缸。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往复气缸,包括缸筒、前端盖、后端盖、活塞、活塞杆、气控阀,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分别连接在缸筒两端,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活塞杆中间,所述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缸筒内,所述活塞将所述缸筒内分隔成腔体一和腔体二,所述活塞杆一端穿过所述前端盖且与前端盖滑动配合,活塞杆另一端穿过所述后端盖且与后端盖滑动配合,所述活塞杆一端设有凸沿;所述后端盖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一联通的进气口一,后端盖上还开设有与腔体二联通的进气口二;所述气控阀安装于所述后端盖上,所述气控阀包括主阀体和设置于所述主阀体两侧的两个先导阀体,所述主阀体内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联通,所述腔体一、所述腔体二均与所述第二空腔联通,所述主阀体侧壁上设有进气口三,所述进气口三与所述第一空腔联通,所述第二空腔内活动设有阀杆,两个所述先导阀体分别通过先导腔与第二空腔联通,所述第一空腔通过流道一与所述先导腔联通,两个所述先导阀体侧壁均设有与所述先导腔联通的换向口,所述先导腔内滑动设有球面阀芯,所述球面阀芯密封所述换向口,所述先导阀体上活动设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一端与所述球面阀芯相抵,阻挡块另一端与所述凸沿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一通过流道二与所述腔体一联通,所述进气口三通过流道三与气源连接,所述流道三穿出所述前端盖,所述进气口三通过流道四与第一空腔联通;所述主阀体侧壁还设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联通的连接口一和连接口二,所述连接口一与所述进气口一联通,所述连接口二与所述进气口二联通,所述第一空腔通过流道五与所述第二空腔联通,简化零部件结构,方便生产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主阀体侧壁还设有排气口一和排气口二,所述排气口一、所述排气口二均与所述第二空腔联通,所述排气口一通过流道六与所述排气口二联通,加快气体排放的速度,提高换向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二内设有针阀,所述针阀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针阀内活动设有针阀芯,所述针阀芯用于调节所述通孔开度,调整排放气体的速度,改变换向速度,方便适应具体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滤网,所述先导腔内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先导腔侧壁相抵,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球面阀芯相抵,所述换向口内设有与所述球面阀芯相适配的锥面压盖,增高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后端盖与所述气控阀连接处设有多个第一o形圈,两个所述先导阀体与所述主阀体连接处均设有第二o形圈,所述球面阀芯上套设有第三o形圈,所述阀杆上套设有多个第四o形圈,增高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其一,通过在后端盖上安装气控阀,活塞杆一端设置凸沿,气控阀上设置阻挡块,将换向方式改为机械式,且处于缸筒外,故具备了安装维护方便且成本低的优点;其二,活塞滑动设置于缸筒内,腔体一、腔体二均与第二空腔联通,第二空腔内活动设有阀杆,两个先导阀体侧壁均设有与先导腔联通的换向口,密封换向口的球面阀芯,阻挡块一端与球面阀芯相抵,阻挡块另一端与凸沿相抵,当凸块与阻挡块相抵,使得气控阀内阀杆滑动,从而改变气控阀输送气体方向,使得活塞杆改变运动方向,使得换向简单快速,故具备了工作效率高以及结构简单的优点;其三,活塞将缸筒内分隔成腔体一和腔体二,主阀体内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先导阀体通过先导腔与第二空腔联通,第一空腔通过流道一与先导腔联通,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联通,腔体一、腔体二均与第二空腔联通,使得简化了各零部件的结构,加工方便,故具备了结构简单的优点;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具备了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安装维护方便且成本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缸筒剖切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缸筒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气控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气控阀整体剖切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气控阀另一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d处剖切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所示:10-缸筒;101-腔体一;102-腔体二;11-前端盖;12-后端盖;121-进气口一;1211-流道二;122-进气口二;13-活塞;14-活塞杆;141-凸沿;15-气控阀;151-主阀体;1511-第一空腔;15111-流道一;15112-流道五;1512-第二空腔;1513-进气口三;15131-流道三;15132-流道四;1514-连接口一;1515-连接口二;1516-排气口一;15161-流道六;1517-排气口二;152-先导阀体;1521-先导腔;153-阀杆;154-球面阀芯;155-阻挡块;1551-换向螺钉;156-针阀;1561-通孔;1562-针阀芯;157-滤网;158-弹簧;159-锥面压盖;16-第一o形圈;17-第二o形圈;18-第三o形圈;19-第四o形圈;20-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10所示,自动往复气缸,包括缸筒10、前端盖11、后端盖12、活塞13、活塞杆14、气控阀15,前端盖11和后端盖12分别连接在缸筒10两端,活塞13设置于活塞杆14中间,活塞13滑动设置于缸筒10内,活塞13将缸筒10内分隔成腔体一101和腔体二102,活塞杆14一端穿过前端盖11且与前端盖11滑动配合,活塞杆14另一端穿过后端盖12且与后端盖12滑动配合,活塞杆14一端设有凸沿141;后端盖12上开设有与腔体一101联通的进气口一121,后端盖12上还开设有与腔体二102联通的进气口二122;气控阀15安装于后端盖12上,气控阀15包括主阀体151和设置于主阀体151两侧的两个先导阀体152,主阀体151内设有第一空腔1511和第二空腔1512,第一空腔1511与第二空腔1512联通,腔体一101、腔体二102均与第二空腔1512联通,主阀体151侧壁上设有进气口三1513,进气口三1513与第一空腔1511联通,第二空腔1512内活动设有阀杆153,两个先导阀体152分别通过先导腔1521与第二空腔1512联通,第一空腔1511通过流道一15111与先导腔1521联通,两个先导阀体152侧壁均设有与先导腔1521联通的换向口1522,先导腔1521内滑动设有球面阀芯154,球面阀芯154密封换向口1522,先导阀体152上活动设有阻挡块155,阻挡块155一端与球面阀芯154相抵,阻挡块155另一端与凸沿141相抵。

优选的,活塞13上套设有密封圈,后端盖12和缸筒10连接处、前端盖13和缸筒10连接处均设有o形圈,活塞杆14和前端盖13配合处、活塞杆后端盖12配合处均设有y形圈及密封圈,使得腔体一101和腔体二102均相对密封,提高腔体一101和腔体二102的气密性。

进气口一121通过流道二1211与腔体一101联通,进气口三1513通过流道三15131与气源连接,流道三15131穿出前端盖11,进气口三1513通过流道四15132与第一空腔1511联通;主阀体151侧壁还设有与第二空腔1512联通的连接口一1514和连接口二1515,连接口一1514与进气口一121联通,连接口二1515与进气口二122联通,第一空腔1511通过流道五15112与第二空腔1512联通。

优选的,主阀体151通过螺钉固定在后端盖12上,两个先导阀体152中心对称的设置在主阀体151两侧;阻挡块155转动的设置在先导阀体152上,阻挡块155一端与凸沿141相抵,一端固定有换向螺钉1551,换向螺钉1551抵在球面阀芯154上。

主阀体151侧壁还设有排气口一1516和排气口二1517,排气口一1516、排气口二1517均与第二空腔1512联通,排气口一1516通过流道六15161与排气口二1517联通。

优选的,通过在主阀体151上开设沉孔,再在沉孔上安装压盖20,从而形成第一空腔151,使得加工方便;压盖20与沉孔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提高密封性,压盖20通过两个螺钉固定在主阀体151上,使得加工方便,安装便捷;滤网157设置在第一空腔151底面,流道一15111和流道五15112均连接于第一空腔151底面,使得加工方便,简化加工工序。

排气口二1517内设有针阀156,针阀156侧壁开设有通孔1561,针阀156内活动设有针阀芯1562,针阀芯1562用于调节通孔1561开度;优选的,排气口二1517为常开的细小孔,排气口二1517与大气联通,针阀芯1562螺纹连接的设置在针阀156内,当需要调整排气的速度时,旋动针阀芯1562,使得通孔1561的开口程度改变,当需要更快的排气速度时,将开口程度调整到较大的开口,反之,调小开口程度既能获得较慢的排气速度。

第一空腔1511内设有滤网157,先导腔1521内还设有弹簧158,弹簧158一端与先导腔1521侧壁相抵,弹簧158另一端与球面阀芯154相抵,换向口1522内设有与球面阀芯154相适配的锥面压盖159,锥面压盖159通过两个螺钉固定在换向口1522内,使得加工方便,安装便捷;弹簧158使得球面阀芯154一直有向锥面压盖159压紧的力,使得换向口1522保持关闭状态,提高密封性能。

后端盖12与气控阀15连接处设有三个第一o形圈16,进气口三1513、连接口一1514、连接口二1515一一对应的安装有第一o形圈16;两个先导阀体152与主阀体151连接处均设有第二o形圈17,球面阀芯154上套设有第三o形圈18,阀杆153上套设有四个第四o形圈19;使得气控阀15整体密封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气体从流道三15131进入,经过进气口三1513,再经过流道四15132,流入第一空腔1511内,第一空腔1511内气体一部分经流道一15111流向先导腔1521,另一部分经流道五15112流向第二空腔1512内,第二空腔1512内的气体会经连接口一1514或连接口二1515流向缸筒10内;当阀杆153换向,使得缸筒1514得到气体,气体会经进气口一121,流过流道二1211,流向腔体一101,从而推动活塞13运动,当阀杆153换向使得连接口二1515得到气体,气体会经进气口二122流向腔体二102,从而推动活塞13运动。当活塞13往前端盖11方向运动时,且凸沿141未抵到阻挡块155时,第二空腔1512内和两边的先导腔1521内的气压保证一致,所以阀杆153保持不动,而且进入的气体会持续给腔体二102输送气体推动活塞13,当活塞杆14上的凸沿141抵到一边阻挡块155时,阻挡块155受压转动,从而让换向螺钉1551推动球面阀芯154,使得球面阀芯154离开锥面压盖159,从而产生间隙,使得一边先导腔1521内的气体排出;此时先导腔1521内气压降低,导致两边气压不等,阀杆153会滑向气压减低一方,阀杆153完成换向,使得进入的气体给腔体一101内输送气体,推动阀杆13向后端盖12方向运动,当运动至凸沿141离开该边阻挡块155时,阻挡块155失去压力,弹簧158使球面阀芯154恢复原位,球面阀芯154与锥面压盖159相抵,使得该边先导腔1521密封,从而使得第二空腔1512内和两边的先导腔1521内的气压再次保证一致,所以阀杆153保持不动;当运动到凸沿141抵到另一边阻挡块155时,同理,先导腔1521内排气,再阀杆153换向,活塞13运动方向改变,直到离开该边的阻挡块155,阀杆153保证平衡不动,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实现气缸的自动往复运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