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隔膜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0648发布日期:2020-03-27 13:5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吸隔膜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净水机隔膜增压泵技术领域,更加具体的,涉及隔膜泵上使用的隔膜室结构。



背景技术:

此类型的隔膜泵通过电机带动曲柄,再由曲柄带动活塞产生摆动,因此,泵室顺次扩张和收缩。当泵室扩张时,液体从进水管被吸入到泵室中。当泵室接下来收缩时,在泵室中的液体被泵至排出管,具体的,可参见申请人早期申请的专利号为“cn201720589286.0”,名称为“七腔大通量增压泵”以及专利号为“cn201720589198.0”,名称为“一种四腔隔膜泵”的专利中所公开的隔膜泵结构。

此类结构的隔膜泵的隔膜室吸入腔均包括吸入腔中心孔,上述吸入腔中心孔用于配合吸入阀的阀杆,在吸入腔中心孔的周向均设置多个间隔均匀分布的流体吸入孔,流体吸入孔设置为圆形或者梯形等形状。

然而,上述结构中,由于流体吸入孔的孔位设置的问题,即,孔和孔之间的距离过小,所以单个孔的关闭时的及时性(也即反应速度),就会相对较慢,此时单向阀的密封反应时间较长,这样反应在整个隔膜泵上的结果就是泵的自吸性能较差。将泵头内的空气排出的时间变长,而在排空气时会使泵的管路振动发生噪音。

基于以上问题,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吸隔膜室结构。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吸隔膜室结构,包括隔膜室主体,在所述隔膜室主体中部形成有排出腔,在所述排出腔的外周向设置有若干吸入腔,在所述排出腔上设置有排出阀,在所述吸入腔上设置有吸入阀,所述吸入腔包括供所述吸入阀的阀杆穿设的第一轴孔,所述排出腔包括供所述排出阀的阀杆穿设的第二轴孔,所述排出腔沿着所述第二轴孔的圆心为中心周向设置有多组流体排出孔,所述吸入腔沿着所述第一轴孔的圆心为中心周向设置有两个流体吸入孔,两个流体吸入孔分别位于第一轴孔圆心和第二轴孔圆心的连线的两侧且且两个所述流体吸入孔的圆心和所述第二轴孔的圆心之间所呈的角度为120-220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组所述流体排出孔设置在于所述吸入腔对应的同侧位置,且每组所述流体排出孔包括两个吸入孔,位于两个吸入孔之间设置盲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合理设置了流体吸入孔的数量和位置,使得吸入阀的反应时间加快,进而使得在隔膜泵上应用时泵的自吸性能提高,最终使得隔膜泵大大缩短了排空的时间,可以让泵因振动产生的噪音直线下降,降低噪音带来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3,一种自吸隔膜室结构,包括隔膜室主体1,在所述隔膜室主体1中部形成有排出腔2,在所述排出腔2的外周向设置有若干吸入腔3,在所述排出腔2上设置有排出阀20,在所述吸入腔3上设置有吸入阀30,所述吸入腔3包括供所述吸入阀30的阀杆穿设的第一轴孔100,所述排出腔2包括供所述排出阀20的阀杆穿设的第二轴孔200,所述排出腔2沿着所述第二轴孔200的圆心为中心周向设置有多组流体排出孔4,所述吸入腔3沿着所述第一轴孔100的圆心为中心周向设置有两个流体吸入孔5,两个流体吸入孔5分别位于第一轴孔圆心和第二轴孔圆心的连线l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流体吸入孔的圆心和所述第二轴孔的圆心之间所呈的角度为120-220度。

通过上述结构,合理设置了流体吸入孔的数量和位置,使得吸入阀的反应时间加快,进而使得在隔膜泵上应用时泵的自吸性能提高,最终使得隔膜泵大大缩短了排空的时间,可以让泵因振动产生的噪音直线下降,降低噪音带来的不适感。

每组所述流体排出孔4设置在于所述吸入腔3对应的同侧位置,且每组所述流体排出孔4包括两个吸入孔40,位于两个吸入孔40之间设置盲孔4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申请中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上述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