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全角度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5527发布日期:2020-09-25 18:3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式全角度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具体为一种离心式全角度风扇,属于风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扇目前最主要的散热方式。古代人们通过扇子扇风来散热。随着电扇的发明,电扇已经成为室内散热的主要工具。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空调也成为室内扇热的主要工具。但空调降温较慢,耗电量大,长时间空调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差,而且容易导致空调病,部分人群也不适合用空调。所以风扇仍然是散热的主要工具。

然而传统的风扇风向具有方向性。虽然现在的风扇都具有摇头功能,但角度仍有限。而且风扇摇头转过之后,仍会感觉热。所以,需要一款能全方位各角度的风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离心式全角度风扇,通过扇叶的运动,使各个方向均有气流产生;以此达到各个方位人群都能达到散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离心式全角度风扇,包括支撑柱及其设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连接的动力结构,所述动力结构包括保护罩、第一导向壳、离心叶片、密封环、出风气道、进风气道、电机、第二导向壳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导向壳,所述第二导向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背离所述第二导向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为双曲线型圆筒状,所述保护罩和所述第二导向壳之间形成所述进风气道,所述保护罩的顶端通过另一组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第一导向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壳和所述保护罩之间形成所述出风气道,所述支撑柱的顶端通过螺母固定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顶端套接有所述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外壁和所述保护罩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离心叶片,所述密封环位于所述离心叶片的底端。

优选的,为了防止杂物进入到所述离心叶片影响所述电机转动,两组所述支撑杆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网,两组所述支撑杆均呈环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为了在所述出风气道排风时可对空气加湿,所述第一导向壳的顶端连接有加湿结构,所述加湿结构包括海绵圈和海绵条,所述海绵圈固定于所述第一导向壳顶端,所述海绵条和所述海绵圈固定连接,所述海绵条和所述第一导向壳的内壁抵触。

优选的,为了减小所述离心叶片转动噪音,所述离心叶片为曲面弧形,所述离心叶片直径大于所述密封环的内部直径。

优选的,为了增强支撑柱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直径大于所述支撑柱直径。

优选的,为了防止灰尘进入电机影响电机寿命,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和电机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电机转动时,由于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离心叶片,带动离心叶片转动,由于电机的顶端套接有密封环,密封环的外壁和保护罩内壁固定连接,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离心叶片,密封环位于离心叶片的底端,所以使离心叶片上部空气受力“流走”而原来所在的位置会产生负压,而下部空气因为负压“流入”该区域,形成空气流动,由于支撑杆背离第二导向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保护罩为双曲线型圆筒状,使离心气流进行充分的导流,保护罩和第二导向壳之间形成所述进风气道,所以使保护罩的底端四周的空气快速通过密封环内圈进入到离心叶片底部,由于保护罩的顶端通过另一组支撑杆和第一导向壳固定连接,第一导向壳和保护罩之间形成出风气道,所以使离心叶片顶部的空气快速从出风气道的四周快速排出,使各个方向均有气流产生。以此达到各个方位人群都能达到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动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加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动力结构,21、保护罩,22、第一导向壳,23、离心叶片,24、密封环,25、出风气道,26、进风气道,27、电机,28、第二导向壳,29、支撑杆,3、加湿结构,31、海绵圈,32、海绵条,4、防护网,5、底座,6、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离心式全角度风扇,包括支撑柱1及其设于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连接的动力结构2,所述动力结构2包括保护罩21、第一导向壳22、离心叶片23、密封环24、出风气道25、进风气道26、电机27、第二导向壳28和支撑杆29,所述支撑柱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导向壳28,所述第二导向壳2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支撑杆29,所述支撑杆29背离所述第二导向壳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保护罩21,所述保护罩21为双曲线型圆筒状,所述保护罩21和所述第二导向壳28之间形成所述进风气道26,所述保护罩21的顶端通过另一组所述支撑杆29和所述第一导向壳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壳22和所述保护罩21之间形成所述出风气道25,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通过螺母固定有所述电机27,所述电机27的顶端套接有所述密封环24,所述密封环24的外壁和所述保护罩2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离心叶片23,所述密封环24位于所述离心叶片23的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组所述支撑杆29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网4,两组所述支撑杆29均呈环形阵列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导向壳22的顶端连接有加湿结构3,所述加湿结构3包括海绵圈31和海绵条32,所述海绵圈31固定于所述第一导向壳22顶端,所述海绵条32和所述海绵圈31固定连接,所述海绵条32和所述第一导向壳22的内壁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离心叶片23为曲面弧形,所述离心叶片23直径大于所述密封环24的内部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柱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直径大于所述支撑柱1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杆29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盖板6,所述盖板6和电机27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第一导向壳22的内部装入水,等到海绵条32吸水导流到海绵圈31,在出风气道25排风时可对空气加湿,启动电机27电机27转动,由于支撑柱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5,底座5直径大于支撑柱1直径,可增强支撑柱1的稳定性,由于支撑杆29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盖板6,防止灰尘进入电机27,影响电机27寿命,盖板6和电机27转动连接,由于电机2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离心叶片23,带动离心叶片23转动,由于电机27的顶端套接有密封环24,密封环24的外壁和保护罩21内壁固定连接,电机2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离心叶片23,密封环24位于离心叶片23的底端,所以使离心叶片23上部空气受力“流走”而原来所在的位置会产生负压,而下部空气因为负压“流入”该区域,形成空气流动,由于支撑杆29背离第二导向壳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21,保护罩21为双曲线型圆筒状,使离心气流进行充分的导流,保护罩21和第二导向壳28之间形成所述进风气道26,所以使保护罩21的底端四周的空气快速通过密封环24内圈进入到离心叶片23底部,由于保护罩21的顶端通过另一组支撑杆29和第一导向壳22固定连接,两组支撑杆29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网4,且两组支撑杆29均呈环形阵列分布,有效防止杂物进入离心叶片23,影响电机27运行,第一导向壳22和保护罩21之间形成出风气道25,所以使离心叶片23顶部的空气快速从出风气道25的四周快速排出,使各个方向均有气流产生;以此达到各个方位人群都能达到散热的目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