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型多功能喷雾消毒防疫吊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6731发布日期:2020-05-26 16:3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大型多功能喷雾消毒防疫吊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超大型多功能喷雾消毒防疫吊扇。
背景技术
:对于公共场所而言,定期消毒和保持通风是必不可少的防疫措施。然而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表明目前人员密集的大空间公共场所长期漠视消毒防疫,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对大空间公共场所进行定期的、全面的消毒防疫且经济上可行的技术和设备。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应用于大空间公共场所,且兼具有消毒防疫和通风降温功能的风扇设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超大型多功能喷雾消毒防疫吊扇,旨在解决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对大空间公共场所进行定期的、全面的消毒防疫且经济上可行的技术和设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超大型多功能喷雾消毒防疫吊扇,包括药液稀释器、雾化机、旋转分配器、驱动装置、扇叶及控制箱,所述雾化机输入端与药液稀释器连接,所述雾化机输出端与所述旋转分配器输入端连接,所述扇叶设有喷雾管道,所述旋转分配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喷雾管道连接,所述喷雾管道上设有雾化喷头,所述控制箱与所述驱动装置、雾化机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与所述扇叶固定连接的驱动轴,所述旋转分配器安装于所述驱动轴上。进一步,所述扇叶呈中空状,内置所述喷雾管道,所述喷雾管道上间隔设有多个雾化喷头座,所述扇叶的外壁上呈间隔地开设有与各所述雾化喷头座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外壁孔,所述雾化喷头安装于所述雾化喷头座。进一步,所述雾化喷头设于所述扇叶的侧部,且位于所述扇叶的转动方向的后侧。进一步,所述扇叶为多个,所述旋转分配器包括动圈和静圈,所述动圈套设固定于所述驱动轴的外周,所述动圈上设有多路内部流道,各路所述内部流道的两端分别设有1个药液入口和1个药液出口,各所述药液出口与所述喷雾管道连接;所述静圈套设于所述动圈的外周且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静圈内设有与各所述动圈药液入口相连通的环形流道,所述静圈的外周上设有静圈进液口,所述静圈进液口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雾化机及所述环形流道连通。进一步,所述动圈内部流道为沿上下向延伸的孔形流道,所述药液入口设于所述药液出口的上方。进一步,所述旋转分配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动圈外壁的密封环,所述静圈内壁对应所述密封环设有第一凹槽。进一步,所述旋转分配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动圈外壁的转动轴承,所述静圈内壁对应所述转动轴承设有第二凹槽。进一步,所述扇叶的旋转直径为5-8米,所述雾化喷头上设有喷雾孔,所述喷雾孔的孔径为0.1mm,从所述喷雾孔喷出的雾粒大小为0.1-10μ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消毒液经雾化机升至一定压力后输送给旋转分配器,再由旋转分配器分配到各喷雾管道中,最后经众雾化喷头源源不断地雾化喷出,这些药液雾粒随扇叶片的转动均匀飘散到流动的空气中,由于病毒、细菌的粒径与药液雾粒比较接近而易被吸附,被药液雾粒吸附的病毒、细菌在药液作用下被杀灭;启用通风功能时,它可营造舒缓的立体自然风,可满足公共场所一年四季的防疫通风要求;当停止药液供给时,将风扇转速提升到40-60转/分钟时,它利用水蒸发制冷的天然节能优势,温降4-10℃,可满足夏季人们对公共场所的降温要求。本发明能耗低、效率高、功能多、无极调速,是大空间公共场所消毒防疫的理想设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超大型多功能喷雾消毒防疫吊扇的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a的放大正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扇叶部分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药液稀释器52静圈2雾化机521环形流道3控制箱522静圈进液口41电机53转动轴承42减速箱54密封环43驱动轴6扇叶5旋转分配器61雾化喷头51动圈71第一管路511内部流道72第二管路512药液入口73第三管路513药液出口8传动键9止转销10扇叶底盘组件11工艺堵头12紧固件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表明目前人员密集的大空间公共场所长期漠视消毒防疫,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对大空间公共场所进行定期的、全面的消毒防疫且经济上可行的技术和设备。而对于公共场所而言,定期消毒和保持通风是必不可少的防疫措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超大型多功能喷雾消毒防疫吊扇,请参阅图1-图3,为本发明的超大型多功能喷雾消毒防疫吊扇的具体实施例,所述超大型多功能喷雾消毒防疫吊扇包括药液稀释器1、雾化机2、旋转分配器5、驱动装置、扇叶6及控制箱3,所述雾化机2输入端与药液稀释器1连接,所述雾化机2输出端与所述旋转分配器5输入端连接,所述扇叶6设有喷雾管道,所述旋转分配器5的输出端与所述喷雾管道连接,所述喷雾管道上设有雾化喷头61,用以通过所述喷雾管道将所述高压消毒液雾化后喷出,所述控制箱3与所述电机4、雾化机2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电机4具有与所述扇叶6固定连接的驱动轴43,所述旋转分配器安装于所述驱动轴43上,以跟随所述驱动轴43转动。消毒液经雾化机升压后,输送到旋转分配器5,再由旋转分配器5输送到扇叶6上的喷雾管道中,最后经雾化喷头61源源不断地雾化喷出。旋转分配器5的功能是在扇叶6旋转时,能将药液分配到扇叶上的喷雾管道中。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41和减速箱42,控制箱3与电机41电性连接,减速箱42通过驱动轴43与扇叶6连接,以驱动其转动。驱动装置也可以是其他任何能够为旋转运动提供动力的装置,均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所述雾化喷头属于本领域中现有技术的常规技术手段,因此其具体结构不用赘述。优选的,所述扇叶6呈中空状,内置所述喷雾管道,所述喷雾管道上间隔设有多个雾化喷头座,各所述扇叶6的外壁上呈间隔地开设有与各所述雾化喷头座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外壁孔,各所述雾化喷头61安装于各所述雾化喷头座。这样的设计是从系统足够耐压、雾粒容易扩散、空气阻力够小、雾化喷头61不易堵塞、扇叶外形美观多方面综合考虑的。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药液稀释器1用于将消毒液原料和自来水进行自动配比,形成达到标准的消毒液,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药液稀释器1与雾化机2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管路71连接,雾化机2的输出端与药液分配装置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管路72连接,药液分配装置的输出端与喷雾管道通过第三管路73连接。雾化机2将消毒液升至一定压力后,经第二管路72输送到药液分配装置5,再由药液分配装置5输送到各个第三管路73中,使雾化的消毒液经第三管路73进入到喷雾管道中,最后从喷雾管道中源源不断地喷出。本实施例的药液分配装置5可以跟随驱动轴43转动,当吊扇工作时,可以保持雾化消毒液的持续供应和输出。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扇叶6的旋转直径为5-8米,消毒工作面积可达800平方米。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喷头61喷出的雾粒大小为0.1-10μm,与细菌、病毒的粒径比较接近,极易吸附病毒、细菌,消毒效果好。本实施例中,扇叶6上设有多个雾化喷头61。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旋转分配器5包括动圈51和静圈52,所述动圈51套设固定于所述驱动轴43的外周,所述动圈51上设有多路内部流道511,各路所述内部流道511的两端分别设有1个药液入口512和1个药液出口513,各所述药液出口513与所述喷雾管道连接;所述静圈52套设于所述动圈51的外周且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静圈52内设有与各所述药液入口512相连通的环形流道521,所述静圈52的外周上设有静圈进液口522,所述静圈进液口5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雾化机2及所述环形流道521药液入口512连通。在该实施例中,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且加工方便,通过动圈51和静圈52的配合,便于形成旋转密封,使雾化消毒液可以在扇叶6转动过程中连续不断地进入到各个扇叶6的药液腔中。本实施例中,药液分配装置5还包括套设于动圈51外壁的转动轴承53,内环壁内壁对应转动轴承53设有第二凹槽,减少动圈51和静圈52之间的摩擦。通过将各所述药液出口513与所述喷雾管道连接,即有效合理地实现了将高压药液输送到各扇叶6的喷雾管道上,进行下一步的雾化操作。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内部流道511为沿上下向延伸的孔形流道,所述药液入口设于所述药液出口的上方。进一步,旋转分配器5还包括套设于动圈51外壁的密封环54,动圈51内壁对应密封环54设有第一凹槽,以保证动圈51和静圈52之间的密封,避免雾化消毒液泄漏。进一步,旋转分配器5还包括套设于动圈51外壁的转动轴承53,静圈52内壁对应转动轴承53设有第二凹槽,以保证动圈51和静圈52之间的旋转同轴度。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动圈51和静圈52的配合,使消毒液能在扇叶6转动过程中连续不断地供给到各路喷雾管道中。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各所述孔形流道的加工工艺可为:先沿动圈51的端面(即工艺堵头11位置)沿轴向钻出一个竖直孔,然后在动圈51的外周面沿径向钻出两个横向孔,其中一个横向孔用于与第三管路73连通,另一个用于与环形流道521连通,最后在竖直孔处塞上工艺堵头11。当然,动圈51也可以分很多段去加工再焊接,来形成各所述孔形流道。各所述孔形流道还可以采用其他任何加工工艺。所述驱动装置框架底板的下表面设有用于限制静圈52转动的止转销9。所述驱动轴43上安装有固定动圈51的传动键8,扇叶底盘组件10通过紧固件12安装于驱动轴43的一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按照消毒液的稀释比例,调好自动稀释器1并接通自来水和消毒液,通过控制箱3启动雾化机2,稀释后的药液经雾化机2升压,再经旋转分配器5分配至各喷雾管道,最后经雾化喷头61雾化喷出。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设计使用84消毒液。其消毒原理是: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naclo水解生成hclo(次氯酸),hclo虽酸性较弱,但它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轻松地使蛋白质变性,它能快速破坏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后使病毒死去。当启动消毒功能时,扇叶片上分布的众多雾化喷头61将消毒液雾化喷出,随着扇叶片的转动(10~20转/分钟),这些持续喷出的药液雾粒就会随风均匀飘散到流动的空气中,由于病毒、细菌的粒径与药液粒径比较接近因而极易被吸附,被吸附的病毒、细菌即被杀灭。本发明设计安装高度一般在4.5m以上,在常规天气情况下,雾粒经过2米左右的沉降即可逐渐蒸发,即使是在有人的情况下也可进行间隔式的消毒。本发明一机多用。仅用通风功能时(关闭喷雾机),它可营造舒缓的立体自然风,完全满足国家卫健委对公共场所的通风要求。使用降温功能时,仅用水(不供药液),扇叶转速40~60转/分钟,此时本发明应用了水蒸发制冷原理,降温幅度可达4—10℃(受相对湿度影响会有波动)。如辅助中央空调降温,节能效果显著,节电可达30%以上。通过设置运行参数,本发明还可实现保湿、降尘、消除静电等功能。本发明单台有效覆盖面积可达800平方米,消耗功率仅仅2千瓦。本发明能耗低、效率高、功能多、无极调速,是大空间公共场所消毒防疫的理想设备。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