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压缩机能效衰减问题的滑阀组件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5871发布日期:2020-11-27 12:5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降低压缩机能效衰减问题的滑阀组件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压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降低压缩机能效衰减问题的滑阀组件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补气技术通过向运转过程中的压缩机补气,增加压缩过程中冷媒的质量流量,使压缩机达到压缩过程接近于两级压缩,同时在系统中通过经济器换热,增大了系统的焓差,在一定范围内有效提升了制冷效果,但是在压缩机运行iplv(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第二负荷工况时,会因为旁通口与吸气侧的连通而产生能效衰减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在第二负荷工况下存在能效衰减严重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对压缩机不同工况进行对应补气的降低压缩机能效衰减问题的滑阀组件及压缩机。

一种滑阀组件,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补气腔;

隔板,设置于所述补气腔内,且所述隔板将所述补气腔分隔成相对密封的第一补气腔和第二补气腔;

所述滑阀组件应用于压缩机,且在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一负荷工况时,所述滑阀组件处于使所述第一补气腔对所述压缩机进行补气的第一状态,在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二负荷工况时,所述滑阀组件处于所述第二补气腔对所述压缩机进行补气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负荷工况的负荷大于所述第二负荷工况的负荷。

所述第一补气腔具有与补气结构连通的第一补气通道和第一补气孔,所述第二补气腔具有与补气结构连通的第二补气通道和第二补气孔;

且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补气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补气通道、所述第一补气腔和所述第一补气孔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补气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补气通道、所述第二补气腔和所述第二补气孔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所述压缩机包括转子对,沿所述转子对的吸气侧至所述转子对的排气侧的方向,所述转子对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齿槽、第二齿槽、第三齿槽和第四齿槽,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补气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补气孔与所述第二齿槽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补气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补气孔与所述第四齿槽连通。

所述压缩机还包括旁通口,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阀体)对所述旁通口进行封闭,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齿槽、所述第二齿槽和所述第三齿槽均与所述旁通口连通,且所述旁通口与所述转子对的吸气侧连通。

所述转子对包括相互啮合的阳转子和阴转子,所述第一补气孔的数量为多个,且部分所述第一补气孔指向所述阳转子,剩余部分所述第一补气孔指向所述阴转子。

所述转子对包括相互啮合的阳转子和阴转子,所述第二补气孔的数量为多个,且部分所述第二补气孔指向所述阳转子,剩余部分所述第二补气孔指向所述阴转子。

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通管路和第二连通管路,在所述滑阀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补气通道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连通,在所述滑阀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补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连通管路连通。

所述第一连通管路与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补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补气通道之间的间距。

所述滑阀组件还包括驱动机构,在所述滑阀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阀体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设定方向滑动。

所述压缩机应用于冷媒换热循环中,所述冷媒换热循环中包括经济器,且所述经济器构成所述补气结构。

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滑阀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降低压缩机能效衰减问题的滑阀组件及压缩机,设置第一补气腔和第二补气腔分别在压缩机的不同工况下对压缩机进行补气,从而在保证压缩机第一负荷工况进行正常补气的情况下,在压缩机部分负荷时能够利用补气来克服压缩机因旁通而造成的能效衰减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压缩机处于第二负荷工况的能效,进而提升压缩机的iplv。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降低压缩机能效衰减问题的滑阀组件及压缩机的实施例的滑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降低压缩机能效衰减问题的滑阀组件及压缩机的实施例的滑阀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降低压缩机能效衰减问题的滑阀组件及压缩机的实施例的压缩机在第一负荷工况下的滑阀组件与转子对的配合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降低压缩机能效衰减问题的滑阀组件及压缩机的实施例的压缩机在第二负荷工况下的滑阀组件与转子对的配合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降低压缩机能效衰减问题的滑阀组件及压缩机的实施例的压缩机在第一负荷工况下的补气流向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降低压缩机能效衰减问题的滑阀组件及压缩机的实施例的压缩机在第二负荷工况下的补气流向图;

图中:

1、阀体;2、隔板;11、第一补气腔;12、第二补气腔;31、第一补气通道;32、第一补气孔;41、第二补气通道;42、第二补气孔;51、第一齿槽;52、第二齿槽;53、第三齿槽;54、第四齿槽;55、旁通口;61、阳转子;62、阴转子;71、第一连通管路;72、第二连通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一般是在压缩机第一负荷工况(满负荷工况)情况下对压缩机进行补气,从而提高压缩机在第一负荷工况情况下的压缩性能,然而在压缩机处于第二负荷工况(部分负荷工况)的情况下,压缩机的旁通口打开,将转子对的部分吸气回流至吸气侧,而滑阀的补气口通过转子对的齿槽而直接与旁通口连通,造成滑阀无法进行正常补气的问题,使压缩机产生能效衰减严重的问题,因此本申请提供如图1至图6所示的滑阀组件,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补气腔;隔板2,设置于所述补气腔内,且所述隔板2将所述补气腔分隔成相对密封的第一补气腔11和第二补气腔12;所述滑阀组件应用于压缩机,且在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一负荷工况时,所述滑阀组件处于使所述第一补气腔11对所述压缩机进行补气的第一状态,在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二负荷工况时,所述滑阀组件处于所述第二补气腔12对所述压缩机进行补气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负荷工况的负荷大于所述第二负荷工况的负荷,使得滑阀组件能够满足压缩机第一负荷工况正常补气的情况下,满足压缩机在第二负荷工况下也能够进行补气,从而减小了压缩机所存在的能效衰减严重的问题,有效的提升压缩机的性能。

所述第一补气腔11具有与补气结构连通的第一补气通道31和第一补气孔32,所述第二补气腔12具有与补气结构连通的第二补气通道41和第二补气孔42;且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补气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补气通道31、所述第一补气腔11和所述第一补气孔32与所述压缩机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补气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补气通道41、所述第二补气腔12和所述第二补气孔42与所述压缩机连通,也即在压缩机处于不同的工况的情况下,使补气结构通过对应的通道、腔体和补气孔补入压缩机中,从而克服压缩机在第二负荷工况的情况下存在能效衰减的问题。

所述压缩机包括转子对,沿所述转子对的吸气侧至所述转子对的排气侧的方向,所述转子对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齿槽51、第二齿槽52、第三齿槽53和第四齿槽54,如图3在所述第一状态时,压缩机处于第一负荷工况运行,所述补气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补气孔32与所述第二齿槽52连通,使补气能够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补气通道31、所述第一补气腔11和所述第一补气孔32流至压缩机的转子对的第二齿槽52中,完成对压缩机的补气,而如图4在所述第二状态时,压缩机处于第二负荷工况,此时的转子对上的第一齿槽51、第二齿槽52和第三齿槽53均与转子对的吸气侧连通,因此对第一齿槽51、第二齿槽52和第三齿槽53进行补气均对压缩机的实际吸气量和制冷量没有影响,因此本申请将所述补气结构的补气通过所述第二补气孔42与所述第四齿槽54连通,使补气结构中的补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补气腔12和所述第二补气孔42流至压缩机的转子对的第四齿槽54中,从而实现增加压缩机效能的目的。

所述压缩机还包括旁通口55,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阀体1对所述旁通口55进行封闭,从而保证压缩机能够正常的进行压缩,而且补气也无法从旁通口55流出压缩机,有效的增加了压缩机的能效,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齿槽51、所述第二齿槽52和所述第三齿槽53均与所述旁通口55连通,且所述旁通口55与所述转子对的吸气侧连通,使压缩机能够切换到第二负荷工况。

所述转子对包括相互啮合的阳转子61和阴转子62,所述第一补气孔32的数量为多个,且部分所述第一补气孔32指向所述阳转子61,剩余部分所述第一补气孔32指向所述阴转子62,也即第一补气孔32呈与齿槽相对应的条状排布,其中条状的数量为至少一条。

所述转子对包括相互啮合的阳转子61和阴转子62,所述第二补气孔42的数量为多个,且部分所述第二补气孔42指向所述阳转子61,剩余部分所述第二补气孔42指向所述阴转子62,也即第二补气孔42呈与齿槽相对应的条状排布,其中条状的数量为至少一条。

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通管路71和第二连通管路72,在所述滑阀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补气通道31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71连通,在所述滑阀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补气通道41与所述第二连通管路72连通,根据第一连通管路71和第二连通管路72的连通状态,能够切换第一补气腔11与补气结构连通或者第二补气腔12与补气结构连通。

所述第一连通管路71与所述第二连通管路72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补气通道31与所述第二补气通道41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通过移动滑阀的位置来实现第一补气腔11与补气结构连通或者第二补气腔12与补气结构连通的切换,尽可能减少滑阀组件的结构复杂度。

所述滑阀组件还包括驱动机构,在所述滑阀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阀体1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设定方向滑动,从而能够控制滑阀组件的移动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切换。

所述压缩机应用于冷媒换热循环中,所述冷媒换热循环中包括经济器,且所述经济器构成所述补气结构,从而增大了系统的焓差,在一定范围内有效提升了制冷效果。

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滑阀组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