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悬浮鼓风机的叶轮锁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35463发布日期:2021-04-02 10:1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悬浮鼓风机的叶轮锁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鼓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悬浮鼓风机的叶轮锁紧结构。



背景技术:

磁悬浮鼓风机是采用磁悬浮轴承的透平设备的一种,其叶轮直接安装在电机轴延伸端上,实现由高速电机直接驱动。由于转子在运转过程中可以达到非常高的转速,因此对叶轮与电机主轴的连接方式和锁紧结构有较高的要求。主轴需通过与叶轮的连接传递扭矩给叶轮,但随着转速升高,叶轮与转轴之间的配合间隙加大,极易造成叶轮松动,导致转子不稳定,叶轮内部材料的缺失也会降低其强度,这就要求叶轮在不同工况转速下能达到有效锁紧和防松。此外,叶轮在运行过程中的不对中也会影响运转稳定性,要求采取适当方式确保叶轮与转轴的同轴度。叶轮的安装方式要求其可方便拆卸。

目前,常见的叶轮与主轴的连接和锁紧结构有过盈配合和键连接式。过盈配合方式能保证叶轮与轴的同轴度,但由于高转速下叶轮受离心力作用内径变大,需增大过盈量以保证有效锁紧和传递扭矩,增加了装配难度。键连接形式能有效传递扭矩,但无法保证高转速下叶轮的对中精度,影响动平衡。此外,以上两种连接结构难以满足高转速下叶轮的强度要求。因此,亟待一种磁悬浮鼓风机叶轮锁紧和对中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叶轮有效锁紧、高对中精度、高强度、可拆卸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拆方便、同轴度高、叶轮强度可靠的磁悬浮鼓风机的叶轮锁紧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磁悬浮鼓风机的叶轮锁紧结构,包括叶轮、带锥环螺母、锁紧螺母、拉杆、电机转轴,所述叶轮后端内置于电机转轴端孔中,配合处采用过渡配合;所述拉杆后端与电机转轴螺纹连接,叶轮通过中心通孔安装于拉杆光杆处;所述带锥环螺母锥环部分安装于叶轮中心通孔与拉杆的装配间隙内,带锥环螺母靠近叶轮端面与叶轮前端面配合;所述拉杆前端伸出带锥环螺母,并通过锁紧螺母紧固。

本发明通过拉杆式叶轮锁紧方式,拉杆和锁紧螺母提供轴向预紧力,使叶轮后端面与电机转轴端孔面(接触面b)、叶轮前端面与带锥环螺母端面(接触面a)紧密配合,通过接触面的摩擦力传递扭矩给叶轮,起到有效锁紧和传扭的效果;叶轮后端内置于电机转轴端孔中,随着转速的升高叶轮受离心力变形增大,使得叶轮与转轴的配合更紧密,同时该结构下叶轮芯部材料缺失较少,提高了叶轮强度的安全系数;采用带锥环螺母将锥环段拧入叶轮通孔和拉杆的装配间隙内,起到叶轮高精度对中的作用,确保运转稳定性。

所述带锥环螺母由锁紧部分和锥环部分组成,锥环部分外径缩小,与叶轮中心通孔过渡配合,尾部采用锥面结构,锥面与叶轮中心孔由前至后间隙扩大,带锥环螺母内螺纹贯穿整个叶轮的中心,内螺纹面与拉杆螺纹连接。

通过拉伸拉杆,旋紧带锥环螺母预紧和定位,再旋紧锁紧螺母锁紧。

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一侧的电机、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一端的锁紧装置、设于所述锁紧装置上的减速装置、设于所述减速装置一侧的拆卸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一端的锁紧块、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上的多个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上的限位槽、设于所述限位槽上的第一转动板、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的第二转动板、设于所述限位槽上的倾斜槽、设于所述倾斜槽上的弧形槽、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板一端的转动辊、套设于所述转动辊上的导向环、用于连接所述导向环和所述第二转动板的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第二弹性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锁紧块的第三弹性件;所述锁紧块可相对于所述电机转轴进行转动,所述多个锁紧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锁紧块可相对于所述限位槽进行移动,所述第一转动板可相对于所述限位槽进行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槽上,所述第二转动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板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所述转动辊和所述弧形槽呈配合设置,所述转动辊可相对于所述导向环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的设置,当需要将锁紧块安装至电机转轴上时,将锁紧块对准限位槽并沿着限位槽进行推动,在锁紧块沿着限位槽进行移动的过程中,锁紧块的一端会接触到第一转动板并带动第一转动板进行转动,使得第二转动板在第一转动板的带动下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转动辊从弧形槽处脱离,随后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分别贴合在限位槽和倾斜槽的底部,方便锁紧块沿着限位槽进行移动,当锁紧块移动至限位槽的最里端后第二弹性件与限位槽相互接触,此时继续推动锁紧块使得第二弹性件产生收缩,同时锁紧块继续移动给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留出了复位的空间,使得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在扭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随后松开锁紧块,使得锁紧块在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以及第二转动板的限位下进行固定,方便了锁紧块的安装过程;通过弧形槽的设置,使得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可以通过弧形槽进行限位,增加了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对锁紧块继续限位时的结构稳定性。

锁紧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上的多个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限位槽上的引导轨道、设于所述引导轨道上的滑块、设于所述滑块上的支撑杆、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引导板、设于所述引导板上的第一凸块、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第二凸块、设于所述引导板上的滑槽、设于所述滑槽上的移动块、用于连接所述移动块和所述支撑杆的第一伸缩杆、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内的第四弹性件、设于所述电机转轴内的转动轴、用于连接所述转动轴和所述滑块的第一连接线;所述多个引导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滑块可相对于所述引导轨道进行移动,所述引导板可相对于所述支撑杆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呈配合设置,所述移动块可相对于所述滑槽进行移动,所述第一伸缩杆可相对于所述移动块进行转动,所述转动轴可相对于所述电机转轴进行转动,所述转动轴内设有卷簧,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与卷簧相连;通过引导板的设置,当锁紧块沿着限位槽进行移动时锁紧块上的第二凸块会接触到第一凸块,随后在锁紧块移动时带动引导板沿着引导轨道进行移动,使得锁紧块的一端可以在引导板的引导作用下沿着限位槽进行移动,避免了锁紧块的一端产生歪斜而导致的锁紧块一端和限位槽卡住的情况,增加了锁紧块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第一伸缩杆的设置,当锁紧块带动引导板移动至引导轨道的一端后,锁紧块继续移动使得第二凸块按动第一凸块并使得第一伸缩杆产生收缩,进而使得引导板的一端产生倾斜,从而使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相互脱离,随后锁紧块继续沿着限位槽进行移动,滑块则在卷簧以及第一连接线的带动下进行复位,增加了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

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多个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的移动槽、设于所述移动槽上的驱动块、设于所述驱动块上的凹槽、用于连接所述驱动块两侧和所述移动槽的两个第五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板上的导向套、用于连接所述导向套和所述第二转动板的第二伸缩杆、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内的第六弹性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和所述驱动块且穿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板上的第二连接线、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第一限位杆、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第一穿孔、设于所述倾斜槽上的第一限位孔、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上的限位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锁紧块的第七弹性件、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导向管、设于所述导向管上的第二限位杆、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第二穿孔、设于所述倾斜槽上的第二限位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和所述锁紧块的第八弹性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且穿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第三连接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杆上的凹陷槽;所述多个限位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驱动块可相对于所述移动槽进行移动,所述凹槽呈“l”型结构,所述导向套通过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连接线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动板进行移动,所述第一限位杆可相对于所述锁紧块进行移动,所述导向套和所述限位环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杆可相对于所述导向管进行移动,所述第三连接线可相对于所述锁紧块进行移动,所述第三连接线和所述凹陷槽呈配合设置;通过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设置,当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复位的过程中,导向套会接触到限位环,并通过导向套和限位环的配合带动第一限位杆穿过第一穿孔并扣入到第一限位孔内,同时当第一限位杆移动时会拉动第三连接线并带动第二限位杆进行移动,使得第二限位杆穿过第二穿孔并扣入到第二限位孔内,随后通过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对锁紧块继续限位固定,避免了电机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锁紧块出现松动而导致的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通过驱动块的设置,当需要对锁紧块进行拆卸时,拉动驱动块沿着移动槽进行移动并通过第二连接线拉动第二伸缩杆进行收缩,使得导向套产生收缩,进而使得导向套和限位环相互脱离,随后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在第七弹性件和第八弹性件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同时继续拉动驱动块使得导向套收缩完成后带动第二转动板进行翻转,方便了对锁紧块继续拆卸时的操作,避免了锁紧块和第二转动板之间产生干涉的情况,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减速装置包括设于锁紧块一侧的第一夹持盘、设于所述锁紧块另一侧的第二夹持盘、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盘一侧的支撑盘、用于连接所述支撑盘和所述第二夹持盘的多个第三伸缩杆、设于所述支撑盘上的多个支撑架、分别设于所述多个支撑架上的多个第一连接板、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多个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夹持盘的多个第二连接板、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多个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夹持盘的多个第三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一夹持盘上的第一环槽、设于所述第一环槽上的多个第一滚珠、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盘上的第二环槽、设于所述第二环槽上的多个第二滚珠;所述第一连接板可相对于所述支撑架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盘进行转动,所述第三连接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所述第三连接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盘进行转动,所述第一滚珠可相对于所述第一环槽进行滚动,所述第二滚珠可相对于所述第二环槽进行滚动;通过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的设置,当电机无法对电机转轴进行减速或电机出现故障需要停止电机转轴时,伸长第三伸缩杆带动第二夹持盘向锁紧块处移动,同时第二夹持盘在移动时通过第三连接板推动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连接板被第一连接板拉动,使得第一夹持盘同步向锁紧块处移动,当第一夹持盘和第二夹持盘同步接触到锁紧块的两侧表面后,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会对锁紧块继续减速,使得电机转轴进行减速,同时避免了第一夹持盘、第二夹持盘和锁紧块之间的摩擦力过大而导致的锁紧块出现破损的情况,方便了电机转轴的减速操作,增加了设备使用时的便捷性。

所述减速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盘上的齿环、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盘上的第一齿轮、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盘上的多个减速组件;所述减速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盘上的第二齿轮、设于所述第二齿轮上的引导管、设于所述引导管上的移动杆、用于连接所述移动杆和所述引导管的第九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盘上的通孔、设于所述通孔上的挡环、设于所述通孔上的螺纹轨道、设于所述螺纹轨道上的多个转动块、设于所述多个转动块中最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块上的限位钩、设于所述螺纹轨道上的转动条、设于所述螺纹轨道上的限位盘、设于所述转动条上的限位凸块、设于所述限位盘上的多个限位凹槽、用于连接所述多个转动块的多个第四连接线、设于所述移动杆一端的滚轴、设于所述移动杆一端的摩擦件;所述齿环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盘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盘进行转动,所述多个减速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齿轮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盘进行转动,所述移动杆可相对于所述引导管进行移动,所述转动块可相对于所述螺纹轨道进行转动,所述限位钩和所述转动条呈配合设置,所述转动条可相对于所述螺纹轨道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条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条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螺纹轨道上,所述限位凸块和所述限位凹槽呈配合设置,所述转动块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块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螺纹轨道上,所述滚轴可相对于所述移动杆进行转动,所述滚轴可沿着所述螺纹轨道进行滚动,所述摩擦件和所述移动杆呈螺纹连接;摩擦件的设置,当第一夹持盘和第二夹持盘对锁紧块继续减速操作时,转动第一齿轮带动齿环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多个第二齿轮进行转动,随后在第二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移动杆进行转动,同时当移动杆转动时,移动杆一端的滚轴会沿着螺纹轨道进行滚动,并通过滚轴带动移动杆相对于引导管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杆向锁紧块处移动,随后移动杆穿过通孔处并推动摩擦件接触到锁紧块的表面,进而通过摩擦件对锁紧块进行减速,同时滚轴会接触到转动条的位置并带动转动条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条和限位钩相互脱离,随后移动杆在第九弹性件的带动下向引导管处进行复位,并在复位的过程中推开多个转动块,随后重复上述操作,使得摩擦件对锁紧块的表面进行间歇性的摩擦减速,增加了减速的效果,减少了摩擦件和锁紧块的磨损;通过限位凸块和限位凹槽的设置,当转动条被滚轴推动进行转动后,移动杆会带动多个转动块进行翻转,当移动杆复位完成后,转动块会在扭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在复位的过程中转动条也会进行复位,但是转动条的复位速度会被限位凸块和限位凹槽进行限制,减慢了转动条的复位速度,使得转动块可以先行复位完成,随后转动条才会进行复位,避免了转动条先行复位而导致的转动条无法扣入到限位钩内的情况,增加了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第四连接线的设置,当滚轴沿着螺纹轨道进行滚动并经过转动块时,由于限位钩和转动条还未脱离,使得多个转动块可以通过第四连接线进行限位,避免了滚轴直接推开转动块而导致的摩擦件无法接触到锁紧块的情况。

所述拆卸装置包括设于支撑盘上的拆卸块、设于所述拆卸块上的多个移动轨道、分别设于所述多个移动轨道上的多个移动板、分别设于所述多个移动板一端的多个转动卡块、分别设于所述多个移动板上的多个拉钩、设于所述拆卸块上的多个辅助辊、设于所述拆卸块上的调节盘、用于连接所述调节盘和所述多个移动板的多个第五连接线、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多个拆卸槽;所述拆卸块可相对于所述支撑盘进行移动,所述移动板可相对于所述移动轨道进行移动,所述移动轨道呈倾斜结构设置,所述转动卡块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转动卡块和所述凹槽呈配合设置,所述转动卡块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卡块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板上,所述拉钩和所述拆卸槽呈配合设置,所述辅助辊可相对于所述拆卸块进行转动,所述调节盘可相对于所述拆卸块进行转动;通过转动卡块和拉钩的设置,当需要对锁紧块进行拆卸时,推动拆卸块沿着支撑盘进行移动,使得转动卡块扣入到凹槽内,同时拉钩伸入至拆卸槽内,随后转动调节盘并拉动多个第五连接线,使得连接板沿着移动轨道进行移动,进而使得转动卡块拉动驱动块同时拉钩扣入到拆卸槽内,随后将支撑盘向远离电机转轴的位置进行移动,同时带动锁紧块脱离电机转轴,方便了锁紧块的拆卸操作,增加了设备使用时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装拆方便、同轴度高、叶轮强度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叶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锥环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6沿a-a线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图1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本发明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图17所示,一种磁悬浮鼓风机的叶轮锁紧结构,包括叶轮1、带锥环螺母2、锁紧螺母3、拉杆4、电机转轴5,所述叶轮1后端内置于电机转轴5端孔中,配合处采用过渡配合,起到定位效果,在高转速下使叶轮与转轴配合更紧密,同时该结构下叶轮芯部材料缺失较少,提高了叶轮强度的安全系数;所述拉杆4后端有粗牙螺纹,与电机转轴5内螺纹连接,提供轴向预紧力,拉杆中段为光杆,叶轮中心开通孔,安装于光杆处;拉杆前段有细牙螺纹,与带锥环螺母和锁紧螺母连接,叶轮1通过中心通孔安装于拉杆光杆处;所述带锥环螺母2锥环部分6安装于叶轮中心通孔与拉杆的装配间隙内,带锥环螺母2靠近叶轮端面与叶轮前端面配合;所述拉杆4前端伸出带锥环螺母2,并通过锁紧螺母3紧固。

所述带锥环螺母靠近叶轮端面与叶轮前端面配合(接触面a),锁紧传递扭矩;锥环部分外径缩小,与叶轮中心通孔过渡配合,起到叶轮定心同轴的作用,尾部采用锥面结构,便于拧入间隙内部;内螺纹贯穿整个带锥环螺母的中心,与拉杆细牙段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内螺纹与拉杆伸出带锥环螺母细牙段连接,起到锁紧作用。

所述带锥环螺母2由锁紧部分7和锥环部分6组成,锥环部分外径缩小,与叶轮1中心通孔过渡配合,尾部采用锥面结构,锥面与叶轮1中心孔由前至后间隙扩大,带锥环螺母2内螺纹贯穿整个叶轮的中心,内螺纹面与拉杆4螺纹连接。

通过拉伸拉杆4,旋紧带锥环螺母2预紧和定位,再旋紧锁紧螺母3锁紧。

磁悬浮鼓风机的叶轮锁紧结构的应力控制方法,具体方式为:该锁紧结构通过拉杆的轴向预紧力f压紧叶轮,通过接触面a和接触面b的摩擦力矩t1、t2传递扭矩。其中,叶轮受接触面最大静摩擦力矩公式为:

式中,p为接触面的压力,μ1为接触面摩擦因数,r1、r2分别为环状接触面的内外圆半径,f′为接触面法向作用力,与拉杆预紧力f大小相等。

a)加速过程中,拉杆、带锥环螺母和锁紧螺母所受力矩方向均与旋紧螺纹方向一致,始终与转轴保持同步,锁紧是否有效关键在叶轮能否保持与转轴同步。叶轮所受摩擦力矩为其提供加速度,该摩擦力矩对叶轮提供的最大角加速度可表示为:

转轴的角加速度可表示为:

式中,tw1和tw2分别为转轴和叶轮受到来自空气的反向阻力矩,tm为转轴受到来自电动机定子的扭矩,j1、j2、j3、j4分别为转轴、叶轮、锁母和拉杆的转动惯量。为使叶轮所受到的摩擦力矩足以使之保持与转轴同步加速,需确保αmax>α,以此确定拉杆预紧力f是否满足条件。

b)稳定运行工况下,转轴的角加速度α=0,为使锁紧有效,需确保αmax>0,即t1max+t2max>tw2,以此确定拉杆预紧力f是否满足条件。

c)降速过程中,转子组件受到空气作用于叶轮的阻力矩tw2和空气作用于转轴的阻力矩tw1,由于tw2远大于tw1,可看成叶轮通过摩擦力矩带动整个转子组件降速。转轴的角加速度可表示为:

接触面摩擦力矩所提供的最大角加速度为:

式中,t1′、t2′分别为叶轮通过接触面a和接触面b作用于电机转轴和锁紧螺母的摩擦力矩。为使该摩擦力矩足以保证转轴与叶轮同步降速,需确保αi>α,即t1max′+t2max′>tw2,以此确定拉杆预紧力f是否满足条件。

本发明叶轮部分的具体安装与拆卸流程如下:

a)安装过程

拉杆拧入转轴螺纹、装入叶轮、拧入带锥环螺母、拧入锁紧螺母、拉伸器拉伸拉杆、锁紧带锥环螺母和锁紧螺母。

b)拆卸过程

拉伸器拉伸拉杆、拧出锁紧螺母、拧出带锥环螺母、取下叶轮、拉杆拧出螺纹孔。

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一侧的电机91、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一端的锁紧装置92、设于所述锁紧装置上的减速装置93、设于所述减速装置一侧的拆卸装置94;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一端的锁紧块21、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上的多个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上的限位槽22、设于所述限位槽上的第一转动板23、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的第二转动板24、设于所述限位槽上的倾斜槽25、设于所述倾斜槽上的弧形槽26、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板一端的转动辊27、套设于所述转动辊上的导向环28、用于连接所述导向环和所述第二转动板的第一弹性件29、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第二弹性件20、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锁紧块的第三弹性件201;所述锁紧块可相对于所述电机转轴进行转动,所述多个锁紧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锁紧块可相对于所述限位槽进行移动,所述第一转动板可相对于所述限位槽进行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槽上,所述第二转动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板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所述转动辊可扣入到所述弧形槽内,所述转动辊可相对于所述导向环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橡胶制成,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弹簧。

锁紧装置92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上的多个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限位槽上的引导轨道202、设于所述引导轨道上的滑块203、设于所述滑块上的支撑杆204、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引导板205、设于所述引导板上的第一凸块206、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第二凸块207、设于所述引导板上的滑槽208、设于所述滑槽上的移动块209、用于连接所述移动块和所述支撑杆的第一伸缩杆210、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内的第四弹性件211、设于所述电机转轴内的转动轴212、用于连接所述转动轴和所述滑块的第一连接线213;所述多个引导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滑块可相对于所述引导轨道进行移动,所述引导板可相对于所述支撑杆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呈配合设置,所述移动块可相对于所述滑槽进行移动,所述第一伸缩杆可相对于所述移动块进行转动,所述转动轴可相对于所述电机转轴进行转动,所述转动轴内设有卷簧,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与卷簧相连;所述第四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一连接线为钢丝。

所述锁紧装置92还包括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多个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的移动槽214、设于所述移动槽上的驱动块215、设于所述驱动块上的凹槽216、用于连接所述驱动块两侧和所述移动槽的两个第五弹性件217、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板上的导向套218、用于连接所述导向套和所述第二转动板的第二伸缩杆219、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内的第六弹性件220、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和所述驱动块且穿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板上的第二连接线221、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第一限位杆222、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第一穿孔223、设于所述倾斜槽上的第一限位孔224、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上的限位环225、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锁紧块的第七弹性件226、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导向管227、设于所述导向管上的第二限位杆228、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第二穿孔229、设于所述倾斜槽上的第二限位孔230、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和所述锁紧块的第八弹性件231、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且穿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第三连接线232、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杆上的凹陷槽233;所述多个限位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驱动块可相对于所述移动槽进行移动,所述凹槽呈“l”型结构,所述导向套通过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连接线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动板进行移动,所述第一限位杆可相对于所述锁紧块进行移动,所述导向套带动所述限位环进行移动,所述第二限位杆可相对于所述导向管进行移动,所述第三连接线可相对于所述锁紧块进行移动,所述第三连接线可扣入到所述凹陷槽内;所述第五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导向套为橡胶制成,所述第六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二连接线为钢丝,所述第七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八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三连接线为钢丝。

所述减速装置93包括设于锁紧块一侧的第一夹持盘31、设于所述锁紧块另一侧的第二夹持盘32、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盘一侧的支撑盘33、用于连接所述支撑盘和所述第二夹持盘的多个第三伸缩杆34、设于所述支撑盘上的多个支撑架35、分别设于所述多个支撑架上的多个第一连接板36、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多个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夹持盘的多个第二连接板37、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多个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夹持盘的多个第三连接板38、设于所述第一夹持盘上的第一环槽39、设于所述第一环槽上的多个第一滚珠30、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盘上的第二环槽301、设于所述第二环槽上的多个第二滚珠302;所述第一连接板可相对于所述支撑架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盘进行转动,所述第三连接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所述第三连接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盘进行转动,所述第一滚珠可相对于所述第一环槽进行滚动,所述第二滚珠可相对于所述第二环槽进行滚动;所述第三伸缩杆为气泵带动的气杆。

所述减速装置93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盘上的齿环303、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盘上的第一齿轮304、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盘上的多个减速组件;所述减速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盘上的第二齿轮305、设于所述第二齿轮上的引导管306、设于所述引导管上的移动杆307、用于连接所述移动杆和所述引导管的第九弹性件308、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盘上的通孔309、设于所述通孔上的挡环310、设于所述通孔上的螺纹轨道311、设于所述螺纹轨道上的多个转动块312、设于所述多个转动块中最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块上的限位钩313、设于所述螺纹轨道上的转动条314、设于所述螺纹轨道上的限位盘315、设于所述转动条上的限位凸块316、设于所述限位盘上的多个限位凹槽317、用于连接所述多个转动块的多个第四连接线318、设于所述移动杆一端的滚轴319、设于所述移动杆一端的摩擦件320;所述齿环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盘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盘进行转动,所述多个减速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齿轮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盘进行转动,所述移动杆可相对于所述引导管进行移动,所述转动块可相对于所述螺纹轨道进行转动,所述限位钩可扣住所述转动条,所述转动条可相对于所述螺纹轨道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条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条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螺纹轨道上,所述限位凸块和所述限位凹槽呈配合设置,所述转动块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块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螺纹轨道上,所述滚轴可相对于所述移动杆进行转动,所述滚轴可沿着所述螺纹轨道进行滚动,所述摩擦件和所述移动杆呈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电机进行转动,所述第九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四连接线为钢丝,所述摩擦件为摩擦片。

所述拆卸装置94包括设于支撑盘上的拆卸块41、设于所述拆卸块上的多个移动轨道42、分别设于所述多个移动轨道上的多个移动板43、分别设于所述多个移动板一端的多个转动卡块44、分别设于所述多个移动板上的多个拉钩45、设于所述拆卸块上的多个辅助辊46、设于所述拆卸块上的调节盘47、用于连接所述调节盘和所述多个移动板的多个第五连接线48、设于所述锁紧块上的多个拆卸槽49;所述拆卸块可相对于所述支撑盘进行移动,所述移动板可相对于所述移动轨道进行移动,所述移动轨道呈倾斜结构设置,所述转动卡块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转动卡块可扣入到所述凹槽内,所述转动卡块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卡块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板上,所述拉钩可扣入到所述拆卸槽内,所述辅助辊可相对于所述拆卸块进行转动,所述调节盘可相对于所述拆卸块进行转动;所述第五连接线为钢丝。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将锁紧块21安装至电机转轴5上时,将锁紧块21对准限位槽22并沿着限位槽22进行推动,在锁紧块21沿着限位槽22进行移动的过程中,锁紧块21的一端会接触到第一转动板23并带动第一转动板23进行转动,使得第二转动板24在第一转动板23的带动下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转动辊27从弧形槽26处脱离,随后第一转动板23和第二转动板24分别贴合在限位槽22和倾斜槽25的底部,方便锁紧块21沿着限位槽22进行移动,当锁紧块21移动至限位槽22的最里端后第二弹性件20与限位槽22相互接触,此时继续推动锁紧块21使得第二弹性件20产生收缩,同时锁紧块21继续移动给第一转动板23和第二转动板24留出了复位的空间,使得第一转动板23和第二转动板24在扭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随后松开锁紧块21,使得锁紧块21在第二弹性件20、第三弹性件201以及第二转动板24的限位下进行固定;当电机91无法对电机转轴5进行减速或电机出现故障需要停止电机转轴5时,伸长第三伸缩杆34带动第二夹持盘32向锁紧块21处移动,同时第二夹持盘32在移动时通过第三连接板38推动第一连接板36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连接板37被第一连接板36拉动,使得第一夹持盘31同步向锁紧块21处移动,当第一夹持盘31和第二夹持盘32同步接触到锁紧块21的两侧表面后,第一滚珠30和第二滚珠302会对锁紧块21继续减速,使得电机转轴5进行减速;当第一夹持盘31和第二夹持盘32对锁紧块21继续减速操作时,转动第一齿轮304带动齿环30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多个第二齿轮305进行转动,随后在第二齿轮305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移动杆307进行转动,同时当移动杆307转动时,移动杆307一端的滚轴319会沿着螺纹轨道311进行滚动,并通过滚轴319带动移动杆307相对于引导管306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杆307向锁紧块21处移动,随后移动杆307穿过通孔309处并推动摩擦件320接触到锁紧块21的表面,进而通过摩擦件320对锁紧块21进行减速,同时滚轴319会接触到转动条314的位置并带动转动条314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条314和限位钩313相互脱离,随后移动杆307在第九弹性件308的带动下向引导管306处进行复位,并在复位的过程中推开多个转动块312,随后重复上述操作,使得摩擦件320对锁紧块21的表面进行间歇性的摩擦减速。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