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7309发布日期:2020-09-04 13:4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扇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叶风扇组件。



背景技术:

无叶风扇相对传统风扇送风装置的叶轮设置在壳体内,外观上看不到叶轮,阻止了人体接触到旋转叶轮的可能性,安全可靠;但现有无叶风扇内部结构复杂,环形出风圈无叶风扇中风机产生的气流需要经过多个弯道输送出风腔体中,影响出风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扇组件,以达到出风效果好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风扇组件,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出风结构,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产生气流的风机,出风结构的下端设有用于接收风机产生气流的进口,出风结构上设有用于气流吹出的出风口,所述出风结构为中空柱状的出风筒,所述出风筒竖直设置,出风筒的下端与风机的上端出口相对应,所述出风筒的下端内部与风机的上端出口之间通过导风筒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出风筒之间设有连接座,出风筒通过紧固件设在连接座上,连接座通过可拆卸的卡接结构与底座相连,连接座上设有用于导风筒穿过的通孔。

所述底座中的风机竖直设置,风机的进口朝下,风机的出口朝上,风机的出口和出风筒之间的导风筒内形成竖直气流通道。

所述导风筒固定在连接座上,所述导风筒的下端与风机的上端出口相对接,导风筒的上端外缘与出风筒内壁相接触。

所述底座包括基盘和设在基盘上的支撑筒,电机设有在支撑筒内,支撑筒的筒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连接座与支撑筒的上端之间通过旋转卡接结构相连。

所述导风筒的外缘上设有法兰,法兰与连接座的顶面之间通过紧固件或卡接结构相连。

所述出风筒的下端内壁上设有固定支架,连接座上对应固定支架设有定位槽,固定支架与连接座上定位槽处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

所述连接座的下端包括与底座外缘上端相对接的外圈以及与支撑筒上端相连的内圈,所述导风筒的下端位于内圈中,连接座上在外圈和内圈之间形成用于打螺钉固定出风筒的间隙,内圈与支撑筒相连。

所述风机、导风筒以及出风筒的竖直轴线相重合设置。

所述导风筒的内部通道下段为直通道,上段为通道截面逐渐增大通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风扇组件结构设计合理,风机产生的气流直接输送至竖直设置的出风筒中,通过出风筒上的出风口吹出,相对传统风扇中气流需要经过弯道输送,提高了出风效果;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组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风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4结构顶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出风筒下端内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内部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导风筒和连接座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导风筒和连接座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内部示意图二。

图中:

1.出风筒、101.出风口、103.封盖、104.固定支架、105.内凸起、2.底座、201.基盘、202.支撑筒、2021.进气口、2022.卡槽、2023.定位块、3.连接座、301.连接圈、3011.卡块、3012.定位架、302.定位槽、4.套筒、5.过滤芯圈、6.风机、7.风机固定压圈、8.导风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11所示,该风扇组件,包括底座2和设在底座上的出风结构,底座内设有用于产生气流的风机6,出风结构的下端设有用于接收风机产生气流的进口,出风结构上设有用于气流吹出的出风口101,出风结构为中空柱状的出风筒1,出风筒竖直设置,出风筒的下端与风机的上端出口相对应,出风筒的下端内部与风机的上端出口之间通过导风筒相连通。

风机6、导风筒8以及出风筒1的竖直轴线相重合设置。底座中的风机竖直设置,风机的进口朝下,风机的出口朝上,风机的出口和出风筒之间的导风筒内形成竖直气流通道。

底座和出风筒之间设有连接座3,出风筒通过紧固件设在连接座上,连接座通过可拆卸的卡接结构与底座相连,连接座上设有用于导风筒穿过的通孔。导风筒8的外缘上设有法兰,法兰与连接座的顶面之间通过紧固件或卡接结构相连,安装简便。

风机产生的气流直接输送至竖直设置的出风筒中,通过出风筒上的出风口吹出,相对传统风扇中气流需要经过弯道输送,提高了出风效果。

出风筒1的下端为锥筒结构,出风筒下端与底座上端之间通过旋转卡接结构相连;出风筒1的顶部为开口,开口处设有封盖103对出风筒顶部密封,便于加工制作;出风筒的上部截面为椭圆形,出风口对应椭圆长轴一端部设置,可提高出风效果。

导风筒8的内部通道下段为直通道,上段为通道截面逐渐增大通道。出风筒1的下端内设有竖直的导风筒8,导风筒的下端与风机的上端出口相对接,导风筒8的上端外缘与出风筒内壁相接触,可提高出风效果;出风筒1上的出风口为上下相对应设置的一组,出风筒1的下部形成气流截面逐渐增大后又逐渐缩小的气流通道,可保证位于上部出风口的出风效果,从而实现出风均匀。

底座包括基盘201和设在基盘上的支撑筒202,电机6设有在支撑筒内,支撑筒的筒壁上设有进气口2021,连接座与支撑筒的上端之间通过旋转卡接结构相连。

风机固定设在支撑筒202内,支撑筒内在风机的下方形成进气腔体,基盘201上设有套在支撑筒外的过滤芯圈5和套在过滤芯圈外的套筒4,过滤芯圈套在支撑筒上,套筒4上设有气孔。

风机6悬空设在支撑筒内上部,支撑筒内的进气腔体位于风机的正下方,支撑筒侧壁上对应进气腔体设有进气口2021;从外部进入支撑筒的空气先通过过滤结构过滤净化,改善空气质量。

连接座3的顶面上在通孔边缘设有定位环,法兰设在定位环内对导风筒进行定位,法兰与连接座的顶面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出风筒1的下端内壁上设有内凸起105,连接座上设有与内凸起相适配的限位槽,便于安装对位。出风筒的下端内壁上设有固定支架104,连接座3上对应固定支架设有定位槽302,固定支架与连接座上定位槽处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

连接座3的下端包括与套筒上端相对接的外圈以及与支撑筒上端相连的内圈,其内圈为连接圈301,导风筒8的下端位于连接圈中;连接座上在外圈和内圈之间形成用于打螺钉固定出风筒的间隙,安装简便。

支撑筒内壁上设有支撑圈,风机外缘上设有搭在支撑圈上的风机外缘凸起,支撑筒上端内设有用于压紧风机固定的风机固定压圈7。

支撑筒202的上端外缘上设有卡槽2022,连接座3的内圈内壁上设有用于旋转卡入卡槽内的卡块3011;支撑筒的上端外缘上设有凹槽,连接座的内圈内壁上对应凹槽设有定位架3012,定位架上设有卡紧槽,支撑筒的凹槽内设有与卡紧槽相适配的定位块2023。拆卸安装操作简便,便于过滤芯圈拆卸更换,并且定位可靠。

上述仅为对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