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潜水电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8431发布日期:2020-12-15 08:3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水潜水电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电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水潜水电泵。



背景技术:

深水潜水电泵多用于较深水源的强制排水作业,比如矿井的强险排水,在深水排水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排水初期,积水量大,水位较高,可以通过大流量排水来缩短排水时间,一般会选用双泵并联作业,该方法扬程低但流量大;而随着水位的降低,双泵并联作业的扬程就达不到要求,此时通常会选用扬程大的双泵串联作业,水经过双泵的二次升压来提高扬程。现有技术中双泵并联串联的结构变换通常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拆卸、安装,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在安装过程中排水需要停止排水,降低了潜水电泵的工作效率及排水系统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影响了抢险救灾的时效性。

现有技术中深水潜水电泵一般需要潜入水底设置,将潜水电泵设置在水底则无形中增加了排水的扬程,降低了排水的流速;另外潜水电泵始终处于水底,吸水口较大的吸力容易将水底的污泥吸起堵塞进水口,容易引起设备损坏;而且对于设置在深水中的潜水电泵需要承受水体深度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始终将潜水电泵放置在深水中,对潜水电泵的承压能力会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提高成本增强潜水电泵的抗压能力才能满足使用要求。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方便调节串并联工作方式、工作效率高、适用于深水中使用的深水潜水电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不方便调节串并联工作方式需要始终将潜水电泵设置在水底工作的难题,而提供一种能方便调节串并联工作方式、工作效率高、适用于深水中使用的深水潜水电泵。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一种深水潜水电泵,包括竖直向上设置的潜水电机以及设置在的潜水电机上端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所述第一泵体固接在支架的上端,所述第二泵体设置在第一泵体的上端;所述第一泵体内设有第一叶轮,所述第二泵体内设有第二叶轮,所述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均套设在泵轴上,所述的泵轴依次穿过第二泵体、第一泵体后与潜水电机的转子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泵体的下侧设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泵体的下侧设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泵体的上侧设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二泵体的上侧设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泵体的下端以及第三排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的输出端也连接至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的第一排水管与第二泵体之间设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三排水管之间设有第三开关阀;所述泵轴与第一泵体以及泵轴与第二泵体之间均通过一个轴承进行连接,且所述泵轴与第一泵体以及泵轴与第二泵体之间还设有密封圈;所述泵轴上还套设有两个副叶轮,其中一个所述的副叶轮设置在第一泵体内,另一个所述的副叶轮设置在第二泵体内;所述第二泵体的上端设有气囊,所述的第二泵体通过柔性连接绳与气囊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潜水电机的机壳与支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泵轴与潜水电机的转子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上均设有止逆阀。

优选的,所述潜水电机的下方设有承重底座,所述的承重底座通过连接杆与支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的进水口高于潜水电机,且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的进水口上均套设有阻泥罩。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直径相等,且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直径小于第三排水管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刚抽水的一段时间,通过开启第一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并关闭第二开关阀,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同时进行抽水工作,形成低扬程大流量的双泵并联排水方式;工作过程中,随着水位的慢慢降低,深水潜水电泵的扬程也随着增大,此时可以关闭第一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并开启第二开关阀,水从第一进水管进入后由第一泵体中的第一叶轮增压后由第一排水管排至第二泵体中,经由第二泵体中的第二叶轮进行增大再依次由第二排水管、第三排水管排出;本实用新型切换工作方式时不需要重新拆卸、安装设备,提高了运行的效率和运行的连续性、节约了安装的时间,避免拆卸过程中对设备造成的不必要损坏;

(2)本实用新型工作前将气囊充满气体,然后将整个深水潜水电泵放入水中,由于浮力作用,气囊会漂浮在水面上,深水潜水电泵始终处于水位面以下附近位置,由于深水潜水电泵处于水位面附近,水的压强较低,对泵体表面的压力也较小,泵体表面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抗压设计,进而无形中降低了成本;同时深水潜水电泵始终处于水位面附近,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深水潜水电泵始终设置于水底,则降低了扬程、节约了排水功率、增大了排水流量;而且也避免了水底污泥、颗粒杂质进入水泵对泵体造成的损坏;

(3)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泵体以及第二泵体中均设有副叶轮,设置的副叶轮一方面起到密封作用,另一方面降低了泵轴的轴向力作用,延长轴承寿命的作用,进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囊漂浮在水面上形成的浮力将整个装置始终处于水位面以下的附近位置,有效避免了水底强大水压对设备造成的损坏;

(5)本实用新型无需中间进行人为更换工作方式、同时也降低了扬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深水排水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潜水电机1、支架2、第一泵体3、第二泵体4、第一叶轮5、第二叶轮6、泵轴7、第一进水管8、第二进水管9、第一排水管10、第二排水管11、第三排水管12、第一开关阀13、第二开关阀14、第三开关阀15、轴承16、密封圈17、副叶轮18、气囊19、柔性连接绳20、联轴器21、止逆阀22、承重底座23、连接杆24、阻泥罩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阅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深水潜水电泵,包括竖直向上设置的潜水电机1以及设置在的潜水电机1上端的支架2,所述的潜水电机1的机壳与支架2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支架2的上端设有第一泵体3和第二泵体4,所述第一泵体3固接在支架2的上端,所述第二泵体4设置在第一泵体3的上端;所述第一泵体3内设有第一叶轮5,所述第二泵体4内设有第二叶轮6,所述的第一叶轮5和第二叶轮6均套设在泵轴7上,所述的泵轴7依次穿过第二泵体4、第一泵体3后与潜水电机1的转子通过联轴器21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泵体3的下侧设有第一进水管8,所述第二泵体4的下侧设有第二进水管9,所述第一泵体3的上侧设有第一排水管10,所述第二泵体4的上侧设有第二排水管11;所述第一排水管10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泵体4的下端以及第三排水管12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11的输出端也连接至第三排水管12,所述第一进水管8、第一排水管10和第二排水管11上均设有止逆阀22,所述第一排水管10和第二排水管11的直径相等,且所述第一排水管10和第二排水管11的直径小于第三排水管12的直径;所述第二进水管9上设有第一开关阀13,所述的第一排水管10与第二泵体4之间设有第二开关阀14,所述第一排水管10与第三排水管12之间设有第三开关阀15;所述泵轴7与第一泵体3以及泵轴7与第二泵体4之间均通过一个轴承16进行连接,且所述泵轴7与第一泵体3以及泵轴7与第二泵体4之间还设有密封圈17;所述泵轴7上还套设有两个副叶轮18,其中一个所述的副叶轮18设置在第一泵体3内,另一个所述的副叶轮18设置在第二泵体4内;所述第二泵体4的上端设有气囊19,所述的第二泵体4通过柔性连接绳20与气囊19连接,所述潜水电机1的下方设有承重底座23,所述的承重底座23通过连接杆24与支架2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8和第二进水管9的进水口高于潜水电机1,且所述第一进水管8和第二进水管9的进水口上均套设有阻泥罩25。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深水潜水电泵工作前将气囊19充满气体,然后将整个深水潜水电泵放入水中,由于浮力作用,气囊19会漂浮在水面上,深水潜水电泵始终处于水位面以下附近位置,由于深水潜水电泵处于水位面附近,水的压强较低,对泵体表面的压力也较小,泵体表面不需要进行抗压设计,进而无形中降低了成本;同时深水潜水电泵始终处于水位面附近,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深水潜水电泵始终设置于水底,则降低了扬程、节约了排水功率、增大了排水流量;而且也避免了水底污泥、颗粒杂质进入水泵对泵体造成的损坏;在刚抽水的一段时间,水位较高,深水潜水电泵的扬程也较低,通过开启第一开关阀13和第三开关阀15,并关闭第二开关阀14,第一进水管8、第二进水管9同时进行抽水工作,形成低扬程大流量的双泵并联排水方式;工作过程中,随着水位的慢慢降低,深水潜水电泵的扬程也随着增大,双泵并联排水方式的压力不足以达到高扬程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双泵串联排水,此时可以关闭第一开关阀13和第三开关阀15并开启第二开关阀14,水从第一进水管8进入后由第一泵体3中的第一叶轮5增压后由第一排水管10排至第二泵体4中,经由第二泵体4中的第二叶轮6进行增大再由第二排水管11、第三排水管12排出,双泵串联方式增大了排水压力、进而增高了排水扬程,适用于深水排水作业;本实用新型切换工作方式时不需要重新拆卸、安装设备,提高了运行的效率、连续性以及节约了时间,避免拆卸过程中对设备造成的不必要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