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叶角度可调型风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4314发布日期:2020-12-29 09:3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叶角度可调型风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叶角度可调型风扇系统。



背景技术:

电机、发动机等设备在长时间工作后其内部温度会升高,为了对其进行降温,机械设备内会安装有散热风扇。设备实用环境复杂多变,有时在高温地区需要加大风量,低温地区需要减小风量或者直接改变其风向进行吹、吸风调整。目前市场上用于机器设备内的风扇仅能够实现调整转速,稳定性差,风叶的角度不能调整,因此无法根据环境温度等因素来实现风扇风向和风量的调节。虽然市场存在少数风叶角度可调的风扇产品,但是其角度调节范围小,精准度和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叶角度可调型风扇系统,以解决风叶角度调整受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叶角度可调型风扇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风叶角度可调型风扇系统,包括风叶圈,以及通过风叶轴均匀安装在所述风叶圈外围的若干风叶,所述风叶圈内轴向安装有形状为正多面柱体的滑块,且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风叶圈的轴向方向上移动,所述滑块的每个侧面均设置有呈风叶圈轴向方向布置的齿条,所述风叶轴的里端伸入所述风叶圈内且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一一对应啮合,能够保证啮合力度。

进一步的,所述风叶圈的上端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内设置有压板内腔,所述滑块内设置有开口朝向压板方向的滑块内腔,所述压板内腔和滑块内腔形成密封的油压腔。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内腔的侧壁伸入所述滑块内腔内,且所述压板内腔的外壁与所述滑块内腔的内壁之间安装有截面为u形的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的中心设置有与压板内腔相通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上安装有进油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内通过卡簧安装有轴承ⅰ,所述进油接头的里端穿过所述轴承ⅰ并安装有螺母,风叶角度的旋转变化时不会对进油接头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风叶圈的下端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滑块内设置有开口朝向固定底座方向的滑块外腔,所述滑块外腔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抵在所述滑块外腔的顶部,下端抵在所述固定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为正八面柱形状,所述齿条安装在所述滑块的每个侧面的同一位置,且各个齿条同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风叶轴通过轴承ⅱ安装在所述风叶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风叶轴的外端可拆卸连接有安装在所述风叶内的叶片镶件,所述风叶轴通过叶片镶件与风叶相连。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风叶角度的转动,不仅能够根据需要调节风扇的风量,而且能够实现风向的调节,即正向吹风或反向吹风,功能性强,实用性好;

(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齿条和齿轮的配合来实现风叶角度的调整,灵活度高,稳定性更好,而且能够通过齿轮分度圆直径和齿条行程设置,风叶的旋转角度不受限制,即能够实现风叶任意角度的转动,优选的,取0-360°的范围;

(3)本实用新型的滑块采用正多面体结构,其各个侧面的齿条与齿轮形成无间隙配合,不仅能够实现各个风叶角度的同步调整,而且滑块不会出现在风叶圈内转动而造成偏离啮合位置的问题,防止齿轮错位,保证了齿条与齿轮的正常啮合,啮合产生的扭力有效传递给风叶,变化过程平缓,提高了风叶角度调整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风叶角度可调型风扇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风叶角度可调型风扇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风叶角度可调型风扇系统未安装风叶时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风叶角度可调型风扇系统的风叶圈内部的结构图;

图中:风叶圈1,风叶轴2,风叶3,滑块4,齿条5,齿轮6,压板7,压板内腔8,滑块内腔9,密封圈10,嵌槽11,压板外腔12,进油口13,进油接头14,轴承ⅰ15,螺母16,固定底座17,滑块外腔18,弹簧19,轴承ⅱ20,叶片镶件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风叶角度可调型风扇系统,包括风叶圈1,以及通过风叶轴2均匀安装在风叶圈1外围的若干风叶3,风叶圈1内轴向安装有形状为正多面柱体的滑块4,且滑块4能够在风叶圈1的轴向方向上移动,滑块4的每个侧面均设置有呈风叶圈2轴向方向布置的齿条5,风叶轴2的里端伸入风叶圈1内且设置有齿轮6,齿轮6与齿条5一一对应啮合。

滑块4在风叶圈1的轴向方向移动时,齿条5固定在滑块4外壁上,能够跟随其同步移动,而由于齿条5和齿轮6的啮合,能够带动齿轮6的转动,从而实现风叶3角度的正向调整。

为了给滑块4提供其中一个方向移动的动力,风叶圈1的上端安装有压板7,压板7内设置有压板内腔8,滑块4内设置有开口朝向压板7方向的滑块内腔9,压板内腔8和滑块内腔9形成密封的油压腔。

具体的,向油压腔内注入液压油,通过液压油的压力,能够推动滑块4朝向背离压板7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风叶3的其中一个方向的转动。

为了保证油压腔的密封效果,压板内腔8的侧壁伸入滑块内腔9内,且压板内腔8的外壁与滑块内腔9的内壁之间安装有截面为u形的密封圈10。

具体的,压板内腔8的外壁上设置有嵌槽11,密封圈10安装在嵌槽11内,在压板内腔8的外壁与滑块内腔9的内壁相对滑动时密封圈10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为了保证滑块4的移动,压板还包括设置在压板内腔8外侧的压板外腔12,在压板内腔8伸入滑块内腔9时,滑块4可以在压板外腔12内移动。

为了便于向油压腔内通入液压油,为滑块4的移动提供动力,压板7的中心设置有与压板内腔8相通的进油口13,进油口13上安装有进油接头14。

进油接头14的外端连接油管,从而向油压腔内通入液压油。

由于风扇整体是旋转的,进油接头14不能旋转,为了防止风扇的转动对进油接头14产生影响,进油口13内通过卡簧安装有轴承ⅰ15,进油接头14的里端穿过轴承ⅰ15并安装有螺母16。

为了实现滑块4的复位,即朝向压板7的方向的移动,实现风叶3另一个方向的转动,风叶圈1的下端安装有固定底座17,滑块4内设置有开口朝向固定底座17方向的滑块外腔18,滑块外腔18内安装有弹簧19,弹簧19的顶端抵在滑块外腔18的顶部,下端抵在固定底座17上。

具体的,滑块外腔18为设置在滑块内腔9外且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环形外腔,弹簧19安装在滑块外腔18内,套在滑块内腔9外部。

在油压的作用下,滑块4朝向固定底座17的方向移动,从而压缩弹簧19,当卸去油压后,滑块4则会在弹簧19的作用下朝向压板7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风叶3角度的反向调整。

压板7和固定底座17均与风叶圈1为可拆卸连接,优选的采用螺栓连接,方便对其内部的构件进行维护和更换。

为了防止滑块4的转动,滑块4为正八面柱形状,齿条5安装在滑块4的每个侧面的同一位置,且各个齿条5同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风叶3包括8个,相应的风叶轴2以及其端部的齿轮6均为8个,而滑块4的每个侧面均设置一个与风叶圈1轴向方向相同的齿条6,齿轮6对应设置在每个齿条5的同侧,齿条5与齿轮6一一对应啮合。

风叶3均匀分布在风叶圈1的外围,而为了与风叶3的位置对应,而滑块4采用正多面柱体结构,因此齿条5的位置也要均匀分布,且齿条5的齿面朝向也要相同。采用正多面柱结构的滑块4,可以实现与风叶圈1实现紧密的配合,滑块4上的齿条5与齿轮6形成无间隙配合,防止滑块4的转动,保证齿条5与齿轮6的正常啮合。

为了实现风叶3的转动,风叶轴2通过轴承ⅱ20安装在风叶圈1上。

为了方便风叶3的安装与拆卸,风叶轴2的外端可拆卸连接有安装在风叶3内的叶片镶件21,风叶轴2通过叶片镶件21与风叶3相连。

具体的,叶片镶件21嵌在风叶3的里端,而风叶轴2与叶片镶件21采用螺栓连接,方便风叶2的更换与维修。

本实用新型采用齿轮6和齿条5的配合实现风叶2的转动,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并且可以根据齿轮6的分度圆直径以及齿条5的行程的配合实现风叶3任意角度的调整,具体的,设齿轮6的分度圆为d,则齿轮6旋转360°时齿条5的行程为πd,若将滑块4的行程设定不小于πd,则可以实现风叶3能够360°甚至更大角度的旋转。

优选的,风叶3的转动角度为0-360°。

另外,若在原齿条5行程的基础上减小风叶3的转动角度,则可以相应地在齿条5上安装限位块来实现。

另外,滑块4的移动并不仅限于上述油压腔的设置以及与弹簧19的配合,还可以直接使用液压缸、气缸、丝杆等任意可以带动滑块4在风叶圈1的轴向移动的方式均可实现。

再者,可以在风扇外安装用于检测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利用温度传感器结合控制器来实现滑块4行程的控制,实现温控自动调角度的目的,从而提高其智能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以用于发动机内部为例,若发动机安装在某个机器上,若该机器处于静止状态,风叶3的角度可以转动至吹风模式,即空气从发动机内部向外流动的正向吹风状态,可以把发动机内部温度带走,实现对发动机内部的正向吹风降温。若降温时风量不足,则可以调整风叶3的角度来实现风量的调整。

若发动机所在机器处于高速移动的状态,且风扇处于前置模式,结合机器的自动移动速度,则可以调节风叶3的风向,使其转动至吸风模式,即空气向发动机内流动的反向吹风状态,可以叠加机器的移动速度,轻易获得较大的散热风量,相对减小风叶3的角度以及风扇的所提供的风量,降低散热功耗,节能减排,实现对发动机的反向吹风降温。

若发动机内部温度较低,且处于寒带地区,甚至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可以改变风叶3的角度,使风叶3角度调至最小,即散热风量调至最小。

以其他设备为例,当正常运转的设备,在长时间后,可能积累很多灰尘等杂质,需要对设备内部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清洁,改变风叶3的风向,使风扇处于空气向设备内流动的反向吹风状态,将灰尘等杂质从设备内吹出,实现设备内部的清洁。也可以加大风叶3角度,改变气流状态,进行大风量冲刷,改善清洁的效率和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