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洁护理的高压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4390发布日期:2021-02-26 19:2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清洁护理的高压水泵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护理的高压水泵。


背景技术:

[0002]
高压水泵可抽取水、液体(溶液),对出水口增压(最大压力高达11公斤),适用于需要进行液体喷雾、喷洒、冲洗、灌溉、淋浴、转移、提升、清洗等等多种场合。
[0003]
但是由于水泵的体积和重量,使得在清洁护理的过程中,搬运起来较为麻烦,因此亟需一种装置来解决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清洁护理的高压水泵。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用于清洁护理的高压水泵,包括泵体和底座,所述泵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底座的两侧侧壁上均焊接有固定管,且固定管的一侧还设有限位架,固定管的内壁之间通过滑栓滑动设置有拉柄,拉柄的外端露在固定管外且两侧的拉柄的端壁之间焊接有握杆,拉柄架于限位架上且通过紧固螺杆连接固定;
[0007]
所述固定管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凹槽,当所述拉柄外拉并转动至与凹槽的侧壁相接触时,拉柄与固定管之间也通过紧固螺杆连接固定。
[0008]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呈长方体结构,并且固定管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导槽。
[0009]
优选的,所述拉柄的一端在其内部固定安插有所述的滑栓,滑栓的两端分别滑动位于两侧的导槽内。
[0010]
优选的,所述限位架呈“l”型结构,且限位架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的侧壁上。
[0011]
优选的,所述限位架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且拉柄的内部一侧也开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螺杆孔。
[0012]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与紧固螺杆相适配的定位槽,并且拉柄的内部另一侧也开设有与定位槽相匹配的螺杆孔。
[0013]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通过在泵体的底部设置底座,并在底座的侧壁上设置固定管,两侧的固定管之间设置可以抽拉式的拉柄,通过紧固螺钉对其位置状态进行设定,既能在抽出时方便地对水泵进行携带,又能方便地对握杆进行收纳。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清洁护理的高压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清洁护理的高压水泵的拉柄收起时的结构示意
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清洁护理的高压水泵的拉柄取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泵体、2底座、3固定管、31导槽、32凹槽、33定位槽、4限位架、41定位孔、5拉柄、51滑栓、52握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
参照图1-3,一种用于清洁护理的高压水泵,包括泵体1和底座2,泵体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底座2的两侧侧壁上均焊接有固定管3,固定管3是为了对拉柄5进行收纳,且固定管3的一侧还设有限位架4,限位架4的作用在于对拉柄5进行限位固定,限位架4呈“l”型结构,且限位架4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2的侧壁上,固定管3呈长方体结构,并且固定管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导槽31,导槽31是为了对滑栓51进行导向,拉柄5的一端在其内部固定安插有滑栓51,滑栓51的作用在于方便拉柄5移出或收入,滑栓51的两端分别滑动位于两侧的导槽31内,拉柄5的外端露在固定管3外且两侧的拉柄5的端壁之间焊接有握杆52,握杆52的作用在于方便携带该水泵,拉柄5架于限位架4上且通过紧固螺杆连接固定;
[0021]
进一步的,固定管3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凹槽32,当拉柄5外拉并转动至与凹槽32的侧壁相接触时,拉柄5与固定管3之间也通过紧固螺杆连接固定。
[0022]
其中,限位架4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41,且拉柄5的内部一侧也开设有与定位孔41相匹配的螺杆孔,另外,凹槽32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与紧固螺杆相适配的定位槽33,定位槽33旨在于对拉柄5处于抽出状态时,对其位置进行定位,并且拉柄5的内部另一侧也开设有与定位槽33相匹配的螺杆孔。
[0023]
本实施例中,携带时,首先,将限位架4与拉柄5之间的紧固螺杆拧下,接着,沿着导槽31向外抽出拉柄5,抽出后,再将其绕着滑栓51转至垂直方向上,并使其贴于凹槽32的侧壁上,随后将刚才取下的紧固螺杆插入拉柄5和定位槽33内旋紧固定,最后握住握杆52即可携带;
[0024]
收起时,首先将拉柄5与定位槽33之间的紧固螺杆拧下,接着,将其绕着滑栓51转动至水平位置上,再沿着导槽31向固定管3内移入,最后,将取下的紧固螺杆插入限位架4和拉柄5内旋紧固定即可。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