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扇

文档序号:26298189发布日期:2021-08-17 13:4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扇。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器产品变得更加多功能化、智能化。针对不同环境、不同用户群体,电器产品通过处理器、传感器、网络传输模块协同工作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化。传统风扇可以使得室内空气流通,由此带来室内温度的降低,但其清凉效果并不佳;其次,因为其电机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使得吹出的风带有产生的热量;再次,其依靠叶片“切割”空气带来流动,会让人感到冲击和刺激,舒适性差;最后,叶片容易覆盖灰尘,清洁不便。

近些年,便携式风扇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其不能提供明显的持续的低于室温的冷风、风向不能任意调整且不能吹出经过消毒净化的空气。因此,很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智能化制冷,风向任意调整且能够对空气进行消毒的新型便携式风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能够制冷,风向任意调整且能够对空气进行消毒的新型便携式风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扇,包括:底座,蓄电池,控制芯片,液晶显示屏,设置按键,底座压合部件,支撑柱体,固定旋钮,万向管,风扇箱体,百叶窗,气孔,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翅片,电机支柱,直流电机,扇叶,温度传感器,消毒器;所述底座为一具有上盖的腔体结构;所述蓄电池容纳于腔体中,其连接有充电口;所述控制芯片容纳于腔体中;所述液晶显示屏嵌入底座侧部;所述设置按键嵌入底座侧部;所述支撑柱体为空心圆柱,其底部与底座上盖连接,所述底座压合部件被所述支撑柱体穿过,其中间部位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旋钮旋合的螺纹结构;所述固定旋钮为圆环状,其被支撑柱体穿过且中间部位设置有与所述底座压合部件的螺纹结构相旋合的螺纹;所述万向管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柱体连接,所述风扇箱体采用保温材料,其前面部分具有百叶窗结构作为出风口,其上、下、左、右面的中间部分具有气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风扇箱体内腔的后面,其制冷面朝向所述风扇腔体的内腔,其散热面连接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穿出所述风扇腔体的后面板;所述直流电机一侧连接有电机支柱,该电机支柱用于将所述直流电机固定于风扇箱体内;所述扇叶与所述直流电机的转轴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于风扇箱体内;所述消毒器由蓄电池供电,其包括外壳、一个或多个紫外线灯。

所述风扇箱体的保温材料为泡沫塑料、超细玻璃棉、高硅氧棉。

优选的,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个接口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另一个接口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所述控制芯片通过编程烧录了pid算法及控制程序,根据pid算法的结果向半导体制冷片输出pwm波形,用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当pwm输出为高电平时,半导体制冷片开始工作制冷,当pwm输出为低电平时,半导体制冷片停止工作。

优选的,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个接口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另一个接口与固态继电器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用来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源的通断,所述控制芯片通过编程烧录了自动控制程序,当风扇箱体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3摄氏度或者风扇箱体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的值超过3摄氏度时,半导体制冷片开始工作制冷,当风扇箱体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3摄氏度或者风扇箱体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的值超过3摄氏度时,半导体制冷片停止工作。

本申请的发明点在于采用pid算法或者自动控制程序结合温度传感器控制风扇中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且通过消毒器对吹出的空气进行消毒且采用万向管连接风扇头,在此基础上得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新型便携式风扇能够制冷,风向任意调整且能够对吹出空气进行消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风扇的结构图。

其中,1-底座,2-蓄电池,3-控制芯片,4-液晶显示屏,5-设置按键,6-底座压合部件,7-支撑柱体,8-固定旋钮,9-万向管,10-风扇箱体,11-百叶窗,12-气孔,13-半导体制冷片,14-散热翅片,15-电机支柱,16-直流电机,17-扇叶,18-温度传感器,19-消毒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扇,包括:底座1,蓄电池2,控制芯片3,液晶显示屏4,设置按键5,底座压合部件6,支撑柱体7,固定旋钮8,万向管9,风扇箱体10,百叶窗11,气孔12,半导体制冷片13,散热翅片14,电机支柱15,直流电机16,扇叶17,温度传感器18,消毒器19;底座1为一具有上盖的腔体结构;蓄电池2容纳于腔体中,其连接有充电口;控制芯片3容纳于腔体中;液晶显示屏4嵌入底座1侧部;设置按键5嵌入底座1侧部;支撑柱体7为空心圆柱,其底部与底座1上盖连接,底座压合部件6被支撑柱体7穿过,其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固定旋钮8旋合的螺纹结构;固定旋钮8为圆环状,其被支撑柱体7穿过且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底座压合部件6的螺纹结构相旋合的螺纹;万向管9的下端与支撑柱体7连接,风扇箱体10采用保温材料,其前面部分具有百叶窗11结构作为出风口,其上、下、左、右面的中间部分具有气孔12;半导体制冷片13位于风扇箱体10内腔的后面,其制冷面朝向风扇腔体的内腔,其散热面连接散热翅片14;散热翅片14穿出风扇腔体的后面板;直流电机16一侧连接有电机支柱15,该电机支柱15用于将直流电机16固定于风扇箱体10内;扇叶17与直流电机16的转轴相连接;温度传感器18固定于风扇箱体10内;消毒器19由蓄电池2供电,其包括外壳、一个或多个紫外线灯。

风扇箱体10的保温材料为泡沫塑料、超细玻璃棉、高硅氧棉。

优选的,控制芯片3的一个接口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芯片3的另一个接口与半导体制冷片13连接,控制芯片3通过编程烧录了pid算法及控制程序,根据pid算法的结果向半导体制冷片13输出pwm波形,用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3的制冷,当pwm输出为高电平时,半导体制冷片13开始工作制冷,当pwm输出为低电平时,半导体制冷片13停止工作。

pid控制算法是结合比例、积分和微分三种环节于一体的控制算法,其根据输入的偏差值,按照比例、积分、微分的函数关系进行运算,运算结果用以控制输出。比例成比例地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偏差一旦产生,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小偏差。比例控制器的输出u(t)与输入偏差e(t)成正比,能迅速反映偏差,从而减小偏差,但不能消除静差。静差是系统控制过程趋于稳定时,给定值与输出量的实测值之差。偏差存在,才能使控制器维持一定的控制量输出,因此比例控制器必然存在着静差。积分环节的作用,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ti,ti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积分控制作用的存在与偏差e(t)的存在时间有关,只要系统存在着偏差,积分环节就会不断起作用,对输入偏差进行积分,使控制器的输出及执行器的开度不断变化,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小偏差。微分环节的作用能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的值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小调节时间。积分控制作用的引入虽然可以消除静差,但是降低了系统的响应速度,特别是对于具有较大惯性的被控对象,用pi控制器很难得到很好的动态调节品质,系统会产生较大的超调和振荡,这时引入微分作用。

优选的,控制芯片3的一个接口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芯片3的另一个接口与固态继电器连接,固态继电器用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3电源的通断,控制芯片3通过编程烧录了自动控制程序,当风扇箱体10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3摄氏度或者风扇箱体10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的值超过3摄氏度时,半导体制冷片13开始工作制冷,当风扇箱体10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3摄氏度或者风扇箱体10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的值超过3摄氏度时,半导体制冷片13停止工作。

自动控制程序的原理是: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风扇箱体10内的温度t2,控制芯片3将此温度与存储的设定温度t1相减,当t2-t1的结果大于等于3时,控制芯片3向半导体制冷片13输出高电平;当t2-t1的结果小于等于-3时,控制芯片3向半导体制冷片13输出低电平。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