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氮气多级离心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13360发布日期:2021-10-27 18:5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氮气多级离心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氮气多级离心鼓风机。


背景技术:

2.在高温离心风机技术领域,风机的工作温度通常在300℃左右,如燃煤发电电厂脱硝系统中高温风机的工作温度在300℃~350℃,但这种高温风机难以适用于更高的工作温度。在国内风机行业,工作温度在650℃,压力达到10kpa及以上,风量在1500nm3/h及以下的小流量高压力超高温高压风机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大,但在多级离心鼓风机的密封性能及高温环境使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满足使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压氮气多级离心鼓风机,解决鼓风机高温条件下使用的密封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高压氮气多级离心鼓风机,包括主轴和设置在主轴上的风机组件;
6.所述风机组件两端与主轴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组件;
7.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套设在主轴上的密封内套和设置在密封内套上的密封外套,所述密封内套和密封外套之间设置有多个碳环密封件,所述密封外套上位于靠近风机组件一侧设置有充气通道,密封外套上位于远离风机组件一侧设置有气体收集通道,所述充气通道与气体收集通道贯通至密封外套和密封内套之间的密封间隙。
8.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充气通道、气体收集通道设置于碳环密封件之间。
9.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外套上沿其轴向设置多个环形密封槽,所述碳环密封件对应设置在环形密封槽内。
10.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碳环密封件与密封内套之间的间隙为 0.05

0.1mm。
11.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机壳组件和设置在机壳组件内的叶轮组件;
12.所述机壳组件包括左机壳、右机壳、第一隔离件和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第二隔离件设置在左机壳与右机壳之间的腔室内,将左机壳与右机壳之间的腔室分隔为多个回流腔室。
13.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多个套设在主轴上的叶轮,所述叶轮分别设置在回流腔室内。
14.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离件套设在主轴上,所述第一隔离件设置在左机壳内。
1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离件为v形支架截面结构,包括第一环形
支板和第二环形支板,所述第一环形支板的外缘卡设在左机壳上,所述第二环形支板的外缘卡设在右机壳上。
1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叶轮一端分别设置有导流轴套,所述导流轴套套设在主轴上,所述导流轴套外缘面为与叶轮安装部配合的弧形面。
17.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8.1)该鼓风机在风机组件两端采用碳环密封与氮气密封的方式,能够保证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良好密封性能,整体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9.2)相比于现有采用聚四氟乙烯活塞环的密封方式,密封效果更好,可实现内部介质的零泄漏。
20.3)该鼓风机中风机组件结构设置合理,机壳组件与叶轮组件之间相互配合,在方便装配、安装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风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左视图。
23.图3为图1中c处局部示意图。
24.图4为图1中d处局部示意图。
25.图中:100、主轴;
26.200、密封组件,201、密封外套,202、密封内套,203、碳环密封件,204、密封槽,205、充气通道,206、气体收集通道;
27.301、左机壳,302、右机壳,303、第一隔离件,304、第二隔离件,341、第一环形支板,342、第二环形支板,305、回流腔室;
28.400、叶轮,401、叶轮安装部;
29.500、导流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31.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离心鼓风机,包括主轴100和设置在主轴上的风机组件。
32.在风机组件两端与主轴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组件20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密封组件200包括套设在主轴上的密封内套202和设置在密封内套上的密封外套201,所述密封内套202和密封外套201之间设置有多个碳环密封件 203,碳环密封件203沿主轴100轴向并排设置,密封外套201和密封内套202 之间通过设置碳环密封件203进行密封,使风机组件两端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同时,采用碳环密封件能够适应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密封,在高温工作状态下仍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33.在密封外套201上沿其轴向设置多个环形密封槽204,所述碳环密封件203 对应设置在环形密封槽204内,以方便碳环密封件在密封外套上的连接与设置。此时,碳环密封件203与密封内套202之间的间隙可达到0.05

0.1mm,使碳环密封件能够与密封内套之间能够更好的配合,以更好地提高密封组件的密封性能,实现风机内介质的零泄漏。
34.在密封外套201上位于靠近风机组件一侧设置有充气通道205,密封外套 201上位于远离风机组件一侧设置有气体收集通道206,所述充气通道205与气体收集通道206贯通至密封外套和密封内套之间的密封间隙。通过设置充气通道和气体收集通道,在密封组件内通入氮气,对风机组件两端进行进一步的密封,实现风机内介质的零泄漏。
35.优选本实施例中充气通道205和气体收集通道206分别设置于碳环密封件 203之间,如图3,在充气通道205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碳环密封件203,气体收集通道206一侧设置有一个碳环密封件203,另一侧设置有两个碳环密封件 203,使充气通道、气体收集通道与碳环密封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配合,增加密封组件的密封效果。
36.如图1,本实施例中的风机组件包括机壳组件和设置在机壳组件内的叶轮组件。
37.机壳组件包括左机壳301、右机壳302、第一隔离件303和第二隔离件304,所述第一隔离件303、第二隔离件304设置在左机壳与右机壳之间的腔室内,将左机壳与右机壳之间的腔室分隔为多个回流腔室305。第一隔离件303套设在主轴100上,所述第一隔离件303设置在左机壳301内。如图4,第二隔离件304 为v形支架截面结构,包括第一环形支板341和第二环形支板342,所述第一环形支板341的外缘卡设在左机壳301上,所述第二环形支板341的外缘卡设在右机壳302上;使机壳组件具有很好的整体性能,安装方便,并且方便叶轮在机壳组件内的安装,保证叶轮在机壳组件内运行的稳定性。
38.叶轮组件包括多个套设在主轴上的叶轮400,所述叶轮400分别设置在回流腔室305内,形成多级风机结构。
39.位于所述叶轮400一端分别设置有导流轴套500,所述导流轴套500套设在主轴100上,所述导流轴套500外缘面为与叶轮安装部401配合的弧形面,使回流腔室内在各叶轮进风口处形成弧形的导流面,从而提高风机的运行效率。
40.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