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45034发布日期:2022-01-12 03:0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内液压微动送料控制装置等设备的逐步推广,对液压系统的微动自适应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全自动高速冲料设备中要求快速送料及精准定位,根据料垛的重量自动适应微动进给的液压设备,这种自适应控制方式一直稳居首位,它能够克服高频率微动送料时的液压动态响应,解决了不同重量下的板料微动顶升平稳控制和控制精度的难题。此控制系统具有抗污染强、控制简单、液压内部压力反馈自适应调整、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但是现有的多级微速阀液压系统中总存在控制精度不稳定和故障率高的缺点,一但出现液压系统问题,均会导致不能送料或多送料的情况,无法满足类似工况的稳定使用,解决设备稳定的控制精度一度成为行业的亟需攻克的技术难题。所以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的使用,就是解决各种工况下送料装置的稳定控制。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中自适应功能就是在不同料垛重量下通过内部的液压力反馈实现自适应调节功能,防止料垛重量对送料装置产生影响。而现在实际使用的送料装置微动自适应液压系统中,无法达到通过内部液压力反馈自适应控制,并还存在送料过程多送料的情况,造成主机设备故障频发,使用过程质量隐患无法避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使液压系统送料更加稳定。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负载反馈阀,所述第一油路具有第一负载口,所述第二油路具有第二负载口,第一负载口用于连接负载缸体的有杆腔,所述第二负载口用于连接负载缸体的无杆腔,所述第一负载口与所述负载反馈阀连通,所述第一负载口的油液压力用于调节所述负载反馈阀的开启程度以调节所述第二油路流入至所述第二负载口的油液压力的大小并使所述第二油路流入至所述第二负载口的油液压力与所述第一负载口流入至所述负载反馈阀的油液压力正相关。
5.优选的,还包括换向阀,所述第一油路具有第一换向阀连接口,所述第二油路具有第二换向阀连接口,所述换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换向阀连接口、所述第二换向阀连接口连通,所述换向阀能够对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中的油液流向进行换向。
6.优选的,还包括液阻调节阀,所述液阻调节阀串联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路中的所述第一负载口和所述第一换向阀连接口之间。
7.优选的,所述换向阀包括用于与油源连通的第一阀口、用于与回油箱连通的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连接口连通的第三阀口和与负载反馈阀连通的第四阀口,所述换向阀能够调节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的连通关系
以调节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中油液的流向。
8.优选的,所述负载反馈阀包括包括负载反馈阀体、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的阀口一、与所述第二负载口连通的阀口二和与所述第一负载口连通的阀口三,所述负载反馈阀体内设置有阀芯滑道,所述阀芯滑道与所述阀口一、所述阀口三连通,所述负载反馈阀芯滑动设置所述阀芯滑道内,所述第一负载口中油液通过所述阀口三进入所述负载反馈阀,通过油液压力控制所述负载反馈阀中的所述负载反馈阀芯滑动以控制所述阀口一流入所述阀口二的油液流量。
9.优选的,所述负载反馈阀还包括控制腔,所述负载反馈阀芯一端连接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设置在所述控制腔内,所述活塞将所述控制腔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阀口三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具有油液连通口,所述活塞在所述控制腔内移动带动所述负载反馈阀芯移动,以调节所述阀口一流入所述阀口二的油液流量。
10.优选的,所述负载反馈阀还包括与所述回油箱连通的阀口四,所述阀芯滑道连通所述阀口二与所述阀口四,所述负载反馈阀芯在所述阀芯滑道内滑动能够控制所述阀口二流入所述阀口四的流量的大小,以将从所述阀口一进入所述阀口二中多余的油液从所述阀口四排出,且所述负载反馈阀芯移动能够同时使得所述阀口二流入所述阀口四的流量、所述阀口一进入所述阀口二的流量。
11.优选的,所述负载反馈阀芯包括阀芯块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端部分别与所述阀芯块和所述负载反馈阀体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在所述第一负载口油液压力减小时推动使所述阀芯块复位。
12.优选的,所述油液连通口用于与所述回油箱连通。
13.优选的,所述换向阀为电磁直驱式高性能换向阀。
14.优选的,所述换向阀为电磁直驱式高性能换向阀。
15.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第一负载口用于连接负载缸体的有杆腔,所述第二负载口用于连接负载缸体的无杆腔,所述第一负载口与所述负载反馈阀连通,所述第一负载口的油液压力用于调节所述负载反馈阀的开启程度以调节所述第二油路流入至第二负载口的油液压力的大小并使第二油路流入至第二负载口的油液压力与第一负载口流入至所述负载反馈阀的油液压力正相关。第一负载口的油液压力能够调节负载反馈阀输入到第二负载口的油液流量,以调节送料速度,当物料多重量大时,第一负载口的压力小,从而调节负载反馈阀输入第二负载口的油液流量小,减缓送料速度;当物料少,重量轻时,第一负载口压力大,从而调节负载反馈阀输入第二负载口的油液流量大,增加送料速度,以达到均匀送料的目的,从而实现第二负载口的油液压力的自适应调节,使液压系统送料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发明中提供的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2-液阻调节阀;3-换向阀;4-油源;5-回油箱;6-卸油口;7-负载反馈阀;8-第二负载口;9-第一负载口;10-第三阀口;11-第一阀口;12-第二阀口;13-第四阀口;14-阀口一;15-阀口四;16-油液连通口,17-阀口三;18-阀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使液压系统送料更加稳定。
21.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1,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负载反馈阀7,第一油路具有第一负载口9,第二油路具有第二负载口8,第一负载口9用于连接负载缸体的有杆腔,第二负载口8用于连接负载缸体的无杆腔,第一负载口9与负载反馈阀7连通,第一负载口9的油液压力用于调节负载反馈阀7的开启程度以调节第二油路流入至第二负载口8的流量的大小并使第二油路流入至第二负载口8的油液压力与第一负载口9流入至第一负载口9的油液压力正相关。第一负载口9的油液压力能够调节负载反馈阀7输入到第二负载口8的油液流量,以调节送料速度,当物料多重量大时,第一负载口9的压力小,从而调节负载反馈阀7输入第二负载口8的油液流量小,减缓送料速度;当物料少,重量轻时,第一负载口9压力大,从而调节负载反馈阀7输入第二负载口8的油液流量大,增加送料速度,以达到均匀送料的目的,从而实现第二负载口8的油液压力的自适应调节,使液压系统送料更加稳定。
23.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换向阀3,第一油路具有第一换向阀连接口,第二油路具有第二换向阀连接口,换向阀3分别与第一换向阀连接口、第二换向阀连接口连通,换向阀3能够对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中的油液流向进行换向。换向阀3对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中的油液流向进行换向,从而能够实现负载缸体中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从而能够重复的送料。
24.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液阻调节阀2,液阻调节阀2串联设置在第一油路中的第一负载口9和第一换向阀连接口之间。液阻调节阀2通过调节第一油路中油液的流量从而能够调节第一负载口9的压力,使第一负载口9能够有一个基本压力反馈给负载反馈阀7,使负载反馈阀7能够给第二负载口8提供最小的油液流量。提高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1的使用范围。
25.本实施例中,换向阀3包括与油源4连通的第一阀口11、与回油箱5连通的第二阀口12、与第一换向阀连接口连通的第三阀口10和与负载反馈阀7连通的第四阀口13,换向阀3能够调节第一阀口11和第二阀口12与第三阀口10和第四阀口13的连通关系以调节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中油液的流向。从而实现对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中的油液流向进行换向。
26.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口11为换向阀3的p口,第二阀口12为换向阀3的t口,第三阀口10为换向阀3的a口,第四阀口13为换向阀3的b口。
27.本实施例中,负载反馈阀7包括包括负载反馈阀体、与第四阀口13连通的阀口一14、与第二负载口8连通的阀口二18和与第一负载口9连通的阀口三17、负载反馈阀体内设置有阀芯滑道,阀芯滑道与阀口一14、阀口三17连通,负载反馈阀芯滑动设置阀芯滑道内,第一负载口9中油液通过阀口三17进入负载反馈阀7,通过油液压力控制负载反馈阀7中的负载反馈阀芯滑动以控制阀口一14流入阀口二18的油液流量。从而实现第二负载口8的油液压力根据第一负载口9的油液压力进行自适应调节。
28.本实施例中,阀口一14为负载反馈阀7的p口,阀口四15为负载反馈阀7的t口,阀口二18为负载反馈阀7的a口,阀口三17为负载反馈阀7的x口,油液连通口16为负载反馈阀7的y口。
29.本实施例中,负载反馈阀7还包括控制腔,负载反馈阀芯一端设置有活塞,活塞滑动设置在控制腔内,活塞将控制腔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阀口三17连通,第二腔体具有油液连通口16,活塞在控制腔内移动,移动带动所述负载反馈阀芯移动,以调节所述阀口一14流入所述阀口二18的油液流量,还能使第二腔体吸油或排油。第二腔体的吸油或者排油能够对负载反馈阀芯的运动提供缓冲。
30.本实施例中,负载反馈阀还包括与回油箱连通的阀口四15,阀芯滑道连通阀口二18与阀口四15,负载反馈阀芯在阀芯滑道内滑动能够控制阀口二18流入阀口四15的流量的大小,以将从阀口一14进入阀口二18中多余的油液从阀口四15排出,实现卸荷,进一步的调节流入第二负载口8的油液流量,使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1送料更加稳定。且负载反馈阀芯移动能够同时使得阀口二18流入阀口四15的流量、阀口一14进入阀口二18的流量,以调节阀口二18进入第二负载口的油液压力。负载反馈阀芯能够在增大阀口一14进入阀口二18的流量同时减小阀口二18流入阀口四15的流量,或减小阀口一14进入阀口二18的流量同时增大阀口二18流入阀口四15的流量,以进一步调节阀口二18进入第二负载口的油液压力。
31.本实施例中,负载反馈阀芯包括阀芯块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端部分别与阀芯块和负载反馈阀体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用于在第一负载口9油液压力减小时推动使阀芯块复位。
32.本实施例中,油液连通口16用于与回油箱5连通,使第二腔体排出的油液能够回到回油箱5中,并且能够从回油箱5中抽取油液,油液连通口16通过卸油口6与回油箱5连通,油液连通口16通过卸油口6从回油箱5中抽取油液。
33.本实施例中,换向阀3优选为电磁直驱式高性能换向阀。
34.本实施例中,送料时,油源4连接到电磁直驱式高性能换向阀p口,当电磁直驱式高性能换向阀通电a端工作时,p口与b口相通,b口连接负载反馈阀7的p口。负载反馈阀7的x口连接第一负载口9,由第一负载口9的压力反馈值作用于负载反馈阀7的右侧液控口,控制活塞移动所排出的油液通过y口流回至泄油口,这样可控制负载反馈阀7的负载反馈阀芯的开启行程开口,这样负载反馈阀7的a口输出流量受第一负载口9的压力控制,实现送料装置在不同料垛重量的作用下可以自适应调节第二负载口8输出的流量,稳定控制微动送料动作。由于负载反馈阀7的负载反馈阀芯行程受控,通过电磁直驱式高性能换向阀通入的流量不能完全由负载反馈阀7的a口流出,多余的油液通过负载反馈阀7的t口流回至回油箱5。第一负载口9的油液压力反馈到负载反馈阀7的x口,流量通过液阻调节阀2的a口到b口流至电磁直驱式高性能换向阀a口,此时液阻调节阀2可以根据所匹配的送料装置执行器的流出的油
液总量进行调节,达到反馈到负载反馈阀7的x口的压力成比例适应。回程时,电磁直驱式高性能换向阀a口与t口相通,由t口流至回油箱4。当电磁直驱式高性能换向阀通电b端工作时,电磁直驱式高性能换向阀的p口与a口相通,电磁直驱式高性能换向阀a口连接液阻调节阀2的b口到a口,进入第一负载口9并将高压力反馈值作用于负载反馈阀7,负载反馈阀芯移动使第二腔体所排出的油液通过载反馈阀7的y口流出,并且使负载反馈阀7的p口和a口、t口和a口连通,第二负载口8的油液经过负载反馈阀7的a口进入t口和p口,流至回油箱5。
35.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