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66607发布日期:2022-10-12 04:4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1.本设计属于散热风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笔记本电脑等安装空间有限的电子设备中,通常在电子元件附近安装风扇,通过风扇的扇叶旋转产生的气流直接吹向电子元件或安装于电子元件上的散热器,而对其有效地进行散热。
3.风扇在旋转过程中,风扇内轴承系统的转轴与轴承之间、轴承与轴管之间需要添加润滑油进行润滑,一般,现有轴承系统内润滑油的循环流动效果不理想,且润滑油也容易从转轴与压环结合处溢出,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润滑油流失而导致轴承与转轴之间缺少润滑油进而轴承与转轴大面积接触产生较大摩擦力的问题,影响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4.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风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散热风扇。
6.本设计解决其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散热风扇,具有轴承系统,所述轴承系统包括:
8.轴管,具有底壁及沿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与侧壁共同界定有一端开口的容置空间;
9.轴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轴承具有轴孔;
10.转轴,穿设于所述轴孔,所述转轴外周面上环设有阻油凹槽,所述阻油凹槽沿转轴轴向方向上的宽度由开口端向内逐渐缩小,并形成第二倾斜面及位于第二倾斜面上方的第三倾斜面;
11.压环,具有内孔,所述压环通过内孔环设于所述转轴的阻油凹槽对应位置处,并压接于所述轴承的上方,所述压环与轴管的开口端紧配固定;
12.所述第二倾斜面沿转轴轴向方向形成有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及第二倾斜面最高点q2;
13.所述第三倾斜面沿转轴轴向方向形成有第三倾斜面最低点q3及第三倾斜面最高点q3;
14.所述压环沿径向靠近内孔的位置定义为压环阻油部,所述压环阻油部形成有最低位,在所述转轴轴向方向上,所述压环阻油部的最低位高于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所述压环阻油部整体低于第三倾斜面最高点q3。
15.优选地,所述轴承的轴孔内壁面邻近压环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沿转轴轴向方向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最低点q1及第一倾斜面最高点q1,所述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不低于所述第一倾斜面最低点q1。
16.优选地,所述轴承的轴孔内壁面邻近压环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倾
斜面最低点q2在所述转轴径向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倾斜面上。
17.优选地,所述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在所述转轴径向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倾斜面最高点q1重叠;或者,所述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在所述转轴径向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倾斜面最底点q1重叠。
18.优选地,在所述转轴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倾斜面具有最大高度c,所述第三倾斜面具有最大高度d,所述高度d与高度c的比值不小于0.5且不大于1。
19.优选地,在所述转轴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倾斜面与第三倾斜面之间形成有夹角β,所述夹角β满足80
°
≤β≤135
°

20.优选地,所述阻油凹槽为由转轴外周面向内凹陷的三角形槽。
21.优选地,所述压环面向所述轴承的表面于临近所述转轴的位置经打薄处理形成有打薄面,所述打薄面所在区域形成所述压环阻油部,所述打薄面、第一倾斜面及轴承的上表面之间界定的空间与阻油凹槽连通,共同形成阻油空间。
22.优选地,所述打薄面沿转轴径向方向邻近内孔的一端沿转轴轴向方向高于所述第二倾斜面最高点q2。
23.优选地,所述第二倾斜面上靠近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的位置和/或第三倾斜面上靠近第三倾斜面最高点q3的位置还包括有导引曲面,所述第二倾斜面和/或第三倾斜面通过导引曲面与所述转轴外周面过渡衔接。
24.本设计的有益效果在于: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设计通过在转轴上与压环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阻油凹槽,并且通过阻油凹槽内第二倾斜面及第三倾斜面与压环及轴承之间配合作用可有效防止润滑油沿转轴和压环溢出。
附图说明
26.下面将结合视图及实施例对本设计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7.图1为本设计申请公开的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中所示的轴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图2中虚线圈e内所示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30.图4为图2中虚线圈e内所示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设计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设计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设计,并不用于限定本设计。
32.请参阅图1所示,本设计申请公开的一种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即可为离心式风扇又或者为轴流式风扇,本技术以离心式风扇为例,但本技术所公开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离心式风扇。
33.散热风扇100包括扇壳、定子组、扇轮以及轴承系统90。
34.轴承系统90具有轴管1、固定于轴管1中的轴承2、枢接于轴承2中的转轴3及位于轴承2顶部的压环4。
35.扇壳包括底板,轴承系统90设于底板上。具体的,轴管1嵌接于底板上。
36.定子组设于扇壳的活动空间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组设于底板上且环绕于轴管1外围,定子组包括有一驱动电路板、硅钢片组件以及环饶于硅钢片组件上的线圈组件。其中,线圈组件电性连接于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板能够通过电线外接电源,进而其控制所述线圈组件产生磁极性变换。
37.扇轮可旋转的设于扇壳的活动空间内。扇轮包括轮毂5以及与轮毂5连接的扇叶。扇叶均匀环设于轮毂5的外周面上。转轴3固定于轮毂5的中心并与轮毂5固定连接。轮毂5还包括中空的收容腔室,收容腔室的内壁上固定有环形磁铁。环形磁铁与定子径向相对设置。环形磁铁与定子组之间可产生相吸和相斥的磁力作用,以驱动扇轮旋转。
38.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轴承系统90。其中,轴管1大致呈中空柱状,其内具有一个沿轴向呈镂空的容置空间s,以收容轴承2,容置空间s的底部呈封闭状,且由轴管1的底壁11并且沿底壁11的周缘向上延伸的侧壁12所界定形成,容置空间s的内壁上依次形成有与轴管1轴向垂直的第一台阶环面13以及第二台阶环面14,第一台阶环面13的内径小于第二台阶环面14的内径。
39.轴承2呈圆柱状,并且卡持于轴管1的容置空间s内,轴承2的中部贯穿设有一轴向的轴孔21,且轴承2的外壁面及轴孔21内壁面的两端均形成有倾斜面,轴承2的轴孔21内壁面上邻近压环4的一端为第一倾斜面l1。
40.轴承2的底面抵持于第一台阶环面13上。轴承2的外径小于第二台阶环面14的外径,且在远离容置空间s底部(即底壁11于容置空间s内的表面所在位置)的方向上,轴承2的顶面高于第二台阶环面14。优选的,第一台阶环面13上还可以设有挡片,轴承2设于所述挡片上。
41.转轴3可转动的设于轴孔21内并穿过轴承2,且与容置空间s内的底部所在表面相抵持。转轴3的外周面上向内环设有阻油凹槽31。优选的,容置空间s内的底部所在表面上还可以设有耐磨片以增加耐磨性能。
42.阻油凹槽31沿转轴3轴向方向上的宽度由开口端向内逐渐缩小,并具有第二倾斜面l2及位于第二倾斜面l2上方的第三倾斜面l3。其中,第二倾斜面l2沿转轴3轴向方向具有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及第二倾斜面最高点q2;第三倾斜面l3沿转轴3轴向方向具有第三倾斜面最低点q3及第三倾斜面最高点q3;第一倾斜面l1沿转轴3轴向方向具有第一倾斜面最低点q1及第一倾斜面最高点q1。其中,阻油凹槽31由转轴3外周面向内凹陷的形状可为三角形槽或梯形等多边形槽,又或者为第二倾斜面l2与第三倾斜面l3之间具有曲面等凹槽。本技术中,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在沿转轴3轴向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三倾斜面最高点q3重叠,且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不低于第一倾斜面最低点q1。
43.具体的,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在沿转轴3径向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倾斜面l1上,即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沿转轴3轴向方向上位于第一倾斜面最低点q1及第一倾斜面最高点q1之间。本技术中,转轴3外表面与轴承2内壁面之间定义有润滑油流通的第一流道区及常规流道区。沿转轴3的径向方向上,第一流道区为转轴3外周面上且靠近第二倾斜面l2的所在表面与第一倾斜面l1之间的间隙区域(也就是:转轴3的外表面于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下方的表面区域,沿径向方向能够投影至第一倾斜面l1上的表面区域定义为第一流道表面,所述第一流道表面与第一倾斜面l1之间的间隙区域形成所述第一流道区,所述第一流道区
表现为由部分沿转轴3轴向方向成直立状的转轴3的外表面和部分第一倾斜面l1间隔形成,当所述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在所述转轴3径向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一倾斜面最低点q1重叠时(如图3所示),此时不存在所述第一流道区)。常规流道区为转轴3外周面与轴孔21内壁面上除去第一倾斜面l1的所在表面之间的间隙区域(也就是轴承2的位于第一倾斜面最低点q1下方的轴孔21内壁面与转轴3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区域)。
44.具体的,第一倾斜面l1沿转轴3径向方向上具有一径向距离,该径向距离应尽量较小,以使第一流道区沿转轴3径向方向的毛细间距应尽量接近于常规流道区沿转轴3径向方向的毛细间距。使位于第一流道区的润滑油流动时产生的毛细作用接近于常规流道区内的润滑油流动时所产生的毛细作用。同时,风扇在旋转时由于温升及离心力的作用,轴承系统90内位于常规流道区的润滑油会顺着转轴3向上移动而进入第一流道区,由于第一流道区内的润滑油流动时产生的毛细作用接近于常规流道区内的润滑油流动时所产生的毛细作用,因此,位于第一流道区内的润滑油也会继续向上移动而溢出该第一流道区。本技术中,由于阻油凹槽31内形成有第二倾斜面l2,该第二倾斜面l2会阻碍溢出的润滑油继续向上移动,溢出的润滑油受离心力的作用而被甩出;同时,第一流道区还可以作为常规流道区内的润滑油继续向上移动的缓冲区域,以减少溢出该第一流道区内的润滑油继续向上移动的动力,使该第二倾斜面l2阻碍润滑油的效果得以提升。
45.本实施方式中,阻油凹槽31优选为由转轴3外周面向内凹陷的三角形槽,即第二倾斜面最高点q2与第三倾斜面最低点q3重叠。
46.压环4抵压于轴承2顶面以将轴承2固定于容置空间s内并限定轴承2在轴向上的位移。压环4包括与轴承2顶面抵压的内环41及套设于内环41外缘的外环42,内环41的中央形成有内孔,压环4通过内孔套设于转轴3上且与阻油凹槽31对应位置处。其中,该内环41沿径向靠近内孔的位置定义为压环阻油部,在转轴3轴向方向上,压环阻油部高于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且低于第三倾斜面最高点q3,使压环阻油部与阻油凹槽31配合使用而具有阻碍润滑油由压环4的内孔41向外溢出的功效;再者,外环42的外缘紧抵于容置空间s的内壁面,使压环4与轴管1的开口端紧配固定,已达到使压环4不易脱离该容置空间s。内环41的下端面于临近转轴3的位置经打薄处理形成有打薄面411,并且打薄面411、第一倾斜面l1及轴承2的上表面之间界定的空间与阻油凹槽31连通,共同形成阻油空间,从而能够增大压环4与轴承2之间的空间而可以容纳更多溢出的润滑油,使润滑油更容易的进入轴承系统90内下一阶段的循环流道。本技术中,所述压环4的打薄面411所在区域形成所述压环阻油部。优选的,压环4为封闭的金属压环。打薄面411沿转轴3径向方向临近内孔41的一端沿转轴3轴向方向高于第二倾斜面最高点q2,使位于第二倾斜面l2上的润滑油能够被完全的甩进压环4与轴承2之间的循环流道,促进润滑油的循环流动;同时,在转轴3旋转时,压环4不会干涉转轴3。
47.具体的,沿转轴3的轴向方向上,阻油凹槽31的第二倾斜面l2上靠近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的位置还包括有导引曲面,第二倾斜面l2通过导引曲面与转轴3的外周面过渡衔接。从而,能够避免转轴3的角部可能存在有的毛刺与轴承2发生刮擦碰撞,提高转轴3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中,阻油凹槽31的第三倾斜面l3上靠近第三倾斜面最高点q3的位置也可设置有导引曲面,第三倾斜面l3通过导引曲面与转轴3的外周面过渡衔接。
48.沿转轴3轴向方向上,第二倾斜面l2存在有最大高度c,第三倾斜面l3存在有最大
高度d,且第二倾斜面l2与第三倾斜面l3之间形成有夹角β(如图4所示),本技术优选为:夹角β的取值为80
°
≤β≤135
°
,并且d与c的比值不小于0.5且不大于1时,应理解,当d与c的比值不小于0.5且不大于1,且夹角β的取值范围确定时,此时可确定第二倾斜面l2相对于第三倾斜面l3具有较大或相等的工作面积,并且该第二倾斜面l2相对于转轴3径向方向的倾斜角度也较为合适,使第二倾斜面l2阻碍润滑油继续向上移动的效果较好,同时使第三倾斜面l3的工作面积不易较大,也便于拨油剂的涂抹。该阻油凹槽31的结构简单,制造便利,同时使风扇的组装也较为简便。
49.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倾斜面l1也可促进溢出的润滑油进入阻油空间;同时,阻油凹槽31还可以用于阻断转轴3与压环4之间的润滑油流通的油路,以防止润滑油沿压环4的内孔41溢出。
50.请参阅图4所示,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在沿转轴3径向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一倾斜面最高点q1重叠。此时,第一流道区沿转轴3轴向方向的距离较长,该第一流道区沿转轴3径向方向上的毛细间距沿转轴3轴向方向逐渐增大,其位于第一流道区内的润滑油流动时产生的毛细作用较差,但由于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沿转轴3轴向方向与轴承2的顶面(即第一倾斜面最高点q1所在位置)齐平,因此第二倾斜面l2位于第一倾斜面l1上方,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位于第二倾斜面l2上的润滑油(转轴旋转过程中,轴承系统90内被溢出的润滑油进入第二倾斜面l2)更容易被甩出而进入压环4与轴承2之间的循环流道,以促进轴承系统90内润滑油的循环流动。
51.本发明通过在转轴上与压环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阻油凹槽,并且阻油凹槽内的第二倾斜面与轴承的第一倾斜面之间配合作用以促进轴承系统内润滑油的循环流动,同时以第二倾斜面、第三倾斜面与压环的打薄面之间的配合使用,也可有效防止润滑油沿转轴和压环溢出。
5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设计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设计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设计。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设计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设计内。
5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